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段视频火了,在浙江永康南站,一名乘客携带用塑料袋装的一袋活螃蟹准备乘坐高铁,乘务员进行劝阻,称活螃蟹会严重污染(车厢)环境,不能携带。随后在双方争执中,该乘客一时生气,当场踩死大约8只螃蟹。然而,乘务员却又做出让步,让乘客把螃蟹带上车。
在铁路部门制定的《铁路进站乘车禁止和限制携带物品的公告》中,是明确提到“带有刺激性气味的物品、带有恶臭等异味的物品和活动物(导盲犬除外)禁止携带”。其实,包括活螃蟹、活鱼、活禽类等都是不能带上高铁的。像新闻中的男子携带的螃蟹,并没有妥善包装好,在车厢中会散发出异味,甚至经过空调循环传遍列车。再者,这些未经约束包装的螃蟹爪牙锋利,万一在旅途中挣脱出来,爬到车厢里可能会惊吓到其他乘客,甚至影响列车行车安全。所以说,乘务员禁止携带未经包装的螃蟹上车合乎情理、有法可依。
然而在沟通过程中给,乘务员除了阻拦并未给乘客更好的处理方案,该乘客只能在愤怒的情绪中,用脚踩死了几只螃蟹。乘务员却又为了避免麻烦,让乘客将死螃蟹带上高铁。虽然乘客当场踩死螃蟹,“活”的变成了“死”的,看上去合乎逻辑,但其实更是破坏规则。螃蟹一旦死亡,体内的细菌就会大量繁殖,分解蟹肉,有的细菌还会产生毒素。这样携带更容易散发异味,影响空气清新,更加不卫生健康。看起来是“妥善处理”,实则是妥协退让、暗藏隐患。
浏览新闻,此类事件也并不是第一次出现,之前也曾有在车站“徒手剥活鱼”、安检口“现场宰鸭”的案例。为了绕过规则,将活物杀死后反而能带上车,怎么看都有些黑色幽默。看似维护了规则的权威,其实让周边候车的乘客及不舒适,让同乘旅客受到侵扰,更让人对合情合理的规则反感。
铁路部门在制定相关规定时,不能只管制定政策、在执行时简单“一刀切”,更需要考虑如何来让制度发挥更大作用。禁止携带活物上车,无非是要保障列车的公共卫生和行驶安全,为旅客提供舒心的乘坐环境。但要考虑到旅客的现实需求,尝试在车站准备一些包装盒或纸箱,让部分包装严实、管理妥当的小动物带上列车,应该是不难实现的。在此基础上,更应该细化标准,明确相关动物打包携带、托运寄存的范围,向社会公众宣传告知,尽可能地为有需要的旅客提供便利的服务。所以说,规则并不是冷冰冰的铁律,而是明确界限前提下,通过优化配套和提升服务,让大家都充分享受“舒适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