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2019年10月18日-2019年10月22日常州日报博客新话题

博客周话题征文 最后编辑于 2019-10-18 10:26:40
5574 23 3

    所谓盲盒,里面通常装的是动漫、影视作品的周边,或者设计师单独设计出来的玩偶。之所以叫盲盒,是因为盒子上没有标注,只有打开才会知道自己抽到了什么。据报道,盲盒俘获了大量忠粉的心。有一对夫妇在盲盒潮玩上4个月花了20万元;还有一名60岁的玩家,一年花费70多万元购买盲盒。对于火爆的“盲盒经济”,您有话要说吗?(话题提供:文武)

 —————————————————————————————————

    欢迎网友们提供新话题!(跟贴或留言)

    注意,因博友反映领取奖品不方便,现领奖方式有变!    参与觅渡周话题的网友们注意啦!提供话题、博文和点评的网友被选用的,可分别获得价值80元、50元、20元的常州麻糕店电子会员卡充值金额,与所有自行付款的充值同等功能,在五大门店消费及旗下“常州特产”微信商城购买各类特产。小编会在微信发给各位作者注册“常州特产”新会员流程,平台客服就会把奖励金额充给你啦。注意,新会员、老会员可将奖品转让他人。 商务馈赠亲友送礼“送什么”“买哪家”“在哪买”——非遗特产礼盒,常州非遗促进会推荐。咨询电话:85857877  


    有礼走遍天下一脉匠心 百年传承非遗特产 引领潮流

    门店地址:

    怀德店:怀德中路135号(大润发旁);

    丽景店:关河路丽景假日酒店一楼;

    新天地店:湖塘新天地不夜城2号楼;

    茂业店:湖塘茂业商立方西北角乐家食府

1.jpg

   10月18日博客周话题的博友名单:

   话题:文武博文:鸿渐不惊、李育蒙

   点评:自始自终、一点强豆、龙城琪琪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黑与白
  • 西江月
  • 泉水涓涓
发送

