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我的爷爷潘炳泉

博览常州 最后编辑于 2021-09-18 11:19:57
9356 1 10

  我的爷爷潘炳泉

我的爷爷潘炳泉,1904318出生于江苏常州市火车站北边的潘家塘,4岁父母双亡,从小生活十分贫苦,由叔伯母抚养。1920年进铁路当工人。192327日,京汉铁路大罢工,当时私下联络好各地工人组织也同时罢工,潘炳泉担任常州站工人纠察队员。1923年,为了响应和声援京汉铁路总工会,在党的领导下,全国铁路在二月七日举行了罢工,下午24时,常州火车站的广大铁路工人,也参加了这一罢工运动。罢工之前,我们铁路方面由沈津川负责指挥和发布了命令,便开始工作,比如相互通知,分工组织,做红袖套(无字)等。常州火车站成立了工人纠察队,负责人王根根(音),队员有潘炳泉、王家旺、小山东等,当时三大国营企业领导是:王若飞负责邮政、邓发先负责海关、沈津川负责铁路。事先王若飞同沈津川曾亲自来常州布置潘炳泉,将车站负责人吴耀范叫到水关桥西药王庙内。王若飞、沈荆川关照吴耀范对于怠工的工人,一律不准罚工钱,不准停生意。胆小如鼠的吴耀先只好满口答应。像这样亲自来做上层的工作有23次,吴耀范的摇头病也由此被吓出。二月七日罢工的当天,一早起来由王根根布置了纠察队,潘炳泉等当时负责监督有无车站的人(内奸)同沈传芳的宪兵勾结活动,看是否有人和这些宪兵接触。下午2点一到,全国铁路总罢工开始了,一列由南京开上海的16次中快车,刚过新闸站,便立即刹车停在新闸附近的淌申港铁路上。机车车号为C-19号黄色外壳,西克拉斯—19号,火车司机刘宝龙,副司机陆永海,司炉王永生。在常州火车站上虎视眈眈的沈传芳宪兵每人一把大刀,一把匣子枪,一根小马枪三付武装,红箍大沿帽,在当时也只好无可奈何站在一旁。新丰桥上的纠察队看到穿长衫,坐轿子的一律不许过新丰桥。西门油坊工人、原先铁厂工人,约几十人赶来支援铁路工人。 潘炳泉1925年与工人领导人沈津川结为兄弟(是十兄弟中的老五、打手)。19271016日王若飞来常州工作时任通讯警卫,潘炳泉飞速通知与会人员,速度之快被王若飞称为“飞毛腿”。 

上海1932的一·二八淞沪抗战(1932128日~33,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犯上海的作战),潘炳泉当时是国民党铁甲车大队的火车司机,这个铁甲车的大队长是位少将,归国民党国防部管,铁甲车共有十余节车厢组成。每节车厢为一个独立作战单位,有4门大炮和8挺机关枪,作为一个营级的战斗单位,这个铁甲车大队一直驻扎在常州火车站附近关河边的货场,一·二八淞沪抗战后的1天,被召往上海参加抗战,潘炳泉所驾驶的那列铁甲车当晚开赴上海,布防驻扎在上海北站到南翔一带(当时叫麦根路),配合十九路军与日作战。在这个战区铁甲车来回地前进、后退、前进、后退。雨点般不停的日军的子弹接二连三地击中火车头外的铁甲钢板,加上铁甲车自身不断射出的巨大的枪炮声震耳欲聋。他们的铁甲车大队狠狠地惩罚了那里的鬼子兵。在几处楼顶上的日军架着轻重机枪,拼命地向铁甲车扫射,铁甲车用大炮将那些楼顶的一角轰塌,火光中看到丧命的鬼子一个个地从上面掉下来。

多节铁甲车散驻在这一战区的铁道上,在当时的武器水平上,是很具杀伤力和威慑力的。日军也有铁甲车,但当时他们的那种行驶在陆路上的铁甲车,虽然机动性较好,但装配的火力远不如我们铁道上行驶的铁甲车威猛,它们在别处耀武扬威,但在那时一辆也不敢轻易出现在我们的铁甲车大队布防驻扎的战区。

