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哲学的新成就----《感知论》

合一和平 最后编辑于 2022-04-11 08:56:25
9554 4 8

现代哲学的新成就----《感知论》

理性启蒙运动之后的四百多年时间,伴随着理性、民主、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科学技术、经济政治日新月异飞速发展,人类在生活方式上已经进化成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物种。

我们从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人类,进化到完全脱离自然、生存在人造文明中的拜物新人类。那时候,我们的喜怒哀乐更多的来自于和自然的互动,我们可能惊叹于春风中摇曳的柳枝上那只长着一双透明薄翼的鸣蝉的仙姿,我们可能兴奋于夏日午后在浅河的浑水中抓在手里的尺鱼挣脱时的质感和力量,我们可能欢快于明亮的黄昏中视听到咔吧一声开放的夜来香,那令人难忘的花香芽味,那沁人心脾的土醇泉洌,都像是翻去的书页,尘封在历史中一去不返。

取而代之的是物质富足、高楼大厦、豪宅香车、珠光宝气、锦衣玉食、手机电脑,读书倒是方便了,可小说读了几十万字,还听不到一声鸟叫。我们在纯粹自为的物质文明辗转沉浮、喜怒哀乐,看上去流光溢彩,却难掩心中的孤独惶惑,我们在表面的狂喜中,深深地感受到了漂泊无依,我们没根了。

几百年的物欲狂奔后,我们慢慢明白,和物相比,心或许更根本。

科学在不断证伪的发展过程中,为我们的世界观的认知提供了更多的证据支持,人们在艰难的探索中,一直朝向真理的方向前进,人类在对自我的认知上,即将酝酿出一次突破性的质变。在过去的三千年中,人们不断地用唯心论的进展冲击着唯物观的堡垒。

人类有一种自我定位的本能,在哲学界,唯物主义找不到存在的目的,唯物大厦岌岌可危,基本上是在苦苦支撑,只有招架之功、难有还手之力。但是,目前来看,节节胜利的唯心论,也因为诸多漏洞,或者在实用性方面的不切实际,而尽显疲态,它似乎也不够用了,已经无法匹配现代人的认知需求,更与拥有发达科技和超级生产力的现代人的实际需要难以对接,要是面对现代文明附带而来的隐患和危机时,既往的理论似乎就更显苍白无力、力不从心。所以,我们需要全新的理论来拯救危机、重塑世界观,来梳理现代人认识上的混乱和迷茫。

《感知论》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感知论》努力告诉人们存在的真相:当你专注于认识它的时候,你就假定了它的独立存在。所以,更重要的问题是,我们要梳理出来,“岩中花树”是怎样在“你的心中”形成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认识它的层面(这是既往不少心识论的缺陷),这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

感知体就是我们认为的生物,被感知体就是我们认为的存在,起初的双方都是最简单的原始形式,那种原始形式的感知体和被感知体会在感知规则、感知逻辑的驱动下从简单到复杂、从粗陋到完美逐步进化,我们眼中的世界就这样从微观结构量子开始,逐步进化到目前我们所能认知到的现实世界。

《感知论》教人们认清存在的本质,但不否定存在,而是热情讴歌我们的存在。存在中自有先验性的愉悦属性,那种持续、稳定、活跃、有序的活力、激情、顺畅、圆洽感,就是值得我们毕生追求的幸福。所以,风动就让它尽情的动,不动就是不存在;幡动就让它妖娆的动,不动则无生趣;心动就让它澎湃奔腾,生活就要异彩纷呈。所以,《感知论》处处弥漫着积极乐观、充满希望的味道,这不正是空虚彷徨的现代人苦苦寻觅而不得的终极价值吗?

《感知论》是一部干净彻底的一元论哲学思想录,有人说它像佛学,但实际上它和佛学的落脚点大相径庭;有人说它是现代唯识宗,但它诞生于科技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代,有许多科学进步的成果为依据,必定有更丰富、更坚实的内容和内涵。尤其令人瞩目的是它的众生情怀,彰显感知意识里最底层的大爱神性,每每再读,新读新知、醍醐灌顶的感觉总是那么强烈。愿《感知论》能给更多的现代人带来思维上的质变升华和终极愉悦。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竹青
  • 合一和平
  • 人参果
  • 泉水涓涓
  • 张秋生
  • 西江月
  • 顺其自然者
  • 沈向阳
发送

4条评论

  • 不妨学一学,便知其中奥秘。
    2022-04-11 15:04:45 0回复
    0
  • 说的云里云雾的,就像某些申报教授职称的论文。哲学如果神秘起来,那就是离宗教不远了
    2022-04-11 13:40:00 0回复
    0
  • 实践出真知。
    2022-04-11 13:28:14 0回复
    0
  • 我们是从小学着唯物主义长大的
    2022-04-11 09:38:19 0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