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王胜利之胜利

陈平 最后编辑于 2023-09-19 07:33:09
1230 1 2

微信图片_20230804111344.png

微信图片_20230918200949.jpg

王胜利之胜利

陈平

万里飘音东坡园。千载流芳子瞻志”,这是咱们古巷书圣,如今96岁路锡坤老先生的墨宝呢,王胜利一有空闲就对游客们介绍。哦,笔力苍劲遒重,好书法,好对联,大家一看全赞不绝口。与新修缮的古巷内有些名人故居庭院紧闭,一些店面萧条比较,可在巷西口头上的常州老字号——“江南东坡园”内,游客却从早到晚一直不断,里面的询价与介绍声彼此起伏,甚是热闹。一位游客喝了王老板当场制作的酸梅汤惊讶无比,呀,清凉香爽,口感滑润,止渴生津,健喉润肺,是常州老梨膏糖的味道啊。

苓、杏仁、莱菔子等中草药并加以梨汁、白砂糖等熬制成“梨膏糖”,嗳,他的感觉还真对上了,这位王胜利老总还就是获得常州非物质遗产传承人称号的常州萧德霖梨膏糖研究所所长、常州市兰陵冬神梨膏糖厂的厂长,更是位在本地很有名的慈善家。一位游客尝了尝他经营的常州麻糕赞不绝口,不错,是小时吃到的手工麻糕味道,看看,芝麻密布做工考究,葱香扑鼻酥而不腻,诶,老字号就是老字号,啥价格,2块5一块,实惠佬,来,老板,帮我装60块,让我带到苏州亲眷家去让大家尝尝。看着络绎不绝的游客王胜利感慨地说,其实我到青果巷开这店是重返老家啊,因为他就生长在青果巷蛤蜊滩。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刚满18岁的王胜利和其兄长王龙生,双双下方茅山脚下,后来,他俩随当地一位梨膏糖传人葛仁福老人学习制作技艺,数年后工艺日趋精湛。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王氏兄弟落实政策返城入市,不久便开设家庭作坊,专业生产梨膏糖,并到街上一边唱“小热昏”,一边兜售梨膏糖。那时夏日晚上只要天好,文化宫广场上总有人在此竖根竹杆,上面吊盏电灯或挂只煤油汽灯,此人就站在长凳上边敲小堂锣;“当当当,当当当!”边口中念念有词,各位同志,各位老少!今晚借此宝地唱一唱说一说,唱的好鼓鼓掌,说的不好我颠屁股走人!一不为赚钱,二不为出名,只是为凑热闹,让大家开心开心!接着又是当当当!当当当!锣声一阵紧一阵。夜幕逐渐降临,忙碌一天的人们晚饭后稍隙空闲,便拿把芭蕉扇来此散步乘凉。此时物质贫乏生活单调,文化也比较单一,见有此热闹当然不会放过,于是不由自主全围拢过来。见围观者愈来愈多,这位精瘦如猴的小热昏便使出浑身解数;见他一会儿杨柳青小调,一会儿扬州评话,中间还不时穿插小曲及嗒嗒山东快书,南腔北调快慢相杂,范围广泛气氛活跃。尤其穿插诙谐幽默语言,让围观者无不捧腹大笑。

叮当热闹过把小时,围观者越来越多,见火候差不多了,这小热昏终于亮出底牌;我家祖传梨膏糖,老头小伙子,大姑娘小寡妇……云云,云云!如数家珍同时,还模仿老气管炎发作神态,样子惟妙惟肖入木三分。见他开始推销梨膏糖了,大家知道表演接近尾声,于是纷纷笑着去买梨膏糖。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兄弟俩正式创办了全市较早的专业生产梨膏糖的企业——常州市兰陵冬神梨膏糖厂,逐步走上了规模经营的道路。目前,该厂拥有众多系列,品种繁多的梨膏糖,适合各种人群使用。 “冬神梨膏糖”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消费者满意产品”、“常州市名优产品”等各种荣誉,几年前王胜利成为常州市非遗传承人。

据史料记载,梨膏糖始于唐朝贞观年间,距今已有千年历史,相传当朝宰相魏征之母患有咳嗽症,因嫌中药太苦,不肯喝药,魏征急中生智,选用甘草、薄荷、橘皮、茯苓、杏仁、莱菔子等中草药并加以梨汁、白砂糖等熬制成“梨膏糖供其母服用,不日即告痊愈。后经百年传承流入民间,成为清凉可口、老少皆宜的传统佳品。 

蛤蜊在本埠又叫河蚌,是一种极其普通,也随处可见的贝壳类淡水生动物。可是大的蚌壳可以加工成装饰品,过去人衣服上的纽扣还就是用这种蚌壳做的。蚌壳纽扣俗称田字扣,据说从青果巷子里生产出来的蚌壳纽扣,当时已销售至东洋一带过。据说周有光的曾祖父周赞襄与赵翼重孙赵起就合资办过这种蚌壳纽扣作坊,大都用人力脚踏操作方式生产,纯粹体力劳动。也就是这种手工方式,呈现了本地资本主义初级阶段。那是南运河常有船只运来大蚌壳。然后堆在这块坡地周围,所以此处就成为蚌壳运输码头。久之就被人们称谓蛤蜊滩。

蛤蜊滩见证了本埠农耕时代手工制造业的兴衰,同时也见证本埠手工产品曾经走向世界的历史。随着机化工的出现,传统手工加工的蚌壳纽扣等产品就被有机纽扣和玻璃等代替了。至于后来有人用蛤蜊笃豆腐这道菜对蛤蜊滩注释乃道听途说,不过在蛤蜊滩长大的王胜利的业绩却是货真价实,光2017年8月7日在藕塘社区,如意公益协会联合开展对特困户五保户家庭走访慰问活动中。王胜利等人就捐肋价值数万元的慰问品等等。

让王胜利念念不忘的故事是,据说北宋时期大文学大家苏东坡曾来过这里;小商贩叫卖声不断,清油豆腐干、新鲜野菱、笃笃笃卖糖粥、清炒热白果、糯米糖藕、铜鼓饼、烘山芋、爆炒米、叮叮当当的卖麦芽糖、臭豆腐的香气飘溢在两岸……热闹,骆驼担挑到哪里,香味就带到哪里,小馄饨、阳春面、油生腐百页结索粉汤等等多个小吃品种,一个“骆驼担”上都能做出来……

香,拉住了大学士的鼻头,苏东坡再也迈不开脚步……传说只是传说,不过苏东坡曾留恋这里不可置疑的。

 我的“江南东坡园”是一家东坡文化的传播者,这些年创新制作的东坡麻饼、东坡酥等系列食品,意在把东坡美食发扬广大——回到百年老巷经营我的常州老字号,我的感觉很爽嗳。说到此,王胜利用两只手指作出个V字, 游人们一看,也用同样的手势对着他, 何意,大家不言而喻;你不想来看看吗?

 

 


收 藏
点 赞
分 享
表态的人
  • 泉水涓涓
  • 西江月
发送

1条评论

  • 王胜利,常州非物质遗产传承人、常州萧德霖梨膏糖研究所所长、常州市兰陵冬神梨膏糖厂的厂长,慈善家。
    2023-09-19 07:45:59 0回复
    0
  • 19039
    积分
  • 3417
    博文
  • 5101
    被赞

个人介绍

中国作家在线签约作家,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清凉书院书画名家专委会会长。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08009317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