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宫“商业圈”与“地下商场”相辅相成

陆燕青 最后编辑于 2022-01-20 15:16:35
6134 5 11

文化宫“商业圈”与“地下商场”属于两个概念,在定位和路径上互为因果。常州网龙城博客率先提出这个话题,引发社会各界对文化宫“商圈”的关注;能够起到集思广益,在碰撞中擦出智慧火花的效果。

本人在撰写文化宫“商业圈”有关拙文以后,不仅认真阅读每一个网友的留言,而且看过龙博有关文化宫前景的“民意调查”,还多次实地“观察”文化宫周边以及地下商场的场景。感觉有必要再三抛砖引玉,与网友进一步探讨文化宫“商圈”的话题,并欢迎善意的批评指正!

常州网觅渡时评有关文化宫前景的“民意调查”中,“不看好”43票,占比率52%;“看好”33票,占比40%;“不确定”6票,占比7%。(截止116日)本人关于文化宫“商圈”的文章,同时在龙城博客和化龙巷发表;两边的网友虽然在“意见”上大致相同,但是,化龙巷网友明显更加了解文化宫的现状;没有想象中的年轻人“对市中心没有概念”的感觉;反而,年轻人“期待”文化宫发展的呼声还高于龙城博客。


1.jpg


点击此处可前往投票


其实,问题的聚焦点在于就近消费,还有常州人喜欢大酒店聚餐的大消费理念。再一次以上海为例:据称上海陆家嘴金融区的冷清,在于周边缺少中央商务区和大规模住宅区。联想到上海所有小区虽然基本的社区服务功能齐全,但是,规模型的大型商务区,没有像常州那样城市综合体“天女散花”

上海人外出饮食消费,小吃类、家常菜占有很大的比例;特色小吃糕点商店比如上海杏花楼、新雅酒店,上海副食品大楼等等,都集中在南京路;大世界、豫园、城隍庙、外滩、人民广场吃喝玩乐的地方都比较集中。所以周末上海的地铁特别拥挤,南京路上人山人海;很多特色商家门口排起长队。而且还有现做现卖的食品,比如小龙虾月饼、手工曲奇等等供不应求。这是休闲娱乐相集合的结果,上海地铁的利用率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杏花楼在拼多多上还有旗舰店,而且价廉物美,电子商务的模式同样适合名牌实体店。

目前常州文化宫“商圈”还没有得到提升,即使地下商场全部客满,也就是120个商铺。如果地下商场仅仅拷贝本市其它城市综合体的模式,缺乏创新创意,本人还是维持原先“不温不火”的预测。

如果在常州地铁五号线、六号线的建设过程中,再同步建设一些城市综合体;那么“就近消费”更成为常州市民的最佳选择,同时也将影响常州地铁的人流量。而城市综合体成本居高不下,未必能够持之以恒;如果将来市民的消费模式发生改变的话,城市综合体将出现过剩,成为下一个南大街翻版。

由此可见,文化宫“商圈”,即延陵路与和平路交叉口地段的商业体设计,以及升级改造,就成为文化宫能否作为本市新商业热点的关键所在。如果没有文化宫“商圈”的大手笔作为背景,地下商场火爆还有待时日,文化宫地铁枢纽的聚集优势将一时难以体现!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顺其自然者
  • 泉水涓涓
  • 蒋锷初
  • 张秋生
  • 双桂女
  • 人参果
  • 冯鹤鸣
  • 布一晨嫣
  • 方块糖
  • 常小觅
  • 无所求
发送

5条评论

  • 人气打散了,即使弄点花样景,轧闹热的人也只是蜻蜓点水到此一游而已。类似的情况已经不少了。
    2022-01-20 10:25:10 0回复
    0
  • 如果各自为战,情况就不会太妙。
    2022-01-19 16:53:35 1回复
    1
  • 家住新北,记得小时候经常坐门口的33路去文化宫,当时我们管这叫“去市里”,颇有点乡下人进城的感觉。但随着周边小区和配套商业综合体的建设,从我家到新北万达仅用步行十分钟,到江南环球港只用地铁坐两站,到汉江路步行20分钟,到常发广场步行15分钟。。。。。。在这样的条件下,我还有什么理由要去坐地铁都要20分钟以上的文化宫呢?更何况相比我家周边,文化宫商圈在价格和产品种类上几乎没有任何优势。。。。。。因此,真正想要在当下商圈分散的环境下杀出一条出路,除非能做到人无我有,找到其他商圈都不具备的特点,否则重新火起来恐怕只能是痴人说梦
    2022-01-19 13:51:42 1回复
    1
  • 老常州心目中的辉煌,能否再现!
    2022-01-19 10:12:51 1回复
    1
  • 集思广益,大家都来为文化宫商业圈出谋划策。
    2022-01-18 10:03:57 1回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