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随笔】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语文天空 最后编辑于 2019-08-31 15:01:35
10447 4 4

曾经,我是一个农村人——不过我称不上真正的农村人,因为我的农村生活只是停留在上高中前。如今,我似乎是城市里的人了——其实不是我跳出了农村,而是我们的村庄拆迁了,整体转变为城里人了。回首往事,感慨岁月已老,昔日不再。

一、跳出农门一波三折

因为知道农村的苦,特别是干农活的累,所以我小时候每次干农活的时候,都想着必须“跳出农门”,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其实,由于我长期读书,干农活的时间并不长,但每次割麦、割稻、插秧、喷药水,我都觉得这简直无法忍受。而要改变这样的命运,唯一的办法就是:好好读书。这是我那时简单的想法。

1985年,我初中毕业时,我迷迷糊糊报考了师范(中师)——那时考上师范,不仅可以转户口(俗称国家户口),读书也是免费的,毕业还能包分配。遗憾的是,由于我先天缺乏音乐细胞,在面试环节不会跟着风琴哼唱,我也就只能与师范告别了。这是第一次选择失败。

然后我就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过上了寄宿的生活,每个月回家一趟,农村生活也只是寒暑假有点经历。后来上了大学,农村户口也迁移到城市。尽管不是理想中的学校,但好歹也算是上了大学。记得那一年,我们大队里(后来称为村委会)有史以来出现了首批大学生,为此,还特地奖励了我们三个考上大学的每人200元,这在当时也是很大一笔数字了!这是第二次选择,从此,我跳出了农门。

1990年工作以后,我先是在县里的一个中学任教,四年以后调回家乡的中学。第二年(1995年),我的家乡被划入高新开发区,所有的原住民均就地转为城市户口,从农村人转为“城里人”,土地被征用了,老房子被拆了,集中安置到了新建的小区里,从此,我们真正脱离了农村生活。这一年,我把户口也迁回了小区。这是第三次选择,从此,我不再有记忆中的农村了。

二、难忘艰苦生活

从农村出来的人,才真正知道农村生活的艰苦。那个年代,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只有一条“种田”,所以农村生活用一个概括就是“苦”。

“民以食为天”。

记忆中,在生产队的时候,我家因为人口多、劳动力少,入不敷出,几乎年年都是队里的“超支户”,鱼肉之类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可以奢望一点,甚至连食用油也是少得可怜。那是,吃饭问题是第一大问题。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了分田到户的做法,我们的吃饭问题才逐步得到解决。那时的农业产量比较低的,肥料主要是有机肥,羊圈猪圈里的粪,是最好的肥料,还要加上草堆草灰之类的植物肥。虽然有化肥,可是需要现金去购买的,哪来的现金呢?所以,化肥总是要省着点用的。土地承包几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上的生活有所改观了,大家能吃上饭了,有时候也可以奢侈地买点肉回来吃了。(计划经济时代,买肉也需要有肉票的。)至于后来的生活,我就不用多说了。

“穿新衣是大喜事”。

解决了吃饭问题,自然连带着穿衣问题了。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做一件新衣服也就是一件大事了。那时候不知道有没有裁缝店或者服装店(我们好像没有去过服装店),我们大队里有一个老裁缝,如果有人家要做衣服,裁缝就挑着缝纫机,上门量身定做新衣服。家里有匠人在,自然要买些鱼肉回来的。据说那时匠人也有规矩:鱼肉不可在第一天就吃,必须要完工那天才能动筷子。所以,在收工那天,大家都很开心,特别是小孩子,一方面是过年的时候有新衣服穿了(平时当然是舍不得穿的,新衣服就是为了过年准备的,这是几个月前甚至是一年前就计划好的),另一方面是可以享受一点美食。在做新衣服方面,父母首先考虑的是满足孩子的欲望,自己往往舍不得做一件新衣服,孩子的念想总是要尽量实现的。如果孩子比较多,那新衣服就要稍微做大一点,这样可以穿上几年;衣服穿不下了,可以给弟弟妹妹们穿;破了补补,仍旧可以穿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当然,后来一切都好起来了,穿衣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楼上楼下的理想生活”。

小时候,我们住的房子是平房,一层两间。一间是正屋,前面是客厅,有八仙桌和长台,后面是厨房。另一间,前面是卧室,再用木头搭一个阁楼,也可以睡觉,后面是猪圈和羊圈。地面是泥土的,几十年的踩踏,光滑得如水泥地面,如果有某个地方凹下去了,就用泥土填补一下。墙面是石灰涂的,用“植筋”(至今不知道这个词语应该怎样写)和石灰搅拌而成,既光滑又牢固。

后来,我们用了几年时间,慢慢地也造了三层楼,从此,过上了小时候的梦想生活——“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中的“楼上”、“电灯”。说到“电灯”,其实不是住进楼房才有的。早在平房的时候就有了电灯,只是那时候经常会停电,加上电费也比较贵,所以我们常用的是“沼气灯”。(知道这个东西的人,显然有代入感了。那时候,为了更好处理肥料和解决电力紧张的问题,农村上家家都挖了沼气池,把草料放进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用来照明,废料作为肥料使用)