23条评论

  • 孩子上学忘记带掉在家里的书、作业本等学习用品,火急火燎地给家长打电话,要求家长尽快把学习用品送到学校去,给自己“补台”,避免给老师批评。家长该不该给孩子送去呢?有人认为,如果不给孩子送去,影响孩子学习,被老师批评使孩子自尊心会受到伤害;也有人认为,孩子学习用品丢在家里不该送,让他挨老师批评“长记心”,对孩子成长有溢。如果你遇到这事怎么处理?谈谈的想法。
    2019-10-22 20:34:13 0回复
    0
  • 消费者应保持理性,高价收购盲盒玩偶本想增值,最后可能反被“套路”。
    2019-10-22 20:13:29 0回复
    0
  • 763
    《话题》有人提出应该取消探亲假制度,这个1981年出台的探亲假制度,随着带薪休假制度的实施,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那么,探亲假制度应该不应该取消,如何完善这样的制度,值得一议
    2019-10-21 23:00:01 0回复
    0
  • “盲盒经济”只会是一阵风
    少数人对盲盒中的玩偶感兴趣,并且不断的进行收集,从而推动了更多的人选择收集玩偶,并且在社会资本的推波助澜下,一个没有什么的“盲盒”成了高频词汇,衍生出了所谓的“盲盒经济”。其实,这样的“盲盒经济”只会是一阵风而已。
    首先这仅仅是一种游戏而已,收集到的玩偶未必有什么审美价值、收藏价值,只不过是一种满足个人爱好的时尚产品商品而已,其次,因为盒子上没有标注,只有打开才会知道自己抽到了什么,其设计经营者实施了一种国人喜爱的赌博心理,尤其是对一些有点钱有点闲或者无聊无所事事的人来说,满足了他们赌一把的爱好;再则,这样一种满足小众心理需求的 盲盒,对于正常生活和工作的人来说,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兴趣;此外,随着社会资本对于盲盒投资兴趣的减弱,也促使一些盒粉慢慢的冷却热情,不再盲目的全情投入。因此,这样的盲盒如同任何一款网红产品一样,只会是一阵风,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消失在茫茫的岁月记忆中,“盲盒经济”自然也是烟消云散了。
    2019-10-21 22:53:59 0回复
    0
  • 年轻人应节制消费、从而避免成瘾.
    2019-10-21 21:44:25 0回复
    0
  • 763
    盲盒通过贩卖“神秘感”让人上瘾,其实是一种无聊的游戏而已,如果不能理智理性对待,结果只会是失了钱财一场空。
    2019-10-21 21:42:35 0回复
    0
  • 盲盒经济的崛起代表着年轻群体消费需求的改变.
    2019-10-21 21:41:25 0回复
    0
  • 话题:对于传统的生活方式、经济模式来说,互联网提供了一些颠覆式的理念和路径,除了“看视频赚钱”“看资讯赚钱”等众多打着“赚钱”旗号的手机软件外,近日一款声称“走路就能赚钱”的APP横空出世,称“每天走4000步,毎月只少能赚200元,这些赚钱门路,概括起来就是,什么都不用干就可赚钱。你对这事怎么看,一起来聊聊吧!
    2019-10-21 21:36:41 0回复
    0
  • 新话题:近日,杭州西湖区三墩小学规定,学生两眼视力低于5.0不能评“三好学生”,这引起了众多网友的热议。有人认为,把学生视力等非智力因素纳入“三好学生”评选标准,对长期以来只注重成绩的传统“三好”模式具有矫正意味;也有人认为,有必要对先天近视、后天近视等视力因素占学生评价的权重进行科学考量。来吧,来聊聊你对此事的看法?
    2019-10-21 18:17:44 0回复
    0
  • “盲盒”恰似新鲜刺激的猎奇游戏,玩得就是心跳,切莫“盲”了心智!
    2019-10-21 18:03:56 0回复
    0
  • 对“盲盒经济”应因势利导
    文/李育蒙
    最近,“盲盒”成为高频词汇,甚至成为一些人追逐的新潮流,更是衍生出了所谓的“盲盒经济”。笔者认为,盲盒能俘获大量忠粉的心,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追求总是在不断更新,新的潮流方式总是能很快地吸引网民、获得关注。
    社会的快速发展,不同层次的需求不断拓宽。盲盒里的一些动漫、二次元等元素,比较迎合新生代的需求。尤其是通过贩卖“神秘感”,通过独特、另类的新潮引领,能让部分群体得到满足感。同时,现代人的焦虑增加,通过打开盲盒等行为,通过这种期待感、新鲜感的获得,也有助于一些情绪的排解,有助于压力的释放,也进一步带火了“盲盒经济”。需求决定市场,需求刺激的消费行为,对社会消费风向也有着重要影响,“盲盒经济”在此基础上越滚越大,也正是合理性得到验证的一种表现。
    不过,作为一种小众爱好,热度能持续多久仍不可知。特别是在互联网日新月异的时代,新玩法、新潮流层出不穷,更新换代极快。当新的事物或者新的热点、新的潮流方式出现后,资本的嗜利性,资金会迅速转向新的商业机会,到时候所谓的“盲盒经济”有可能会偃旗息鼓。之前出现过的很多“网红”产品,最终都走向了无声境地也证实了这点。这其实是追逐者需要留意的,避免盲目跟风,很多潮流,一旦上瘾,必然会引起担忧。
    笔者认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应该是有足够生命力的,而不是仅仅迎合当前部分群体的需求。检验一个事物是否能长期合理存在,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是否具有长期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显然这种以“网红”形态存在的“盲盒经济”,不具有这样的属性。当然,鉴于其有合理性,对于这样的“盲盒经济”还是应该因势利导,正视和发掘它存在的合理价值,同时要避免它产生的一些外部负效应。
    2019-10-21 16:05:53 0回复
    0
  • 点评:毋庸置疑,“盲盒经济”正处在风口,成为了众多资本竞相涌入的高地。但它的热度还能持续多久,是否会仅昙花一现就再度回归小众爱好一列?
    2019-10-21 16:00:53 0回复
    0
  • 盲盒抓住了受众的猎奇心和赌徒心态,消费者应理性购买,否则付出的不仅是经济成本,同时付出了不可回收的时间成本。
    2019-10-21 15:35:00 0回复
    0
  • 《话题》世界人口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旅游日……太多的“国际日”已让人麻木。然而,10月16日的世界粮食日却引起了国人的围观——3亿中国人面临“隐性饥饿”这一数据,也迅速登上热搜榜。很多人第一次知道了世界上还有“隐性饥饿”这回事。你没看错——这里所说的饿,是“隐性饥饿”。众所周知,人体保持健康不仅需要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还需要铁、锌、硒、碘等16种矿物元素,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E、叶酸等13种维生素。你不饿,却可能是“隐性饥饿”!你是3亿分子1吗?你“隐形饥饿”了吗?请大家都来说说吧,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
    2019-10-21 14:55:00 0回复
    0
  • 未成年人应远离“盲盒”

