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从荷到莲

风清月朗 最后编辑于 2024-08-01 08:50:33
8690 12 15

从“荷”到“莲”

月朗

每每想起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这几句中国人都会耳熟能详的名句,就对莲花充满了倾慕。

在我的记忆里,当它叫作荷花时,其实平常。老家是江南泽国,村子的四周都是水域,荷花稀松平常,跟水稻、小麦、油菜没什么不同;跟村上叫作玉兰、桃香、桂香、菊凤的女伴们的名字,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村边也有叫作荷花塘、荷花梗的地名,拥荷而居是我们的日常。春看叶,夏食花,秋踩藕,冬的残荷与听雨声也没甚关联,不过是让农人顺梗挖藕不至于落空罢了。酷暑盛夏,走在荷花塘边,折一根荷叶作伞,既遮阳又挡雨。掐一朵荷花做酒药,可以酿上一年的甜白酒。摘一支莲蓬吃莲心,就如割草、捉鱼一样的随意。

荷花好像是不用种的,称之为懒人花也未尝不可。就如菱角一般,每年都会自然生长,发芽、长叶、开花、结藕,一年一年又一年。也没人把藕太当回事,想吃了,水性好的男人们就去踩几根。之所以叫“踩”,是用脚顺着荷叶的梗,探进池塘的淤泥里,寻找藕的存在。找到了,就一个猛子钻进水里把藕挖出来。最忌讳藕给弄断了,淤泥进了藕眼,终是难看又以难洗,难掩淤泥的土腥味。最好吃的藕当然是顶端最嫩却又长到基本完全的那一节。生吃,赤骨粉嫩、甘甜爽口,又牵丝拉绊,饶有情趣。焯水凉拌,或拌上红椒青椒丝清炒,名副其实的江南极味,色美形也美。做菜时,除了盐,别的佐料都可以不用放。秋冬季节最好吃的是藕眼里塞了糯米的糖藕,淋上蜂蜜,满满的碳水,足足的快乐。

随着离乡渐行渐远,识了几个字,就假毛拉鬼地称它为莲花了。仿佛唯有这样,才俨然称得上是文化人。

“愿妾身为红菡萏(hàn dàn)。年年生在秋江上。”遇见莲花,欧阳修这样的老夫子也失了持重深沉。莲花虽是高洁,也是让夫子难免想入非非的,不再唤荷,也不称莲,却称之为菡萏。当然,古人也有称莲为“芙蕖”“芙蓉”、“水芰”的,雅俗共存。纳兰性德曾吟诗云“影娥忽唤初弦,分辉借与宫莲”,“宫莲”,让人想起佛祖的坐盘,高贵而又典雅。

近年来,带孩子们背《声律启蒙》,每每读到“一池红菡萏,半架白荼蘼”时,都心生向往。儿时那一池池的荷花摇曳生姿,如同我的女伴们,身着花衣裳,在水田里,在荷花丛中,嬉笑喧哗。那些年轻时一直想逃离的乡野风光,突然浓浓的横亘于眼前心口,怎么也放不下了。

今年春天,终于网购了几个大水盆,并两根种藕,开启了我的种莲之旅。花盆古色古香,仿青铜色,有花纹,可以装得下近百斤水。其实当初更想买青花瓷的,太贵了点。此前,我已从家不远处被征用却又闲置着的空地上挖来了几十斤熟土,还买了袋羊粪。把这些掺和在一起,放在水泥地上,在太阳底下曝晒了几日。阳光能治愈一切,既可疗人病痛,也可疗土疗水。又把晒了几个大太阳的清水倒进盆里,泥土入缸,心想,我给予莲花的情绪价值也得给够呀。干完这一切,就把两根莲藕埋进了稀泥里。虽然手上有点味道,可是心里却欢喜的紧,那莲花已一寸寸漫洇于心间。

微信图片_20240730215347.jpg


一开始我每天殷勤地去看,太阳又大,总要时不时地添水。花盆内并没有任何动静。农事急不得,做农民,也得有耐心。十几天后,发现水盆里有了动静,一根带刺的圆枝静静地立在水中。不几天就出水了,枝的端口顶了一张褐红色的嘴唇。啊,这是什么?荷叶,对,一定是荷叶!我不由得想起杨万里的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可惜蜻蜓大概还不知道我这儿已经为它搭建好了舞台。不几天,荷叶就展开来,成了一柄圆圆的绿色小伞,绿得那么新鲜那么纯净。我掬一捧清水淋在荷叶上,水珠幻化成无数点小水晶在圆叶上滚动,妙极了。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柄接着一柄的绿色小伞撑起来了。到了六月份,伞越撑越大,越撑越多,整个花盆里挤满了大大小小的荷叶伞。几乎每个早上,每个黄昏,我都会坐在莲花缸旁边静静地看着,和它们说着话。我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我吟“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有莲相伴的日子,便有了诗情,有了画意,有了无边的遐想,仿佛自己也有了朱自清笔下的无边的荷塘月色。因而月悬中空的晚上,我也常常来陪一陪这一缸芙渠。

