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平常语(原常言道) 2023年12月20日-2023年12月24日新话题

常言道 最后编辑于 2023-12-20 10:13:29
9401 13 6

北京大学工学院副教授李植日前发文吐槽北大门禁系统,他没有授权学校使用其个人信息,进出校门只能亮工作证入校,亮证后他直接抬腿跨过闸机栏杆,保安多次拉扯后已认识他,也就不再阻拦。12月2日,他再次“跨栏”入校,当值保安可能不认识他,就一直在后面追,跑步没追上,又骑自行车追。最后,这场“跑步比赛”以李植向保安出示工作证为结局。对此,你怎么看?请注意,每周日晚截稿)

即日起,《文笔塔·观点》版每周三出版


12月20日常言道刊发名单:

卢识宜、金不昧


A0520231220C.jpg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嫳屑男子
  • 竹青
  • 顺其自然者
  • 文学院
  • 西江月
  • 周舟
发送

13条评论

  • 【平常语】副教授“跨栏”,个人信息不能“跨栏”
    近日一件小事上了热搜,北京大学工学院副教授李植没有授权学校门禁系统使用其个人信息,进出校门只能亮工作证“跨栏”入校。12月2日,他再次“跨栏”,被保安追赶。最后,这场“跑步比赛”以李植向保安出示工作证为结局。
    李植副教授的做法我非常理解。前不久,笔者所在的小区也在大规模地采集用户个人信息,包括居民的面部特征等,说是要设门禁,今后进门只要刷脸就可以了。当时我凭直觉就认为这种做法不妥,随后在一个专家群里一咨询,大家认为有风险,不宜采集,有人还直接给出了法律依据。这下我底气足了,没有配合小区进行个人面脸信息采集。不但如此,我还在小区物业微信群里指出这种做法的危害。后来物业也妥协了,没有强求我一定要刷脸,我仍旧刷卡出入。
    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很显然,一些单位和小区使用的个人面部信息也属于个人信息范畴,是要得到当事人许可才能在合法的范围内使用的。现在,李植副教授没有授权学校使用个人信息,他凭工作证进入学校,完全应该得到支持。
    副教授“跨栏”打了谁的脸?《民法典》首次明确了个人隐私的具体内容、明确了侵害隐私的具体行为、明确了相关机关的保密义务等。但是,目前一些单位在收集用户个人隐私信息时,几乎都是以简单的默认勾选用户协议这种一揽子方式,来表明征求过用户的同意,根本无法有效约束信息过度采集、信息泄露等问题。同时,不同单位的数据安全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导致部分用户的个人信息面临被非法获取、滥用、泄露等风险。
    副教授“跨栏”,个人信息不能“跨栏”。近年来,保护公民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逐步健全,无论是《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网络安全法》,还是《民法典》,都让惩处泄露个人信息、个人隐私有了更详细、更坚实的法律依据。但法律刚性和震慑力还较为薄弱,在制度落实、执行标准上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为此,在《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制定出台更为明确的管理细则,以便加强对个人信息征集部门的事前监管。加强网络信息管理,依法严厉打击和查处企业泄露用户隐私行为,该处罚的处罚、该追责的追责。同时,还要及时宣传普及个人隐私保护知识,教育引导广大公民注重防范隐私泄露风险,正确使用和提供个人信息。
    2023-12-25 08:04:27 0回复
    0
  • 因噎废食要不得!

    李英开

    近日,“跨栏教授”再次引发人们对大学校园开放的讨论。一些高校采取了“预约制”和门禁措施,使得校园变得越来越像旧社会的衙门。然而,高校本应是人文荟萃之地,崇尚自由包容开放,也讲究文明和谐秩序。因此,高效应该重新启动校园开放。

    首先,高校是属于社会的,应该开放给公众参观。多年前,中国高校出入自由,大多没有围墙,没有闸机刷脸和预约制的限制。这种开放的氛围使得高校成为了知识的殿堂,吸引了许多人前来学习和参观。如今,随着一些名校被学生和家长热情“膜拜”,游客也经常来打卡。因此,重新开放校园可以满足公众对高等教育的好奇心和参观需求。

    其次,“预约制”和门禁措施在高校中盛行,实际上是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表现。这种简单、粗暴、有效的管理方式违背了高校自由开放的文化内涵,让人感受不到人文关怀和大学精神的博大兼容。虽然一些人可能会担心游客的身份信息留存和安全问题,但现代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提供了解决方案,比如刷卡和手机扫码等。面对极个别的不安全事件,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应该以充分信任的心态来开放学校,而不是限制大多数人的权利。

