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南市河未修缮前的“曾家码头”遗址)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就出生在位于常州老城区内青果巷195号一座明清时期(现“二进式”)的深宅大院里。祖母祖上“曾氏”曾是大户人家,那时的大户之家都有自己的专用码头,而所处的河流就是常州古运河——南市河。
(这是南市河未修缮前当年纤夫拉船时走的栈道“遗迹”)
据了解,南市河曾是常州最早的运河之一段,它始挖于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元年(前495),隋朝炀帝大业六年(610)又进行拓宽,成为京杭大运河的组成部分。遥想当年它曾是常州的黄金水道,历史上的一些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等名人均乘舟渡航于此河段,而大批漕运船也在此穿梭而过,场面较为壮观。但由于环境的变迁,河面渐渐收缩,但却又形成了典型的“枕河人家”江南水乡景色。
(南市河未修缮前的“中新桥”情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南市河上有一座中新桥,小时候,祖父经常带着我站在桥上望着来来往往的船只,有时在风平浪静的河面上还能清晰地看到游来游去的小鱼儿。因此这“中新桥”三个字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里。
据了解,这座位于南市河上的连接青果巷与东下塘的中新桥,它始建于民国7年(1918),由本地的沈超等人募建而成,至今已有102年历史。因该桥建于民国初期,以“中新”为桥名,意在“中兴”之内涵。
现如今,我市南市河历史文化街区微改造工程正在通过沿街沿河建筑街面的整治、街区内部建筑的保护性修缮、街区文化的建设,旨在恢复古纤道与江南水乡民居的历史文化风貌,从而再现历史文化记忆,重塑历史文化名城之魂。
虽然此项工程尚未完工,但已经初步感受到它“运河、古桥、老建筑”交相辉映的独特的韵味,以及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一幅江南水乡、运河人家的动人画卷。这就是“我家门前的那条河”,一条历史悠久、颇具常州民居文化、运河文化色彩的“南市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