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一共捐了26元善款,却被平台从中收走3元手续费”的新闻引发网友热议,更有甚者,连捐款1元也被平台要求支付3元“手续费”。诚然,公益平台、慈善组织运营需要成本,然而某些平台对善款收取3元“手续费”的硬性标准过于草率,无异于竭泽而渔,寒了爱心人士的心。
爱心捐款的涓涓细流岂容他人再分一杯羹?相关公益平台本身须调整自身发展战略,尝试将公益项目与平台盈利有机结合,在帮助困难人群的同时也要学会自力更生,而不是直接在接受捐款时索要费用。互联网时代,流量变现的速度、成果极为可观。每一次对救助信息的浏览、转发都带来了流量,平台完全有能力创造广告收入。支付宝的“爱心助农”项目,则是公益平台借助流量变现完成受助人群、平台双赢的另一种模式。这种电商带货模式将受助人群的劳动成果转化为盈利,受助人群自食其力的同时,平台也在带货中创收,从而做到自力更生。随着时代发展,公益平台运营迎来了许多新机遇,直接向爱心人士收取“手续费”的笨办法早已落伍。平台在自身建设方面仍需不断探索、加快完善创收机制的脚步。
无规矩不成方圆,有关部门需进一步完善管理政策,对公益平台的资金来源、运用出台管理办法细则,认真监督公益平台的善款账目。无论是捐26元还是捐1元,平台都要收取3元“手续费”,这样“一刀切”的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我国税收部门对慈善组织的优惠政策是激励公益事业的有力杠杆,但在激励的同时,民政部门的对慈善组织的监督与治理也要跟上。三者齐头并进,才能为公益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热心公益的爱心人士在献爱心的同时,也要注意甄别平台和信息,莫使善心被他人利用作垫脚石。目前市面上可以进行爱心筹款的平台、软件比比皆是,爱心人士在捐款之前不妨了解一下该平台善款的分配、运用方式,还可以通过查询该组织定期向社会公开的资助项目、工作情况等信息的方式来鉴别平台资质。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为友为邻。不纯粹的公益不仅会浇灭爱心人士的热情,更会伤害到真正需要帮助的家庭。公益行为本身值得我们肯定与鼓励,不应掺杂“私利”,社会监督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