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我】苏东坡与常州的传说故事【1】

陈平 最后编辑于 2021-09-19 21:10:24
7888 5 9

10_苏学报(小五号)_ps_pdf_1629380455229_0_副本.jpg10_苏学报(小五号)_ps_pdf_1629380456724_3.jpgIMG_20210822_140346.jpg 003hdbnwzy75TUWlEtC04&690.jpg

003hdbnwzy75TUyxJE7c3&690.jpg003hdbnwzy75TUBxxtK40&690.jpg003hdbnwzy75TVcyCde9c&690.jpg

 

 

【常有我】苏东坡与常州的传说故事【1】

钱世雄租借孙氏馆

陈平

为何政治地位不高的钱世雄,却在大宋建中靖国元年苏轼遇赦北归时,想在常州找个安身之处前,他就经多方设法,早在常州就向一位孙姓人家借租了孙氏馆?经我仔细研究分析原因有这几方面。

一,    钱世雄是苏轼挚友钱公辅的儿子,大宋熙宁四年(1071年)七月,35岁的苏轼因遭政见不同的排挤,被迫携全家乘舟离开京师去杭州上任,十月下旬到扬州,受列知州钱公辅的热情款待。钱公辅,字君倚、纯者,常州武进人。他是五代吴越王钱镠的后人,因其忠耿直言,几次在用人问题上与王安石相左,后被调江宁知府。不久,宋神宗欲将他召回京,王安石对神宗讲,此人总是喜欢帮助不同政见者,还喜欢提不同意见,不宜放在皇帝身边工作,随之改任其为扬州知州。

钱公辅文才出色,他的名篇《义田记》流传不衰,并被收入《古文观止》一书。在离开扬州前夕,苏轼去与之告别,钱公辅特意拜托苏轼,小儿钱世雄也在杭州做事,望你们能够成为好友。苏轼自然一口应承,谁也没料到,仅是在相隔一年的熙宁五年(1072年)十一月,钱公辅便猝然离世,年仅五十岁。

二,钱世雄比苏轼年轻,所以视他为师长执礼甚恭,在杭州相处时,钱世雄就常虚心求教于他。有天钱世雄试着请求苏轼为家父写一篇哀词,作为永久的纪念,苏轼未假思索就一口应承了下来:

“岂其土之不足食兮,将其人之难偶。非有食无人之为病兮,吾何适而不可?独裴回(徘徊)而不去兮,眷此邦之多君子。”

“大江之南兮,震泽之北。吾行四方而无归兮,逝将此焉止息。”沉醉于延陵季子让国浓醇的氛围,心中有无数至爱亲友和文学知音,哪怕卖剑买牛,我也要将真情归老于此。苏轼一气呵成的哀词,已成自己内心的写照。当钱世雄捧读这篇《钱君倚哀词》,一方面十分感谢他对自己父亲政治上所遭不公正的共鸣:“岂存者之举无其人兮,辽辽如晨星之相望。吾比年而三哭兮,堂堂皆国之英。苟处世之恃友兮,几如是而吾不亡。临大江而长叹兮,吾不济其有命。”另一方面又惊喜苏轼作出的抉择,唯望与他真能比邻而居,共老于家乡的此愿能够实现。

三.虽因受“乌台诗案”的牵连,钱世雄也被罚铜20斤,但他与苏轼的友情依然不断,苏轼在黄州流放期间,俩人依旧鸿雁往返。在被他感动之余,苏轼就在大宋元丰五年(1082年)夏季,特为其父钱公辅的《遗教经刻石》作跋,随后就寄赠钱世雄。

跋中对钱公辅的评价甚高:“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钱公虽不学书,然观其书,知其为挺然忠信礼义人也。轼在杭州,与其子世雄为僚,因得观其所书佛遗教经刻石,峭峙有不回之势。孔子曰:仁者其言也讱。今君倚之书,盖讱云。”这些文字让钱世雄看了热泪盈眶。

四,大宋元丰六年(1083)年末的一天,钱世雄突然接到在流放中的苏轼寄来的一封信:“……余无可虑。会合何时,万万自爱。”钱世雄立刻领会到他的愿望,一天经过白云溪古渡前岸的顾塘孙氏馆时,他见此处僻静宽蔽,绿荫常驻,建筑古色古香,就与房主早早签定了借租合同。

大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年初,已经66岁的苏轼从南雄出发,或陆路或水路,五月一日,船到金陵与钱世雄在金山会面时做出归常定居的决定,因为他的再次乞居常州表刚得到皇帝的批淮,于官场浮沉大半生的苏轼,谢绝弟弟苏辙从许昌发来希望去河南共同养老的邀请,从此就在常州顾塘孙氏馆里定居了下来。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陈平
  • 蒋锷初
  • 泉水涓涓
  • 顺其自然者
  • 方块糖
  • 龙潭清泉
  • 张秋生
  • 丽影
发送

5条评论

  • 方块糖
    2021-09-20 13:29:44 0回复
    0
  • 顺其自然者
    2021-09-20 10:45:40 0回复
    0
  • 泉水涓涓
    2021-09-20 08:19:36 0回复
    0
  • 蒋锷初
    2021-09-20 07:07:24 0回复
    0
  • 2021-09-19 21:21:25 0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