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甘当“愚公”】
20年致力于移走两座“病山”
陈忠(右一)跟团队在一起做实验(学校供图)
近日,好消息从浙江中医药大学传来——该校校长陈忠教授团队领衔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研究论文,在全球范围内,首次解析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发病机制,并为后续治疗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的精准干预药物靶点。
“十年前,曾经有人问我,退休前最想做哪三件事?我当时的回答是为国家培养一批优秀的中医药人才,自己和团队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内外同行认可,研究的产品能够真正落地生产。”陈忠说。
追寻着内心的目标,陈忠20年如一日,甘当“愚公”移“病山”,发表200多篇SCI论文、主持10余个国家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教育部、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癫痫研究论文在全球近1万篇同领域论文中排名前十……如今,在癫痫基础研究与组胺的研究领域,陈忠已是全球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专家。
要为自己的国家作贡献
把时针往前拨22年,彼时,29岁的陈忠在日本完成了硕博学业。在日本冈山大学求学期间,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5篇SCI论文,还有多篇与团队合作完成的SCI论文。学术成绩在当时的中国留学生中非常出挑。毕业时,陈忠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归国,并作为人才被引进到浙大执教。
陈忠回忆,回国时,自己带了11箱行李,其中7箱是日本求学期间的书和资料,包括20多本他自己复印的文献书籍。留学期间的宝贵收获和这些资料,也为陈忠在国内开创科研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浙大任教初期,陈忠将自己的研究方向定在癫痫与脑中风领域。癫痫发病机制是世界十大医学难题之一,脑卒中则是我国首位致残疾病。可以说,这也是科研领域的两座“大山”。“在上海医科大学读本科和日本留学期间,我对癫痫研究产生了兴趣,并有了初步探索。”陈忠用“摸着石头过河”形容自己的科研初期阶段。但因为对这个领域的兴趣日益浓厚,哪怕加班加点成家常便饭,他也始终乐在其中。“我觉得做研究一定要带着兴趣,才能走得远。”
2002年,陈忠再次来到日本,成为日本东北大学客座教授,也迎来自己的学术转折点。“在东北大学,我跟麻醉、神经、五官等很多科室的临床医生进行深入交流,对药理与临床学科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认知。”陈忠说,由于表现优秀,日本东北大学曾提出以副教授职位聘用他,开出的薪酬高于当时国内工资近二十倍。但陈忠的想法朴素而坚定:我想为自己的国家作贡献。
最满意的成果永远在路上
“最满意的科研成果永远在路上,唯有穷尽一生去追求。”这是陈忠经常说的一句话。
2002年,他领衔的课题《脑内组胺神经系统的维持与癫痫的发生和治疗》获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几年后,他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成为浙大医学院第一个拿到“国家杰青基金”的老师。就这样,他和团队一步步推进自己的研究,不断攀登学术高峰,极大提高了我省神经药理学在全国乃至国际的影响力。
近日,陈忠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的论文,再次引发业内关注。陈忠告诉记者,精神分裂症是病理机制十分复杂的常见精神类疾病。其中,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是导致患者出现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但由于目前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用于治疗阴性症状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疗效不理想且作用不特异。自己团队的这一发现,无疑填补了这一空白。
陈忠(右二)跟团队在一起做实验(学校供图)
在耀眼的成绩背后,更让陈忠骄傲的是,自己的团队曾被评为浙大研究生“五好”导学团队,还在近4年里培育了3名国家优青。“我希望能让来到我们团队的学生都学有所成。”陈忠说,他会给每个初到团队的学生提两个问题:你来我的实验室想做什么?等你走时,想带走什么?
在陈忠看来,正是因为团队在科研工作中铆足劲不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持续研究和分析,才能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曾经有一次,陈忠团队的实验室里有台设备线头没插紧,导致两台机器的实验结果大相径庭。“做研究就像拆线团的死结一样,需要耐着性子一个个地打开。我跟团队没有轻易判断实验失败,经过多方确认和反复的研究,我们反而从中发现可能存在的癫痫治疗‘时间窗’。”陈忠说,他和团队据此在业内首次提出了LFS治疗癫痫可能存在关键“时间窗”的假设,引发业内高度关注。
让中医药更好地传承创新
陈忠为新生送去录取通知书(学校供图)
2019年9月,陈忠出任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后,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如今,他每周周一到周五都专注于学校管理工作,工作日晚上和周末,则投入在科研中。尽管非常忙碌,但陈忠仍坚持每学期给中医学和中药学专业的学生们上48节《药理学》。
“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要让学生像听金庸小说一样开心听课,而不是照本宣科、死记硬背。每当有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跟我讨论,是我最开心的时刻。”让陈忠深感欣慰的是,此前外出讲座,他碰到了十几年前的学生,说自己至今还记得陈忠上的课。
“我喜欢上课,只有通过上课,我才能真正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接受度,并及时对课程作出调整。”陈忠说,通过对课堂的深入了解,他正在探索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比如,他获悉许多新生希望部分专业选修课能前置,以便更早接触专业课。学校也正准备进行相应调整。
“青年兴国家兴,青年强国家强。”陈忠说,在日常上课中,他会结合个人经历,向学生们传递家国情怀。去年,他在原有案例基础上,领衔主编出版了《医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录》,希望师生们都能找到与自己专业相匹配的思政课。
此外,在国家高度重视传统文化与中医药发展的当下,陈忠也希望学校能够抢抓发展机遇,并促进全省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壮大。为此,陈忠和学校管理团队一起,重振传统中医流派,挖掘民间中医药高手,并在学术、教学、平台等领域尝试创新,神经药理学与转化省重点实验室就刚刚在浙江中医药大学成立。“临床有很多中医药方对脑疾病有帮助,我们想通过实验室把这些药方的作用研究解析出来。神经药理学正是我擅长的研究方向,如此一来,就能与中医药最大程度结合,让中医药能更好地传承创新。”陈忠说,眼下正是中医药的春天,身为校长和科研团队负责人,他将继续专注于培养高端中医药人才,让中医药不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