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2019年7月19日-2019年7月23日常州日报博客新话题

博客周话题征文 最后编辑于 2019-07-19 10:21:12
7254 24 5

最近,《钱江晚报》报道了浙江杭州市凤凰小学正式推出“轻声教育”,要求学生在不同场合使用相应等级音量说话。校长缪华良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国民素养要具备国际水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同的场合控制说话的音量。来吧,来聊聊你对此事的看法,“轻声教育”关乎着什么?(话题提供:清风明月)

 

—————————————————————————————————
欢迎网友们提供新话题!(跟贴或留言)


注意,因博友反映领取奖品不方便,现领奖方式有变!
参与觅渡周话题的网友们注意啦!提供话题、博文和点评的网友被选用的,可分别获得价值80元、50元、20元的常州麻糕店电子会员卡充值金额,与所有自行付款的充值同等功能,在五大门店消费及旗下常州特产微信商城购买各类特产。小编会在微信发给各位作者注册常州特产新会员流程,平台客服就会把奖励金额充给你啦。注意,新会员、老会员可将奖品转让他人。
 

 

商务馈赠

亲友送礼

“送什么”

“买哪家”

“在哪买”

——非遗特产礼盒,常州非遗促进会推荐

咨询电话:85857877  


有礼走遍天下

一脉匠心 百年传承

非遗特产 引领潮流

 

 

门店地址:

怀德店:怀德中路135号(大润发旁);

丽景店:关河路丽景假日酒店一楼;

新天地店:湖塘新天地不夜城2号楼;

茂业店:湖塘茂业商立方西北角乐家食府


7月19日博客周话题的博友名单:

话题:清风明月

博文:龙的耳朵、心旷神怡也

点评:一点强豆、BONAFRED、唠叨夫斯基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西江月
  • 人参果
  • 泉水涓涓
  • 常州小城
  • 一点强豆
发送

