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扫,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从礼仪来说,祭礼也是中华民族非常重要的礼仪内容。孔子作为儒家文化的鼻祖对祭祀有怎样的看法呢?
首先,孔子认为祭祀乃国之大事。《论语》第二十篇中,在引用尧和商汤的话之后,说治国之道所重之事有四件:百姓、粮食、丧礼、祭祀。百姓国之本,粮食民之本,这是大家都能理解的。孔子把丧礼和祭祀摆到了与百姓、粮食同等重要的地位,可见孔子对丧礼和祭祀是多么地重视。《论语》第七篇中记述,孔子一生谨慎对待三件事情:斋戒、战争、疾病。斋戒就是古人在祭祀之前,为了表示虔诚,进行沐浴更衣、戒酒戒荤、整洁身心。孔子把对待这件事看得如同对待战争与疾病一样,可见祭祀在孔子心中的地位。一次,在评价公西赤志向时,孔子更是明确地指出:“宗庙祭祀和诸侯会盟,这不是国家的事又是什么呢?”
孔子及其儒家为什么如此重视祭祀呢?《论语》第一篇中,孔子弟子曾子道出了原因:“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谨慎对待父母的丧事,缅怀追祭久远的祖先,老百姓就会逐渐变得忠厚老实了。孔子认为所谓的礼仪制度都是历代传承的结果,有一次子张问孔子:“今后十世(的礼仪制度)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回答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和所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将来有继承周朝的,就是一百世以后的情况,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孔子才十分重视祭祀的。
在诸多祭祀中,孔子特别注重对父母的祭祀。孔子对樊迟解释什么是孝,就是父母活着的时候要以礼侍奉他们,去世以后要以礼安葬他们、祭祀他们。他曾经严肃批评那个“朽木不可雕也”的宰我,因为宰我认为为父母三年服丧期太长了,一年就可以了。孔子责问宰我:父母去世后一年你就吃米饭,穿锦衣,你心安吗?君子在服丧期间,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日常生活不觉得舒服。接着孔子批评说,宰我真是不仁啊!小孩降生三年后才离开父母怀抱。服丧三年,是天下通行的丧礼。宰我难道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三年的爱吗?
孔子对祭祀的态度非常端正。孔子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祭祀自己祖先时就如同祖先真在那里,祭神时就如同神真在那里。而且祭祀必须自己亲自参加,孔子讲:“吾不如祭,如不祭。”如果自己不参加,等于没有祭祀。据《论语》记载,孔子祭祀前斋戒,一定要有用布做的浴衣。斋戒时一定要改变日常的饮食,一定要迁移居住之所,不与妻妾同房。平时即使是吃糙米饭和蔬菜汤,饭前也一定要取出一些来祭祖,表情像斋戒时一样严肃恭敬。如果国君赐给生肉,一定煮熟了先给祖宗上供。他赞颂大禹:大禹我实在没有什么可说的,自己饮食粗陋,却将祭品置办得极为丰盛;自己衣着简朴,在祭祀时却穿得华美。
孔子主张祭祀要得当。在《论语》第二篇中,他曾严肃指出:“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自己应该去祭祀自己的祖先,不是自己应该祭祀的鬼神,你却去祭祀,这就是谄媚。在第三篇中还记述了孔子的一句话:“谛,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什么意思呢?褅祭的仪式,自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想再看下去了。祶礼是古代一种极为隆重的大祭之礼,只有天子才能举行。周成王因为周公旦对周朝有大的功勋,特许他举行祶祭。虽然如此,但毕竟于礼不合,所以孔子在第一次献酒之后就不想看了。仲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在祭祀时,唱着天子才能用的《雍》诗来撤去祭品,孔子认为是大逆不道。
孔子在日常生活中是主张节俭的,他曾经说过“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但在祭祀方面,孔子既不主张奢侈浪费,也不主张一味节俭。孔子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就礼节礼仪来说,孔子认为与其奢侈,不如节俭。但在子贡准备去掉每月初一告祭祖庙的活羊时,孔子又说“子贡啊,你爱惜那只羊,我却爱惜那种礼。”孔子自己在服装制作上,平时多余的布料就一定加以裁剪,但在制作上朝和祭祀穿的礼服时,却不刻意剪裁。
综上所述,孔子对祭祀时非常重视的,而且主张丧思哀、祭思敬,要内外统一,尤其是内心要真诚。在他心中,祭祀不仅仅是对祖宗先辈的怀念,更重要的是在传承优秀传统,即慎终是为了追远,是为了民德归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