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平常语(原常言道) 2024年3月13日-2024年3月17日新话题

常言道 最后编辑于 2024-03-13 14:51:04
9035 46 9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吕国泉提交一份《关于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的提案》引发关注。据最新消息,目前该提案已立案。吕国泉认为,在线“被工作”了,就应该给予适当补助。以透支身体健康的方式获得必要的生存条件,对企业和劳动者来说都是不可持续的。对“离线休息权”,你怎么看?请注意,每周日晚截稿)

即日起,《文笔塔·观点》版每周三出版


3月13日常言道刊发名单:

叶霜、韩笑

A0320240313C.jpg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泉水涓涓
  • 竹青
  • 人参果
  • 叶霜
  • 西江月
  • 顺其自然者
  • 疏影
  • PAL
  • 文学院
发送

46条评论

  • 确保离线休息权刻不容缓



    众志成城



    在当今社会,手机已不仅仅是通讯、社交和娱乐工具,更成为了“工作接收器”。许多人在想要休息时,却不得不时刻关注工作群中不断弹出的消息,甚至担心休息时错过工作消息而导致第二天受到领导的批评或处罚。手机不关机,人便无法真正休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办公方式的变革带来了更大的灵活性,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很多员工在下班后仍被要求处理工作,甚至在休假期间也需要不断处理工作事务。这种“下班不下线”的加班模式让员工感到压力重重,难以得到充分的休息和个人时间,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对此,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的呼声日益高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确保劳动者的离线休息权迫在眉睫。为解决这一问题,加强顶层设计,引入离线休息权的立法保障是至关重要的。同时,需要修订标准工时,明确界定线上加班和工时补偿方面的规定,以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此外,还应健全维权机制,加大监督和保护力度,让劳动者在面对不合理无偿加班时有底气说“不”,并有维权渠道。用人单位也应当履行社会责任,给予员工更多人文关怀,合理安排工作定额和休息时间。



    确保劳动者的离线休息权,不仅是对员工个人权益的尊重,也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践行,对良好劳动关系的维护。企业应认识到工作群不应随意建立和使用,非紧急事项不应在休息时间内发出工作信息。同时,对于在非上班时间完成的工作群布置职工的工作,应被视为加班,并落实加班工资。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减少员工的工作压力,促进良好劳动关系的形成。



    总之,只有让每一个劳动者在工作和生活之间取得平衡,才能够真正实现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双赢”。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推动相关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为员工的离线休息权提供切实的保障。
    2024-03-17 22:39:41 0回复
    0
  • 离线不休息,人何异于机器?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吕国泉提交了一份《关于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的提案》,引发了广泛关注。
    “离线不能休息,手机不能关机”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见怪不怪,甚至有些企业将其列为企业文化,向员工进行洗脑式输出。他们希望通过这些方式来提高公司的绩效,却忽略了这是一种“竭泽而渔”的方式。其结果必然是员工透支健康来换取绩效、企业频繁更换员工、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来培训新人的两败俱伤的局面。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数字化时代,线上办公已经极大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无论身在何处,打开手机、电脑,便可以一键办公。这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让沟通交流更加便捷。
    但于此同时,却也成为了压榨员工休息时间的枷锁,它将员工紧紧束缚,难以脱身。
    虽然企业绩效得以明显提高,但却是以员工健康为代价。没有及时跟上的福利制度、保障措施,明确的立法规范让员工疲于应对。
    吕国泉主任的提案,在法律层面为企业员工争取合法权益,让员工回归自由,时间可以支配。
    如果缺少法律的强制要求,一些企业会将员工当作一台工作的机器,给他们安排超出八小时工作制的任务,挤占下班后的时间,却没有给予相应的报酬。
    在规定时间之外,员工可以去享受自己的生活,与家人朋友共度时光,进行自我提升和兴趣培养,这是作为人的基本权利,而非单纯的工作机器所应享有的待遇。因此,我们必须对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的问题予以高度的重视。
    劳动者是社会发展的基石,他们的身心健康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如果企业只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员工的健康和权益,那么这样的企业注定无法长久。
    同时,我们也需要倡导一种健康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尊重员工的权益和需求,让员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工作,发挥出最大的潜力。而不是将员工当作工作的机器,让他们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透支身体,最终导致身心俱疲,难以继续工作。
    吕国泉主任的提案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这只是第一步。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的目标。只有当劳动者的权益得到充分的保障,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稳定,经济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因此,让我们共同呼吁,让法律成为劳动者离线休息权的坚强后盾,让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和权益,让劳动者真正享受到作为人的尊严和权利。
    2024-03-17 17:30:51 0回复
    1
  • 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促进双方可持续性发展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吕国泉在两会中提交了一份《关于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的提案》。“离线休息权”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认为,保障劳动者的离线休息权不仅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应有之义,也是促进企业和劳动者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数字化时代,劳动者工作的方式不再仅限于线下办公。线上办公的方式变得越来越流行。劳动者通过远程办公工具和软件,避免了传统的工作时间和地点限制,从而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但线上办公不受限于时空的变化,企业抓住这一漏洞,将工作者的离线休息时间强行变更为在线待命“被工作”状态。

    在线“被工作”现象逐渐凸显:工作时间的无限延伸、无法摆脱工作的微信、邮件等沟通方式的困扰以及工作于生活方式无法分隔……过度的在线工作已成为当下劳动者的真实写照。

    朝九晚五的八小时工作制、强行压迫式的加班、永不停息的工作信息,线下上班再加上休息时的“隐形加班”以透支劳动者的时间、健康来推动企业的发展。这加速了劳动者身心的痛苦和社会的不安。吕国泉主任提出的保障劳动者的离线休息权有利于提高员工幸福感和工作效率,对于保持企业的长久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在法律与政策方面,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对离线休息权进行立法保护。如欧洲法院在2019年判决规定,欧盟成员国英国规定雇主在员工离线时间不得干预其休息权。法国于2017年颁布了《离线权法案》,要求企业与员工达成协议,规定员工离岗时间内不受工作信息打扰。我国劳动法确立劳动者每周至少休一天,职工带薪休年假等。我认为我国应该制定完善的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法规,让“离线休息权”入法,满足人民生活的幸福和心理需求。在此基础上,通过社会舆论、人民、国家的监督下,让企业遵循国家劳动法的条例,保障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

    对于企业而言,实行离线休息权有利于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合理的休息能够帮助员工更好地调整状态,提高工作质量,减少工作的失误和疏忽。在当前的工作环境下,如果需要离线工作,企业也应当采取补偿措施。企业可以通过调整工作制度,提倡弹性工作制和加班补偿等方式来补偿员工。员工个人应当有权利和机会主张自己的离线休息权,可以通过和雇主协商的方式来制定自己离线时间的补偿方案。劳动者要提高权益意识,用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保障劳动者的离线休息权,是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关键。我们要结合个人、企业、社会和国家多个层面,共同努力,为劳动者创造一个健康、公平的工作环境。
    2024-03-17 15:27:33 0回复
    3
  • 离线休息权?现实很骨感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吕国泉提交了一份《关于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的提案》,拒绝“隐形加班”渗透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呼吁保障劳动者的离线休息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移动通讯软件成为工作交流和联系的首选。办公突破了时空限制。在此背景下,无数“打工人”的休息时间被“线上加班”挤占,生活与工作的边界被模糊。

    从劳动法确立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天,到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入法,再到提出“离线休息权”概念。都体现出国家对于社情民意的关注,也意味着对于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进一步保障,已经“提上日程”。

    “离线休息权”固然符合当下劳动者的需求。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离线休息权”在确认层面仍然面临困难。比如,急诊科医生或新闻记者常常面临突发事件,需要随时待命;教师在下班时间也需要解答学生和家长的问题;线上与工作相关的沟通究竟属于“人际沟通”还是“工作沟通”?这难以明确评判依据。

