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疫后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形态和新特点

安文 最后编辑于 2020-04-24 08:15:55
7322 7 6

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形态和新特点

疫情不会改变在互联网、快速交通、自由贸易基础上形成的要素供应链和信息互联全球化的大趋势。但在世界抗疫大环境和互联网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的结构和内涵发生很大变化,可能不再是过去地区经济大行政区的概念,打破传统的区域经济概念,实质是劳动地域分工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众多由供应链节点链接的新的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形成信息流、人流、物流、资金流,通过流量集束管道向这些节点聚集的情况。这种节点就是中心城市。这些集束管道就是线上的互联网平台线下的交通枢纽、物流通道。将来,重点影响区域经济的可能不再是东、中、西差异,不再是江远近,而是谁在线上,谁在线下,谁在链上,谁在链下。就好像现在有些地区的农村公路网一样,和相近的邻县村庄的路可能不通,和相对遥远的市县镇相通,所谓“近邻不如远亲”。在这种情况下,更能体现区域经济空间特征的是城市群、都市圈和由产业高度聚集或链式连接的特定经济区域。它们形成的经济空间成为全球性的竞争高地,同时也强力带动周边城乡的融合发展。

中国疫后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特征,一是产业体系相互配套,共同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二是由制造业和服务业形成的产业集群,在全球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更多体现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互支撑发展的格局;三是由核心产业、核心企业配套系统形成一些核心增长极,带动大区域的发展。

疫后上述区域经济的、新形态新特征,将和传统区域经济形态长期共生,但新的区域经济形态会更加活跃。国家的区域战略积极顺应和引领这些变化与调整,各区域战略内涵的差异化正在缩小,在改革、开放、创新、生态保护、城乡融合、协同发展这些方面,除一些量的因素以外,已经没有很多质的差别,大家发展的战略重点、战略任务基本相同。例如,刚刚启动的苏锡常共同发展机制,其发展潜力可能取决其强大的制造实力能否与上游西部的丰富资源、中游中部雄厚的劳动力优势、下游一带一路国家辽阔市场的空间大跨度的有机融合,可能是一个在全球化视野中,空间发展梯度产业链,来协调平衡发展程度时差的过程。因此,我们可能必须跳出苏锡常,以全球化架构来谋划苏锡常未来的发展,这就是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之义。

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产业特征的发育普遍慢于空间特征的发育,有时甚至相互脱节,因为产业特征发育主要是靠市场,空间特征发育主要是靠政府规划;二是产业形成较大规模和高质量聚集以后,空间发育或者说它的规划往往限制了产业的发展,因为规划对大跨度经济空间的重视往往不够;三是我们区域内全球性经济增长极和新动力源发育不够;四是在区域经济研究领域,我们急需思想更宽阔、视角再开放,跟上全球性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步伐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彭岸良
  • 泉水涓涓
  • 付伟
  • 六塘一柳
  • 西江月
  • 烛剪红妆
发送

7条评论

  • 安教授的观点,专业!
    2020-04-24 09:08:56 0回复
    0
  • 欣赏教授的观点:立足苏锡常,跳出苏锡常,从全国、全球一体化的空间架构来谋划未来的发展。
    2020-04-23 20:10:55 0回复
    0
  • 是危机 也是转机
    2020-04-23 09:14:14 0回复
    0
  • 这是专家
    2020-04-23 08:58:57 0回复
    0
  • 教授视点,非同一般。
    2020-04-23 08:31:46 0回复
    0
  • 防止疫后综合症,必须要有新姿态,新思路。
    2020-04-23 07:35:45 0回复
    0
  • 当务之急还是"内防反弹,外防输入"。哈市就是一大反例。现在终于摁住啦!
    加上一条吧:
    不许趁机造假一一镇江的扬中,常州的孟河口罩业力拔山兮气盖世了,四天赚五十万,一年实现两个"小目标",都已上了巜中国经济日报》了,化龙巷上了头条……
    不要太过心急,一切按着事物发展规律来办,顺势而为,顺理成章。
    2020-04-23 02:29:36 0回复
    0
  • 22010
    积分
  • 1595
    博文
  • 7109
    被赞

个人介绍

河海大学退休教师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