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三句《论语》修壹身

思无邪 最后编辑于 2019-12-18 08:10:53
6986 3 7

三句《论语》修壹身


 

看到这个题目,大家立刻会想到“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那是宋朝开国名相赵普对宋太宗赵光义说,臣不学无术,读书不多,一生中只读过一部《论语》,我用其中的半部辅佐太祖取得了天下,还有半部辅佐陛下治理天下。后世有的学者研究赵普究竟是用《论语》上半部辅佐太祖呢,还是用下半部呢?其实,半部只是表示个意思,就是《论语》太重要了,只要用其中的一半就可以取得天下,可以治天下。《论语》是中国的儒家经典,是四书五经之一,可以说是中国人的《圣经》,仔细读来,博大精深,字字玑珠,句句真理,可谓妙不可言。因此,我说“三句《论语》修壹身”,绝不是危言耸听。哪三句呢?就是《论语》开头的三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大家读古代的经典一定要注意文章开头的几句话,古人不像我们今天的人,讲话喜欢绕弯子,他们往往开宗明义,直奔主题。比如《大学》开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儒家思想中的“三纲”,后面全书都是论述这些的。又如《中庸》开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也是《中庸》通篇的核心思想。同样,《论语》开头这三句话,也是它的核心思想,后面的所有论述,都是围绕这三句话来开展的。

有人曾经做过猜想,这三句话可能是老夫子,也就是孔子私立学校校长孔丘先生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如果这个猜想成立,我真要从心底佩服我们这位至圣先师了。三句话,一分钟都不要,就讲清楚了对学生的要求,多么不简单。而我们现在的开学典礼,有的校长捧着稿子,念上几十分钟,还要故意提高嗓音,博得学生的掌声。我被聘任为班导师,今天开一个主题班会,还要讲上几十分钟,真应该感到汗颜。但没有办法,我们现在小学要六年,中学要六年,大学要四年,学习也好,讲话也好,不拉长不行。据《礼记•学记》上记载,古代上学,七年“小成”,九年就“大成”了,就可以出来当官了,就可以“化民易俗”了。所以孔子决不能讲时间长。但我们不能看他表面短,它的内涵却非常深刻。我读《论语》读了几十年了,深入反复研究已经有五六年时间,还不能悟透,但我愿意与大家分享的我的体会,希望大家和我一起来悟这个道。

先与大家讨论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传统的解释是:认真学习,时不时复习,不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南怀瑾先生说,这完全是鬼话,我们都是过来人,学习已经很痛苦了,还要主动去地复习,而且感到非常快乐,这个人肯定头脑有毛病。应该解释为:在老师那里学到原理之后,有机会就去实践它,看到实践成果,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今天我们不来讨论这句话怎么解释,我只是想与大家讨论一下学习对于人生的意义。孔子总结自己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学,他曾经说过: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还记述: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他发奋学习,吃饭都忘了,老之将至也忘了。

人为什么要学习呢?儒家学说中,从孟子的性善论,到王阳明的“致良知”,都认为人心本来是善的,就像一面镜子,之所有变坏了,就像镜子上落满了灰尘,学习的过程就是把落在镜子上的灰尘擦掉。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就是把潜在心底的德明亮起来。其实,意义远非如此。《论语》中有一段关于“六言六弊”的记述,把学习的意义完全表述出来了。《论语·阳货篇》: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六言就是六个字:仁、智、信、直、勇、刚,这六种品德是人性中固有的,是好的东西,但如果不经过学习提升,也会出现愚、荡、贼、绞、乱、狂的毛病。所以,有些人本质很好,但做起事来却总是不尽人意,就是因为不学习,素质难以上升到高的层次。

既然学习如此重要,那我们为什么时常感到学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呢?我的体会,人生的学习可以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大概在四十岁之前,这一时段的学习是为谋生而学,主要是取得文凭,取得学位,取得职称,为的是找工作,涨工资,提职位,这段时间的学习的不自由的,它不能完全为自己的爱好而学,不能完全为自己的兴趣而学,学习是谋生的手段,凡是作为谋生手段而做的事都是痛苦;第二阶段大概在四十岁之后,这时候人生基本定型,孔子讲“四十而不惑”,孟子讲“四十而不动心”,孔子还说过:“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据统计,诺贝尔奖获得者标志性成果取得的年龄是38岁。到了四十岁之后,工作也好,家庭也好,都差不多定型了,你完成可以自主了,基本自由了,你可以根据你的兴趣和爱好而学,学习从谋生阶段跳跃到养生阶段,凡是作为养生手段而做的事都是幸福的。这两个阶段表面上看似乎是独立的、不相关联的,其实是相互联系的、互为因果的。没有谋生的、痛苦的第一阶段的学习,就不可能有养生的、快乐的第二阶段学习。如果说第一阶段是强迫学习,它促进了学习习惯的养成;第二阶段是自觉学习,已经由学习习惯进入了习惯学习,也就是由必然王国进入了自由王国了。马克思在描述共产主义蓝图时说,那时“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第一需要。”同样,学习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时,也就接近孔老夫子说的“不亦说乎”了。