    最后,大学校园的开放能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大学的安宁环境和校园里的书香气应该让全民都能分享。学生和教师可以与社会各界人士交流互动,开展更多的学术研究和合作项目。同时,开放的校园也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为高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因此,我们应该重新启动校园开放,让大学校园成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世界。高校应该崇尚自由包容开放的精神,让更多的人能够分享知识和文化的盛宴。同时,我们也需要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来保障安全和管理的需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高校的使命和价值,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2023-12-24 20:24:52 1回复
    2
  • 大学校园的开放是大学应有之义

    李德开

    近日,北京大学副教授李植因未授权学校使用其人脸信息而使用“跨栏”方式进出校门的事情引发了热议。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对大学校园开放的讨论。笔者认为,大学校园的开放应该成为常态,但同时也需要做好管理,以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师生的安全。

    首先,大学校园应该向社会开放。大学是公共教育资源,是知识的殿堂,承担着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播的功能,应该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和参观,理应更加开放和包容。开放的校园能够为科研教学、人文交流和社会实践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促进学术发展和社会互动;开放的校园也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空间,让更多人能够接触到高等教育的机会,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有助于提高高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然而,校园开放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风险。首先是教学质量的保障。如果校园过于开放,可能会引入大量的外来人员,导致教学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教学质量。其次是安全问题。开放校园可能会增加校园的安全风险。因此,校园开放必须要有一定的管理措施和安全保障。

    大学校园开放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也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参与,需要与现代治理能力相结合。社会公众应该以尊重和敬畏的心态进入校园,自觉遵守规定,尊重教学秩序,不干扰教学环境,不商业化、娱乐化校园,而是带着对知识的敬畏来校园参观。只有相互尊重,才能实现真正的开放。校园开放需要科学的管理和规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总之,大学校园的开放是大学应有之义。封闭校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风险,但对于科研教学、人文交流和社会实践等方面会带来障碍。大学应该是一个开放、包容和多元的地方,校园的书香气息应该让更多人嗅到。当然,开放的同时也需要保障学生的安全和教学秩序,这需要学校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找到平衡点,实现校园开放的最佳状态。
    2023-12-22 22:27:07 3回复
    2
  • 隐私保护与校园安全需取得平衡

    信保护

    近日,北京大学工学院副教授李植发文吐槽北大门禁系统,引发了广泛关注。他表示没有授权学校使用其个人信息,只能凭借工作证进出校门。然而,他却多次跨过闸机栏杆,与保安发生拉扯,甚至引发了一场“跑步比赛”。这一事件引发了对个人隐私保护和校园安全之间平衡的思考。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每个人都有权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个人信息的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李植的吐槽可能是他对个人信息被滥用的担忧,这种担忧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学校应该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学生和教职工的个人信息不被滥用或泄露。

    然而,个人隐私权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视校园安全。保障师生的人身安全是学校的首要责任。门禁系统的设置是为了确保校园的安全,防止外部人员进入校园从而对学生和教职工造成威胁。李植跨栏的行为虽然看似调皮,但也给学校的安全管理带来了困扰。如果每个人都采取类似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那么将会导致混乱和无序。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李植应该以身作则,通过合理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保安人员的任务是维护校园秩序和安全,他们的严格执行门禁制度是为了履行自己的职责。

    在这一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个人隐私权与校园安全之间的冲突。如何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同时确保校园安全是一个需要权衡的问题。学校可以通过改进门禁系统的技术,提高识别准确率,减少误判和麻烦,同时也需要更好地教育师生,增强他们对校园安全的认识和重视。

    学校和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李植的吐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也是一个机会,让学校能够倾听师生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担忧。学校可以通过与教职工的对话,了解他们对门禁系统的意见和建议,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在保障校园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满足个人隐私的合理需求。

    总之,我们应该认识到个人隐私权与校园安全之间的平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学校、个人和社会共同努力。学校应该加强安全管理,同时加强对个人隐私权的保护;个人也应该增强安全意识,积极配合学校的安全措施和遵守相关规定,在遇到问题时,应该通过合适的渠道提出建议和意见,而不是采取个人行动引发争议。相信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可以找到个人隐私保护和校园安全之间的平衡点。
    2023-12-22 13:29:30 3回复
    2
  • 合法之举与敬业精神同样值得尊重

