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晚报】我与晚报二三事:作为家电“金牌消费者”上台发言

常小觅 最后编辑于 2023-10-31 16:32:39
6259 3 0

作为家电“金牌消费者”上台发言

——2017年4月26日我参加文化宫金太阳发布会

崔勇


2017年4月7日我写稿参加常州晚报“我与老家电的影像故事”,晚报记者徐莉电话采访我,后来,晚报第一次专版报道文章及公众微信号分别发了我的消息故事、老照片。


当时商业工作室陆文主任24日电话通知我今天(26日)做一发言,讲什么呢?主要内容围绕:一、我与金太阳交往。二、家电进入家庭、改变生活,以及我对家电历史变迁的看法。由于工作繁忙,下午还有重要会议2点开始,我特意准备了书面发言《家电进入我家庭后,改变37年我的生活 ——兼谈我与金太阳交往和老家电故事及活动建议》。实际上我在会上脱稿讲主要观点。大家倾听我作为金太阳20多年的市民、消费者,代表个人的发言,讲4大部分,关键词:1。感受和感言。2。相关照片家电故事,3.家电改变生活。4.建议和想法。


一、感受和感言。

今天参加文化宫金太阳发布会,觉得2017年4月28日,是一个特殊的值得庆贺的日子,因为看到晚报上提前登的28日至30日重装开业庆典(二十周年家电印象)的广告,为了喜迎20年开业寿辰这个好日子的到来,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共同庆贺20岁大寿。常州日报社、国美公司事先专题策划、今天26日特以发布会、座谈会的形式,献上我们的祝福和诚挚的敬意,共同为金太阳拜寿。邀请我作5分钟发言。谈意见和建议,提提希望;公司还可能张灯结彩、或者铺红地毯;热闹的3天重装开业,实际上,今天是预热。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我是“啄木鸟”、神秘顾客、行风监督员,愿意做义务质量监督员、荣誉职工,我长期关注常州商业发展,有许多经历。参加过金太阳的广告语征集(记得写的是:常州有个金太阳),在商场2楼服务台和1楼的问讯处,分别填过消费者建议表。提过许多合理化建议;认真研读过金太阳编的手册《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企业文化文章选编》,以消费者代表身份为华联商厦开业集体剪彩;春天,周末上午,参加过电器连锁店(关河路店)组织的毅行活动,冒雨走完8公里,领取奖品企鹅水杯。


二、我的相关照片的家电故事

从这张应征的20世纪全家照《80年代初全家看上彩色电视机》老照片的故事说开去,我与老家电有一串串往事。征文引起了家电回忆、共鸣。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家庭彩电还不普及,记得当时我在省常中读初高中,全家住在官保巷(现新世纪商城位置2楼)红旗路41弄18号,读初三时,1979年底举行班级元旦晚会活动,班主任张湘湘组织同学们到学校电教馆,统一集体观看电视,因为赵忠祥、李娟主播的新闻联播后,当天播放影片《早春二月》,孙道临、张瑞芳主演,大家以看电视、看电影方式迎接1980年新年的到来。不过,当时是黑白电视机;80年代初全家看上了彩电,当时为了参加高考,我向父母提出了购买电视机的要求,一方面是为了了解时事政治,另一方面可以跟着每周六的一档“Follow me”的英语节目学英语口语。记得当时购买电视机还需要凭票,父母都是工薪阶层,一台彩电的价格差不多是一个人一年的收入;因为当时百姓家里能有一台彩电还是挺自豪的。当时住在官保巷,虽然客厅家具比较简单,仅2张单人沙发、一张写字台、一张藤椅、一张八仙桌,但买了这台上海牌彩色电视机。由于当时学习紧张,正在考大学,周末一家人才兴致勃勃聚集在彩电前一起观看电视剧。这张照片就是反映的当时场景,我家还无照相机,是邻居工商联的查福田用他自家的海鸥牌子的120相机拍的。


那时拍集体照,要到照相馆,或者专门请摄影师。学生、职工旅游要提前借相机,我1986年工作后,当厂办副主任,也保管、使用过厂部的唯一一台相机(日本美能达)。自己也买过一台红梅傻瓜相机,用它1987年在上海西郊公园拍过白孔雀开屏(后参加市图片社的摄影比赛得奖),在普陀山拍过景点。1992年6月市委办、市委研究室4位同事第一次到黄山旅游,带了傻瓜相机住在山上北海宾馆附近,原想一大早起来看日出,拍了其他照片,但不知何原因,回来后,整卷的135胶卷一张未洗出来,冲扩店的人说,是安放胶卷时不小心曝光了,当我向同去黄山的同事解释时,非常惋惜。过意不去。体会到高档家电(如相机)的重要性。


