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学员优秀作业选【37】

陈平 最后编辑于 2020-03-20 10:10:54
6338 0 1

学员优秀作业选【37】

造房记

文史语言系文创班 巢焕康                   

      疫前的去年深秋,常州老年大学的新大楼拔地而起并开始使用,我心里就很不平静,自家造房的往事也会就此忆了起来。尤其是这天清晨起床后,借助微亮的晨曦到外面散了一会步抬头看到周边小区林立高楼轮廓,听到公园茂密树林里小鸟们一边欢叫,一边扑腾扑腾开始飞翔。东边的曙光越来越亮,干净整洁的道路上车辆逐渐多。沉睡了一夜的大地逐渐复苏此景令我回想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时广袤土地一片片农田,一条条阡陌田间小道的沿边,镶嵌着村落中炊烟,此时家家户户厨房上空袅袅升起。

早起劳作的人们已在田间重复着祖辈为生计而耕耘的农活。也就在转眼间的几十年,低矮的茅房被高楼大厦覆盖,田间小道被阔的柏油马路取代。星移斗转变化实在太大。但那时的情景记在我们的脑海,想40年前亲历的自家建房过程至今难忘。

        1981年,我24岁。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人们生活逐步好转,虽然大部分农民经济收入不高,但逐有积余,每都在盘算如何改善自家的居住条件,经济稍宽裕点的人家开始盖起了楼房。我有兄弟三个,尽管父母前花大力气异地造了两间平房,但两个哥哥一个结婚,一个即将结婚,新建的平房只能给他俩作婚房。我年岁稍小,只能与父母还住在老房子里。   

说到老房,其实就是一间七,面积充其量20多平米,且真正产权归我们家的,也只有"四架",其余“三架"归我父亲的三个兄弟所有,目前暂由我们居住而已。眼看自己也进入了谈婚娶妻的年龄,按当时行情,男孩对象必需有房子,因此我父母说想造房子,父母说你看家中的状况,哪有钱造房子啊。

我说造房子是要一大笔钱,但我们可以一点点来,有一点积蓄就造一点,不想一步到位说干就干我就和正在恋爱未婚妻勤贤一起,开始我们建造楼房的艰苦奋斗历

      先花500元买下东隔壁邻家的一间平房,(原来的老房宽距只有三米多一点,根据当时建房常规一般是每间宽四米)又做通了老房后面族亲家的工作,让他们一家到异地落实了宅基地,这样我们也算落实了建房屋地基。为省钱,我们每天起早摸黑拉着板车到处去拾乱砖、石块、瓦等可用材。

砌基础的砖块多是通过熟人介绍,我们到怀德路上市砖瓦厂窑上,等待出窑时整理出"油条砖”、"焦头砖"和断砖。当时这些砖块有的不要钱,有的只付少许钱。但必须待在窑口忍受着炉灰的呛鼻,砖块刚出窑时炙热。只要有以上的砖块出现就要快速去抢,然后用板车或雇拖拉机拉回家.

我家建的楼房长12米,宽四米,造到一层楼板之下时,除门窗接口处和“打腰篐"用少量正品砖外,其余多是用这种砖砌起来的。至于楼梯踏步板、阳台上的栏杆、及二层水泥桁条上面盖的水泥板,都是我和家人用几根四号角钢和木条自行浇注预制而成。就连门窗框架,也都借了专用模具在家里自己浇筑而且几十年过去现在还是完好如初。

 建房资金相当紧凑,我们就有多少钱购多少材科的办法解决,当然有时也会借钱买些建材回来急用.

省钱,还托人到市自行车链条厂买冲制链条后的废料,就是那种俗称"冲条皮"回来替代钢筋,绕注阳台上的栏杆和花窗则用八号铅丝。砌墙用的泥灰,田间的生泥块加石灰拌合而成,内外墙粉刷是用废煤加电石糊(一种电焊工用电石加水反应产生乙炔后的残留物)加少量的水泥.

室内地平是用煤灰和"电石糊"打底,表面洒些干水泥待即将硬化时抹平。室内地面在结婚时为了房间美观,这才买了两桶不同颜色的油漆涂刷了两遍之后,用旧报纸揉成一团,然后在尚未干透的地坪上不规则拍打成各种图案,干后再打一次蜡。反正能省就省费尽了心思,就此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间楼房八十八平米,从开工到收尾前后用了两年时间,除了请些瓦木工外,劳力主要家人和村邻们的义务帮衬。

说到建房邻里帮衬的故事也很有,那年代的年轻人思想单纯,生活简单,除了农活或外出务工收入缴队记工分外,无它事可做,正是年轻劲却无处使。所以一旦有人家要造房缺人,只要隔夜说一声,日一早就会有人前来抢着做和泥灰、搬砖、搭脚手等活,而且从不收钱。主家只要管好一日三餐外加一顿点心,每人一包"大前门"或"海欧"之类的香烟。

建房帮忙过程中,由于人多范围小,氛围相当热闹,各种戏嬉玩笑更是层出不穷,打情骂俏的,有赌东道的,有牛皮烘烘打擂台的,更有天南地北胡吹的说明人与另人的亲戚关系,彼此绕了几个弯才说出的。反正手在做嘴有空,爱说啥想说啥就海宽天空说到精满堂大笑声能乐翻天。

当然也有比力气,秀肌肉脚手架上抛九五砖,你能四块我能六块,你能六块我能八块,这不是吹是真本事,完全是力大为王的体现。造房帮忙也有危险,当时的脚手架是毛竹的,站人堆物仅在中间的张跳板上,尤其墙砌到二层以上,距离地面有五六米以上,人站在上面晃晃悠悠特别小心,新砌墙面还不结实,人不能攀扶,站上去还要做事,那还真要点胆量。记得最害怕的次是邻居建房,当天正好二层砌到山尖,突然觉得脚手架晃动地利害,大家惊叫,这是谁不小心引起。后来才知道,此时正值溧阳上黄发生地震,我们庆幸未有意外发生

     自建楼房工程全部结束。按当时物价和人工工资计算下来仅用了3000多元钱,加上花500元钱买一间旧房,后来打了一房结婚家具,含上梁和结婚时办的几桌酒席,总共花费了4800块钱。在办成几件大事净亏460块钱从此就过上有房结婚的甜蜜生活。

         回想起那段婚前建房经历,至今感触深,总结一是穷则思变的动能,促使我们必须去艰苦奋斗,想方设法创业改善生存环境。二是邻里互助团结协作精神十分盛行,民风纯正拜金计较是当时的社会风气。三是物质极其缺乏的状况下,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极至发揮,自主创新巧用心计,别出新裁地改变原有面貌,依赖性是这时年轻人的主流意识和价值取向 

我想,这就是当今人们必须发扬的创业精神和应该传承的工匠精神吧。

       【指导老师 陈平】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蒋锷初
发送

0条评论

  • 19876
    积分
  • 3520
    博文
  • 5308
    被赞

个人介绍

中国作家在线签约作家,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清凉书院书画名家专委会会长。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