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常州地名为何多“夏”——奄城前史探微

安文 最后编辑于 2020-05-22 09:53:00
11264 1 4

常州地名为何多“夏”

——奄城前史探微

安文

常州地名多“夏”,如城、夏溪、西夏墅、南夏墅、夏家头等等,搞清这个问题,对于了解奄人建筑奄城前常州区域状况,或奄城前史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夏是商之前的王朝。传说大禹治水成功,舜将首领之位禅让给禹。大禹巡行天下,回到大越,登会稽山朝见四方诸侯,封有功,爵有德,死后就葬在这里。大禹死后,子夏启破坏"禅让制",建立夏朝传至帝少康时,为延续禹王陵守护与祭祀,公元前2032年封其庶子无余于会稽,号禹越 《商书·伊尹朝献》载"伊殷受命,于是为四方令曰:"臣请正东,符娄、仇州、伊虑、沤深、十蛮、越沤,剪发文身,请令以鱼皮之鞞,乌鲗之酱,鲛鼥利剑为献。"《史记》载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后二十馀世,至於允常。 《越绝书》、《吴越春秋》都列出了早期的越王世系:“少康恐禹祭之绝祀,乃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无余传世十余,末君微劣,不能自立,转从众庶为编户之民,禹祀断绝。十有余岁,有人生而言语……众民悦喜,皆助奉禹祭,四时致贡,因共封立,以承越君之后,复夏王之祭,安集鸟田之瑞,以为百姓请命。自后稍有君臣之义,号曰无壬。壬生无译,译专必守国,不失上天之命。无译卒,或为夫谭。夫谭生允常” 。可见,是夏帝少康分封大禹子孙以绍兴禹王陵为中心在中国东南方建立的诸侯国,地处扬州之地,长江三角洲、包括常州,都是其势力范围。

公元前1123年,泰伯让国避居无锡梅里,娶当地卜氏,文身断发,融入蛮族,建立勾吴。当时常锡地区被华夏民族称为“荆蛮之地”,并非蛮荒之野,所谓蛮夷戎狄,是指其文明发展程度不如华夏。如东夷,背弓箭射动物狩猎为生,是文明比较落后的弓箭种;西戎,甲戈为戎,说明是纯军事性民族,以战争掠夺为生,喜欢抢东西的强盗种;北狄,刚学会用火不久,犬旁说明保持着原始兽性,是非常野蛮的野兽种;南蛮、荆蛮,也就是越民族,比夷更落后,采集为生,是虫蛇之种。这个分类现在看依然是准确的。东方民族,古代女真人,现代日韩箭术很厉害,说明都是弓箭种;西方民族一长本事,马上想到满世界做强盗,这一点到现在没变,都是强盗种;北方民族,如前苏联,像野兽一样,几乎见缝插针毫无道理地攻击华夏,是野兽种;而南方民族,东南亚民族,酷爱吃虫,耍蛇,印度神话到处是蛇,这都是几千年进化出来的民族习性和文化,现在依然还是虫蛇种。

那么,代表华夏文明的泰伯到达常州前,当地蛮人越族除文身断发外,是什么状况呢?距今约5100年前戚墅堰圩墩遗址崧泽文化墓葬有充分体现。当时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植被密茂,人们在地势高爽的地方建造低矮简陋的茅舍,使用磨制光滑的石器以及少量木器和骨角器,种植稻谷,过着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由于生产力低下,圩墩人为补充食物不足,采集、渔猎成为当时取得生活资料的重要补给手段,人们用骨镞、石镞、石丸射击和投掷击打野兽,用骨制镖及织网捕鱼,猪已驯养成家畜。当时人们已能烧造出釜、鼎形炊具的夹砂陶器和罐、豆、壶、碗、杯之类盛器的泥质陶器,大量陶器制作反映一部分人已开始专门制造陶器。圩墩人还用陶制或石制纺轮、骨针、骨锥等来从事原始的纺织活动,穿麻织衣服。当时人们已懂得审美,把骨等插在头上发间,耳带玉块、手戴玉镯或把玉璜、玉珠、玉管、猿牙之类装饰品,串连系在颈上美化。遗址中出土的“中华第一橹”和多支木桨,说明圩墩人已能制造独木舟之类的水上交通工具,自由在河湖航行、捕鱼,在征服自然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正是这些越文化支持大禹成功治水,夏王朝得以建立。而常州隔太湖与夏嫡系封国越统治中心绍兴相望,越人水上交通工具又如此发达,在常州出现夏溪、西夏墅、南夏墅、夏家头等众多夏王朝活动痕迹,也就不奇怪了。

可见,在商朝泰伯空降太湖之滨常州地区之前,这里早在公元前2032就是夏朝越国范围,反映在夏溪、西夏墅、南夏墅、夏家头等众多常州地名中。换言之,夏溪、西夏墅、南夏墅、夏家头等地属于夏王朝时代古镇遗迹,历史比奄城还要悠久。再进一步推论,奄人并非空穴来风偶然逃到常州的,奄城也不是突然冒出来的,而很可能是常州越人招引来的。如前所述,虽然奄人属于华夏文明人,但为反叛西周,它联合了薄姑等东夷36国起兵,也包括南蛮越国。联军被周公打败,奄国灭亡,奄人主力随越人逃回根据地常州,学习当地越人经验构筑奄城,是完全可能的。奄军败退到达义乌(夷吾国)、甚至福建奄山,是不争史实,那么与常州越人联合对付西周姬姓吴和宜国,是自然而然之事。

因此,奄城研究博大精深,奄城前史研究重点是常州诸夏古镇,奄城后史研究范围更广,包括越、吴、楚、滇等国,是史学界重任。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泉水涓涓
  • 林捷欢欢
  • jfzhuang
  • 龙潭清泉
发送

1条评论

  • 学习地方历史,了解传统文化。
    2020-05-22 10:09:08 0回复
    0
  • 25103
    积分
  • 2104
    博文
  • 8796
    被赞

个人介绍

河海大学退休教师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