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承包
1982年春,大队按照中央政策,将联产到组进一步分解到联产到劳,将农田承包到户。为了保护地力,农田承包到户一定十五年不变。我参加了巨塘二队承包到户的工作,在二队社员将在塔山堰北岸的猪舍牛棚拆分时,联队会计华益仁(毛庚)看到社员们每人扛些椽子,挑些砖块,再看到空空如也的房址,禁不住地说了句:“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其实承包到户与解放前农户单干、解放初期互助组有差本质的区别,那时土地属于私有财产,可以买卖。现在农田属于集体的,私自不可买卖,所以决不会产生上无片瓦,下无立足之地的赤贫户。干部最担心的是,秋收后农户先留足口粮,国家的定购粮不能如数完成,总不能像1948年国民政府那样,将完不成定购粮的群众关到公社大院去。家里缺乏劳动力的社员,也不愿承包到户。四队社员史松保年近七旬,儿子哑吧,儿媳长期有病,在生产队挣工分,队里可照顾些轻活,承包到户后,轻活重活都要自己担当。当队里宣布承包到户时,他当场泪流满面。通过各生产队社员大会摸底,百分之九十五的社员都双手赞成,谁也不願瘫恼。
为了尽量公平公正,一次性承包成功,每个生产队都派专人重新丈量土地,编排地号,根据地力的高低、灌溉条件,参考往年的收成,拟定每块地的产量,以决定每个承包户承包土地上应出售粮食的定购数。各承包户承包的地块以抓阄为准,为防止作弊,分两次抓阄,第一次抓阄是决定每人的抓阄顺序,第二次抓阄决定承包地的顺序,按地块编号依次归户。因地块有大小,按每人约1.4亩乘以家庭人数为该户家庭的承包面积。为尽量不打破田块,有的农户会多几分地,有的农户会少几分地。为防止78年那种大旱,还将容易受旱地块与稳产地进行搭配。对大田用种也进行分配,三麦种每亩三十斤,水稻种每亩二十斤。生产队的仓库、猪舍、牛棚、耕牛、拖拉机、大型农具都全部折价,也以抓阄为准,出售给本队农户。像二队无人要的公房,直接拆除分砖分瓦。上交国家定购粮,每亩地标准为350斤,按地力作适当浮动。生产队提取农业税、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每亩地16至19元,各生产队根据支出略有不同,四队需提留孔龙保、孔四尔父母的赡养费,公益金就要多提留些。
过去在生产队上工,都由队长分派农活,由农技员进行技术指导,农田承包到户,社员们都很着急,不清楚农时,怎样安排农活,不清楚农艺流程,为帮助社员掌握农业新技术,大队按农时,分时段给农户进行技术讲座,给农户介绍技术要领,从水稻的选种、浸种讲起,到稀播育秧,分蘖肥底施,增施磷钾肥,适时拷田,怎样施穗肥,怎样防治病虫害。每次社员都认真听讲,还有人记了笔记。
在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存下都是自己的政策鼓励下,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过去在生产队上工,只有干部的积极性,沒有群众的积极性,这就是邓小平的伟大,将人们的私心转变为责任心,引导到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潮中来。就拿四夏大忙来说吧,过去全大队正常出工只有250余人,从割麦开始到插秧结束需40天左右,承包到户后,四夏大忙出工人数超过500余人,小到十四五岁的学生,老到拄着拐杖的老人,从机关干部到工厂职工,田野里到处都是人。十天前,田野里还是金灿灿的小麦,十天后田野里已是一片绿油油的秧苗。过去插秧要插到小暑头,现在只栽到夏至结束,亦亦档档回家吃馄饨。
在大田生产上,各个农户都按照大队的技术讲座,精耕细作的打理农活,基本堵绝了过去那种偷机滑巧的行为。秋收卖粮时,联队会计孔帮吉每天去粮站统计卖粮进度,当最后与粮站结帐后,回大队部告诉我们,全年我大队卖粮100万斤,我们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要求孔会计重新说一遍,这时大伙高兴的眉飞色舞。一年卖粮是往年的2.4倍。那年光杨书保夫妇一家就卖粮超万斤。事后我们怕农户卖了过头粮,到社员家走访,发现家家粮满仓,就连最困难的史松保家,在左邻右舍的帮助下,家里也粮满囤。
1982年春,西阳公社党委在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时,还留一个全社分配水平最高的茅东大队第二生产队,作为对照,不搞家庭承包,到年底该队分配水平成了全公社倒数第一。83年茅东二队干群也坚决要求承包到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