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常州率先构建双循环相互促进新格局的战略思考

安文 最后编辑于 2020-08-13 22:38:02
8938 3 5

常州率先构建双循环相互促进新格局的战略思考

非政协委员  安文

疫情之后,未来5年到10年全球经济或将持续低迷,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常州“十四.五”期间经济持续发展应对挑战、抓住危中之机的全局性、系统性的基本战略思路。常州新发展格局,必须传承常州工业明星城市崛起的主要经验,把人民至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扩大内需为主要战略基点,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攻方向,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首先要贯彻落实人民至上理念,将扩大内需作为常州促进“十四.五”期间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战略基点,在国家统一部署下加快构建更加完整的内需体系。需求是有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的市场需要系统。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是我们联通国内国际市场、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优势。中国要用自己强大的内需市场吸引全球商品、资源、要素,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物质支撑,形成国内和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而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国内市场这个优势,就要加快推动内需市场的提质、转型、换道和分层甚至重塑等消费变革,使内需市场真正强大起来。内需市场是由居民消费需求、企业投资需求和政府公共需求有机组成的体系。常州着力扩大内需,应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不同类型主体需求,打通阻碍需求潜力激发的痛点和堵点,促进更高品质的消费和新消费市场的形成。

一是针对居民消费需求,要加快新型城镇化这一内循环根本动力和经济社会主要发展动能的建设,加强包括医疗、教育、文化和娱乐在内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加强城镇生活服务业提质、扩容,提升城乡居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消费欲望;要采取多种灵活有效形式保障就业,通过消费信贷、普惠金融等为群众更快提高和释放消费能力提供支持;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稳健消费的中等收入群体;完善与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提升对农民工及其家属的保障水平,减少多数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不断改善消费环境,提高商品和服务质量,推动城乡居民消费稳健快速升级。

二是针对投资需求,要通过要素市场化改革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促进全社会资源要素合理利用,提高经济效率,提升经济增长水平。应弘扬企业家精神,支持中外企业家专心办企业并获取合理回报,使中外企业“想投资”;落实好纾困惠企政策,特别是打通资金向实体经济流通的渠道,强化对市场主体的金融支持,使中外企业“能投资”;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形成长期稳定发展预期,使中外企业“敢投资”,为形成更强大的内需要素市场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格局提供坚强的物质基础。

三是针对政府公共需求,除了必须进一步努力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让每一笔钱都花在刀刃上、紧要处之外,由于疫情冲击造成外部需求萎缩,我们必须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实施扩大内需,加大投资,恢复市场信心,促进供需良性循环的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引导政策。同时,要避免一哄而起、大呼隆造成新一轮产能过剩,常州“十四.五”期间政府投资导向又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有效转变投资领域与投资方式,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保障能力,引导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主要流向三大领域,即: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包括防灾减灾、生态环保、防疫应急、公共卫生、社区保健康养、教育科研等亟待弥补的公共服务投资缺口;智能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快5G、量子通讯、城市大脑、穿戴设备、传感器等设施建设,提升工业、服务业、商业、公共管理等行业的智能化水平短板;城市现代化升级工程投资,包括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等设施建设,提升城市防洪抗震、应急避险、建筑节能等综合能力。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安文
  • 泉水涓涓
  • 桃子酱
  • 西江月
  • 竹青
发送

3条评论

  • 前提条件是老百姓得有钱。
    2020-08-14 08:34:47 0回复
    0
  • 大气建议。
    2020-08-14 08:25:59 0回复
    0
  • 战略思考很重要。
    2020-08-14 07:41:17 0回复
    0
  • 22079
    积分
  • 1607
    博文
  • 7148
    被赞

个人介绍

河海大学退休教师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