24条评论

  • 爱,要大声说出来!
    文/老虎不哭

    最近,《钱江晚报》报道了杭州一小学“轻声教育”的一则新闻,网上线下点赞者居多。其实,这是一则“旧闻”,说的是杭州市凤凰小学从2017年10月起,正式推出“轻声教育”。可能是因为大家被众多不和谐噪音所困扰,所以旧闻新炒也广受热评。
    确实,如今的公交、电影院、广场等公共空间,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旁若无人的高声跳叫、大声喧哗,这些问题的表面是音量,其根本正是素养。
    教育从娃娃抓起,确实没有错。不过,大人生病孩子吃药,社会问题都找学校似乎并不准确。爷爷奶奶在广场舞下轰天雷,爸爸妈妈在高分贝下大声吵,你还指望孩子轻声轻气、和颜悦色地说话?
    在菜场、课间等公共场合,因为环境吵杂,所以人们只好大声说话,孩子们也会不自觉地提高音量。而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年幼的孩子非常容易专注于某件事情中,不注意他人说话,所以我们习惯于提高音量,让孩子听见。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一个意识——想要让人注意到自己,就要提高音量。“盯着对方眼睛、大声说出来”,似乎成了尊重对方且能得到对方重视的一种方式。
    再从生理上来看,儿童的神经发育不完全,无法准确地根据环境判断应该使用的音量,如果用成人的标准来约束他们,似乎严苛了点。而现在课业负担重、各方压力大,孩子们很是压抑,情绪总是得不到发泄,如果在课间仍限制他们随性说话和自由跑跳,肯定影响其良性成长。或许,凡事“轻声”正是当下男孩子“太娘”的一个成因。
    且在中国,人与人交往都比较热情,如果过于拘谨会被视作冷漠。因此,所谓外国的安静交往模式在我们的文化里并不完全适用。
    音量大小适度是一种现代文明,但并不是一味地要求降低音量,而是“宜小则小,宜大则大”,在演讲、表白等很多时候,反而需要“大声说出来!”
    轻声教育,其初衷是好的。但在当下教育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真正自由还没到位,却要求一切交流都“轻声”,似乎不算善意——好的教育并不是只强行要求孩子,而是通过家长、老师及所有社会人的行动,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019-07-23 14:54:23 0回复
    0
  • “轻声教育”更利于交流
    家有老人,从农村来的,生活习惯都还是以前那样,不仅说话声音大,做其他事情音量也不小,比如关门,我们是轻轻带上门就可以了,老人不一样,砰的一声就关上了,撞得墙都颤。关冰箱门也是这样,每次关都吓我一跳。老人放置锅碗瓢盆,都是噼哩叭啦的响,家里的碗因此被碰豁了好些口子。
    对于老人的这些习惯,我以前也说过,但没有效果。后来看到一篇文章,说要容忍父母的不足。于是也就忍了,就随他轰轰烈烈的过日子吧,只要他感觉好就行了。
    在这里,老人是个例外。其实,文明社会,要提倡“轻声教育”。
    “轻声教育”更利于交流。我们说润物细无声,只有安静地表达,心平气和地诉说,对方也才会静下心来听。这让我想起夏日的雨,暴雨,一阵子来了,哗啦啦气势凶猛。其实雨过地皮湿,庄稼根本就没润透,干旱还是照样干旱。但春天的雨不一样,如牛毛似花针,别看它小,它轻,但却能一直浸到植物的心里去。说话不也是这样么,你吼,你声如响雷,对方也许根本不把你当回事,你是白费力了。
    现在都市,人口密集,公共场合,尤其要说话轻点,走路慢点,这样大家都能在一个较安静的环境下各取所需。如果你也大声我也大声,蜩螗沸羹,那大家谁也听不到。这就如同在电影院看电影,如果前面的一个人图自己看得清楚而站了起来,那后面的人也会跟着站起,那整个电影院会成什么样子?不仅大家看不好,而且还会相应增加投入的成本,这是不划算的。
    轻点静点,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2019-07-23 08:11:32 0回复
    0
  • 在不同场合及与不同人交往,用相应的语气和声音进行语言表述与交流,是文明素质的重要体现,学校从娃娃抓起很有必要。
    2019-07-22 21:56:33 0回复
    0
  • “轻声教育”关乎着公民素养,是社会具体实践的教育,希望学校多些这种“实践型”人文素质教育,而非单纯的知识型教育。
    2019-07-22 19:49:20 0回复
    1
  • “新话题”:据最近新华网,每小时收费1000元的英语课、四万多元的游学夏令营、数千元的绘画辅导班,暑假期间,网上频频爆出的家长为孩子报名参加各种项目的高额消费账单让不少人惊讶:放假要花的钱居然比上学的时候更多。课程培训、兴趣辅导、出国研学以及各种相关的购物花销,让不少家长头疼不已,"暑假不自由"如今已成为一些家长不得不面对的消费难题。来吧,来聊聊你对此事的看法,孩子只能被各种课外培训"绑架"吗?"昂贵的暑假"是每个家庭都需要的吗?
    2019-07-22 18:47:20 0回复
    0
  • “轻声教育”提高着公民的素养修为,提升着生活环境的品质,推动着社会秩序的良性发展,在美好与崇高的情愫中,传播着文明与进步!
    2019-07-22 18:39:33 0回复
    0
  • 推广“轻声教育”,提升国民素质

    以往国人出去旅游总被外媒诟病“吵闹”,似乎只要人群里哪群游客声音大、嗓门高的十有八九就是中国游客。相比其他国家的游客相对安静、有序,中国游客更强调热闹,并不在意是否破坏了当下场合里宁静的氛围,也不在意是否影响了他人的休息、休闲。平日里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也不是新鲜事,比如在博物馆、图书馆或者电影院聊天;用声音扰民也已经司空见惯,比如每个小区一到晚上就准时播放的广场舞音乐;包括“熊孩子”在公共场所大喊大叫,以此为乐,家长却不管不顾,也不允许他人干涉等等。因此,“轻声教育”的推广很有必要,要及时从娃娃抓起。