    盲盒(Blind Box),顾名思义是指没有任何标注的盒子,只有打开后才知道里面装了什么,目前专指动漫、影视作品的周边或者设计师单独设计出来的玩偶,被装在没有标注的盒子里,消费者需要购买后打开才知道抽中了什么。这种对不确定的随机奖励的追求,利用了人性的弱点,需要消费者付出金钱,本质意义上是一种赌博。人的天性中普遍拥有冒险逐利的精神,一旦投入就容易上瘾,总幻想下次一定能抽中想要的。此外,系列产品的设计也激发了一部分人的收藏欲望,总想要收集齐了才肯收手。

    以上这些都偏离了物品本身的价值和人购买物品的初衷,盲盒的价格并不便宜,多次购买以后很容易就花费不菲,有玩家甚至因此花掉了房子的首付。盲盒里的玩偶既不能解决人类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也不能对人的成长发展有正面的促进作用。然而,现实中人并不总是理性的,很多时候是在感性的情况下做出的行动。多数人购买盲盒最后都是在为自己的心情买单,享受一种刺激或惊喜或满足感或从众的归属感。盲盒有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了“盲盒经济”,年销售额过亿,在二手市场上限量版的盲盒玩偶被炒出了高价,其中既有黄牛想赚差价,也有玩家的“炫耀性”出售。

    这对于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都不强的未成年人而言,很容易被误导入歧途,其次未成年人多属于学生群体,还没有收入来源,购买价格不菲的盲盒会是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对于已经成年的、白领群体或经济宽裕的人而言,盲盒可以成为某种消遣。但对于未成年人,家长、学校和社会仍应该加强引导,让孩子远离盲盒。
    2019-10-19 22:16:55 0回复
    0
  • 远离“盲盒” 谨防中毒
    什么是“盲盒”,对一个八旬老人似乎很陌生,没听过,更没见过。什么又是“盲盒经济”更是一头雾水。
    看到这个题目,总想了解一些,百度告诉我:所谓盲盒,里面通常装的是动漫、影视作品的周边,或者设计师单独设计出来的玩偶。之所以叫盲盒,是因为盒子上没有标注,只有打开才会知道自己抽到了什么。不确定的刺激会加强重复决策,因此一时间盲盒成了让人上瘾的存在。就这点来看,这和买彩票颇为相像,都有赌运气的成分。
    我认为这有点象瞎子摸盒子,或者是盲人摸象,全凭感觉去胡乱猜测,这是商家摆弄的噱头和赚钱的不择手段。特别看到有“赌”的成分,更加来气。我国是法制社会,对黄赌毒是绝对禁止的,为什么他们能利用打法律的擦边球等卑劣手法来捞取不义之财而无人管理呢?这应该引起全社会的的高度重视,在“盲盒经济”泛滥成灾之前,监管部门必须进一步规范其市场,防患于未然。
    我们老人不会去玩这些无聊而有害的东西,但是舆论必须要提醒年轻人不要盲目跟风,嗜睹成瘾,要理性消费,避免误入歧途而不可自拔,害人害己害家庭。
    2019-10-19 15:24:30 0回复
    0
  • 追求个性化需求和情感精神的满足,从这个现象应该看到了商机,消费需求升级,差异化竞争,就看是不是有能力接得住、接得好。
    2019-10-18 22:49:34 0回复
    0
  • 需要理性看待“盲盒经济”

