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李金坤:學力根深方蒂固——徐曦《東坡詩註劄記》箋評

藤花館 最后编辑于 2020-11-25 08:01:33
9397 0 6

  蘇軾詩自北宋末年即有註本行世,最初出現的是趙次公等人的四家註,後來逐步增補而演變為五家、八家乃至十家註。在此基礎上,坊間又有《王狀元集百家註分類東坡先生詩》問世,也有施元之、顧禧合註及施元之子施宿所增補的《註東坡先生詩》。清代先後出現了三部規模較大的蘇詩註本:查慎行《補註東坡先生編年詩》、馮應榴《蘇文忠公詩合註》和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註集成》,另有紀昀評點的《蘇文忠公詩集》等批評類著作。這些註釋與評點都體現了註家與評家較高的學術水準,對於深入理解蘇軾詩內涵起到了積極作用。然而,智者千慮,難免一失。這些註釋與評點中,或多或少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乃至謬誤,這對於全面而準確理解蘇軾詩的意蘊是頗為不利的。所幸者,常州市青年文史學者徐曦對此類問題進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立體化的深入研究,於近期出版了專著《東坡詩註劄記》。全書五卷,對所涉三百餘條詩句的註釋及評點中“望文生義”“引文不確”“隨意改詞”“不得要領”“註釋不全”“泛而無當”“評價失公”七種弊端進行了實事求是、有理有據、合乎邏輯、切近本意的攷釋,真正做到“於虛述失攷者實證細察,遍溯源流、窮究根梢;簡疏偏邪處詳釋撥正,繁徵博引、鉤稽校訂。求一語原委,遍翻經、律;攷片言究竟,深潛洞、輔”(薛金煒《東坡詩註劄記序》),實為一部糾謬補闕、功力深厚的難得力作。
  一、“望文生義”之弊。蘇軾《自清平鎮遊樓觀五郡大秦延生仙遊往返四日得十一詩寄子由同作·五郡》有“山鬼何知託老聃”句,萬大年注云:“《楚辭》有《山鬼》之章。”《劄記》認為:“汪瑗《楚辭集解·九歌·山鬼》云:‘諸侯得祭其境內山川,則山鬼者固楚人之所得祀者也。’是屈平祀者實為荊土靈女,恐難北赴秦中托夢。子瞻所言,無非當地山精木客等流,不必曲為穿鑿。”《楚辭·山鬼》描寫的是特定的楚地山神,與蘇軾詩中泛指的山川神靈風馬牛不相及。蘇軾《東坡八首並敍·其二》有“東原蒔棗栗”句,馮應榴注云:“《尚書》:東原厎平。”《劄記》指出:“《尚書·夏書·禹貢》云:‘大野既瀦,東原厎平。’孔穎達疏云:‘“東原”,即今之東平郡也。’斯地宋時為鄆州,南距齊安一千四百餘里,豈容子瞻‘蒔棗栗’?”結合前後文內容攷察,得出結論:“和仲所言為黃州東坡。”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二、“引文不確”之弊。蘇軾《次韻子由初到陳州二首·其二》有“閉戶時尋夢”句,紀昀評曰:“昌谷詩:楚魂尋夢風颸然。二字本此。”《劄記》指出:“劉楨《魯都賦》云:‘靈草尋夢,華榮奏□。’公幹卒於漢獻帝建安二十二年,在李賀生前五百七十餘載。必謂語皆有本,長吉是辭似非首創。”解釋詩句所用辭彙,通常要儘量準確交代其最早出處。紀昀拈出李賀詩句,自以為有所得;《劄記》則追溯到更早了近六百年的劉楨賦語,當然更為可信。於此可見作者嚴謹扎實的治學態度與科學精神。蘇軾《徐君猷輓詞》有“舊恨新愁只自知”句,施元之注云:“李後主《秋夕》詩:往愁新恨有誰知?”《劄記》認為:“李煜傳世詩未見‘往愁新恨有誰知’,不知德初何據;詩謂‘舊恨新愁’,釋以‘往愁新恨’,顯屬未切。‘舊恨’‘新愁’連辭習見,雍陶《憶山寄僧》‘新愁舊恨多難說,半在眉間半在胸’、韓偓《三月》‘新愁舊恨眞無奈,須就鄰家甕底眠’等皆此類。”施元之用“往愁新恨”解釋“舊恨新愁”,顯然不確切。
