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诗词鉴赏】七龄童“三步成诗咏华山”名宰相抗辽卫国逞英豪

乐水老人 最后编辑于 2024-03-14 08:41:30
422 1 3

【诗词鉴赏】

七龄童“三步成诗咏华山”

名宰相抗辽卫国逞英豪



据史书记载,寇准7岁便写出一首千古名作《华山》,有“三步成诗咏华山”的佳话流传至今。本文要向大家介绍的诗,便是寇准的这首千古名作《华山》。

mmexport1710325167899.jpg


《华山》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mmexport1710325199275.jpg

华山》是寇准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突出描写华山的高耸峭拔。为此,寇准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虽然没有直接用高字,却句句显高。短短4句,寇准便将华山的高耸入云和非凡气势表现的淋漓尽致。

mmexport1710325228309.jpg


首句“只有天在上”,寇准便开门见山地描写了华山的高耸。即登临华山的顶峰,你会发现只有蓝天笼罩着华山之巅。可以想象一下,在华山之巅,那种顶天立地的感觉,便能理解这句诗高妙的韵味。“华山”,五岳之一,在陕西省东部,北临渭河平原。山势险峻,自古便是游览的胜地。


次句“更无山与齐”,即放眼望去,群峰环绕,却没有山峰能够与华山平齐。也就是说除了高高在上的蓝天,再也没有比华山更高的山了。读到这里,不禁让人想起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诗便有着与其一样的感觉。



接下来的一句“举头红日近”,则是寇准对华山的主观感受,是抬头仰望所见之景。它的意思是说,当我站在华山之巅的时候,抬起头看向太阳真的很近很近。这里的“红日”与下文中的“白云”不仅对仗工整、严谨,还为这首诗增添了明丽的色彩。同样这句诗也是为了凸显华山的高耸挺拔。


最后一句“回首白云低”,是回首俯瞰所见到的景象。即当我站在华山之巅的时候,回首俯瞰,只见白云在脚下缭绕。虽然说这首诗中,寇准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但本身夸张就是为了突出表现某一事物的特点。如果有登高山的经验的话,其实寇准所描绘的这些景象,一定程度上都是事实。



这首诗令人叫绝之处,除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还有布局、章法的严谨,没有一丝一毫的刀斧痕迹,正如陆游所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首诗便不着痕迹的就将华山的高耸、巍峨与陡峭写了出来。“只有”、“更无”、“近”、“低”等字的使用,又凸显了诗人遣词炼字的功力之高。令人不敢想象,它竟出自一位7岁的儿童之手。

综观寇准的这首诗,每一句都能看到华山的高峻陡峭,气势不凡。可见它是一首形象传神的千古名作。总的来说,寇准7岁便能写出此诗,不得不令人叫绝。


注:本文参考了网络上的文章(含附图)

北宋一诗人,7岁便写出千古名作,短短4句令人叫绝

灵刻文史 2024/2/16 13:18来自北京

(若侵权则删)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泉水涓涓
  • 乐水老人
  • 何伯良
发送

1条评论

  • 寇准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在历史上享有盛名,和白居易、张仁愿一同被称作是“渭南三贤”,是一个相当刚直之人。寇准此人,能诗能文,在七岁时就已经写下了名篇《咏华山》,流传至今,历来被人称道,虽说整篇诗文不过才20个字,但是却韵味十足,细细读来,令人心生欢喜。
    2024-03-14 07:57:00 0回复
    0
  • 3818
    积分
  • 183
    博文
  • 1169
    被赞

个人介绍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