    因此,在“离线休息权入法”问题上,解决实际操作非常重要。这不仅需要进一步明确“线上加班”的标准,还应建立更现代化的考勤制度。例如:对于用人单位,可以利用软件等技术手段,精准记录劳动者在非工作地点的工作时间;对于劳动者,应谨慎保存用人单位远程安排工作的沟通记录、软件打卡记录等“线上加班”的证据;对于劳动监察部门,应建立更便捷化的网络投诉渠道,通过投诉信息,持续更新发布典型的隐形加班案例,增强劳动者维权意识和用人单位守法意识。

    “离线休息权入法”引发争议,热度持续高涨,主要源于无数“打工人”对其质疑日益加剧。然而劳动者为何如此激动?我们不妨思考一下,自2008年带薪休年假入法以来,这一条例是否真正得到有效实施?劳动者是否真正享有应有的权益?我认为,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当将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视作重大民生问题并予以妥善处理。在立法的每个环节、每个细节中都应秉持依法治国精神,才能使劳动者合法权益不再被忽视,才能让人民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2024-03-17 13:48:33 0回复
    1
  • 这类现象私企较多,纯粹是剥削。
    2024-03-17 13:43:12 0回复
    0
  • 离线休息权?现实很骨感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吕国泉提交了一份《关于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的提案》,拒绝“隐形加班”渗透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呼吁保障劳动者的离线休息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移动通讯软件成为工作交流和联系的首选。办公突破了时空限制。在此背景下,无数“打工人”的休息时间被“线上加班”挤占,生活与工作的边界被模糊。

    从劳动法确立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天,到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入法,再到提出“离线休息权”概念。都体现出国家对于社情民意的关注,也意味着对于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进一步保障,已经“提上日程”。

    “离线休息权”固然符合当下劳动者的需求。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离线休息权”在确认层面仍然面临困难。比如,急诊科医生或新闻记者常常面临突发事件,需要随时待命;教师在下班时间也需要解答学生和家长的问题;线上与工作相关的沟通究竟属于“人际沟通”还是“工作沟通”?这难以明确评判依据。

    因此,在“离线休息权入法”问题上,解决实际操作非常重要。这不仅需要进一步明确“线上加班”的标准,还应建立更现代化的考勤制度。例如:对于用人单位,可以利用软件等技术手段,精准记录劳动者在非工作地点的工作时间;对于劳动者,应谨慎保存用人单位远程安排工作的沟通记录、软件打卡记录等“线上加班”的证据;对于劳动监察部门,应建立更便捷化的网络投诉渠道,通过投诉信息,持续更新发布典型的隐形加班案例,增强劳动者维权意识和用人单位守法意识。

    “离线休息权入法”引发争议,热度持续高涨,主要源于无数“打工人”对其质疑日益加剧。然而劳动者为何如此激动?我们不妨思考一下,自2008年带薪休年假入法以来,这一条例是否真正得到有效实施?劳动者是否真正享有应有的权益?我认为,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当将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视作重大民生问题并予以妥善处理。在立法的每个环节、每个细节中都应秉持依法治国精神,才能使劳动者合法权益不再被忽视,才能让人民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2024-03-17 13:40:42 0回复
    1
  • 离线休息权?现实很骨感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吕国泉提交了一份《关于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的提案》,拒绝“隐形加班”渗透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呼吁保障劳动者的离线休息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移动通讯软件成为工作交流和联系的首选。办公突破了时空限制。在此背景下,无数“打工人”的休息时间被“线上加班”挤占,生活与工作的边界被模糊。

    从劳动法确立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天,到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入法,再到提出“离线休息权”概念。都体现出国家对于社情民意的关注,也意味着对于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进一步保障,已经“提上日程”。

    “离线休息权”固然符合当下劳动者的需求。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离线休息权”在确认层面仍然面临困难。比如,急诊科医生或新闻记者常常面临突发事件,需要随时待命;教师在下班时间也需要解答学生和家长的问题;线上与工作相关的沟通究竟属于“人际沟通”还是“工作沟通”?这难以明确评判依据。

    因此,在“离线休息权入法”问题上,解决实际操作非常重要。这不仅需要进一步明确“线上加班”的标准,还应建立更现代化的考勤制度。例如:对于用人单位,可以利用软件等技术手段,精准记录劳动者在非工作地点的工作时间;对于劳动者,应谨慎保存用人单位远程安排工作的沟通记录、软件打卡记录等“线上加班”的证据;对于劳动监察部门,应建立更便捷化的网络投诉渠道,通过投诉信息,持续更新发布典型的隐形加班案例,增强劳动者维权意识和用人单位守法意识。

    “离线休息权入法”引发争议,热度持续高涨,主要源于无数“打工人”对其质疑日益加剧。然而劳动者为何如此激动?我们不妨思考一下,自2008年带薪休年假入法以来,这一条例是否真正得到有效实施?劳动者是否真正享有应有的权益?我认为,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当将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视作重大民生问题并予以妥善处理。在立法的每个环节、每个细节中都应秉持依法治国精神,才能使劳动者合法权益不再被忽视,才能让人民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2024-03-17 13:37:14 0回复
    1
  • 为打工人发声,拒绝“休而不闲”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吕国泉提交了一份关于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的提案,他特别强调了劳动者在法定或约定工作时间之外,有权拒绝通过数字工具进行工作联络或处理相关工作事宜的权利,这一权利被定义为“离线休息权”。
    近年来,针对员工休息时间通过微信等手机软件打卡、汇报工作是否属于加班,用人单位是否应为此支付加班工资的问题持续引发热议。笔者认为,“离线休息权”也应当成为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之一。在现代社会,拒绝“24小时在线”,维护劳动者的合法休息权,是提高居民幸福指数的明智之举。
    在实际的司法实践中,一些地方法院已经开始探索性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休息权。2024年1月,人民法院报发表文章 《别让不合理的“隐形加班”损害劳动者权益》,其中提到一个判例:一名被要求周末深夜在微信工作群打卡汇报工作成果的酒店高管起诉酒店要求支付加班工资,最终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酌定酒店向其支付加班工资共计2.4万元。这是公正司法的一小步,却是保障劳动者合理休息时间的一大步。
    吕国泉建议:“国家层面应确立保护离线休息权的法律规定为劳动者维权提供法律支撑。”立法应该对休息与工作作出明确界定和划分,指导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列入离线休息权的条款,针对企业机构中可能产生的“隐形加班”行为,严格规定惩处和补偿措施,增加违法成本。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晰地认识到,有勇气坚定维护自己“离线休息权”的劳动者并不多见。一般情况下,只有劳动者已经离职,不需要看管理者的“眼色”行事了,才敢于和单位对簿公堂,寻求法律的帮助。这就需要执法机关的发挥积极作用,定期对企业进行检查和监督,确保落实员工的离线休息权,审查企业的工作制度、考勤记录以及员工投诉情况,深入调查是否存在违反离线休息权的行为。
    总之,保障劳动者的“离线休息权”不能停留在纸面,国家各机关应通力合作,要让劳动者有权利、有勇气对“24小时在线”说不,保障劳动者拥有充足的休息时间,搭建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2024-03-17 13:29:16 0回复
    1
  • 别让“离线”成为劳动者的线上居家办公

    今日,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吕国泉提交一份《关于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的提案》引发关注。而“离线休息权”得到了众多网友的热烈讨论和拥护。

    伴随着科技与时代的发展,线上办公成为了大众处理业务与展开会议的另一种方式。线上可以跨越空间,缩短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距离,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同时,无数的打工者如今也面着,当自己正享受着线下的放松时刻,却接到了来自领导的额外工作。面对工作信息,打工人不得不缩短自己的生活时间,继续居家办公,就好像是将办公室搬到了家里,线上线下双重奏,这无疑是增加了他们的工作压力。

    据此前报道,在相关提案中,吕国泉建议:“国家层面应确立保护离线休息权的法律规定为劳动者维权提供法律支撑。”所以,“离线休息权”一出,就得到了网友们的拥护。修订标准工时,对线上加班和工时补偿作出明确界定。加大数字经济背景下工资、工时、休息、休假等方面劳动基准制度研究规范,将工时基准保障纳入劳动保障机制。同时,考虑工作的难度与强度,分级划分工资。保障劳动者的获得劳动报酬权。

    面对用人单位,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对用人单位的隐形加班行为,要加大监管和惩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不仅仅要让他们知法、懂法,还要让他们怕法、敬法。劳动者也能够在面对不合理的无偿加班时,能有维权渠道。相关部门可以开设公众号、网络平台等等,增加政府与人民的沟通渠道,有效为劳动者解决维权问题。

    在现代社会,拒绝隐形加班,确保劳动者能够在工作之外拥有充足的个人时间,是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立法保障这一权利,可以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提高整个社会的福祉。所以,莫让“离线”成为劳动者的线上居家办公。
    2024-03-17 10:11:26 0回复
    1
  • 合理离线,双方共赢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吕国泉的一份提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他提出了“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的观点,认为对于在线被工作的人们,应该给予适当的补助。这一观点在社会上引发了一些热议。那么,从个人和企业的角度看,我们应该怎么看待“离线休息权”呢?

