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善言,传递爱与温暖——读《非暴力沟通》有感

浅羽 最后编辑于 2023-11-12 15:33:22
5240 4 5

再读《非暴力沟通》,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思维方式,让生活中充满温柔。现在想要分享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可以帮助到更多处于困惑中的小伙伴。生活中有些沟通方式是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也难以将爱意传递。我们生活中与他人沟通时往往聚焦于自身,致力于满足某种愿望,常常忽略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这样“异化的沟通方式”致使我们与他人彼此疏远。非暴力沟通鼓励倾听,培育尊重与爱,让我们与他人之间情谊相通,乐于互助。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观察,清楚地说出事情的结果。我们可能会觉得观察很简单,但请仔细想想我们与他人沟通时表达的真的是观察吗?大多数人会把观察与评论混淆。观察要求我们表达时,不加以批判和指责。例如,我曾经对朋友说“你很少给我发消息”,这句话里面“很少”就带有一种评论色彩。首先,如果我们采用这种表达方式,对方可能会感到一头雾水,无法达到沟通效果。其次,如果使用评论类的方式,我们将会带有一种主观的评判,很容易表现出一种指责他人的感觉。而观察类的语言,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表达。例如,可以把“你很少给我发消息”转变为“我这周给你发了10条消息,你只回复了我3条”。这样的表达,对方就可以清晰地知道具体原因。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多关注自己这方面,尽量避免采用评论性思维、评论性表达,多使用观察类的语言。

感受,与想法存在区别。什么是想法?例如,“我觉得我成绩不好”这样的表达就属于想法。“我成绩不理想,我感到很焦虑”,这样的表达就属于感受。生活中,别人的行为会刺激我们,但这并不是我们感受的根源,要意识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感受的根源在我们自身。在沟通方式中的具体表现为,“我(感到)……因为我……”。同时,想要清晰表达需要积累一些表达感受的词汇。比如,舒适、放松、温暖、满足、平静、凄凉、恼怒、生气、厌烦等。

需要,清晰表达自身需求。我们在生活中很少从需要的角度去表达,更多倾向于考虑别人的错误。我们细想一下,我们批评他人时,往往暗含了我们自身的需要。例如,我们会说“你从不关心我”,我们看似在批评他人,实则暗含“我需要关心”的需求。大概是由于我们都一种趋于含蓄的心理,很难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我们会觉得很尴尬、不自在。或许要做到直接表达需要很难,但是我们可以去尝试,特别是面对关系亲密的人。在沟通中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同时也兼顾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请求,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首先,这里要注意,我们要清楚表达请求,而不是请求他人不做什么。如果我们请求对方不做什么,他们就会感到困惑,同样无法感知你的真正需求。有时候,再亲密的关系也无法感知你对他真正的期待。其次,请求不是命令,我们表达了请求,也要尊重他人的感受与需要,不可一味地满足自己。非暴力沟通是用来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而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

总之,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沟通,能够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思维会让我们体会到自身的感受与需要,有效的沟通方式也会提升我们的幸福感。尝试在生活中转变沟通方式,用心观察、体会自身感受、找到真实需要、提出明确请求。请记住,勇敢改变我们自己,让我们在生活中可以不再依赖发怒与批评他人来表达请求,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与需求,我们的表达越清楚,得到他人回应的可能性就越大。

善言,传递爱与温暖。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文学院
  • 顺其自然者
  • 泉水涓涓
  • 葛维亚
  • 人参果
发送

4条评论

  • 沟通人类交流的基础,友谊的开端,社会文明进步的催化剂。
    2023-11-12 10:03:57 0回复
    0
  •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桥梁,更是打开彼此心扉的一把钥匙。
    2023-11-11 08:13:34 0回复
    0
  • 沟通,是人际交往的必备技能,及时的沟通,可以消除不必要的矛盾和隔阂;有效的沟通,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让很多事情事半功倍。
    2023-11-11 08:13:26 0回复
    0
  • 有效的沟通方式提升幸福感
    2023-11-10 08:52:22 0回复
    0
  • 158
    积分
  • 8
    博文
  • 43
    被赞

个人介绍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