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10个经典模型之七:菲利普斯曲线

安文 最后编辑于 2024-01-09 13:47:40
526 2 3

10个经典模型之七:菲利普斯曲线

安  文

二、宏观经济学模型(Macro Model)

菲利普斯曲线(The Phillips Curve)

菲利普斯曲线,最初是由新西兰统计学家威廉·菲利普斯提出来的。他于1958年根据英国近百年(1861-1957)总体经济数据,画出了一条表现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关系的曲线:名义工资率的变化率与失业率呈负相关关系。

19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洛根据美国宏观经济数据,证实了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交替关系在美国同样存在,并指出,可根据菲利普斯曲线所揭示的这种关系,来指导宏观经济政策,通过紧缩或扩张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将通货膨胀和失业控制在社会可接受的水平。

但60年代末米尔顿·弗里德曼和埃德蒙·费尔普斯等人发表文章批评菲利普斯曲线,否定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在长期经济中存在相关性,并认为,政府利用菲利普斯曲线在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进行权衡是危险的。因而得到如今的菲利普斯曲线。

2.png

       菲利普斯曲线虽源于经验研究,但也可通过AD-AS模型推导出来。短期的权衡取舍成为60年代宏观经济政策的操作工具,政府通过政策改变和通胀预期管理来完成宏观经济目标。长期不存在这样的取舍关系,原因在于长期回到古典经济学的世界,价格只影响名义变量而不影响实际变量。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泉水涓涓
  • 安老师的学生
  • 子兵
发送

2条评论

  • 米尔顿·弗里德曼和埃德蒙·费尔普斯等人对菲利普斯曲线的批评是非常正确和有必要的,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来调控宏观经济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因为总有蠢货们会把相关性当成因果性!!!

    相关性有100分的两件事物,之间因果性也可以是0分。(当然,也可以是30、50,甚至也是100)
    在我看来,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都是在一系列决策下,经济活动最终的果。当然了,刻意地去调控通货膨胀率,这个刻意的行为也会成为其他果的因,只不过这个因果性是一定远不如看起来的相关性那么大。

    长期看来,一个好看的通货膨胀率跟一个好看的失业率,它们只能是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果,它们只能是果!

    所以,终究是要在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上,去下苦功夫,玩个宏观调控手段来投机取巧是万万行不通的。
    2024-01-09 21:21:10 0回复
    0
  • 菲利普斯曲线是不是经济规律?
    2024-01-09 15:01:12 0回复
    0
  • 22406
    积分
  • 1666
    博文
  • 7340
    被赞

个人介绍

河海大学退休教师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