    近据报道,北大工学院副教授李植日前发文吐槽北大门禁系统,他没有授权学校使用其个人信息,进出校门只能亮工作证入校。近日,他再次“跨栏”入校,当值保安可能不认识他,就一直在后面追。最后,这场“跑步比赛”以李植向保安出示工作证为结局。
    近年来,人脸识别技术被用于金融支付、小区安防、政务服务等诸多场景,既提高了便利性,也通过数据交互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安全性。但也有业内专家认为,在人工智能成为新基建的背景下,人脸识别技术有其先进性和高效率。但任何先进技术的应用,都应该有其安全边界。专家的担忧可能就是基于曾经发生过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安全漏洞盗取公民账户的违法犯罪案件。
    由此,在今年8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中的第五条就有“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应当取得个人的单独同意或者依法取得书面同意”。这一充分尊重个人隐私的条款。由此看来,北大李副教授没有授权学校使用其个人信息也是合法之举,应该受到尊重。最新消息就是北大回应,正在持续推进校园有序开放,适时调整政策,使进出校门更加便捷、快速。北大的门禁系统也做出了改变,本校的教师如果是开车进入学校的话,那么不再需要刷脸。
    另外,笔者注意到上述征求意见稿的第十四条“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不得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验证个人身份作为出入物业管理区域的唯一方式,个人不同意通过人脸信息进行身份验证的,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提供其他合理、便捷的身份验证方式。”其实,大学校园里面的保安也是一种物业服务。那么,可能不认识李副教授的当值保安,通过“跑步比赛”看清李副教授出示的工作证才放行也正是一种敬业精神的表现,同样值得点赞。
    2023-12-22 08:33:45 0回复
    0
  • 门禁系统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北京大学工学院副教授李植因未允许学校使用其个人信息,选择不通过门禁系统入校,而是展示工作证后抬腿跨过闸机栏杆。保安多次拉扯后已认识他,不再阻拦。12月2日,李植再次“跨栏”入校,当值保安追赶他,最后以李植出示工作证结束。

    这起看起来“好玩”的事件实际上让人疑问重重。

    首先,每位公民都享有保护个人信息的权利,因此,门禁系统不应当成为校园唯一的准入方式。学校尊重李植教授,不强制获取李植教授的个人信息。然而,却并没有设置其他入校通道,以至于李植教授不得不采用不雅的“跨栏”方式进入。这不仅令人尴尬,也显得学校管理上的不协调。这种做法似乎是在迫使李植教授在“刷脸”和“跨栏”之间做出选择,这种情境实在是令人啼笑皆非,有损学校的形象和尊严。

    其次,既然校方允许李植教授不通过刷脸进校,那么也应当给保安提供一些有效方法能够快速识别外校人员还是内校人员。只是教授展示自己的工作证是不够的。在偌大的社会里,工作证大同小异,难免被复刻。保安保护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安危,也是学生的未来,放任陌生人自由进出是不负责任的。依赖“混脸熟”的方式进入校园并非长久之计,考虑到每天有成千上万的师生进出,而保安又是轮班制,难免会有疏漏和遗忘的情况发生。

    确实,在12月2日的事件中,由于李植教授未通过刷脸系统而选择“跨栏”进入校园,保安人员出于职责所在,对他进行了追赶,直到李植教授出示了相关证件后才离开。然而,为了顺利入校,李植教授在进入校园时便应主动出示工作证,而不应等到保安进行身份核查时才予以配合,更不应在保安追赶时才无奈出示证件。学校登记入校人员的信息是出于意外事件调查,保护学生等等方面。从这个角度来看,李植教授的行为确实显得不够自觉,保安的职责履行也显得合理。

    必须承认,不通过刷脸系统进入校园虽有其他方法,但不可否认,这些方法往往不如刷脸系统快速便捷。科技读取信息并存储档案的速度远超人脑的记忆和查找速度。尽管过程可能略显繁琐,但双方都应恪守职责,不得懈怠。保安负责防范陌生人入校,这是他们的工作职责,也是学校安全管理的必要规定,必须得到严格执行。
    2023-12-22 00:21:15 0回复
    2
  • 设立合理制度平衡门禁与开放

    近日,北大教授吐槽门禁系统引发网友热议,作为高等学府的大学校园是否开放、如何开放给社会公众,已成为广大师生和公众热烈关注的话题。笔者认为,高校设置门禁有必要,但同时需要适度向公众开放,设立合理的参观制度可以有效协调两者的矛盾。

    一方面,高校是正常教学、科研、生活的场所,需保障师生安全和校园秩序。大学生享有安静的学习场地、不拥堵的食堂和放心的生活环境的权益,而门禁系统可以记录出入校园的人员,方便保安人员维护校园秩序,对外来人员也形成一定阻隔,能够减少人流和交通拥堵。

    另一方面,高校良好的人文环境和作为城市闪亮的名片,可以给社会带来溢出效应。高校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知识传播,应该扩散到更广泛的人群。诸如“最美大学”、“最高学府”、某某名人就读的大学等标签让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可以带动当地的旅游业和消费。因此,门禁反而成为一种阻碍。