    近期,继“炒鞋”之后,盲盒成为年轻人追逐的新潮流。几乎是一夜之间,“盲盒”成了社交媒体人们讨论的高频词,有一对夫妇在盲盒潮玩上4个月花了20万元;甚至还有一名60岁的玩家,一年花费70多万元购买盲盒!
      其实,盲盒这种销售模式,与过去曾经流行的买干脆面集水浒卡片、吃麦当劳集小玩具有异曲同工之处,很多80、90后都很熟悉。对于“盲盒经济”的热潮涌来,笔者认为需要理性看待。
    首先从宏观消费环境来看,“盲盒经济”的热潮似乎合情合理。在当下物质高度丰富的时代,销售已从贩卖商品发展为贩卖娱乐。盲盒的流行,让潮流玩具文化和产业逐渐走向大众视野,不少品牌开始和潮玩IP联名,或推出自己的盲盒系列,例如旺仔牛奶推出56个民族盲盒,瑞兴咖啡也推出鹿角杯加品牌代言人盲盒等等。盲盒的快速火热带动了玩具制造业发展的同时,也催生了新社群的诞生。我们或许可以期待,这些具有着巨大粉丝基数的玩具形象可以打通零售与娱乐的边界,成为中国新的IP形象。
    其次要注意与玩具生产商一起被盲盒带火的二手交易平台。一些经典、限量款玩偶大量涌入二手交易市场,价格暴涨几倍甚至十几倍。这种价格的疯涨,和之前红火的炒鞋一样,盲盒经济的衍生的二手市场与其类似,中间商刻意购买囤货抬高价格,人为制造稀缺性,误导消费者等现象已成为盲盒二手市场的常态。对此,我们应该注意到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近日发布的《警惕“炒鞋”热潮 防范金融风险》的金融简报。简报指出,近期国内球鞋转卖出现“炒鞋热”,“炒鞋”平台实为击鼓传花式资本游戏“炒鞋”行业背后可能存在的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金融诈骗、非法传销等涉众型经济金融违法问题值得警惕。
    因此,笔者认为,一方面,应该有更多管理手段及时跟上。比如,防止盲盒虚假宣传,甚至销售“三无”产品;对盲盒的内容要加强审查,防止出现低级内容;对消费者进行合理引导,提示理性购买;特别是平台一旦“跑路”,容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另一方面,消费者也应当警惕更应保持理性,高价收购盲盒玩偶,本想收藏增值,最后可能反被“套路”!
    2019-10-18 20:23:16 1回复
    0
  • tly
    如果剔除人为的炒作成份,“盲盒”或许可以被认为是当前潮玩市场中较好的一种商业营销模式。
    2019-10-18 14:39:20 0回复
    0
  • 盲盒,是把有目的的揭秘和无目的的消费相结合,击中的是人类永不磨灭的好奇心,然后……然后就是好奇害死猫
    2019-10-18 14:37:48 0回复
    0
  • 盲盒经济,有的人在“忙活”捞钱,有的却人在“盲合”慧眼,都是玩家,差别怎么这么大呢!
    2019-10-18 14:06:48 0回复
    0
  • 据报道,有一对夫妇在盲盒潮玩上4个月花了20万元;还有一名60岁的玩家,居然一年花费70多万元购买盲盒!由此可见,对于“盲盒”,一旦上瘾,说不定它就成了“潘多拉的盒子”!但是,创业者和投资者在打造“网红”时能够注意行业规范和保持自律吗?未雨绸缪,相关监管部门亟待重视这个问题。
    2019-10-18 12:50:06 0回复
    0
  • 变相抽奖的经济,以不确定感吸引人。
    2019-10-18 10:53:29 0回复
    0
  • 1335
    积分
  • 55
    博文
  • 195
    被赞

个人介绍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