    首先,对于个人来说,这种“离线休息权”无疑可以帮助我们减轻工作压力。现在的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每天都在忙碌的工作中奔波,甚至对于许多人而言,工作已经成为了一种烦恼和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有一个固定的离线时间,让我们有机会休息一下,将会对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好处。同时,这种离线时间也会让我们有机会去关注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获得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陪伴亲人,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也是非常有益的。

    其次,从企业的角度来看,采取这种“离线休息权”政策也有很多好处。首先,这种政策可以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如果员工有足够的离线时间,让他们有机会去放松一下自己,调节一下身心状态,那么他们工作效率肯定会更高。另外,员工获得的离线时间也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研究和思考工作内容,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当然,也有人表示担忧,认为这种“离线休息权”的做法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采用政策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企业可以对员工的离线时间进行相应的补偿或者给予员工其他福利,以此来鼓励和支持员工。这样做不仅能够解决员工的问题,也能够让企业获得更多的人才和好口碑,这是双赢的局面。

    综上所述,“离线休息权”这一提议有着显著的积极属性,对于我们个人和企业来说都是有益的。如果能够在政策层面上为人们提供更多的福利保障和制度支持,相信不仅会增强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力,也会让企业获得更多的发展和利润。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这一问题,在社会层面上不断完善和调整我们的政策制度,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和支持。
    2024-03-17 09:25:01 0回复
    1
  • 时代变迁中的休息权保障

    众志成城

    下班后是否需要回复工作短信?对许多人来说,类似的问题似乎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在离线状态下加班。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劳动者的工作与生活边界变得日益模糊,“隐形加班”现象已经变得司空见惯。尽管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休息和休假的权利,但实际上,对“离线休息权”的切实保护并不多见。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法律对这方面的保护和界定并不明确。劳动者缺乏对网络时代“隐形加班”说“不”的勇气,甚至不得不默认其存在的合理性。因此,保障劳动者的离线休息权需要与时俱进,以适应新的工作模式和挑战。

    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工作变得更加便捷,但也催生了“隐形加班”的新问题。长期“休而不息”、“无偿加班”对劳动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然而,现行法律对于这种情况的保护和界定并不足够明确,给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带来了困难。在网络时代,劳动者需要更多的勇气和法律支持来维护自己的离线休息权。

    为了适应时代变迁中的新问题,休息权保障需要与时俱进。法律应当明确规定劳动者的离线休息权,防止“隐形加班”文化的滋生。同时,企业应当树立正确的工作价值观,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加班和不合理的工作安排。此外,劳动者自身也需要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勇敢说“不”,并且保留相关的证据,以便在面对不合理加班时能够有力地主张自己的权益。

    总之,以透支身体健康的方式获得必要的生存条件,对企业和劳动者来说都是不可持续的。保障劳动者的离线休息权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对劳动者身心健康的关怀。只有法律、企业和劳动者共同努力,才能建立起适应时代变迁的休息权保障体系,让每个劳动者都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之间取得平衡。
    2024-03-16 22:50:29 0回复
    2
  • 在线有权,离线应如是
    “老板随时有事,我根本不敢离线。”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工作和生活的界限日渐模糊。继“隐形加班”首次写进北京高院年度工作报告之后,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吕国泉委员提交了一份《关于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的提案》。提案一出,众多网友表示拥护。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远程办公在职场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优点不言而喻:节约时间、方式灵活多样,但随之而来的弊端也不容忽视。不少用人单位强制要求劳动者在休息时间保持在线状态,随时待命。“在线被工作”的现象,已经逐渐成为现代职场的常态。劳动者敢怒不敢言,心中虽有怨气却也不想丢了工作。因此,他们往往会以透支健康为代价换取得以生存的条件。但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这种以牺牲健康为前提的发展模式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来说都是不可取的。
    吕委员提出的“离线休息权”正是对现代职场“隐形加班”风气的正面回应。我国作为一个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将人民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离线休息权”的提出一方面有助于维护劳动者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对于个体价值的尊重,这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
    然而,从提出到真正落实绝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各方朝着共同目标一齐努力。除了法律层面需要赋予劳动者“拒绝被剥削”的权利,让他们有底气对隐形加班说“不”,企业也应当承担起主体责任,打消企图通过额外加班获得更多效益的想法。同时制定相关规定,明确非工作时间不得强制给员工布置任务,违规者将受到一定处罚。劳动者更应树立维权意识,守好自己的私人时间和空间,明晰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勿让“屏幕亮了,私生活就变暗了”。
    总之,在线有权,离线也应有权。在数字时代,离线休息权的提出是很有必要的。它不仅关乎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也影响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也期待这一提案能早日实施,为劳动者创造一个更加健康、融洽的工作环境。
    2024-03-16 15:24:52 0回复
    4
  • “隐形加班”当休矣
    伴随着即时通信技术的发展,下班后还要通过微信等社交媒体处理工作成为不少打工人的常态。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吕国全准备了一份提案,建议将“离线休息权”入法,此举一出,引起不少职场打工人的称赞。
    这是继去年全国两会呼吁打破“35岁职场门槛”后,吕国泉再次聚焦职场人的痛点,呼吁保障劳动者的离线休息权。他指出:“以透支身体健康的方式来获得必要的生存条件,对于企业和劳动者的身体都是不可持续的。”
    隐形加班已经威胁到职场人的休息权,再加之当今社会普遍弥漫着一种焦虑的气氛,今年的另一位两会代表霍启刚对当今焦虑的社会状态做出过解释:“这种状态是由于社会中的不确定性预期在民众中产生的压抑、烦躁、不满、抑郁、不安全感和非理性冲动等紧张心理的结合。”置于群体压力和现实框架下的打工人就这样默不作声地被桎梏在“加班文化”的牢笼里。当加班被包装成企业的奋斗“文化”,内化为企业的道德内涵,工作场域和个人空间的边界被模糊,劳动者的个人休息权益得不到良好的保障,那国民经济的发展潜力也就谈不上释放了。
    因此,保障好打工人的“离线休息权”,不仅可以缓解个人的心理压力,对社会和谐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都有深远的影响。从个人角度看,长时间的工作状态会造成个人紧张、压抑情绪的累积,进而可能引发心理问题,保障好“离线休息权”,保证打工人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能够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也能让他们有时间享受生活,培养兴趣爱好,达到工作和个人生活的和谐统一。从企业角度看,保证员工有充足的休息时间,让其在工作之余放松自己,有利于其更高效地投入到下一次的工作计划中,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此一来,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企业的发展活力也会得到提高。从社会角度看,打工人拥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后,他们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充实自己,扩大社交圈,这样一来可以拉动消费,社会的经济活力得到释放。同时,“离线休息权”的落实还能体现国家对职场打工人的关心,有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所以,“离线休息权”受益的不仅仅是职场打工人,而是多方受益,环环相扣,让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然而,尽管我国在此之前已经出台过有关加班的规定,但部分企业并未严格落实,职场打工人依旧为“隐形加班”所困,所以,结症不在于法律不够,而在于执行力度。面对“隐形加班”,规矩不能隐形,保障好“离线休息权”,需要多方努力,需要用人单位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需要政府部门加强责任监管。当然,落实好“离线休息权”并不是全盘否定加班,必要的加班必须给予员工合理合法的加班补贴,而不是以“为爱发电”为借口忽视法律的规定而压榨员工。
    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出发。如今“离线休息权入法”提案已入案,这也意味着职场人的“隐形加班”之困将被破除。届时,职场也会焕发出新的风采,社会也将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景。
    2024-03-16 14:08:02 0回复
    1
  • 关注民生福祉,推动离线休息权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吕国泉在全国两会上提交了一份《关于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的提案》,引起了广泛关注。吕国泉解释说:“离线休息权是指劳动者在法定或约定的工作时间之外,拒绝通过数字工具进行工作联络或处理工作事宜的权力。”这份提案当真说到了人民的心坎里。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在给劳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模糊了生活与工作的边界,“隐形加班”正在困扰着劳动者。一些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加入工作群,下班后依然可以通过微信等方式安排工作,“刚想休息,工作群就弹出消息”下班后回复钉钉、微信等消息在工作中已经变成常态。记者调查发现,“不敢离线”成为不少劳动者工作日常表现。不回消息是对自己的尊重,回复消息是对生活的妥协。面对休而不息的现实,大多数劳动者苦于生活的压力只能选择“哑巴吃黄连”。而将“离线休息权入法”无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其实,面对“‘下班了吗?’‘如下。’”的情况,也有不少工作者选择维权。2019年,一位刘女士在离职的时候申请了劳动仲裁。法院结合公司提供的考勤打卡记录等证实刘女士确实存在双休日及法定节假日加班的事实,而关于延时加班工资,因刘女士提交证据不足,未予支持。由此也不难看出“离线劳动法”施行时将会面临的一些问题:如何定义离线的时间和范围。我国从1995年施行双休制度,至今将近30年,但实际执行的情况相信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因此,进一步推动离线休息权入法与施行还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全国政协委员陈建飚说道:“劳动者除了劳动,还有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劳动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但不仅仅只是为了生活。与其要求职工24小时保持联络,不如提高其在工作时间内的工作效率,切实为双方利益考虑,而不是搞着看似努力实则靠压榨时间的形式主义。希望“离线休息权入法”不仅仅只是个提议,唯有继续推动落实,才能真正增强民生福祉。
    2024-03-16 11:45:40 0回复
    2
  • 别让“隐形加班”成为常态