微信图片_20240730215410.jpg


七月中旬,出差数日回来,我到平台上看我的那缸莲花,发现长出了几株莲花苞。最大的那朵已经含苞欲放,鼓胀得像红富士苹果似的,颜色鲜红鲜红,却又清新脱俗。第二大的那支长成了桃子型,顶端也是鲜红的。还有两支小小的,纺缍形,褐红色,珑珑可爱。“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红荷花娇俏的形态,配着一轮绿叶,不就是一个着红衣系绿罗裳的美少女吗?它的高洁清雅正类同屈夫子“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人生境界;也难怪李白赞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渔慨叹其“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aws.jpg


荷花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矣,有了一缸红菡萏,仿佛与君子比邻,同西子共庭。更有了与之为邻,不惧食荒的踏实。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养一缸莲花,仿佛,成了坐莲的菩提,心生祥瑞;仿佛,经了观音手持的净瓶,过滤了尘埃,身心洁净。

这些年来,经济大力发展,几千年的传统农耕渐渐地被工业和商业所代替,绝不多数的国人如我,不再参与产出,但我们可以决定食物的归宿。今天的我们,当仁不让,让“盛宴”告别“剩宴”,便是上善若水,便是厚德载物。

从“荷”到“莲”,从传统到现代,从有用到有情,从物质到精神,似乎经历了一些不同。再想想,又没有什么不同。我的荷是莲,是友,是君子,是与我同在,是闲暇,是落寞,是醉里挑灯看剑,梦里吹角连营,也是招之来挥之去。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顺其自然者
  • 月满西楼
  • 竹青
  • 欣欣之火
  • 西江月
  • 泉水涓涓
  • 珍珠传奇
  • 嫳屑男子
  • 六塘一柳
  • 龙潭清泉
  • 吴晓娟
  • PAL
  • 方块糖
  • 彭剀逸
  • 赖昱彤
发送

12条评论

  • PAL
    想起了胡适之先生的《希望》(兰花草):
    我从山中来,
    带来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
    希望花开早。
    一日望一回,
    看得花时过。
    兰花却依然,
    苞也无一个。
    转眼秋天到,
    移兰入暖房。
    朝朝频顾惜,
    夜夜不能忘。
    期待春花开,
    能将宿愿偿。
    满庭花簇簇,
    添得许多香。

    其怜其盼其惜其珍其望,一如博主之荷与莲(其实荷就是莲,无城乡之分:莲蓬头可资一证)。



    博主之文、之字、之情与胡适之先生可谓是异曲同工之妙吧
    2024-07-31 23:05:35 1回复
    0
  • 莲一般的女子!
    2024-07-31 18:04:06 1回复
    0
  • 这样的散文,爱读。
    2024-07-31 15:51:10 1回复
    1
  • 这样的图文,读来太过瘾了。
    2024-07-31 15:50:23 1回复
    0
  • 作者以莲为墨,由荷香雅韵到人间百味,信手拈来。
    2024-07-31 14:20:31 0回复
    0
  • 花形很漂亮
    2024-07-31 13:47:32 0回复
    0
  • 荷叶碧绿如玉,荷花娇艳欲滴,莲蓬亭亭玉立,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2024-07-31 11:15:06 0回复
    0
  • 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蘼
    2024-07-31 10:30:19 0回复
    0
  • 莲一样的女子,居然拥有一缸莲花,太奢华了。
    2024-07-31 10:28:42 1回复
    0
  • 我相信作者与莲一样高洁纯美。
    第一段 每每想起……就对……,改成每每想起……总对……,是不是情绪值更拉满些?
    2024-07-31 09:58:09 1回复
    0
  • 小时候学《爱莲说》 我就在想 女孩儿得美成什么样儿才能像莲花
    2024-07-31 09:36:24 0回复
    0
  • 好好好,在老师这里学习了
    2024-07-31 09:22:14 0回复
    0
  • 4478
    积分
  • 641
    博文
  • 1050
    被赞

个人介绍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协会员,江苏省报告文学会员。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孩子,喜欢写作,喜欢美食,喜欢旅游的女子。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