这张家电照,由于反映了家电历史变迁,记录了我家买的的第一个大家电的情况,烙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作为历史的见证,弥足珍贵。想不到,文章、图片发表后反响很大:2015年1月在常州第一楼现代传媒中心大厦顶层,我惊喜地看到,这张老照片被制作成镜框在“老照片”区域展览展出,激动万分;由中共常州市委党史工委、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编的《口述常州》第5辑专文描写:该书2016年12月由凤凰出版社出版了,今年3月份,我拿到了样书,其中我的文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追忆局小小红花宣传队》,有7页,配了3张70年代的老照片,文章开斗的新闻由头也提及这样一个我与老家电的影像故事。不久,同是在市行政中心,食堂餐桌旁,中午遇到广播电视台总编室工作人员、台领导,他们提及家电“老照片”的全家照,问我:“很珍贵,是你拍的还是提供的?”我一一作答;在正门大厅共享空间,2015年3月11日《龙城春秋》杂志副主编遇见我,脱口而出:“现代传媒中心大厦顶层大厅有你家看彩电的照片。”昔日小红花队员发来微信:“看到报上家电老照片,想起过去美好时光。”


这张家电照,2016年初也在电视台都市频道《都市新闻坊》节目“温情故事”栏目播出,当年我85岁的父亲,天天看电视,用随身听听锡剧。看到电视上全家、自己及子女的70年代的老照片,非常高兴。第二天下班回家,还问我:“节目播出后,接到电话没有?”餐桌上还提议我今后可写写他抗美援朝在部队的事情。我把老照片发给校友,校友发来电子邮件:“收到啦,谢谢你,那天的电视节目也在网上看了,真的非常有意义。”令人难忘的是,收藏于影集中以及曾经发表在2014年《常州新周刊》上的这张家电老照片有有许多知音。


2016年,常州日报健康周刊健康工作室“我的健康我的年”征文期间,我写了一篇《回味温情故事:看老照片、中吴网上看采访自己的节目》,详述故事经过;3月4日参加常州晚报2016年我的家庭故事第四季微信征文(主题:一张老照片),我写了上海黄浦江外滩旁拍的《45年前的“全家福”在常州电视台都市新闻坊播出》。


我现在已经是50多岁的人了,但只要看到这张老照片,时光仿佛又回到了那早已远去的天真烂漫的高中学生时代。小时候,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我在上学的时候就知道,好好学习是可以改变命运的,所以是班上的学霸。由于爱写文章,又喜欢收集东西,所以,上学期间好些老照片还在,包括这些,视若珍宝的老家电照片。按我的话说,真的是舍不得扔。那么,这张照片,究竟有何特别之处呢?有不同,彩电进普通家庭这些内容,都有反映。虽说是小小的12寸彩电,但当时有彩电的人家还不多啊。这些老旧的照片本该被压箱底,时至今日,又为何被拿了出来呢?感谢这次老家电征文活动,我看到征集启事,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家中珍藏的这张老照片。对我来说,那是难忘的回忆,美好的过去。


三、我对家电历史变迁的3点看法


1.家电进入家庭、改变生活。拍这张照片以后的36年中,先后进入我的家庭的电器有。彩电、电话机、壁灯、吊灯、石英电子挂钟、双卡录音机、洗衣机、卡拉OK话筒、吊扇、可移动摇头电风扇、台式微风扇,挂壁式空调,电吹风机、电动剃须刀,90年代起,冰箱、电饭煲、电热水壶、电动饮水机、微波炉、煤气灶、排油烟器、取暖器、手机、随身听,以及电熨斗、微型手电筒、电洗脚盆、电热水淋浴器、液晶大屏幕电视机,等等,台灯、收音机一直用到现在,寻呼机、小灵通不用了,我手机先后换了5部,从翻盖按键式到滑屏式,从2G到4G的智能手机,发短信、微信,可拍照片、发图片,经常参加比赛。