学习习惯养成不容易,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更不容易。《礼记•学记》上讲学者有四失: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说的是人的学习有四种过失,或者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或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或急于求成,专找捷径;或畏首畏尾,遇难即止。我个人读书,年轻时快意恩仇,喜欢读的书狼吞虎咽,不喜欢的味同嚼蜡、束之高阁。一本《射雕英雄传》,晚上借来,一夜读完,第二天早归还。现在反思,人生必须读几种书:一是要读一些专业书或者叫业务书,一个没有专业支撑的人谋生是很困难的,专业书就是你谋生的基础;二是要读一些你一次读不懂的书,也就是说要读一些需要词典帮助或者请教别人才能读懂的书,这样才能增长你的知识;三是要读一些值得反复阅读的书,这就是经典,所谓经典就是经过漫长历史大浪淘沙、经过无数人的选择才保留下来的书,这些书更重要的教会你如何做人和养生;四是要读一些外国的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常优秀,但也需要世界优秀文化来有益补充。你们现在很幸运,外语水平都很好,可以直接阅读外文版书籍,我非常羡慕你们。

《中庸》上有一段话我非常喜欢:“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古人谈学习的这五个方面,不管是学习书本知识也好,学习某种技能也好,都得经过反复训练才能完成。“有弗学”的意思是要么不学,学就要学会;如果学了还不会,“弗措也”,也就是说绝不放弃。这段话,不是对天才,而是对一般人说的,我们这个社会,天才毕竟是少数。聪明人一下就学会,你就学一百下,聪明人十次能学会的,你就学一千次。只要有这种韧劲,开始哪怕迟钝一点,会变得聪明的;开始柔弱的人,也会变得强壮有力。

再和大家讨论第二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传统解释就是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事实真是这样吗?南怀瑾先生说,三天两头来人,那么一点工资,三五天就花完了,哪里还能高兴起来?有人考证这里的朋是指同学,是孔子在开学典礼上说,你看我们有这么多来自各地的同学,大家和睦相处,不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我想这些都不重要,关键是如何理解朋友这两个字。你们看这个朋字是两个月字组成,一模一样,就是说朋友是志趣相投的人,而不是狐朋狗友。处了一个好朋友,得益一生;交上一个坏的朋友,懊悔终生。大家知道北宋大文人苏东坡十一次到过常州,并终老在常州。他出生在四川的眉山,所以我们常州与眉山两市是“生死之交”。他一生三次向皇帝打报告要求定居常州,为什么呢?这里有一个“鸡黍之约”的故事。苏东坡进士及第那年,在同学聚会上与他同桌的是常州府宜兴县的蒋颍叔、单锡以及武进县的胡宗夫等,在酣酒中定下了卜居常州宜兴的“鸡黍之约”。 后来,苏东坡又先后结识了一批常州的好友,这些同窗好友都与他成了莫逆之交。在他以后的宦海生涯中,尤其是在他遭到贬斥的流放生活中,这些好友给予了他无私的关心和帮助,这些让苏东坡下定了定居常州的决心。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的先进思想会首先产生在高校,为什么像“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等会首先发源于高校?就是因为我们高校的教师、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性格的人汇聚在一起,相互融合就会产生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文化,思想是需要撞击和融合的。因此,大家一定要珍惜这样的机会。同学朋友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文化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尊重每一个人,尊重每个地方文化,是现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品格。世界上所有发达的城市,都是移民城市,都是不同语言交汇的城市。我去意大利访问,普拉托市市长讲,一个城市是不是国际化城市,就要看国外人口比例是否超过20%,照这样的标准,我们国家没有一个是国际化城市。我们一定要有开放的心胸,与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是你的本事,也是人生的一大乐趣。

当然,交友是要坚持原则的。孔子交友是有原则的,在《论语》第十六篇中,他明确提出“三交三不交”。三交就是:“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就是结交正直的人,结交信实的人,结交见闻广博的人,有好处;三不交就是:“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不交善于逢迎谄媚的人,不交惯于表面奉承而背后诋毁的人,不交惯于甜言蜜语的人。这也许就是他老人家所说的“道不同,不相为谋”。朋友之间的交往,首倡一个信字。孔老夫子的政治理想就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他对弟子提出,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他著名弟子曾参说的“三省吾身”中,就有“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他还提出朋友之间交往要“周而不比”、“和而不同”。那么,如何识别朋友呢?孔子提出大家都说他好的要审慎,大家都说他坏的要审慎,最好是好人说他好,坏人说他坏。另外,他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就是朋友交往要把握度,而不能整天烂在一起。他在《论语》第四篇中说“侍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朋友交往得太频繁,疏远的时候就要到了。

