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上海的防汛常态化
安文
建国以来,公共管理、尤其常态化防汛,上海无疑是水平最高的城市。上海人怕冷不怕热,都知道热个三五天吃不消了,台风就来了,这就带来了防汛如何常态化问题。上海人认为洪水是山上冲下来的,叫山洪爆发;台风则是定期一定来访的常客,所以防台风称防汛。那时黄浦江两岸多数没有水泥永久性堤坝,外滩堤坝也很低,市区低洼,海潮经常倒灌。台风一来,风助潮势,就灌进市区,发生上海人所谓的“发大水”。而年年“发大水”,却从未造成严重损失,尤其几万商铺从未受灾,常态化防汛这方面经验值得借鉴。
首先是领导重视,组织落实。从曹荻秋市长亲任市防汛总指挥始,各区县局都建立了一把手负责的防汛指挥部,父亲就是商业局防汛指挥长。防汛指挥部设防汛办公室,由得力干部任主任。商业局防汛办主任就是打过淮海和渡江战役、解放上海后转业的老八路团长。防汛力量主体是各单位治安保卫处、科、股长组织的几百万防汛群众大军,主导是预备役师和各区县局基干民兵团,预备役师和若干基干民兵团负责江岸一线提防,基干民兵团则守卫各自防区。父亲是商业局基干民兵团长,防汛办主任是参谋长,两人经常商量工作,主任管民兵日常训练和防汛任务,所以非常辛苦,常常看见他拖着一条伤腿,浑身泥水,骑着自行车飞来飞去,经常顾不上吃饭。当时民兵纪律严明,必须坚守划分的防区,干得好没听说有什么奖励,那是应该的;哪里出了问题,那里的营连排长都要撤职查办。所以他们非常敬业,平时常常上门检查防汛设施,“发大水”就冲在前面,值班几天几夜不回家。这才众志成城筑成了常备不懈保卫上海的钢铁长城。
宁可备而不用、绝不用而无备的充足的防汛物资储备,是常态化防汛的物质保障。当时各级防汛指挥部都有物资处科室,按市、区局、街道(单位)三级标准专人负责防汛物资储备。那时上海各单位甚至家家户户门口都做了齐腰高的水闸,平时只有凹槽,汛期里外插入两块板,中间填土,全市形成大大小小的内防堤坝。由于全市联防加户自为战,那时上海“发大水”从未用过冲锋舟救人;也不像现在临时抱佛脚一次性消耗那么多草包、钢筋水泥,这种水闸是永久性反复使用的,不仅节省大量资源,而且就地随时可用,非常便利。
那时没有手机,更没有互联网和多媒体,保障信息畅通格外重要。当时市防汛总指挥部根据气象预报下达防汛命令,延安路天文台会升起黑气球;各级指挥长、防汛办和基干民兵团干部必须立即各就各位开展紧张工作,首先各级领导都要通宵达旦守在电话机旁,同时各单位广播员也要日夜值班,随时随地广播各种通知,街道里弄干部则拿着纸话筒挨家挨户传达信息。基干民兵团一线指战员当然最艰苦,要第一时间到达各自岗位准备战斗。记得一次晚上八点接到超级台风和潮水预报,父亲命令各商铺天亮前必须在水闸加高两层草包,参谋长都面露难色。父亲立即以党委名义号召全体党团员重温誓言,冲锋在前,连续作战,坚决完成任务。商业系统所有领导干部全部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奋战一夜,终于如期完成,保证全市几万商铺安然无恙。
新时代是灾难常态化的时代,即防灾抗疫常态化的时代,借鉴那时上海防汛常态化的经验,更好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一定可以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