    上班打卡监督了打工人的准时到岗,可下班打卡又是否能让打工人真正“下班”呢?新时代新工具的出现,便利无数,可在这背后,也就出现了无数的打工人在线“被工作”。根本停不下来的消息弹窗,不停打来的工作电话,哪怕回到了家也无法远离工作。这恐怕已经是所有职场打工人的工作“常态”。
    最近,一份《关于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的提案》引发关注,可谓是真真正正地道出了打工人的心声,能不加班就不加班,如果在线“被工作”了,就应该给予适当补助,这是合理的。在这背后,笔者认为,隐形加班的存在有着多方面的隐患,它的存在相对就是不合理的。
    首先,所有公司都有着明确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制度,在这一层面上,已经对员工有着上班时间的约束,上下班时间既有着明确规定,那就应该要从各个层面遵守。员工遵守了上班的时间,那公司是不是也要保证时间的规定是真实的,没有额外的加班呢?
    其次,员工每天的精神精力也有限,如若在上班强度已经很大的情况下,好不容易等到下班的休息,等着他们的还是无休无止的“加班”,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身体上,都无法支撑这么大的消耗。员工长期以往会压力过大,而这又会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影响日常工作,加重身体疲累,无法保证工作的准确性,恶性循环下来,双方都无益处。
    总结下来就是公司要尽量避免这样的隐形加班的发生,如若真的无法避免,公司也要尽量减少并且如提案表达出的那样,给予适当补助。有了补助员工内心也会更加平衡,才能将恶性循环优化为良性循环,让员工上班有积极性,工作有准确性,让打工人远离“隐形加班”的痛苦圈。
    2024-03-16 11:24:24 0回复
    1
  • 拒绝隐形加班,落实离线休息权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吕国泉提交的一份《关于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的提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
    数字化的普及,让工作与生活之间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成为劳动者的“第二皮肤”,无论身处何地,信息总是如影随形,“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更是常态。越来越多的劳动者被卷入到“在线工作”的漩涡中,他们的工作状态逐渐从传统的固定时间、固定地点转变为随时随地在线待命。这种无缝衔接的工作模式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让劳动者身心俱疲。笔者认为,因此,将“离线休息权”纳入法律保障,确保其实操性,显得尤为重要。
    其实,早在前些时间,就已审理过相关案件。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定:李某的工作属于用人单位管理用工,构成加班,判公司支付加班费。当时,该案被作为全国首例在裁判文书中明确涉及“隐形加班”问题的案例。其中,北京法院关于“隐形加班”问题判定而提出的原则,也为后来类似案件的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照标准。
    同时,现代经济的发展,劳动者的工作场所不再局限在单位,他们的工作模式愈发灵活。尤其是对于网络工作者来说,社交媒体沟通更是常态。然而,并非所有在线办公都算加班,若具偶发性和临时性,不影响劳动者生活休息,就不算是加班。但是,当代打工人面对的是柴米油盐,是钱和生活,即使知道“隐形加班”,也不能向老板说“不”。因而,如何合理规定离线休息权,区分生活与工作的界限,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就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快相关立法进程,明确离线休息权的具体内涵,对于需要线上办公的职业进行特殊考量。同时,执法部门加大监管与惩罚力度,建立维护平台,让消费者有渠道去维权,让“离线休息权”真正成为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之一;企业作为用人单位,应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休息的时间,避免工作群成为员工“休而不息”的平台;劳动者自身更应该关注相关权益,敢于拒绝“隐形加班”,敢于维权……此外,我们还应看到,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并非孤立的举措,而应与其他劳动者权益保障措施协同作用,构成一个完整的权益保障体系。
    总之,“休而不息”不应该成为当代打工人的常态,“离线休息权”也不应该只是纸上谈兵、形式主义,付诸实践,将其转化为劳动者实实在在的福祉才是关键。
    2024-03-16 10:49:05 0回复
    1
  • PAL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除了公务员和某些事业单位等外,能践行并固化而非任其野长的996这个"加班文化"
    就谢天谢地啦!
    空炮谁都会放,老板更爱的是"码涅"啊同志哥哎!
    不信就拭目以待吧。
    2024-03-16 03:05:07 0回复
    0
  • 保障离线休息权益,重塑健康工作环境
    近期,吕国泉先生的提案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呼吁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这一提案反映出社会上许多劳动者面临着“离线不离岗”的困境。很多人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在下班后依然被工作不断打扰,缺乏足够的休息时间和陪伴,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威胁,也不利于单位长期发展。
    为什么劳动者会在非工作时间“被工作”呢?首先,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手机、电脑等通讯工具普及,工作通讯更加便捷,员工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工作消息,打破了传统办公地点的限制。其次,一些企业普遍推行“996”工作文化,长时间加班成为常态,员工逐渐形成了在非工作时间也需要随时保持工作联系的习惯。再者,一些公司政策规定模糊,员工不清楚是否应该在休息时间接收工作消息,因此被迫或自愿无偿接受工作通讯的干扰。
    离线休息权的确立将重塑健康的工作环境,有助于劳动者充分放松和休息,缓解工作压力,预防工作引发的身心疾病。适当的休息放松可以使劳动者更加清晰地思考问题、提高工作专注度、增强工作动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实现个人和企业的双赢。
    综上所述,吕国泉先生的提案是非常有价值的。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既有助于提升劳动者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又能促进企业的持续繁荣发展。我们应共同努力推动这一提案的落实,为构建和谐、健康的工作环境做出贡献。
    2024-03-15 21:01:18 0回复
    0
  • 打破“随时待命”的常态