    需要注意的是,“轻声教育”并不是说不要大声说话,而是指在不同场合,把握好说话的音量。比如在演讲时,那就该大声说,否则后面的观众听不到,也显得演讲者没有气场;比如在面试时,面对对面的一排评委,就应该用中量的声音,否则显得没有自信;与朋友面对面聊天时,则可以轻声细语,只需对方听到即可;此外,如果一桌人在友人家里聚餐,但友人家有小孩在做功课,那么也是不适合大声讲话的。总而言之,“轻声教育”强调不同场合用不同的音量,注意与周围环境的融合,收放自如,张弛有度。

    音量的控制也可以对人的心理产生神奇的作用。当处在人际纠纷中时,一方突然提高音量、嗓门变大,反而容易燃起另一方的怒火,起到火上浇油的效果。相反,如果轻声细语好好讲,也许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起到关系里润滑油的作用。毕竟,有理不在声高,学会好好说话,人才能在社会活得舒适。

    “轻声教育”的理念值得推广和借鉴,期待未来社会国民素质可以普遍提高,人与人以及人与环境可以和谐相处。
    2019-07-22 18:37:27 0回复
    0
  • 推广“轻声教育”,提升国民素质

    以往国人出去旅游总被外媒诟病“吵闹”,似乎只要人群里哪群游客声音大、嗓门高的十有八九就是中国游客。相比其他国家的游客相对安静、有序,中国游客更强调热闹,并不在意是否破坏了当下场合里宁静的氛围,也不在意是否影响了他人的休息、休闲。平日里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也不是新鲜事,比如在博物馆、图书馆或者电影院聊天;用声音扰民也已经司空见惯,比如每个小区一到晚上就准时播放的广场舞音乐;包括“熊孩子”在公共场所大喊大叫,以此为乐,家长却不管不顾,也不允许他人干涉等等。因此,“轻声教育”的推广很有必要,要及时从娃娃抓起。

    需要注意的是,“轻声教育”并不是说不要大声说话,而是指在不同场合,把握好说话的音量。比如在演讲时,那就该大声说,否则后面的观众听不到,也显得演讲者没有气场;比如在面试时,面对对面的一排评委,就应该用中量的声音,否则显得没有自信;与朋友面对面聊天时,就可以轻声细语,只需对方听到即可;此外,如果一桌人在友人家里聚餐,但友人家有小孩在做功课,那么也是不适合大声讲话的。总而言之,“轻声教育”强调不同场合用不同的音量,注意与周围环境的融合,收放自如,张弛有度。

    音量的控制可以对人的心理产生神奇的作用。当在人际纠纷中时,一方突然提高音量、嗓门变大,反而容易燃起另一方的怒火,起到火上浇油的效果。相反,如果轻声细语好好讲,也许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起到关系里润滑油的作用。毕竟,有理不在声高,学会好好说话,人才能在社会活得舒适。

