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学子考察并修复校园周边污染土壤

六千里 最后编辑于 2021-08-16 15:20:19
8657 1 7

       2021年7月15日早8点半,实践团成员在河海大学西门集合内和校区附近开展了收集土壤的实践活动,正式拉开了修复污染土壤实践的序幕。

       上午八点左右,修复污染土壤实践团在河海大学西门集合,准备调查学校周边土壤的污染情况,并采集样品土壤用于后期的实验。团队乘坐地铁一号线前往常州武进区的纺织厂,在十点左右到达目的地后,经过不断地探索与交流,找到了工厂的负责人。随后由负责人带往污染物排放处,用专业仪器开始检测土壤污染物含量,与负责人交流过后,了解处理污染的难题所在,在交谈过程中,小组成员不停地记录现状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以及为负责人提供解决方案设想。在交谈过后,团队采集了部分土壤样品,准备带回实验室烘干后进行实验。在团队实践活动过程中,随队摄影师随时待命,记录了整个活动过程。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调查土壤情况

       通过这一天实践活动,实践团收集了土壤样品,为后续实践打下了扎实基础,加深了实践团成员对活动的理解。同时实践团成员加强了团队合作,加深了团队联系。

       2021年7月16日上午,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乡村振兴,土壤保护”修复污染土壤实践团在队长周桓禺的带领下,在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内开展了土壤分析实践活动。上午9点左右,修复污染土壤实践团成员在实验室集合。首先取出烘干了一晚上的土壤,对土壤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后,称量出5g土壤进行实验。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使用电子天平称取土壤  

       接着,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此时未处理土壤的峰值,得出被罗丹明B污染的土壤特征峰值在550nm左右的结论。在测量特征峰值过程中,其他组员开始搭建实验装置平台,将预处理电压调至10kV。再次称量5g土壤,放入实验装置平台内开始进行放电处理。在处理一段时间后,再次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此时土壤的特征峰值,发现特征峰值有明显的降低,但是结果还未达到团队预期的结果,于是,小组成员对实验装置设备进行多次调试,并进行多次测试,最终达到了理想效果后,商议了第三天实践的实践计划与目标。

       通过这一天实践活动,实践团收集并分析了昨天收集的土壤样品,实践团成员加强了团队合作,进一步加深了团队联系,并且对于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再纸上谈兵,对于实验装置设备进行不断地改进,最后达到了预期结果。

       2021年7月17日上午9点,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乡村振兴,土壤保护”修复污染土壤实践团成员在河海大学英才楼进行了第三天实验,得出了最后实验数据及结论。

       上午九点半,修复污染土壤实践团在英才楼A403实验室集合。通过昨天的实验平台搭建后,队长确立了今日实验目标以及实验的大体方向后,便开始了实践。首先,对剩余土壤进行了等量分组。接着,根据实验目标展开了一次又一次实。在实验过程中,通过仔细分析,发现几组不正确的实验数据,于是为确保实验结果准确性进行了重复实验,最终得出对比实验组的数据,开始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图为实践团成员针对昨天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河海大学西门集合

       通过为期三天的团队实践,小组成员在这过程中体会到了做好实验的不易。在实验过程中,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团结一致,做公益活动的同时也让自己的课内知识得到了巩固。与加深围绕“乡村振兴,土壤保护”的主题,秉持着绿色环保的理念,为绿色家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六千里
  • 芝麻汤圆儿
  • 张秋生
  • 八月小龙
  • 陆吾
  • 顺其自然者
  • 人参果
发送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