孟子在交友方面也有精辟论述,有一次,孟子的弟子万章向孟子请教如何交朋友,孟子就告诉他说:“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孟子·万章下》)就是说要纯粹交友,不要有所倚仗,不能掺杂“长”、“贵”、“兄弟”等外在因素。如果掺杂了这些因素,友谊就不纯粹了。孟子还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与古书交友的人。在《孟子》第十篇中,孟子对自己的弟子万章说:“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就是说 一乡中的优秀人物,和这一乡的优秀人物交朋友;一国中的优秀人物,和这一国的优秀人物交朋友;天下的优秀人物,和天下的优秀人物交朋友。认为同天下的优秀人物交朋友还不够,于是上溯到古代的名人。吟诵他们的诗,读他们的著作,如果还不了解他们的为人,还要研究他们在那个时代的所作所为。这就是同古圣贤交朋友,其实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读古典名著的原因。

最后,与大家讨论一下第三句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字面翻译就是:虽然自己很有水平,但别人不知道自己也没有不高兴,这不也是君子吗!如此推理,只有那些隐士才是君子了。其实,这里讲的是一个人的修养与涵养问题。过分看重自己的人,必然不看重别人,不看重别人的人,自己也不会被人看重。儒家一直讲究修身,《大学》中指出: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儒家“三纲八目”中,修身是核心。一次,子路曾经问孔子何为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也就是说儒家修己的目的一是提升自己,二是服务社会,三是报效国家。

那么,儒家是如何进行修身的呢?我读《论语》的体会是,人的修养有三重境界:

第一境界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中有这样一段话:“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也有一段话:“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朱熹注释:“恕,推己以及人也。”在《论语·公冶长》中也记述: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论语》中多处提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且孔子认为即使是子贡这样优秀的学生都难以做到。可见,在孔子乃至整个儒家眼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多么的重要啊。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是“不欲人之加诸我”,但很难做到“吾亦欲无加诸人”,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迈进了修己的门槛。

第二境界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仅仅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够了嘛,非也。第一境界仅仅解决了“己不欲”的问题,如果在“己欲”的情况下又应该怎样呢?《论语·雍也》有这样一段话: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就是说如果你自己想得到的,首先要考虑让别人先得到,然后再自己得到。这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进一步,所以孔子认为即使是尧舜也担心自己做不到呀。

第三种境界是“己所欲,亦勿施于人”。这不是《论语》中的思想,但孔子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学习古代经典不能抱残守缺,而要结合实际,与时俱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非常正确,你自己都不喜欢的事,你怎么能强加于别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非常正确,你想得到的先让别人得到,这样的思想难道不崇高吗?但设身处地地想,你不喜欢的别人就一定不喜欢吗?你喜欢的别人就一定喜欢吗?唐明皇喜欢杨贵妃,汉成帝喜欢赵飞燕。从这个意思上说,“推己及人”的理念不一定正确,“推己及人”还是建立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基础之上。人与人之间当然有共性,但人之为己而不是别人,更主要的是其具有鲜活的个性。因此,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实事求是,因人而异,既不推己及人,也不推人及己。

读古代经典有各种读法。宋代程颐讲:读《论语》者,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这里道出了读古典的四重境界:第一种境界就是读了与没读一样,啥作用也没有。第二种境界就是读了之后,受到一两句启发,终身受用。第三种境界读了之后,感觉这本书好得不得了,手不释卷。第四种境界完全融入,读书时手舞足蹈,仿佛书中之人。我想这大概就是孔子讲的“不亦说乎”吧!。

学习实践、处世交友、修身养性,人生三件事,事事都重要,把握好了一生受益。以上是我学习《论语》并结合我的人生经验所谈的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如有不当之处,大家一起批评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泉水涓涓
  • 蒋锷初
  • 嫳屑男子
  • 西江月
  • 珍珠传奇
  • 六塘一柳
  • 龙潭清泉
发送

3条评论

  • 这是对大学生的讲话稿吧?
    2019-12-18 04:38:46 1回复
    0
  • 不同时期对不同话语,理解不同。学习了。
    2019-12-17 08:24:35 0回复
    0
  • 如果是对高中生讲,恐怕听的人味同嚼蜡;如果是对大学生讲,恐怕效果好坏参半;如果是对研究生讲,恐怕很能打动人。
    至于书面发表,那就值得认真学习了,确实概括得很好。
    2019-12-16 13:51:17 1回复
    0
  • 564
    积分
  • 309
    博文
  • 113
    被赞

个人介绍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