  三、“隨意改詞”之弊。蘇軾《次韻樂著作野步》有“耳虛聞蟻定非聰”句,馮應榴注云:“皮日休詩:眼暈見雲母,耳虛聞海濤。”《劄記》認為:“星實以‘聞海’釋‘聞蟻’,顯屬未切。‘聞蟻’為辭習見,盧照鄰《釋疾文》‘天無雷兮聞蟻聚於牀下,家非牧兮見䍧生於奧裏’、文同《和仲蒙夏日即事》‘不分便衰聞蟻鬭,可嗟俱妄見蝸爭’等與子瞻此詩皆用殷師故實。”《世說新語·紕漏》云:“殷仲堪父病虛悸,聞床下蟻動,謂是牛鬭。”後世遂以“耳虛聞蟻”形容人病中體衰耳鳴、恍惚之狀。馮應榴以“聞海”釋“聞蟻”,實屬驢唇不對馬嘴。蘇軾《再和並答楊次公》有“毗盧海上妙高峯”句,施元之註謂《華嚴經》載文殊師利告善財童子:“南方有一國土,名為勝樂;其國有山,名曰妙高峯。”《劄記》指出:《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這段文字是這樣的:“南方有一國土,名為勝樂;其國有山,名曰妙峯。”故“德初於‘妙’‘峯’間增‘高’字以為釋,未見其確”,繼而從地理學角度進一步論證:“觀下句‘二老遙知說此翁’,‘二老’謂林希、釋了元,時皆在潤州,知子瞻詩實指金山妙高臺;其處東、南、西三面峭壁,遠望似孤巒,故又稱妙高峯。”對內典相關經文的覈對與鎮江金山寺妙高臺的地理攷察,有力證明了馮應榴通過將“妙峰”篡為“妙高峯”來註釋蘇軾詩的錯誤。如此尋根究底,治學態度嚴謹端莊、學問功底扎實深厚。蘇軾《次韻王滁州見寄》有“兩翁當年鬢未絲”句,施元之注云:“白樂天《悲哉行》:縱有達宦者,兩鬢已成絲。”《劄記》指出:“德初以‘鬢已成絲’釋‘鬢未絲’,意旨正悖。”可謂一針見血。接著論述:“‘鬢未絲’為辭習見,杜荀鶴《送賓貢登第後歸海東》‘歸捷中華第,登船鬢未絲’、楊億《王廷評臻知廬州舒城縣》‘梁園獻賦天將雪,潘縣臨民鬢未絲’等皆其類。”一些註家在解釋詩中某個詞語時,常引經據典尋找一個相似詞語來做詮釋,結果自然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甚而南轅北轍如施元之此註,遺人笑柄。
  四、“不得要領”之弊。蘇軾《入峽》有“連山忽似龕”句,馮應榴注云:“庾信《麥積崖佛龕銘》:禮花首於山龕。”《劄記》認為:“子瞻明言‘似龕’,顯屬比擬;許慎《說文解字·龍部》云:‘龕,龍貌。’知詩意實謂羣山連緜、蜿蜒如龍。”由蘇軾詩句不難看出描摹群山如龍的意思,馮應榴釋“龕”為“佛龕”,實在是有違本意。蘇軾《白帝廟》有“破甑蒸山麥”句,馮景注云:“《後漢書》:孟敏貿甑,墮地,徑去不顧。郭林宗見而異之,問其意。曰:‘甑已破矣,視之何益?’”故事本身很有啟迪意義,但用破甑來“蒸山麥”,就讓讀者一頭霧水、摸不著頭腦了。《劄記》指出:“孟敏明謂‘視之何益’,可知甑經墮地,必致腹破無用,遂不顧而去,焉能復取以‘蒸山麥’?觀下句‘長歌唱《竹枝》’,知皆子瞻狀當地風物;是‘破甑’云者,顯因蒸食既久,邊緣、扳耳等遂略有損。豈蜀人貧至盡以叔達破甑蒸麥而歷八百年?”可謂邏輯明暢、情理俱佳。
  五、“註釋不全”之弊。蘇軾《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減決囚禁自十三日受命出府至寶雞虢郿盩厔四縣既畢事因朝謁太平宮而宿於南溪溪堂遂並南山而西至樓觀大秦寺延生觀仙遊潭十九日迺歸作詩五百言以記凡所經歷者寄子由》有“巖崖已奇絕”句,李鴻裔批曰:“‘巖崖’連用,不知何所本。”只是提出問題而不予解決。《劄記》列舉數條“‘巖崖’連用”:“江淹《赤虹賦有序》‘正逢巖崖相炤、雨雲爛色’、梁簡文帝《招眞館碑》‘陽桃侯棗,榮落巖崖;樹息金烏,簷依銀鳥’、邵雍《蒼蒼吟寄答曹州李審言龍圖》‘幽暗巖崖生鬼魅,清平郊野見鸞凰’”,據此指出“‘巖崖’為辭習見”。蘇軾《席上代人贈別三首·其二》有“籠中翡翠不由身”句,趙次公注云:“‘籠中翡翠’見白樂天詩。”白居易詩存世兩千七百餘首,“籠中翡翠”究竟出自其哪一首?如此註釋,太過簡單粗糙。《劄記》對此做了細緻的梳理工作:“白居易《長慶集》錄詩三十七卷,‘籠中’凡八見,所囚有雉、鶴,自比稱鷗、鳳,雖語及鸚鵡,終未言羈縻翡翠;‘翡翠’凡九見,唯《勸酒》‘瑇瑁筵前翡翠棲,芙蓉池上鴛鴦鬭’實摹禽狀,然‘瑇瑁筵前’究與‘籠中’有異。”如此周密的文獻搜檢,正是其潛心向學的真切體現,不啻給當下心氣浮躁的學界吹來一絲令人欣慰的清風。接著論述:“自比豢翼原為詩家習語,韋應物《雨夜宿清都觀》‘豈戀腰間綬,如彼籠中禽’、韓愈《東都遇春》‘譬如籠中鳥,仰給活性命’等皆此意;‘麒麟’‘翡翠’對仗,成典極夥,褚亮《傷始平李少府正己》‘高文綴翡翠,茂學掩麒麟’、杜甫《曲江二首·其一》‘江上小堂巢翡翠,花邊高塚臥麒麟’、林寬《長安即事》‘翡翠鬟欹釵上燕,麒麟衫束海中犀’等俱用是法。”徵引翔實,令人心悅誠服而生敬意。