涂上迷彩色的钢板将我们的铁甲车头与每一节车厢裹得严严实实,火车头上有正副驾驶和司炉及后备人员共5人。这一晚的战斗中,日军的各种火炮也多次击中我们的铁甲车头,因此造成死伤3人,逃跑1 人,最后只剩下潘炳泉1人坚守在火车头上执行前进与后退的命令。这时他知道千斤重担已一人挑在肩上,这一列铁甲炮车,除火车头之外,其余各节车厢虽然是很有威慑力的作战单位,但都没有行驶动力,作战过程中都靠火车头牵引它们部署到各自的位置上才行。这种时候,他一点也不慌乱,反而更加沉着,更加小心,也更加勇敢。为了在天亮前撤出战区,他只好同时充当起司机和司炉,在枪林弹雨中将铁甲车开出了上海,冲过昆山,到苏州后天渐渐亮了。这时日军的多架飞机追上了他们,开始向铁甲车投炸弹,铁甲车便一边施放烟幕弹,一边将部分非防空战斗人员疏散撤离铁甲车,撤到离铁路100米之外的麦埨沟中埋伏在地上。因为铁甲车上仍有对空作战的大炮与机枪,所以,日军的飞机也不敢过分低飞,扔下几颗无效的炸弹后飞走了,铁甲车小心地躲过了日军的追击,回到了常州(枪炮声震耳欲聋导致了潘炳泉回家后半个月的听力障碍)。因为潘炳泉在这次战役中立了大功,战役结束后,十九路军总参谋长蒋光鼐亲自为其签发奖状。上海各界赠送的各种慰劳品(主要是烟酒食品和日用品)将近装了小半节车厢。

·二八淞沪抗战后,在一段没有战事的时间里,潘炳泉在常州和上海之间的旅客区间列车上开火车。

1937813号,八一三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第一场大型会战,国民党战斗失利后,潘炳泉随火车机务段撤向内地,先后在汉口、长沙、柳州机务段当火车司机,并安排家属随戚机厂铁路家属逃难到了南京。之后,潘炳泉又随着部队过长江从浦口北上,家人则被留在了南京(时时受到死亡威胁,20多天后家属回到了常州)。潘炳泉这一走就是6年,1943年才回到常州,一些汉奸听到他曾打过日本人,还立了大功,放出话来说要找他算帐。不久,他和一个叫徐超的地下党人取得了联系,徐超解放后是浙江交通厅长。19443月到茅山磨盘山加入新四军,一直在山里参加抗日活动。

抗战胜利后在革命队伍中,先后参加北撤北上,与国民党地方武装发生多次战斗,一战涟水,二战涟水,甚至与敌展开白刃格斗,与敌展开激烈巷战。身边的战友牺牲了很多,很多,战友的牺牲,激发了潘炳泉更加勇敢地与国民党地方武装浴血奋战,杀,杀,杀!最后部队撤到了山东根据地,潘炳泉被编入第三野战军(后来被改编成27军),参加了淮海战役,淮海战役于1948116日开始,1949110日结束,国名党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解放军总共伤亡13.4万人。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中间是运动遭遇战,没有固定战场,有时部队冒雨连夜走,走不动也要走,如果不快走,就有可能被敌人包围,也可能是追击敌人,也可能是包围敌人,也可能避免被敌人包围,一边是走断腿的行军,一边是随时可能面临的打硬仗,随时可能面临流血牺牲。后来又参加了渡江战役。1949年才回到江南。上海解放后以军代表身份从部队转入地方,到上海机务段任军事代表,职务准备员。492月预备党员,495月转正。1950年调常州火车站,先后任工会副主席,机务驻在所主任、机务折返段长等职。1963年离休(双目失明)1984210日逝世。骨灰安放在常州烈士陵园功勋厅二十三区3068。我爷爷生前告诉我们战斗的残酷时,听者都落泪了,我问过爷爷,您就不怕死吗?爷爷的回答是:怕死不当共产党。

附潘炳泉与其儿孙们的老照片,坐姿为潘炳泉夫妇,后排中间一位为潘仁福(三儿子)右边站的是大儿子潘仁兴,左边站大儿媳薛秀华。

 0909_1.jpg

第一排左边是小女儿潘慧芳,第二是大孙女潘文娟,坐在身上的孩子是二孙女潘明珠

潘书贞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人参果
  • 泉水涓涓
  • 何伯良
  • 张秋生
  • 荷边垂柳
  • 顺其自然者
  • 云水谣
  • 陆吾
  • Harper
  • 风清月朗
发送

1条评论

  • 革命后代,继承红色。
    2021-09-18 14:26:45 0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