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 2021年6月15日-2021年6月19日新话题

常言道 最后编辑于 2021-06-15 10:08:46
7476 5 3

近日,我市有小区出现一种新的“反诈”横幅,用发生在本小区的案例进行提醒。有人认为,这种“精准提醒”针对性强,刺激力度大,效果较好。也有人认为,家门口的“案例横幅”可能在受害者“伤口上撒盐”,造成“二次伤害”。对此,你怎么看?请注意,每周六晚截稿) 

 

2021年,《文笔塔·观点》版每周二出版

 

6月15日常言道刊发名单:

翠竹青青、曲日、Hannah

A0520210615C.jpg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顺其自然者
  • 张秋生
  • 西江月
发送

5条评论

  • 763
    要“精准提醒”不要“精准伤害”
    进行反诈骗宣传,目的是为了提升公众的防骗意识,更好的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更好的保护人民的财产安全。而采用实质发生的诈骗案例进行宣传提示,可以强化反诈骗宣传的可信度和宣传效果,达到精准提醒提示,但在选择事实案例时,应该注意避免使用本小区的真实案例,以避免“精准提醒”成为“精准伤害”。
    因为随着反诈骗宣传力度的加大,尤其在电信诈骗不断发生的当下,如果一个小区内发生了诈骗案件,因为信息传递速度加快,加上对于诈骗案例的查处并没有保密要求,只要当事人报警,或者骗子受到了查处,这些信息就可能很快得到传播,一些受害者的信息也会暴露。而一旦用发生在本小区的案例进行提醒,等于就是将受害者的信息变相进行公开,不仅使受害者的尊严损害,使他们感到难堪,更有可能因为受到他人的嘲笑而产生反感,甚至引发新的冲突,影响邻里关系,影响社区的安宁和谐。更何况时下发生电信诈骗的形式众多,案例也不少,选择社会公示的公开案例,或者选择普遍存在的案例,同样也会发挥相应的反诈骗宣传作用,又何必一定要选择本小区的案例再次公开再次对受害者进行嘲笑和讽刺呢?
    犯罪分子诈骗形式不断翻新,也让人民群众深恶痛绝防不胜防。更何况诈骗的受害者也各有各的原因。因此,反诈骗宣传也需要与时俱进,重点是提升广大市民的防骗意识,揭露和曝光骗子常见的手法,采用更多口号式、艺术式、警示式的方法方式,让市民时刻绷紧心中的防骗之弦,而不是简单的重复诈骗的案例故事,更不是将本小区发生的诈骗案例再次原版传播,让受害者的隐私信息暴露。一旦“精准提醒”成为“精准伤害”,也是法律和道德所不允许的,注意这些反诈骗宣传的细节小节,会让反诈骗宣传产生更好更有效的效果。
    2021-06-19 22:33:03 0回复
    0
  • 反诈宣传要直击人心
    电信诈骗令广大群众深恶痛绝,尤其“花样百出”让人防不胜防。随着打击治理诈骗犯罪的力度加大,反诈骗宣传也在全面铺开,从形式到内容都不断更新升级。
    例如最近我市某地出现的一种新的“反诈”横幅十分抢眼,上面写的就是身边发生的诈骗案例,大家驻足观看了直观易懂的小故事之后,往往从感到发笑到有所感悟。我们在电视、手机上看到诈骗案例时,往往觉得离自己很远,一笑了之就付之脑后,很难在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但是看到身边邻居上当受骗的事例时,不仅为在拙劣的骗局之下受骗的邻居感到惋惜,更会因在身边发生的网络犯罪而心生警惕。特别是在相互交流时,进一步加深了对诈骗的印象,让脑子里绷紧了反诈这根弦。
    由于是对真人真事的宣传,加之悬挂在居住地或工作地,带来隐私泄露的风险也需要更加重视。虽然隐去了具体姓名,但难免少数有心人起了“八卦之心”,根据居住区域对号入座。如果是涉及“裸聊”等尴尬的骗局,一旦曝光,当事人不仅承受经济上的“伤害性很大”,更是面临精神上“侮辱性极强”,甚至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性死亡”。
    希望相关部门在制作悬挂相关案例型反诈标语时,要注重隐私保护和传播效果的双重效应。不能单纯了教育警醒作用,而忽视对关键个人信息的模糊;也不能因为担心隐私泄露就放弃以案说法的好模式。建议公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收集典型诈骗犯罪案例,精选具有警示作用案例后,隐去住址和姓名等关键细节,在一定范围内精准投放,定期轮换,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也加大宣传密度。同时,在条幅的文案上要持续创新,例如可以通过“小小说”式的改写,在案例最后可以来一句反问、总结甚至调侃,进一步升华主题,让人觉得有所回味,加深受众的印象。反诈宣传要摈弃宣教式的呼喊,改善平铺直述的语言,加强个人隐私的保护,通过巧妙的话术、文艺的表达,更能让大家有所触动,从而持续筑牢心理防线。
    2021-06-18 21:13:14 0回复
    0
  • “精准提醒”没有错 “伤口撒盐”有点过