“脚力虽健颇费鞋”。

小时候,鞋子大多是自制的,从纳鞋底和上鞋帮,一针一线,都凝聚的母亲的心血。布鞋穿得舒服,可是经不起长时间穿,所以这样的鞋子,我们不是很舍得穿的。冬天的棉鞋更是珍贵,所以我们通常要用“蒲鞋”来代替。蒲鞋穿得比较暖和,可惜因为是蒲草做的,自然是不能在雨天或湿地上行走,只适合在家穿穿。夏天,我们可以赤脚走在路上,地面很烫,走路特别快,脚力就是这样练出来的。冬天,一下雨雪就有点受罪了,上学的时候只有浅帮的雨鞋(往往要自己补几次,连我都学会了修补),鞋子里进水是太寻常了,我们的土办法就是在雨鞋里塞稻草,到了学校后把已经湿透的稻草拿掉,换上干的稻草。最神气的鞋子,起初可能是解放鞋了,军绿色,穿在脚上,特别神气。后来就有了球鞋,最流行的是白球鞋,那是舍不得穿的。当然,后来(90年代)就有了各种各样的鞋子了。

三、追忆简单日子

说完农村生活的“艰苦”,也得说说当年农村生活的“简单”——忆苦思甜,那是必须的。简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物质方面,精神方面。

物质方面的简单,上文已经唠叨了很多,不过我在叙述的时候,已经全然没有了当年的苦涩与酸楚——那些已经过去的事情,永远存在于历史中,我们不会再经历了,我们的子孙辈更不会再经历了。即使如此,何必我们要悲悲戚戚?

所以,我们就重点追忆精神方面的“简单”了。说是“简单”,其实是单纯,甚至于可以用“淳朴”来形容。因为物质的匮乏,而且大多数人家都是这样的艰难,所以,那时候人们的精神生活很简单。

小时候,有一本小人书看看,都觉得是无比的高兴。记得每次父母带我去外婆家,要经过三井供销社,那柜台里摆放着小人书——那是很有魅力的东西——跟着玻璃柜台,我会一个一个封面看过去,内心里只有一个愿望:买一本好好看看。那时的营业员,是不允许你先翻一遍书再买的,你看上哪一本书,他就拿那一本出来,然后付钱。如果你想翻看了再买,营业员就不开心了。我记得最清楚的一次经历就是,我看了好长时间,最后选了一本《勇往直前》的小人书,封面上看起来是打仗的(小时候就喜欢战争类的小人书),可是拿出来后,却发现不是打仗的,而是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事情(具体内容我已经不记得了),非常失望,又无可奈何(拿出来就不能退了)。

那时候,书很缺乏(其实不是没有书,而是买不起书),所以只要有字的书,都会拿来看——这情景,和清朝袁枚说“书非借不能读也”是完全相反的,正因为没书读,所以只好借书读。初三的时候,班级里有富豪有一本《七剑下天山》的书,好像不完整,大家都预定了很长时间才能拿到手翻看的。后来,有条件买书看了,我却再也没有去买这本书看,这倒应了“书非借不能读也”的道理了。

除了读书,其他乐事就是听收音机和看电视了。我叔叔家很早就买了一台收音机,最好听的就是广播剧和评书了,比如《夜幕下的哈尔滨》(能记得名字的也就这个了,其他的《说岳全传》已经记不清是当时听的还是后来听的)。看电视已经是后来的事情了。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我们村上就有了第一台电视机,黑白电视机,屏幕很小,节目很少,记得断断续续看过的有《阿里森敢死队》《姿三四郎》等。每天傍晚,我就盼望着早点吃晚饭,然后搬着小凳子,到村上人家门口去看电视。这样的场景,恐怕不是农村人,是想象不出来的。

最让人兴奋的,就是看“野电影”。那时候,去影剧院去看电影是太奢侈的事情了,那可能存在于城市里或者书上、电影里的。农村上,有时候也会放电影,因为在野外放映而且没有规律,所以我们称为“野电影”,节目以红色题材为主,比如《地道战》《铁道游击队》《红孩儿》等,实在是太好看了。(这里插播一句:那时我还小,很任性,常常在路上与姐姐们闹别扭,回家的路上还会困得闭着眼拉着他们的手走……哎,家丑不可外扬啊)

还有很多“简单”的回忆,比如“打牌片”不小心把指甲弄伤了(要用手扇牌片),“弹弹子”(玻璃珠),“啪啪子枪”(用竹子做枪管,用筷子做撞针,用一种树上的果子做子弹),“乌泥枪”(用大河边的乌泥捏一把枪),“链条枪”(用火柴做子弹)……

宋朝的陈杰写了一首诗《仲宣楼》,诗曰:“峥嵘岁月欺人事,浩荡乾坤入客愁。”意思是说:不平凡的岁月总是容易辜负人,浩荡乾坤总是容易引起过客游子的乡愁。

忆苦思甜,怎一个情字了得?

写到这里,我必须刹车了——往事历历在目,片言只语实在无法表达清楚。待以后又有感悟了,继续回忆吧。

2019年8月22日星期四

「随笔」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随笔」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随笔」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随笔」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随笔」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随笔」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图片来自网络)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泉水涓涓
  • 六塘一柳
  • 西江月
  • 荷边垂柳
发送

4条评论

  • 跳出农门一波三折
    ----跳出农门不容易哟! 我从农村当兵当战士复员后,还是农民,征地后才吃了“商品粮“。如今有钱就有粮。
    2019-09-01 19:28:01 0回复
    0
  • 字字扣心肺。
    2019-09-01 08:30:57 0回复
    0
  • 怎一个情字了得
    2019-08-31 15:21:41 0回复
    0
  • 我们都是农村人,有相同的境遇和相同的感受。
    一起回忆往事,面向未来。
    2019-08-31 15:14:00 0回复
    0
  • 290
    积分
  • 89
    博文
  • 95
    被赞

个人介绍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