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小满】“小满3不吃,吃了夏难安”,今日是小满,传统规矩要知道!

乐水老人 最后编辑于 2024-05-20 09:57:27
1019 4 6

【小满】

“小满3不吃,吃了夏难安”,

今日是小满,传统规矩要知道!

mmexport1716169327171.jpg

小满,这个节气名字听起来既有季节的馈赠,也有大自然未完的承诺,意味着夏日的热力正渐次爬升,万物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满足之境。在中国的农历中,小满大约在每年的五月二十日前后,标志着夏天的热力和生机正在充分展开。


传统上,小满是对农作物成熟程度的一个重要观察期,尤其是麦类作物开始灌浆,粒粒饱满,但尚未成熟。因此,在这一天,农民们会关注作物的生长状态,调整农事活动,确保最后阶段的顺利进行。而对于普通家庭而言,小满也是调整饮食习惯、准备迎接盛夏的重要时刻。

mmexport1716169551911.jpg



在这个时节,人们开始注重饮食的调整,旨在减少身体的湿热,增强夏日的适应能力。有“小满三不吃”的说法,这些食物被认为在炎热的夏季容易引发消化不良,加重身体负担,甚至影响心情与睡眠。通过这些习俗的维系,小满不仅仅是一个农业节气,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提醒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应自然规律,智慧地选择食物,以达到身体和心灵的平衡。


隔夜菜不吃

mmexport1716169636241.jpg



隔夜的菜肴虽然方便,但它们可能已开始微生物的繁殖过程,特别是在夏季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细菌容易快速生长。吃了这样的菜肴,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或食物中毒。此外,隔夜菜中的某些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和一些抗氧化物质会在存放过程中逐渐流失,减少了食物的营养价值。因此,在小满这一天,人们通常选择吃新鲜烹饪的食物,以确保食品安全和营养最大化。


反季水果不吃


mmexport1716169731958.jpg


吃应季的食物一直是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推崇的健康之道。反季水果往往依赖于人工催熟、长途运输等方式才能上市,这不仅可能影响其营养价值和口感,还可能增加农药残留的风险。与此同时,应季食物更能符合人体对于环境变化的自然适应,帮助调和身体机能,增强抵抗力。因此,在小满期间,人们倾向于选择当季的水果,以获取最佳的健康益处。


冷食不吃

mmexport1716169834051.jpg



春末夏初,天气逐渐转热,人体的消化功能开始适应高温环境,冷食容易刺激肠胃,引发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此外,冷食也可能影响脾胃的调和,导致身体机能下降。为了保护脾胃和适应渐热的气候,避免冷食,选择温热食物更有益于健康和舒适。

mmexport1716169953576.jpg


吃应季食物:小满期间,人们会选择吃一些应季的食物,如蚕豆、青菜等,这些食物不仅新鲜、营养,还符合季节变化对人体的自然需求。此外,人们也会避免吃重口味和不易消化的食物。


健康调理:在这一天,很多地方的人们会特别注重调养身体,预防湿气。因为小满期间气温升高,湿度增大,人们会通过食用一些祛湿的食材,如冬瓜、薏米等,来帮助身体适应潮湿的夏季环境。


mmexport1716170010233.jpg


农事活动:小满作为农事节气,农民会根据这个时间点进行播种、施肥等农活,确保作物能在最适合的时期生长,预示着谷物开始成熟但还未完全成熟的阶段。


在这个节气中,通过选择适宜的食物来适应季节的变化,我们不仅能够提高生活质量,还能减少疾病的困扰,确保整个夏季都能保持活力和健康。今日小满,让我们不忘老祖宗的智慧,用心选择饮食,以食养身,以季养心,促进身体和心灵的和谐统一。这不仅仅是对传统的尊重,更是对现代生活健康理念的一种积极回应。

来源:小猫美食坊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乐水老人
  • 何伯良
  • 泉水涓涓
  • urright
  • 西江月
  • 顺其自然者
发送

4条评论

  • 小满小满,

    小麦将满,

    江河渐满,

    盈而未满。

    古人的哲思蕴含着智慧,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

    将满未满正是恰到好处。

    最好人生是小满,花未全开月未圆。

    知足常乐,宁静致远,

    就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2024-05-20 18:41:31 0回复
    1
  • 谢谢各位老师评论点赞
    2024-05-20 15:44:47 0回复
    1
  • 二十四节气蕴藏着古人的大智慧
    2024-05-20 15:20:18 0回复
    1
  • 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贵经验。
    2024-05-20 14:55:59 0回复
    1
  • 4552
    积分
  • 248
    博文
  • 1468
    被赞

个人介绍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