    “轻声教育”的理念值得推广和借鉴,期待未来社会国民素质可以普遍提高,人与人以及人与环境可以和谐相处。
    2019-07-22 18:30:40 0回复
    0
  • 俗话有“习惯成自然”。记得曾为纺织女工的二姐说起话来,声音大的吓人。她自己说,车间里嗓声大,只能大声说话,时间一长就习惯了。如今有学校推行“轻声教育”倒是好事,至少听力考试时不会嫌放音机声音小听不清了吧。
    2019-07-22 16:16:30 0回复
    0
  • 一言一行均体现了一个人的素质,学校对学生进行“轻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值得点赞!
    2019-07-22 16:05:26 0回复
    0
  • 提供话题:近日,网上关于“本科高校办家政服务专业”的报道,引起网友热议。为满足我国老龄化社会来临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家政服务的需求,教育部发文,要求毎个省原则上至少有一个本科高校开设家政服务相关专业。有人认为,“家政不就是做家务嘛,回家随便学学都比在大学里学的多”,“当保姆还要上大学?”也有人认为,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家政需要更高知,更专业的人员,大学开设家政服务专业很有必要。请谈谈你对此事的看法。
    2019-07-22 16:00:47 0回复
    0
  • 话题:7月8日消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有人认为,“摇号上学”是教育改革的大进步,体现了教育公平公正;也有人认为,公平的前提是正视差异,摇号的偶然性、随机性太大,不适宜用于教育这事关孩子前途发展的事。你对“摇号上学”怎么看?一起来聊聊吧。
    2019-07-22 15:12:37 0回复
    0
  • 如果说素质教育是一个笼统的概念,那么“轻声教育”可看作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具体的方面,实实在在,值得点赞。但要注意的是不可偏面因轻声教育而导致男孩性格中阳刚豪气的缺失,在轻声教育的同时,也要让男生学会如何大声大气说话。
    2019-07-22 08:57:20 0回复
    0
  • 763
    “轻声教育”会不会又让我们的下一代阴柔有余而阳刚不足呢?当见义勇为时还是应该路见不平一声吼的哇。
    2019-07-21 23:12:43 0回复
    0
  • 如果说素质教育是一个笼统的概念,那么“轻声教育”可看作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具体的方面,实实在在。但要注意的不可偏面因轻声教育而导致男孩性格的阳刚豪气的引导,在轻声教育的同时,也要让男生学会大声大气说话。
    2019-07-21 18:47:13 1回复
    0
  • 让“轻声教育”成为现代文明标配
    一次在医院,一位顾客没有排队走到了挂号窗口,另一位看到后,心中很不高兴,就因为说话的声音大了一点,结果,双方引发了一场口水战,最后引起了肢体冲突,还惊动了110,双方就医不仅受到影响,其中一方还是为了小孩看病,结果让孩子受到了严重的惊吓。还有一次,在一个图书阅览室中,一位阅读者接听电话时声音很大,影响了其它人,结果也导致了一场纠纷。可见,不同场合使用相应等级的音量说话,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恐怕每一个社会人都应该引起关注重视,应该让“轻声教育”成为现代文明标配。
    正如杭州市凤凰小学校长缪华良所称,国民素养要具备国际水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同的场合控制说话的音量。而国人的大嗓门在国际上也是有名的,无论是餐厅用餐、在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上,一些人大嗓门说话,大声喧哗,根本不顾及旁人的感受。就是一种不文明、缺少文明素养的标志。因此,推出“轻声教育”,在不同场合使用相应等级音量说话,不仅需要,而且需要推广倡导。
    更何况不同场合说话的音量,不仅是一种文明现象,体现一个人的素质,更影响一个城市的文明形象。也许有的人认为这是一件小事,也是一个人的个性,但如果不加自律、不进行自我控制,有时过高音量,还会容易被别人误解,甚至会导致矛盾激化,不利于事件的解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轻声教育”不仅需要对学生教育,也应该成为城市文明公约内容,让每一个市民都引起注意,自觉遵守,使我们的文明古国真正显示出温文尔雅的形象。
    2019-07-21 17:43:59 0回复