  六、“泛而無當”之弊。蘇軾《薄薄酒二首並引·其一》有“珠襦玉柙萬人相送歸北邙”句,趙次公注云:“唐人詩云:孟郊死葬北邙山。”這位唐人究竟是誰?《劄記》指出:“《全唐詩》載錄作者已達二千八百家,陳尚君《補編》新見九百有餘;漫謂‘唐人詩云’,殊嫌未切。”趙次公漫註“未切”,徐曦卻有擔當精神,通過搜檢發現:“彥材引語見韓愈《贈賈島》:‘孟郊死葬北邙山,從此風雲得暫閒。’”如此認真負責,實在難能可貴。蘇軾《遊金山寺》有“我家江水初發源,宦遊直送江入海”句,陳善評曰:“此語為晚年南遷之讖。”對此,《劄記》指出:“岷江在戎州與金沙匯注天塹,於崇明入黃海;子瞻晚歲謫居儋州,北臨南海——兩地水域非一、相距近五千里。敬甫以此為讖,未免泛而無當。”註釋詩句當切合其本身實際,不可任意擴大所釋辭彙含義、範圍,否則難免離題萬里、混淆讀者視線,有礙確解。
  七、“評價失公”之弊。曾任四庫全書總纂官的紀昀博覽群籍,當時稱為“學問淵通”,在評價蘇軾詩時卻多有違事實、批評失當。評蘇軾《送曾子固倅越得燕字》曰:“憤激太甚,宜其招尤。即以詩品論,亦殊乖溫厚之旨。”《劄記》駁道:“虞風敦樸,尚立謗木觀人意;周道昌明,猶置肺石聞民聲。覩憤激於前賢詩賦中,遽以為‘宜其招尤’,豈不荒謬?相鼠有體,載於《國風》;青蠅止樊,錄在《小雅》——孰謂詩品必溫厚?”義正辭嚴,批駁有力。《詩經》以來,我國詩歌創作就已形成“美刺”的優良傳統,有歌頌、有批判,雙管齊下。紀昀卻將蘇軾詩中的憤激之言斥為“殊乖溫厚之旨”,無疑是苛刻有餘而理解不足,評蘇軾《惠州靈惠院壁間畫一仰面向天醉僧云是蜀僧隱巒所作題詩於其下》曰:“語帶粗豪,殊乖詩品。”《劄記》針鋒相對,稱:“‘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何嘗細膩?‘既破我斧,又缺我斨’,洵為粗豪。曉嵐豈將盡摒於三百篇外?”理直氣壯,立場客觀公正。
  此外,《劄記》附錄《南論東坡商榷》一文,就著名學者南懷瑾誤讀東坡的十條內容,逐一進行了有理有據、實事求是的攷辨,對於流傳頗廣的所謂“八風”公案、“觀潮”絕偈等多有新見。
  值得一提的是,《劄記》全用文言寫就,清通雅致,別具風神,新人耳目;責任編輯通覈全稿後,在審讀意見中特別給出“文采斐然,具有較高的學術貢獻和閱讀價值”的讚語。
  據同邑學者張戩煒介紹:徐曦雖為“西學工科弟子”,但“嗜讀乙部,旁及騷雅;雖無師承,私淑狷庵(余嘉錫);不列門牆,法遵錫予(湯用彤)”。常州市蘇東坡研究會前任會長盧曉光則認為:徐曦“治學承繼乾嘉諸子而歸依宋明儒宗,長於版本勘覈、攷據註疏”。翻閱《劄記》,徐曦浸淫國故之摯情、諸子百家之嫻熟、儒道佛學之貫通、攷據功力之深厚,都躍然紙上;其崇尚真理的學術氣節、“不為尊者諱”的學術立場,都是作為一個真正學者應有的獨立品格與精神。憑其一腔鍾愛國故情、終生精進不息志、滿腹經綸詩書趣,定能在學術園地別張一軍、獨樹一幟,綻放更加豔麗之鮮葩、獲取更加厚實之碩果!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李园园
  • 尤思豫
  • 桃子酱
  • 淨海蓮風
  • 泉水涓涓
  • 藤花館
发送

0条评论

  • 284
    积分
  • 7
    博文
  • 42
    被赞

个人介绍

書生苦信書,世事仍臆度。先生飲東坡,獨舞無所屬。平生錦繡腸,早歲藜莧腹。欠伸北窗下,晝睡美方熟……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