    现在是信息时代,网络也成了各种骗子的工具,但行骗手段万变不离其宗。骗子目的是一个字——钱,人为财死;手法是两个字——吓、骗,人们常说的忽悠;受骗上当者离不开三个字——贪小利(中圈套);结果是四个字——后悔莫及,钱进了别人口袋。

    除了骗子以外,各媒体、银行、公安、学校、社区都在以多种形式大张旗鼓、苦口婆心的进行反诈骗宣传活动,可谓是动作了脑筋,用尽了手段,可是天天总有那么多人不听官方(也有听不到的)的劝导而不断的受骗上当,有的甚至被银行工作人员识破、或公安人员揭露了真相还死心塌地的要给骗子“送”钱,原因很简单,是受骗上当者被骗子小本本上的“台词”洗脑后自觉不自觉的走进了他们的怪圈而不可自拔的结果。

    其实,反诈真的不难,每个人只要有一颗平常的心,不做亏心事,别怕鬼敲门,什么“你在异地犯了案”“信用卡透支”“资金不安全”,接到此类电话时必须保持冷静,好好想一想,你有吗?没有,怕什么?不理就不会上当。另外,只要对方说是“公、检、法” ,或提到个人信息,如银行账号、验证码等一些个人隐私的基本上都是诈骗电话,接到此类电话,别听到“出大事”,“出车祸”等就着急上火,如果这样你离上当就不远了。

    现在已经进入了全民反诈的时代,可仍有一些人掉进坑里后叫苦不迭。怎么办?必须把反诈工作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社区是重灾区,老年人最危险,他们中有一部分人不看电视、不读报纸、不听广播、不玩手机,又不和子女在一起,手里都有退休金,生活在封闭环境中,最容易上当受骗,所以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网格员要“精准提醒”、用身边的典型案例教育大家,但是要注意“别往伤口上撒盐”泄露居民个人信息和隐私。
    2021-06-17 15:04:19 0回复
    0
  • 想到学校的事情,为了群里公布学生成绩,家长闹到老师辞职,为了所谓的体罚,老师辞职。想到美国,都不知道怎么做个地球上的人了。就是要醒一醒,安稳舒服太久了,有点迷失,忘记自己还是一个地球上的人!横幅挂一挂,脑子清一清,好!
    2021-06-15 19:54:33 0回复
    0
  • “案例列举式”要注意适可而止

    近日,我市有小区出现一种新的“反诈”横幅,用发生在本小区的案例进行提醒。
    当前,骗子借着互联网伺机行骗,各类诈骗手法层出不穷,给很多家庭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为此,一些小区出现了一种直观且通俗易懂的“警情通报式”横幅,用身边真实案例有针对性地提醒辖区群众,放大警示价值。据报道,这种宣传形式更能让居民入耳入心,宣传效果还是很好的。
    正好,近日朋友圈里有人发了几张某学校里面的图片,其中一张“58号学生公寓”门口上方的横幅上写着,“2021年5月,我校58号楼秦某,网上不雅视频聊天被敲诈勒索2100元”;还有61号楼夏某某、1号楼某某等等。本人就把这些图片转发给熟悉的某校老师,为此双方网上讨论了一番。
    近年来,随着网络诈骗的运作模式更专业化、公司化,交易诈骗、兼职诈骗、交友诈骗、返利诈骗等手段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正因为如此,相关部门用近在身边的案例,更能让学生们看得懂、学得进、更信任,让人读后更能有所反思。不过,这位教授认为,“案例列举式”反诈骗条幅虽然作用大,但也容易刺激受害人,比如就学校来说,一幢楼就那么大、人就那么多,条幅上通报的时间、地点、受害人等要素如果模糊处理不够的话,就容易被人对号入“幅”,泄露受害人的隐私。
    毕竟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隐私权,对于这些刚刚离开父母身边的大孩子来说,更要注意不要造成“二次伤害”。“案例列举式”反诈骗条幅不一定都要说的那么明白,完全可以点到即止。
    如此说来,学校的“案例列举式”反诈骗条幅不妨借鉴社会上那些通报成功防骗防诈的“正面案例”,把“批评版”转化为“表扬版”。同样可以起到警示教育受害人作用,而且还能最大限度的为更多人敲响反诈警钟。
    2021-06-15 17:23:20 0回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