    1
  • 轻声教育是让人懂得在公众场合设身处地站在他人上面思考,这是一种思维方式,值得推广
    2019-07-20 12:30:07 0回复
    0
  • ”轻声教育”对培养孩子的文明举止有好处,那些在公共场所不顾别人感受,大声喧华的高音量分贝实在令人讨厌。
    2019-07-20 06:35:22 0回复
    0
  • 为何会大声讲话?幼稚不安、自负自卑、情感体验等等因素,还有和社会环境互动的影响,外界和内在影响的共同作用下,自我成长的自然表现,学校教育有针对性的引导,还要加上校园外大众心态行为的改变。从娃娃抓起,推出“轻声教育”,让每位孩子感受到关注,学会尊重,留住美好,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表现!
    2019-07-19 22:54:23 0回复
    0
  • 于无声处见文明
    学校提倡“轻声教育”,引导孩子们从小就学会正确的说话方式,不在公共场所制造“噪音污染”。这种教育,不仅学校需要,对提高全社会国民素养有春风化雨之功,应该在更多领域积极推广。
    “有话好好说”。俗话说,“有理不在言高”,这不仅指人与人沟通要讲道理、有理性,也是指说话的音量要适当。然而现实当中,在图书馆、电影院等相对安静的公共空间,总有一些人旁若无人地高频率交谈,让人嗤之以鼻。在公交车、菜市场等人多声杂的地方,更有人放肆的大声喧哗,让人不堪其扰。这些人缺乏规则意识和边界意识,心中只有自己却没有给他人留下足够的位置,热衷自弹自唱、孤芳自赏,导致一些原本需要安静的公共空间变成了人声鼎沸的地方,既影响了自己的表达效力,也给其他人带来了不便。交谈以让对方听清为目的,这是“社会人”的基本诉求;说话与听人说话,更是现代文明的基本共识;说话的腔调,同样关乎一个人的文明素养。
    “音量放低点”。媒体前几年曾多次报导因跳广场舞为了喇叭扰民闹得不可开交,有泼水的,有撒粪的,放藏獒咬人的……动用了警察。我们社区广场不大,可居民健身热情很高,每天早晨有打太极的、舞剑的、跳操的等等,每支队伍都有一只小喇叭。各做各的,应该平安无事,可总有人不按常理出牌,为炫耀自己把音量开得很大,结果你大我更大,乱成一锅粥。健身本来是心情舒畅的有益运动,最后开得在家气鼓鼓的反面对身体有害。经过协商,大家保证把音量开在可控范围之内,这是人的思想素质和文明理念的提高。
    “改掉老习惯”。在居民中,尤其是退休老人中,有的是纺织厂,有的是机械厂,有的是采矿厂。他们在原来噪音很大、环境恶劣的企业工作了几十年,这些人嗓门特别大,平常与人交流好象怕别人听不到,总要提高八度,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在吵架呢。对这一特殊人群也有必要进行“轻声教育”,让他们学会有效表达,把握好说话的音量,张弛有度、收放自如。改变老习惯,当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得细火慢炖,潜移默化。
    “轻声教育”作为有效的育人手段,它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值得推广和借鉴。我们期待不远的将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公民素养也将上一个新的台阶。
    2019-07-19 16:03:45 0回复
    0
  • 正常人控制好自已的声音是最起码的素质。
    2019-07-19 14:04:40 0回复
    0
  • ””轻声教育”对培养孩子的文明举止有好处,那些在公共场所不顾别人感受,大声喧华的大声贝实在令人讨厌。
    2019-07-19 13:52:25 0回复
    0
  • 轻声教育符合当今潮流,特别是初高生,正是青春叛逆期。他(她)们的思想、经历都在成长期中。在当今网络发达,与父辈们的交流、探讨相应少了。放学回家后,双眼不离手机,当大人对其有稍有不满时,喉咙就大起来了。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与当今的教育有关。课堂上的朗朗读书声、图书馆的高声交流、电视上的知识竟赛,那一个不是拼命提高噪音,唯恐别人耳背。浙江杭州市凤凰小学正式推出“轻声教育”,要求学生在不同场合使用相应等级音量说话。能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了言语的噪杂,遂步往轻声细语方面发展,长久坚持下去终究会收获颇丰。
    2019-07-19 13:24:48 0回复
    0
  • 有理不在声高
    2019-07-19 12:23:15 0回复
    0
  • 1335
    积分
  • 55
    博文
  • 195
    被赞

个人介绍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