2. 家电有助两代人学习、生活。其中举例讲微型收音机和英语复读机故事。我是省常中81届高中毕业生(最后一届高中2年制),毕业后,到二中复读一年,参加第二次高考。但从1981年9月开始,当年省常中无复读班,就准备去有复读班的学校,哪怕农村也行,后来听说二中有,就去了二中。复读时,早晨骑自行车到红梅公园映梅湖边读外语,带着半导体收音机收听电台广播英语节目(当时全国有“星期日广播英语”;江苏人民广播电台也有广播英语、日语节目,教材市新华书店有买。),我始终记得原省常中班主任张湘湘、卜振扬均教导我们的马克思说过的名言“外语是人生斗争的武器。”记得有一天早晨在红梅公园学习,巧遇省常中我班学习委员张雷,当年(1981年)高考理科总分全校第一的他,当时已被北京大学空间物理系录取,谈及学外语之事,他说:“外语一辈子都用得着。”由于我重视外语学习,以至20多年后的6年里,在职读本科、研究生时,英语入学考试和各年英语课程,均轻松通过。考后时代,我抽空分门别类整理、剪贴了专门订的中国广播报、新民晚报、常州报,为今后写作收集资料作准备。虽然复读了一年,1982年高考,分数仍未达本科线,总分还低于前一年,令我有点沮丧。但复读的经历,是人生的宝贵的财富,我仍进了常工院,当时是走读,全日制大专。一直对本科高校充满向往。


本世纪初,机关干部“三学(学计算机、英语、普通话),我买了英语复读机,后复读机给上小学的女儿用。2007年当二中毕业的外甥段辞尘考取上海对外贸易学院,9月我专程第一次乘“子弹头”动车送他去松江开学报到,在校园里感慨万千;令人欣慰、自豪的是,我的女儿2009年从省常中考进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4年后保送本校研究生。现已毕业在北京工作;2012年5月,市二中82届举行高中毕业30周年师生回校大家大聚会活动,7班我们复读的同学又见面了。谈及复读的往事,感慨万千。我的高考故事《提着收音机在公园里学英语》,发表于2013年6月6日封6版《现代快报》“回眸我的高考瞬间”专栏。10月19日,常工院83企管班30周年师生聚会时,有同学竟还提及看到的这篇报道,让人感慨报纸的传播影响力。


3.注意培养家电节能经,节电是一种生存要求、是时尚。因为电器,我关注报纸。也在《资讯常州》专栏“晒晒你的家电节能经”发稿,我写过稿件《节电是一种生存要求》。我与《常州晚报》有深厚的渊源。《现代装饰》、商业工作室的《商讯》《新消费》等版面常常让我眼前一亮,读后更是让人爱不释手,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每日读报的我对她有4点感受:一、板式灵活。色彩鲜艳,图片清晰,图文并茂;二、内容众多。常常有房地产、家电专家、企业老总分析市场热点,热点畅谈、白领信箱、装饰前沿知识;三、读者参与面广。活动系列化、个性化,征文、读者调查活动就很好地做到了互动;四、采编队伍年轻化。充满活力,特色办报,内容新颖,值得剪报……我赋诗一首,以表厚爱:质量第一最严格,读者上帝情无价。精编细耕勤每期,商业工作品位佳。因此,凡是《常州晚报》的活动,我也都会积极参与。参加活动的初衷,是尽一份市民的职责。我最爱做的就是调查研究工作。关于家电、装修知识的了解和维权,又有新收获。有些内容,直接与家电有关。


四、建议和想法


1.建议将“我与老家电的影像故事”,文章、故事,获奖作品汇编成册,作为企业或者常州晚报活动的范例,作为企业,是档案,历程。可以多外宣传,作为晚报,总结、提升,发挥后续效应。


2.活动完后,在常州晚报上,做专题宣传报道。


以上文章是2017年4月24晚定稿的,26日上午校对再改。6年后,成了这次常州晚报30年活动的极好素材。


                                                   2023年10月25日完稿


(作者崔勇系中共常州市委办公室原四级调研员,中共常州市委机关刊物原《常州通讯》责任编辑、党刊《开创》杂志原执行编辑。市民规划师。市古代管理思想研究会副秘书长、理事,古研会杂志《古代管理思想研究》编委;常州市苏东坡研究会理事)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暂时没人点赞或者收藏
发送

3条评论

  • 晚报,就是我们的生活。
    2023-11-01 08:30:49 0回复
    0
  • 与《常州晚报》一起成长。
    2023-11-01 08:00:55 0回复
    0
  • 往事犹新,激励前进
    2023-10-31 16:39:39 0回复
    0
  • 7619
    积分
  • 523
    博文
  • 2155
    被赞

个人介绍

中国常州网品牌栏目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