    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劳动者的生活与工作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吕国泉提交的《关于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的提案》不仅揭示了劳动者面临的持续在线压力,而且呼吁社会采取有效措施,以改善劳动者的工作与生活品质。这一提案的立案,标志着我国正式着手解决劳动者在线上“被工作”状态下的合理补偿问题。

    当前,职场人不仅面临八小时工作制和频繁加班,还要应对无时无刻的线上工作压力。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让“随时待命”成为了一种常态。工作邮件、即时消息、电话会议等隐形工作,随时可能打断个人的休息时间,给人们的身心带来巨大心理压力。手机不熄,人心难安,这已经成为不少人的生活写照。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几乎吞噬了职场人的全部生活。长此以往,不仅个人的时间被蚕食,身心健康也受到严重威胁。

    吕主任的提案正是对这种不合理现象的有力拨正,它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劳动者的离线休息权,确保他们在辛勤劳作后,能够享有真正的休息和恢复时间。保障劳动者的离线休息权不仅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同时也是对企业发展潜力的投资。只有当劳动者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和恢复,他们才能在工作中保持最佳状态,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当然,劳动者如果需要在线 “被工作”也应当得补助,比如提供额外的在线工作津贴。劳动者虽然不在传统的办公室环境中,但仍然需要保持在线状态,随时响应工作需求,处理工作任务。他们在这种状态下的工作投入,与在实体工作场所的工作投入并无本质区别,都是对企业或组织的贡献。

    总之,劳动者无论在何种工作模式下,都应当获得公平的待遇和合理的补偿。这不仅是对劳动者基本权益的保护,也是对现代劳动形态变化的适应和回应。通过离线休息权和为在线“被工作”的状态提供补助,我们可以确保劳动者的福祉,促进劳动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为企业或组织带来更高效的工作成果和更忠诚的员工。
    2024-03-15 20:29:26 0回复
    4
  • 保障“离线休息权”,破解“指尖上的加班”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在线“被工作”的现象愈发普遍。很多人会在下班后被迫加班,一些企业甚至将其视为工作需要,但对劳动者来说,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权益却无人保证。对于这种现象,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吕国泉提出了一份《关于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的提案》,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所谓的“离线休息权”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外,有拒绝通过电子信息设备处理工作的权利。大多数劳动者表示自己都隐性加班过,且没有补偿,反到换来一身“职业病”。这项提议对于“现代打工人”而言是一场“及时雨”,甚至对企业和社会都影响深远。
    “离线”不仅是拒绝加班,更是对劳动者健康的保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工作的前提。长时间的工作压力会给人带来心理负担,更严重的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劳动者在辛勤工作之余,能够享受休息的时光,调理好自己的身体,给自己充满电,能量满满地进行第二天的工作,提高效率,保证质量。企业也能减少因过度劳累导致的疾病和事故,从而降低运营成本。这对于企业和劳动者来说都是双赢的。
    “离线权”的实施也能帮助企业与社会健康发展。在数字时代,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产品或服务竞争,而是人才的竞争。保障劳动者的离线休息权,将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关系,从而为企业留住人才,提高企业的效益。社会上担心不“努力”而被淘汰的过“卷”风气,也能逐渐纠正过来,为劳动者减轻焦虑,帮助社会健康发展。
    将要将“纸上谈兵”化为现实还需多方努力。劳动者自身要加强维护合法权益的意识,敢于对侵权行为说“不”,改变以加班为荣的理念,让病态的工作模式在社会上消失。同时,也要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尊重劳动者的权益和尊严,合理规定工作时间,创设健康的企业文化,真正做到劳逸结合。有关部门也要加强监督体系,为劳动者提供便捷的维权渠道,提高企业违法成本,给劳动者筑起坚实的后盾。
    在劳动与休息的界限日益模糊的时代,吕国泉的提案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它守住了人民的健康,摆正了社会风气。我们期待该提案能得到更好的推进,为劳动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2024-03-15 12:30:14 0回复
    1
  • “离线休息权”撕开“隐形加班”的遮羞布