    对此,高校在设立门禁的同时需要对公众适度开放,可以设立以下制度平衡安全与开放。

    一是设立参观预约申请制度。技术的发展让参观预约变得十分便捷,高校可以开发访客系统或者与第三方平台合作,让游客可以通过手机一键免费预约和实名登记,设置合理比例的每日参观人数和参观时间,在特殊节假日或特殊情况也可以增加参观名额或者提前告知暂停参观。此外,应简化门禁系统的程序,比如离校或校友可以简化登记。

    二是设立参观校内引导制度。为避免游客误闯或迷路,可在学生宿舍、实验室、图书馆、球场等地设立“游客禁入”的指示牌和单独门禁,在面向游客开放的食堂窗口、洗手间和其他公共区域设立明显的标志,以加强引导和疏导。

    三是设立参观违规惩罚制度。进校参观的游客也需要遵守校园内的规章制度,文明参观,对于违规的游客不能因为其游客身份而放松惩罚,应该一视同仁,既维护校内师生的权益,也加强对校园基础设施的保护,让参观有序和可控。

    平衡校园安全与公众开放,倾听师生声音也关注社会需求,在启用门禁系统并设立上述参观制度的保障下,高校的对外开放并不会导致混乱,还可以广泛传播知识和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2023-12-21 21:17:28 0回复
    0
  • 希望开放大学校园是另外一回事,不要混混为一谈,不要装! 在文明社会中,突然这么奔跑,结果就是引起大家的恐慌。
    2023-12-21 20:29:11 0回复
    0
  • 校门出入制度定下来,有不满意可以提出来,你这么幼稚、弱智地跑,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保安,道理上保安完全可以在职业许可范围内用更加果断有力的措施控制你这个人,斯文扫地很是狼狈?向保安道歉是第一个要做的,然后再慢慢和校方解释下你的这个行为和你的诉求。
    2023-12-21 20:03:42 0回复
    0
  •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
    文/老虎不哭

    日前,北大又一次冲上热搜,北大教授李植因没有授权,无法通过门禁人脸识别系统,只能亮工作证出入校门,而当天值班保安却不允许其亮证进入,在他跨栏进校后,保安开始追他,最后,这场“跑步比赛”以李植向换车追来的保安出示工作证为结局。
    我们在调侃专业保安跑不过大学教授的同时,更是唏嘘如今的“大学校门真难进!”网友们普遍认为,大学和中小学、幼儿园不同,需要的不是封闭、门禁,而是开放与包容,因为大学是培养“人”的最高学府。
    大学确实不应该是一个禁锢的“密封圈”,而应该是培养人才的地方、研究的中心、新思想新文化的发源地、年轻人的家。但我们却非常遗憾地发现,如今的中国,真正的大学太少。问题出在什么地方?答案有很多,但我认为关键是大学不再把“育人”当做主业了。
    要知道当年的北大是五四运动的摇篮,是“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的倡导者,但如今却一再成了热搜的焦点、百姓的槽点。如此代表,不能不说是中国大学的一大悲哀!对比一下当年哥伦比亚大学邀请敌对国家的领导人伊朗的内贾德到校演讲,他们不怕得罪当局,不为吸引眼球,而坚持给予所谓的敌人言论自由,因为他们认为大学有责任让年轻人更全面地了解世界,倾听不同的声音。
    只看金钱,只有知识,但没有自由思想、独立人格,绝对是不行的。北大教授钱理群曾发文称“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确实,当下我们的大学行政化、经济性过重,很少尊重师生的民主与自由,建设目标似乎也不是培育对国家、社会、人类有担当的“人”。
    教育产业化这么多年,教育改革这么多年,但对教育的诟病却越来越多,有着引领意义,但近来却偏离人本教育、人民教育思想的大学难辞其咎。以人为中心,提供学生各种知识、技能之外,大学更需要的是培养他们自由的灵魂、强健的体魄、独立的能力,以及勇于担当和甘于奉献的精神。
    2023-12-21 15:04:50 0回复
    0
  • 教授也是有个性
    2023-12-20 16:50:54 0回复
    0
  • 现在连许多寺庙的门都不能自由进出,得买门票了。
    2023-12-20 11:06:30 0回复
    0
  • 6415
    积分
  • 179
    博文
  • 1220
    被赞

个人介绍

平常语(原常言道)栏目沿用“常州三人谈”和“博客周话题”的采编风格,每周在报纸版面及常州网博客发布话题,刊发围绕该话题从不同视角撰写的评论文章,面向社会各界征集稿件。欢迎某一领域有专长的研究者、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业界精英、评论爱好者等赐稿,请勿一稿多投。一经录用,稿酬从优。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