日前,南宁一则“老人每天搭60次电梯捡垃圾被物业催缴2.8万元”的新闻在网上广为流传,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强烈关注。众人对小区单独针对老人征收电梯费的做法表示质疑,但物业公司表示自己其实也很委屈。一方是业主,上下电梯是其合法且正常的权益;一方是经营,用多了亏本,看似都有道理。不过我们详细了解信息后,发现两者都有问题,真叫奇葩遇到奇葩了,老人每天多次上下电梯只是为了收垃圾,严重影响电梯使用及邻居环境;物业不全力服务好好沟通及加强管理,一通骚操作,居然以分解乘坐次数收取电梯费的方式 “服务”上门……
近年来,类似老人的“坏新闻”一波接一波,相关物业的负面消息也是层出不穷,他们这些游走在道德和法律边缘却又令人生厌的问题,一方面道德谴责效果明显不佳,另一方面严厉的法律手段似乎又够不着。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破窗效应”,最终广场成了广场舞大妈的广场、物业反身成了主人……于是,这类灰色地带的灰色问题严重影响了整个社会环境及健康发展。
而相关问题的解决之道,并不在于法律的制定或道德的施压,而在制度的执行与自身的道德。当下,我们的法律不可谓不多,不可谓不健全,覆盖了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但类似游走在法律和道德边缘的轻度触碰,却往往让法律无力、道德无奈。近年来,如“记录仪”“民法典”等让我们深受其益的一些进步,其实都是以道德失灵为逻辑起点――不能寄望于道德自觉结出善果,而是用比较全面的规范、制度的落实去防范、打击这些“擦边球”。细化规范、明确罚则、有效实施,也是文明社会进步的一大标志。
同时,更要提倡用道德约束自我,而不只是枪口向外。当前,我们很多人都所热衷谈论的道德,并非指向本人内心的自省及自我约束,而是指向他人。批判起国人、他人的劣根性,往往都把自己置于其外,以最高的标准要求别人,以最低的标准要求自己,这样的道德谈得越多,社会的问题也会越多。只有“路人甲”不再只是把眼睛盯着“路人乙”,而能够根据规范、照射自己,不断调整、提升自我,灰色问题才可能越来越少。
法律与道德,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依存、相得益彰。 正视人性之恶,用法律的硬与道德的软联合防范,才能结出和谐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