    网络时代数字信息技术提供了灵活的工作方式,但也模糊了工作与生活的边界。许多劳动者下班后,在微信等平台继续着“隐形加班”。《关于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的立案》的提出,撕开了当今社会普遍要求“隐形加班”的遮羞布。
    笔者以为,在如今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受到“在线被工作”的裹挟下,“离线休息权”的推行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刻不容缓。
    数字经济背景下,电子设备办公普遍,快捷方便的同时,也让劳动者“加班于无形”。明明已经下班了,却被要求工作群被随时在线,及时回复工作信息,劳动者“休而不息”。这种“在线被工作”使得劳动者下班之余,投入大量精力、高强度工作。牺牲休息时间却没有补偿,高投入与低回报让劳动者产生心理落差,压力倍增,从而进入一种毫无生机的内耗状态,影响心理、身体健康。
    “离线休息权”的提出,狠狠撕开了公司、企业要求劳动者“隐形加班”的遮羞布,为劳动者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划清工作与生活的边界提供保障。
    当工作与生活分离或是下班后的“在线工作”得到应有的回报时,劳动者不用去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甚至是以身心健康为代价去换取碎银几两。这对缓解劳动者在工作上无意义内卷、内耗的心理大有裨益。既可避免劳动者“身在曹营心在汉”,又能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进而有利于过于紧绷的社会公众心理得到一定的放松,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当下,经济的快速发展固然重要,但是健康且可持续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离线休息权”的具体实施,还需立法部门、企业、劳动者多方协同。共筑保护劳动者的长城。
    2024-03-15 08:50:51 0回复
    1
  • 捍卫“离线休息”权利,打破“隐形加班”困境
    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信息技术逐渐在各个领域渗透。加之企业发展的需求和通讯工具的升级,通过钉钉、微信等社交软件处理工作已经成为不少打工人的常态。这种“隐形加班”正在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打工人的离线休息权和隐私权,不仅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工作效率。
    针对这一现象,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吕国泉在今年两会上提交了一份《关于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的提案》。吕国泉委员呼吁,国家层面应确立保护离线休息权的法律规定,为劳动者维权提供法律支撑。这次提案不仅是对劳动者离线休息权的捍卫,更体现着我国劳动法需紧跟时代潮流、积极关注人民需求和愿望的大趋势。
    其实早在今年1月,北京高院工作报告中就提到了一起利用微信等社交软件工作的“隐形加班”案件,该案是全国首例在裁判文书中明确“隐形加班”问题的案件。可见,在网络时代,数字信息技术有时的确成为了用人单位霸占劳动者休息时间的工具,造成劳动者“休而不息”的局面,使他们陷入“隐形加班”的困境。劳动者“离线休息”的权利得不到保障,久而久之,捍卫权利的呼声就会越来越高,这是信息化时代发展带动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家和社会文明发展的关键一步。
    当然,对于一些具有特殊性质的职业,完全做到“离线休息”是不切实际的,但对于一般职业和一般情况,维护“离线休息权”则是不可退让的举措。因而如何界定工作与生活的“边界”,如何规定特殊职业与一般职业的离线休息权,是离线休息权成功写入法规的难点。
    离线休息权的捍卫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捍卫。除了需要立法机关制定切实有效的法律法规,相关执法部门也要严格执法;企业需要建立健康的工作文化,避免在员工休息时间布置工作;员工也需做好自己权利的维护者,敢于维权,敢于说“不”。
    勿让“隐形加班”成为“隐形侵权”的遮蔽伞,“离线休息权”是身处在网络时代的劳动者的应有之权。立案只是第一步,希望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离线休息权”不再被无原则的侵犯,“隐形加班”的困境也能够得到有效化解。
    2024-03-14 23:12:41 0回复
    1
  • 在线“被工作”何时休?离线休息权亟需保障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也越来越快。各式各样的社交通讯工具提高人们沟通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隐形加班,肆无忌惮地占领了人们的休息时间,工作和生活的边界变得模糊,所谓“碎片化”的时间透支了人的精力,身心俱疲与劳逸失衡让人们叫苦不迭。根据2022年,某招聘平台的调查报告显示,84.7%的职场人在下班后仍会关注工作消息,40.5%的职场人加班后得不到任何形式的补偿。
    对此,近期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吕国泉提交一份《关于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的提案》引发关注。据最新消息,目前该提案已立案。吕国泉认为,在线“被工作”了,就应该给予适当补助。以透支身体健康的方式获得必要的生存条件,对企业和劳动者来说都是不可持续的。笔者认为离线休息权亟需立法保护,这是企业和劳动者的双赢。
    互联网发展对用工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而离线休息权是数字时代在劳动关系领域出现的一个比较新的权益。劳动者拥有正常的休息权是常识,离线休息权被广泛关注则表现出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但同时也反映出在劳动关系上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休息权难以得到良好维护。
    为什么隐形加班会成为人们的痛点?第一,内卷严重,线上加班往往没有加班费,但不加班就会成为“出头鸟”可能会遭到职场“孤立”,被领导同事针对,也可能导致扣工资或者丢掉工作,从而被迫加入加班。第二,工作生活场景交织,加班事实难以举证,线上加班情形模糊,工时难以认定,劳动者维权困难,维权成本高昂等问题,让劳动者往往选择忍一时风平浪静。
    所以,这份提案是维护劳动者休息权的一个好的开始。对此,国家应出台相应法律保障,进一步明确线上加班情形,认定工时,保障劳动者权益。在司法裁判和劳动监察方面,具体完善制度,监察机构加强监管,让劳动者更有底气对隐性加班说不。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路。”离线休息权需要社会各方更多的关注和落实,在竞争压力日增的现代社会,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激情以及对企业的满意忠诚度会成为企业的隐性财富。更好保障其离线休息权,才能更好形成效率与情绪的良性循环,从而推动企业走的又稳又远。
    2024-03-14 22:56:25 0回复
    2
  • 把下班的自由时间还给打工人
    下班后绝不回复和工作有关的一切微信,这是你期望的泼天富贵吗?全国两会在即,全国政协委员吕国泉提交一份《关于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的提案》,这份提案可谓是写到打工人的心里去了。
    数字时代的通讯工具,提高了人们沟通的效率,也模糊了工作与生活的界限。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但是现在迅速的互联网络,即将把时间的海绵榨干。生活与工作的边界感几乎是不存在的,你可能在半夜收到领导的微信,工作群周末依然消息不断。隐形加班日益常态化,成为“无偿加班”,“休而不息”,身处其中的打工人往往有苦难言。
    不可否认,科技的进步让时间的利用效率更高,也让个体的价值得到更充分的发挥。然个体的精力是有限的,总有消耗殆尽的一天。跑得太快却跑不长远,年纪轻轻的不是这个地方疼就是那个地方痛,心理问题也日益严重,身心的双重“脆皮”与工作对生活的“无孔不入”,隐形加班的蚕食性压力分不开。职场打工人有种被支配的无力感,上司的消息不敢不回,回得慢又怕被误会成工作态度不积极。
    因此,“离线休息权”的提出非常符合当下需求,在劳动法立法层面引入“离线休息权”,让法律成为劳动者的底气,该提案正式立案又是对劳动者休息权的进一步保护。然而,此消息一出,广大网友的态度稍显悲观:提案年年有,不落实不就等于画饼。双休都难以实现,更何况是搞定“被工作”,就像番茄炒蛋都做不好,就想做佛跳墙了。
    的确如此,只提案不通过,通过了又不落实,最终只会消耗掉职场打工人最后的激情。对此,就需要完善提案内容,指导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列入界定、补偿离线休息权的条款,并约定线上加班补偿费用。同时,执法部门要加大监管和惩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把下班的自由时间真正归还给打工人。
    2024-03-14 21:26:02 0回复
    2
  • 拒绝“休而不息”,保障“离线休息权”
    近日,针对当下劳动者对延长休息时间的呼声和期待,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吕国泉提交一份《关于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的提案》,关注劳动者权益话题再次成为公众讨论的热点。“离线休息权”入法,才能最大程度地拒绝“休而不息”。
    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一般解释为劳动者享有“休息权”,那么什么是“离线休息权”?离线休息权,指劳动者在法定或约定工作时间之外,拒绝通过数字工具进行工作联络或处理工作事宜的权利。“休而不息”现象的出现离不开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工作的时间和空间不再受限制,大大提高了打工人办公的灵活性和方便程度,但也出现了工作和生活的边界开始模糊的问题,渐渐地“休而不息”成为了当下劳动者隐形的压力。
    以透支身体健康的方式获得必要的生存条件,对企业和劳动者来说都是不可持续的。“刚想休息,工作群就弹出消息”“周末培训,还要团建”……直指劳动者“隐形加班”隐痛,离线休息权一经提出便引发不少网友共鸣。这些隐形工作有些甚至是没有加班费的,不仅占据了劳动者下班的自由时间,让劳动者失去自己的兴趣爱好,甚至因为随时待命工作,压力过大,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企业过分压榨员工工作价值,只会让员工渐渐丧失对工作的热情,加剧公司和员工之间的矛盾。
    “离线休息权”入法,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劳动者权益。在上层建筑方面,国家立法对线上加班和加班费进行明确的规定,加强监督,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同时,面对“休而不息”,劳动者可以勇敢说“不”,“离线休息权”入法更方便劳动者运用法律保护自身利益;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给予劳动者人文关怀,合理安排加班和休息时间。
    总之,加速“离线休息权”的落实,才能避免“休而不息”的现象,真正意义上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024-03-14 20:04:31 0回复
    1
  • 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促进和谐的劳动关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便捷,即使身在异地,也可以及时取得联系。但是,身处一个“时刻在线”的时代,人们也面临了工作信息无休止涌入的情况,电子邮件、微信等通讯APP,让劳动者常常在休息时间受到工作命令而无可奈何地加班,使人们难以摆脱工作的束缚,变成将一生时间都投入工作的“打工人”。这种现状导致隐形加班成为一种常态,使劳动者在不知不觉中为工作付出许多的时间和精力,也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全国政协委员吕国泉提出了一份《关于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的提案》。吕国泉认为,在休息时间工作,就应该给予适当补助。劳动者以透支身体健康的方式获得必要的生存条件,对企业和劳动者来说都是不可持续的。这一观点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许多劳动者表明这一提案说出了广大打工人的心声。
    根据中国青年报社的社会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者呼吁遏制超长加班、隐形加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分工的精细化和高效化,让工作强度和压力不断增加,许多劳动者为了工作的稳定和发展不得不接受加班的现实。这种现象的出现背后反映了劳动者权益受损、劳动关系不平等的普遍存在。吕国泉委员的这些建议,不仅可以减轻劳动者的工作负担,提高生活质量,还有助于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当劳动者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时,他们才能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和创造力。
    对于隐形加班问题,社会各界都应该引起重视并采取措施。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劳动监督,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其次,企业等用人单位要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避免强迫加班和不支付加班费的行为。最后,劳动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应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轻易妥协。
    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不仅是对个人利益的维护,更有助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希望这一问题可以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探讨,解决问题,让劳动者获得应有的回报,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
    2024-03-14 16:50:42 0回复
    1
  • 离线休息权应受到法律保护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吕国泉首次提出“将离线休息权”入法,提高企业隐形加班违法成本,再次把休息这个神圣权利送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引发网络热议。其实,多年前就有学者提出“完整休息权”的概念,与“离线休息权”异曲同工,从不同角度对休息权进行保护。
    休息权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劳动者在履行劳动义务的同时依法享有休息、休养的权利,这是工人阶级通过长期斗争而得来的权利。作为一种法定权利,休息权是劳动者享有的使自己体力和脑力得到恢复,以及得到闲暇以享受生活和获得充实与发展的、不受非法干涉和骚扰的一种人格权利。但随着竞争的加剧,为降低劳动力成本在产品价格中的比重,一些企业经常把牺牲员工休息权作为代价。
    有的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将是否愿意加班作为是否录用的前提,而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劳动者别无选择;有的单位一旦员工拒绝长时间加班,就可能被视为对单位不忠,对工作不爱,不愿意奉献;有的单位以各种借口拒绝员工休息休假,甚至对休息员工穿小鞋,进行打击报复。尤其是互联网成为企业运行和管理的工具后,以前被视为金科玉律的8小时工作制变成了不定时工作制,劳动者完整的休息权呈现碎片化、脆弱化趋势,最极端的就是要求全天在线,演变成24小时工作制。如果在微信群、工作平台反馈不及时就视为工作不努力,甚至扣奖金受处分。
    离线休息权,休息是目的,离线是保障。没有离线就得不到真正的休息,这是互联网时代用物理隔离保障休息权的一种手段,尽管简单粗暴但效果可期。
    确保离线休息权,还要解决在岗休息的问题。一方面是不离线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休息,前不久有一名员工离职后花了3个半小时,退了600多个工作群,在线就是上班,只有辞职才有休息;另一方面也不可否认,即使在岗,也有员工上班摸鱼,名义上在工作,实质上在休息,在线休息与“不离线无休息”形成很大反差。
    保障离线休息权,是为了员工有更好的身体、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高效率的工作,最终还是要靠业绩说话。工作时要全身心投入,要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益;休息时要全身心放松,要真正让员工实现休养生息。如何平衡好这两者的关系,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对矛盾,“离线休息权”才能真正得到保障。
    2024-03-14 11:01:07 0回复
    1
  • 劳动者休息权须依法保障

