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古槐滩簧】锡剧考论 · 古装化对常州滩簧的影响

方块糖 最后编辑于 2024-01-30 08:49:23
16927 5 8

滩簧大同场时,入才子佳人戏,因其内容已起变。从姐姐哎、哥哥哎农村题材戏(对子戏、小同场戏)到公子和小姐历史人物题材戏(大同场戏)。让台上的演出形式更进一步,慢慢古装戏形式初具雏形。

《西厢记》杨企雯 梅兰珍 .jpg

常州滩簧从以现实生活为主的时装戏向古装戏的过渡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改变。常州滩簧古装化在后来的走向中,产生了深刻的意义。自换上古装之后,整体造型就发生了改变。这不仅是换衣服的事,而一切身段,动作,化妆乃至唱腔,文场也随之改变。

当然,常州滩簧古装化并不是瞬间改变。比内容的改变慢了几年。滩簧的传统模式是“一生一旦”坐着对唱,因当时没有女演员,旦角由男演员反串。没有身段表演,也没有戏装,只有简单的化妆。男角头戴瓜皮帽,身穿布袍长衫,拿一把折扇;旦角略施脂粉,头上戴个发髻,身穿女褂,腰束布裙,手拿一方手绢。

辛亥革命后,政府对滩簧的禁令逐渐松驰,常州滩簧在武进城乡又逐步流行起来。据1915年《武进日报》的报道:512日,政成乡横林镇连日演唱滩簧,毫无顾忌,自夜达旦,观者如堵,几等逢场作节。

《金玉奴》王彬彬、梅兰珍.jpg

在这样的形势下,王嘉大和在染坊做工的白三和尚以及会拉胡琴,以卖鱼为生的朱多宝,到常州城里来唱滩簧。先到青果巷李家去唱,接着到府直街殷家唱。

常州滩簧试着穿古装、化彩妆表演,王嘉大乡邻邵家少奶奶说:“你们光唱还不行,还要像京戏一样表演。”她还把自己穿戴的花缎裙、灰鼠皮袄和珍珠蝴蝶花送给王嘉大打扮。这一打扮还真出了戏剧效果:活脱脱真像一位漂亮少女!王嘉大是第一个穿古装、化彩妆后的上舞台的滩簧艺人。

据说1920上海乌镇路品芳茶馆。只是当时衣服还是非常简陋的,所谓古装只不过戏班中有一二个做裁缝师傅的男演员买了几丈花洋布做袍子穿着罢了。全剧服饰很不一致,花样繁多,任何服饰凑在一起,就连寺庙里菩萨所着的衣服也拿去了。这种杂七搭八服装形式毕竟没有得到普及。

朱文亮、王彬彬、梅兰珍、袁彩风.jpg

常州滩簧真正穿上古装(当然还是很简陋的),大约1927。锡剧改革家孙玉翠(常帮)于杨树浦八埭头如意楼演出时,已形成古装化、京剧表演之路。

上海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物质和文化条件都十分优越。江浙各地戏曲艺人纷纷来沪谋生,谋发展。在竞争激烈的大上海地方戏曲应顺应历史潮流,寻求出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常州滩簧是取历史上的人、事、编大同场戏的古装化路线。这不仅常州滩簧(锡剧)如此,除了申曲走上文明戏之路之外,“的笃”板(越剧),苏滩,甬滩等地也走上了古装化之路。它与京剧十分接近,不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能仿效京戏的风格。

封建社会里,京剧团很早就集中起来了,二百多年来经无数文人和艺人之手,做了许多加工和改进。不管是在演唱,制作上,文武场上,还是服装,化妆等方面都相当成熟并形成系统。到了旧社会,对于各地方戏曲剧种来说,起了重大影响作用,这就不奇怪了。地方戏借鉴京戏形式并保留其原有特色。例如在音乐上,仍沿用原来腔调。同时从内容(剧目)吸收方面看又并非无条件,应依据自身水平与需求。常州滩簧,主要是吸纳文场戏。从才子佳人的公案戏开始,到后来的逐渐迁移。有些太大的历史戏和武戏,有太沉重的做工,武功和唱功,滩簧不会搬来。总之常州滩簧在接受京剧影响的同时,又保持着其地方性。

常州滩簧艺人从学习京戏中寻找出路,以孙玉翠为负责人。他首先邀请京剧界的艺人来队教戏。那时有个常州人,唱京戏小生,叫王浩平,来到孙家班。除教戏外,还教滩簧艺人挂嗓子、学台步。从而使古装戏表演水平,有所提高。

因此各滩簧班社纷纷学起花样,先后有不少京剧界演员和职工加入滩簧班子担任辅导或工作。除了王浩平外,还有何尚志,他在京剧班点汽油灯点了二十年,京戏天天看,熟悉透了,可以说所有的京戏都在他的肚子里。他去著名的李家班做大衣箱(李庭秀),为他们排演许多京剧本子,其中《换刀杀妻》是他最早排演的。

其时约1934年。从这个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短短的七到八年里,不仅从剧目中学到京剧,古装的服饰也比较齐备。否则就无法使用拥有管衣箱的领导。另外有唱花脸赵金奎于1935年前后为孙玉翠班排《狸猫换太子》也就是说到现在龙袍戏才有。也有一位京剧演唱老生黄翠芳因为嫁给滩簧艺人张雪霞而终身供职滩簧界。三十年代京剧界艺人们来滩簧界打工的人数不胜数。

那末常州滩簧研究京戏到底研究的是什么?可谓是音乐(曲调)之外的包罗万象。诸如衣服、道具、妆容、台步、演出、文武场、单个曲调(高拨子)乃至以后拆帐制。

由于常州滩簧向京剧学习古装化,一些京剧艺人到滩簧班社工作,开头他们还只是帮助排戏,帮助后台工作,后来就有京戏演员登台了。例如孙玉翠班扮演包公等人,包公是京剧演员(赵金奎)扮演。“京”与“簧”合班的现象应运而生。如一戏中的一段全唱京戏而另一段则全唱滩簧调;还有部分人唱二簧或簧调。这一现象1936年左右尤为常见,抗战期间还曾流行于广大农村,此后便日渐没落。

滩簧自民国初年传入上海至1949年解放以后,在短短的三十多年时间里,由对子戏发展成为同场戏。不论在剧目,服装,演出,文场,音乐等诸方面都取得长足的进步,从而具备成为新型剧种所需要的诸方面条件。这些是先辈艺人努力的结晶。但八年抗战期间,艺人亦遭受空前痛苦的遭际。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泉水涓涓
  • 双桂女
  • 竹青
  • 章晓郁
  • 顺其自然者
  • 八月小龙
  • 无所求
  • 米眯
发送

5条评论

  • 艺术研讨
    2024-02-10 17:52:19 0回复
    0
  • 可见融合了不少内容
    2024-01-29 14:11:35 0回复
    0
  • 先辈艺人留下的文化结晶
    2024-01-29 09:16:20 0回复
    0
  • 武进腔锡剧蛮好听的。
    2024-01-28 14:14:28 0回复
    0
  • 从滩簧到锡剧,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2024-01-28 14:09:30 0回复
    0
  • 8345
    积分
  • 113
    博文
  • 1013
    被赞

个人介绍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