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学员优秀作品选【69】

陈平 最后编辑于 2020-08-05 20:50:15
8329 0 3

学员优秀作品选【69】

我家这只老石臼

文史语言系文创班 冯鹤鸣

去年刚出黄梅,我就兴致勃勃地去乡下——丁堰街道羊角村5号,把这只石臼运到城里我的住所里。拿回来后,我轻轻给它清洗打理,悠着搬运就怕弄损它,当我整理好石臼,放在我喜欢的地方静下心泡上一壶茶,坐在櫈子上一边品味茶,一边欣赏石臼,凝视着这只百年老石臼,悠然想起它对我们三代人的深厚情怀。

这个石臼是圆锥形的,上面宽下面窄,外围粗糙内部光洁,整体很坚实,舂是有三部分组成;一根很硬榉树木的舂头,再用坚硬的U字铁钉镶在木头上并磨光滑,另一头要要有重力,所以放上小圆柱石套并在木头上塞紧,要坚实牢固。

如果要舂粮食,两手握在舂木的三分之二的手柄上,对着石臼里的稻麦等食物可以舂了,一般一次可以舂一公斤到一点五公斤,通过半个小时左右的不间断舂,就可以达到你所需要的成品要求。

我家这只石臼,是我祖母的父亲传下来的,在我孩童时,我奶奶常把它放在厅堂侧门口,乡下人的说法叫“财源地。”

小小石臼,承担着我们村上26户人家的简易食品加工,可是奶奶却从不收受人家的任何好处,还在石臼边上放上二张长板櫈,供来舂稻和舂芝麻的村民休息,尤其在每年快到八月半和过年时,围着我家石臼旁边的人就特别多,村民过节要做些自己喜爱的芝麻饼,过年做芝麻团,走亲访友可以馈送。记得我还是孩时因为家里总有人来人往,所以兴奋不已。

奶奶热情友好,很会做人,加上我家的石臼总让村民无偿享用,所以平时家里有事村民也会来自愿帮忙,奶奶就常对着我们这些小辈说,行着春风就有雨,与人方便就是与自己方便。

因为来往的村民多,所以我们家石臼的使用率蛮高,村民们坐在一起谈笑风生,大家聊些锁碎的家事,议论一些红白喜事,彼此诉说心中的委曲之事,甚至牵线说媒等等,可谓无话不谈。由于这只石臼的存在,我家就成了我们村里的自然社交场所。

 

              

那时长辈们中的文盲很多,因为不会书写,有的村民想与外地父母子女亲戚写信也只能搁置,还有申请,抒求之类的文书要求就只能望洋兴叹,我父母有文化,母亲就常会为村民们代劳,不知不觉中,我家这个石臼就成了牵连村民心结的纽带。

有人有事要请父母动笔,但感觉一时开不出口,于是先找个来用石臼的借口,找机会请父母帮帮忙。那年代村民间互相帮助从不计个人得失,助人为乐是件相当普通的事,我父母更是满腔热情有求必应。

1975年,我父母准备造一幢楼房。当时凭个体实力去造一间三丈六尺高,十六间口的二层半楼房,难度可想而知,真的是相当不易。

但是得知我家决定建造楼房后,全村人都来献计献策出力出汗,村民们帮了十几天忙,都是不收分文,半个月后,这幢在当时丁堰乡属于最“豪华"的楼房造好了。

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因家里有这只石臼,村民谁家生孩子我家总是在第一时间知晓,因为产妇坐月子要舂芝麻做补品,这只石臼的作用就绝对重要了。舂芝麻时的香气弥漫数里外,我的小伙伴们闻之就会快速赶来以享口福。上世纪七十年代,村民们的生活还是很艰难的,而石臼底层掸不净的芝麻屑屑就成了大家的奢侈品。

记得为此我们还自定了享用规则,第一,先让年纪最小尤其是小女孩品尝,再后才让年龄大一点的孩子,以此类推,可笑的事,往往将幼稚的小脸揍到石臼下面去添芝麻时,就会把脸颊贴得黑呼呼,那种情景让人看了既好笑又开心,真得是乐趣无穷,这场景至今还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

这就是我家这只老石臼的故事!因为我爱它,所以我要精心珍藏它,它能让亲朋好友和睦相处,是构筑和谐社会的力量源泉,它见证了我家三代人的善良宽厚,所以我要世世代代珍藏在家。

【指导老师陈平】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蒋锷初
  • 泉水涓涓
  • 西江月
发送

0条评论

  • 19870
    积分
  • 3519
    博文
  • 5307
    被赞

个人介绍

中国作家在线签约作家,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清凉书院书画名家专委会会长。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