    疏影

      日前全国两会上吕国泉委员提交的《关于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的提案》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乃因为当前劳动者的正当休息权被剥夺越来越常态化。不仅私企的“996”显得“理直气壮、名正言顺”,而且国企甚至机关事业单位员工工作时间之外的时间也常常不属于自己。下班后、双休日、法定假日,工作群里冷不丁就“嘀嘀响起来”,甚至洗浴都不定心,夜里睡觉不敢关机,生怕手机上来了工作信息没有及时回复而被老板处罚或上级批评。宪法第四十三条、劳动法第四章,就这样被堂而皇之地束之高阁。

      老板或上司或许有难处,突然发生了紧急情况,或者忽然来了新颖想法,不得不及时呼唤迅速传达给下属员工。其实不然。对于“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情况,劳动法是明确规定可以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或临时要求加班的。问题是日常工作中的所谓“紧急情况”并不紧急,次日上班再安排也不迟。至于“突发之奇想”,更应来日再传达,而不该随意打扰下属员工的休息,搞得大家24小时都紧张兮兮的。

      吕国泉委员建议“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入法,就是要根据互联网以及通讯方式的发展状况,与时俱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劳动法立法层面引入离线休息权,指导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列入界定、补偿离线休息权的条款,约定线上加班补偿标准,以便提高企业隐形加班的违法成本。实际操作中,不但“在线被工作”要算加班必须给予适当补助,而且要杜绝随意性、经常性发生“在线被工作”的事情,保障劳动者下班后离线休息的权利。透支身体健康,首先对劳动者是不可持续的,更是违反劳动法和宪法的。
    2024-03-14 09:02:28 0回复
    1
  • 休息时间在手机APP上布置工作,如果是口罩、重点任务等等特殊情况下没问题,如果是一般情况下,下了班还要啰里啰嗦就是低效率不尊重生命的能力缺乏表现。
    2024-03-14 02:57:01 0回复
    1
  • “离线休息权“立案是对群众呼声的最好回应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吕国泉提交的《关于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的提案》已正式立案,接下来相关部门将就该提案与吕国泉进行沟通并给予答复。
    作为一名底层劳动者,看到这一积极回应真的很欣喜。“离线休息权立案”,不仅是对劳动者权益的维护,更是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数字疲劳”现象的深刻反思和积极应对。
    离线休息权的提出,是对当前快节奏、高强度工作环境的直接回应。在数字化、网络化的今天,很多人即便下班也难以摆脱工作的束缚,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成了“全天候”的工作伙伴。这种“在线被工作”的状态,不仅剥夺了劳动者应有的休息时间,更在无形中透支了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影响劳动者生活质。
    离线休息权的保障,体现了对劳动者身心健康的深切关怀。劳动者是社会的基石,其身心健康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将离线休息权立案,后续还可能立法约束,这样的举措不仅是对劳动者权益的明确保护,也是对其工作贡献的尊重和认可。通过法律手段,确保劳动者能够在工作之余得到充分休息,有利于提升劳动者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进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当然,离线休息权的实现,需要企业和劳动者共同努力。企业应当尊重劳动者的休息权,劳动者也应当学会在工作和休息之间找到平衡点,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
    总之,作为一名普通劳动者,期待这一提案能够尽快转化为具体的法律制度,为劳动者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律保障,让劳动者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满足。
    2024-03-13 22:20:04 0回复
    1
  • 信息时代模糊劳动与休息界限 如何捍卫自身权益?
    两会期间,吕国泉带来了一份《关于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的提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究其原因,正是信息时代模糊了劳动与休息的界限,导致很多劳动者下班时间后仍然接收到工作信息,将本该属于自己的休息时间变成了隐性加班。
    这种新型的加班方式对劳动者权益的侵害甚至远远超过普通的加班,它代表着无休无止的信息轰炸,没完没了的夺命连环call和要求劳动者永远在线待命作出工作回应的不合理要求。而作为劳动者,长此以往只能日渐憔悴,为离线仍不休不止的工作消得伊人憔悴。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对于这样的立法提案自然是欣喜的,但是任何法律法规从立法到落地,要面临的困难都不少。因此真正保障劳动者的权益,需要立法机关立足实际,听取民意,科学立法;需要政府等行政机构严格执法,需要法院等司法机关公正司法,需要企业遵守相关法律,担当社会责任,更需要全社会、每一个你我行动起来,参与进来,才能切实保护好劳动者的离线休息权。
    愿工作与休息界限分明,愿劳动者的离线休息权落到实处!
    2024-03-13 22:04:59 0回复
    1
  • 让离线休息权落到实处,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
    近日,《关于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的提案》正式立案,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该立案既体现了国家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也让处于隐性加班下的劳动者们看到了曙光。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行各业都在争分夺秒地工作,试图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在自己的行业中拔得头筹。为了按时完成甚至超额完成业绩,许多企业会要求劳动者在非工作时间进行线上工作。新一代的上班族往往面临着“996”、加班、熬夜等状况。在超强度的工作下,非工作时间线上工作对于他们来说已然成为一种负担。为了达成要求,许多上班族便透支自己的身体健康在竞争激烈的岗位上获得生存条件,这显然是不可取的。与此同时,离线休息权便显得尤为重要。
    应当看到,无论是企业还是劳动者,都应当把身体健康放在首位。“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拥有了健康的身体,劳动者在工作岗位上的奋斗才有意义。企业要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为劳动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要求劳动者们适当的离线工作,但要予以适当补助,这是对劳动者离线工作的认可与鼓励。劳动者对于公司的作用不容忽视,他们的努力和奋斗是公司成长和强化的关键因素。只有有劳有偿,提高劳动者的待遇,才能激发劳动者的工作热情,让他们的工作更有动力。落实离线休息权,切实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才能让企业走的更稳更远。
    值得注意的是,离线休息权的立案,不只是国家层面的一纸宣言,更应是相关部门和企业落到实处的实际行动。社会的有效运转既需要科学立法,更需要法律的有效落实和严格监管。相关部门和企业一起发力,让离线休息权落到实处,让劳动者在法律的保护下更有底气和信心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2024-03-13 20:30:24 0回复
    1
  • 向休而不息说不,捍卫离线休息权
    在数字化时代,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许多工作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完成,这使得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变得模糊。劳动者下班后回复钉钉、微信消息已成常态,更有甚者,在半路平静的拿出电脑开始处理临时的任务,像是习以为常。
    在两会期间吕国泉准备了一份《关于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的提案》,该提案已被立案。吕国泉曾明确表示,数字信息技术让隐形加班日益常态化,成为“无偿加班”,另外模糊了工作与生活的“边界”。一些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进工作群,下班时间依然可以通过微信等方式安排工作,劳动者“休而不息”“人在曹营心在汉”,休息权、隐私权得不到保障。因而劳动者需向休而不息说不,捍卫自己的离线休息权。
    劳动者下班后手机不能静音,需要随时待命,生怕自己错过上司布置的任务。劳动者下班后非但不能放松自我,享受自己的私人时间,反而需要时刻紧绷着精神。在身体和精神上无疑给他们带来了莫大的压力,在生活和工作之间丢失平衡,劳动者难免心生不满。私人时间沦为无偿加班,劳动者休而不息,这何尝不是企业对劳动者的一种压榨。劳动者并非机器,他们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休息和恢复,企业不该一味追求利益上的成效,更该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一同保障离线休息权。企业以透支员工身体健康的方式来获得必要的生存条件是不可持续的。
    立案与实行之间存在许多距离,缩短这个距离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企业需要认识到离线休息权的重要性,将员工的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尊重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更应尊重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合理规划安排,制定静音时段,避免员工休而不息,减少不必要的加班。清晰界定工作与生活的边界。劳动者不仅要合理高效的完成任务,在面对无偿加班时也要勇于向休而不息说不,必要时可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当无法避免“被加班”时,企业应向劳动者给予加班补助,而非一味地剥削,让其无偿加班。
