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现实,右手虚拟,且向快乐行
——且谈当代社交媒体影响下儿童青少年的教育引领
走进信息时代,儿童青少年的社会化进程由单一、被动走向多向、主动。眼花缭乱的信息和社交媒体中虚拟同伴的力量,驱使他们主动接受社会化内容,而自身的心理和生理、阅历还不能完全理解和正确看待这类内容;并且传统的教育和教养环境跟不上孩子信息催哺的成长步伐,导致本该在他们的年龄阶段学习掌握的社会化知识内容未能及时掌握。例如,长期沉溺网络游戏的孩子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说话、待人接物都没有规范意识,在社交媒体中形成了暴力、抑郁等不健康的人格或心理。
社会发展的进程不会停滞,科技发展变革也只会日新月异,与其斥责、忧虑社交媒体,不如审视社会、教育、家庭自身,选择直面青少年自我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并积极寻求突破。
设想:可否在儿童、少年、青年还没有依赖于社交媒体来交往之前,把现实世界更为健康、有内生力的交往引导进他们的生活,帮助孩子打下生命底色呢?比如让他们从各种尝试中发现自己的某些才能,经由此获得信心。爱画画,就去学美术,被艺术熏陶;爱武术,就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会收获肢体的灵敏、性格的坚毅……不管学什么,都会让他们欣喜地发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一个更强大的自己。沿着成就自我的快乐路径去实践的人,没有那么多时间给予虚拟的网络世界。在这过程中,也能引导孩子去寻找到欣赏自己、帮助自己的人生导师,以及找到一群价值观相似、一起探索自我的同伴。
再设想:在孩子沉迷于社交媒体来交往之时,可否加强网络监控,加强规则介入,让社交媒体更加知情合理呢?就像网约车,上车、下车,都有警察善意的各种提醒、发给亲友的行程信息,即使停车等红灯,也有随时的监控警示,更不用说偏离路线了。这些措施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在吸取各种教训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完善的。那么这样一种监控、提醒机制也可以借鉴到社交媒体的设计和使用中,推出有监管的青少年版,有限制的未成年人版,用更多技术手段来提醒、警示,甚至帮助控制那些无法自控的青少年。而在现实生活中,在发现孩子有沉迷于社交媒体、出现不良行为的迹象后,还可以社区或学校、班级为单位,尝试网格式管理,进行个案追踪,配备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或者志愿者,从情绪到行为给予实实在在的帮助。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丰满而不完美的世界,既有现实,又有虚拟,它们都是儿童和青少年发展自我、不断成熟的助行者。愿我们的儿童、青少年都能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关怀教导下,收集稳定的自我、亲密关系、职业认同和与之相伴的成绩、荣誉、尊重,坚定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