    重建工作与生活的边界感,给自己,给企业修养生息的时间,向休而不息说不,一同捍卫离线休息权。
    2024-03-13 20:12:43 0回复
    1
  • 劳动与休息界限模糊:我们应如何维护身体健康?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吕国泉提交了一份《关于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的提案》。该提案一经提交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且据最新消息,该提案已被立案。其主张很明确:被迫的在线工作应该得到适当的补助,强调身体健康对企业与劳动者的重要性。因而人们便产生了对“离线休息权”的不同看法。
    该提案的提议目的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基本休息权,认为劳动者在非工作时间应该被给予完全休息的权利,倘若在线工作不可避免,也应该得到相应的补助。我认为该提案无论是对于劳动者本身还是企业,都是可持续的。
    在劳动者方面,个人的身体健康可以到得有效的维护。倘若长期处于持续的工作状态下,劳动者可能会面临压力过大,睡眠不足,精神恍惚等身体问题,对身体与心理都造成危害。离线休息权的实施可以在维护劳动者健康的同时,帮助其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在企业方面,一方面劳动法曾对相关的劳动问题做过明确规定,此提案的提及可以增强企业对劳动界限的意识;在另一个方面,离线休息权可以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未来的稳定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当然,这也只是“纸上谈兵”,如何让提案成为现实才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在我看来,企业应该积极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提供合适的离线休息环境,完善相关的规则制度,宣传健康工作的生活方式。只有社会各界主动配合实施,才能提高提案的可行性。
    在我看来,“离线休息权”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和保障。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劳动与休息的界限愈发模糊,这个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建立相关的法律制度,加大对离线休息权的宣传语教育也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与劳动者的双向可持续。
    2024-03-13 19:38:32 0回复
    1
  • 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呼唤健康工作文化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吕国泉提交的《关于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的提案》引发了广泛关注。在当前数字化、网络化的工作环境中,劳动者“在线”时间不断延长,休息与工作的界限日益模糊。吕国泉的提案旨在呼吁保障劳动者的离线休息权,强调过度工作透支身体健康的不可持续性,这无疑是对于现代工作文化的一次深刻反思。
    健康是工作的基石。离线休息权的核心在于尊重和保护劳动者的身心健康。长时间的工作和高强度的压力不仅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还会对工作效率和创造力产生负面影响。健康是工作的基石,没有健康的身体,任何工作都难以持续和高效进行。因此,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不仅是对个体的关怀,也是对企业长远发展的投资。
    企业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提倡保障离线休息权的背景下,企业应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员工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工作环境。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提供必要的休息设施、建立健康的工作文化等方式,确保员工的休息权得到切实保障。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还能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工作效率和更好的社会声誉。
    除了企业的自觉行动,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也是保障离线休息权的重要手段。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劳动者的休息权益,并对违反规定的企业进行严肃处理。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提供税收优惠、资金支持等方式,鼓励企业积极落实离线休息权保障措施。
    倡导健康工作文化。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健康的工作文化,是保障离线休息权的长远之计。我们需要改变过去那种以加班为荣、以透支健康为代价的工作观念,树立健康、高效、可持续的工作理念。通过媒体宣传、教育引导等方式,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离线休息权的重要性,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共进,推动健康工作文化的建设,为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2024-03-13 18:21:10 0回复
    1
  • 数字时代的劳权新篇章:离线休息权的立法之光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变得愈发模糊,劳动者的休息权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全国政协委员吕国泉提出的《关于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的提案》如同一缕曙光,照亮了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新天地。这一提案的立案,不仅是对当前劳动形态变化的积极回应,更是对劳动者尊严与健康的深切关怀。
    “离线休息权”的提出,是对传统劳动法的一次重要补充。在现代社会,劳动者的私人时间常常被工作信息无情侵占,这种“隐形加班”现象已成为职场的常态。吕国泉委员的提案,正是对这一现象的有力回击,它呼吁在法律层面明确界定劳动者的休息时间,保障其在非工作时间免受工作干扰的权利。
    提案中提到的在线“被工作”应给予适当补助,是对劳动者辛勤付出的合理补偿。在追求效率与利润最大化的今天,劳动者的健康与福祉不应成为牺牲品。这份提案深刻揭示了劳动关系应该是可持续的,强调了企业与劳动者共同发展的重要性。
    然而,立法只是第一步,如何确保“离线休息权”从纸面走向现实,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挑战。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法律的严格执行、企业的自觉遵守、劳动者的积极维权,以及工会等社会组织的有效监督。只有当这些要素形成合力,劳动者的“离线休息权”才能真正得到保障。
    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劳动者的权益保护需要与时俱进。吕国泉委员的提案,不仅是对劳动者权益的一次深刻思考,更是对劳动法立法的一次创新探索。让我们期待这一提案能够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立法之光,照亮劳动者的幸福生活和企业的健康发展的道路,成为数字时代的劳权新篇章。
    2024-03-13 17:55:04 0回复
    1
  • 【平常语】让隐性加班获得显性补偿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作并不局限于在车间和办公室了,网上工作也是一种工作形态,或者说是某些行业的重要的工作方式,比如从事外贸工作的,主要就是在网上开展工作。网上工作又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那么问题来了,一些人在休息时间遇到了工作怎么办?不做吧,责任所在,你又不得不完成。接手吧,一干可能就是半天,严重占用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支付当事人的报酬就成了必然。
    其实,法律对此已经有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对这种情况有明确的规定,“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同时规定,对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些特殊的行业应该关注劳动者在线“被工作”了情况,当然还可以考虑合理安排当事人补休,从而让劳动者的休息权得到保障。同时,有些工作可能任务本身并不重,但就是时间不确定,这就要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进行充分协商来确定报酬了,比如可以像工厂算计件工资那样,以完成事情来定报酬,而不是以时间论。什么意思呢,就是一项工作,用人单位只以完成工作量付酬,而不限定劳动者是在单位还是在家完成,是工作时间还是非工作时间完成,相当于包干性质,这样双方都会乐意的。总之,只有让隐性加班获得显性补偿,劳动者才能身心愉快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2024-03-13 15:46:49 0回复
    0
  • 还是“离线休息好”!
    2024-03-13 15:18:47 0回复
    0
  • 尽量不要在线“被工作”。
    2024-03-13 14:53:37 0回复
    0
  • 6415
    积分
  • 179
    博文
  • 1220
    被赞

个人介绍

平常语(原常言道)栏目沿用“常州三人谈”和“博客周话题”的采编风格,每周在报纸版面及常州网博客发布话题,刊发围绕该话题从不同视角撰写的评论文章,面向社会各界征集稿件。欢迎某一领域有专长的研究者、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业界精英、评论爱好者等赐稿,请勿一稿多投。一经录用,稿酬从优。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