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茶楼
收藏本站

一个常州,两个世界!

常小觅 最后编辑于 2023-08-28 12:09:38
4949 2 5

我们,正冲刺万亿之城、建设新能源之都,生活在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信仰失去宝贵的生命。“我是江南第一燕”“谋将来永远幸福”“留得豪情作楚囚”……

同一个常州,两个世界。电影《觅渡》将这天差地别的两个世界穿越融合,串联起常州人的历史与现实。

一、探寻「觅渡」

“觅渡”对常州这座城市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

“觅渡”两个字,于常州人而言是一份乡愁、一段红色记忆。将“觅渡”故事搬上大屏幕,让“常州三杰”——三个加起来101岁的生命永远年轻下去,从此在银幕上被世人记住,是常州人共同的心愿。

今天,这份心愿达成了!电影《觅渡》8月28日全国公映,觅渡,也成为当下常州最火的IP。

觅渡,觅渡,渡何处?百年前,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三位青年人也在寻找人生的渡口,他们是同学、同乡、挚友,是革命者、同路人,更是马克思主义道路上最坚定的战友。

他们身上,有革命青年的“孤勇”。

这份“勇”,是勇于自我解剖。1935年5月22日,囚禁中的瞿秋白完成了二万言的《多余的话》,此时距离他从容就义仅有27天。瞿秋白严肃剖解自己的矛盾和弱点,坦诚自己内在的“绅士意识”和“文人必然的性格”,以致“在文学爱好与政治责任的抉择中受着煎熬”。他甚至称“而我决不愿冒充烈士而死”。

实际上,瞿秋白正是站在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立场上严格评判自己,他说的话浸透了自己毕生的艰辛和真诚,展现了直面灵魂的坦荡人格。

他们身上,有新青年的“热血”。

这份热血,是勇于担当的时代先锋精神。比如张太雷决意要做“震碎旧世界的惊雷”,所以毅然改名“太雷”,甚至连即将到手的北洋大学文凭和优厚的高薪也要放弃。

张太雷在给妻子的一封长信中写道:“我不能去做一个有钱有势的人,我应该做一个探寻真理和道德高尚的人。”

正是怀着为人民“谋将来永远幸福”的革命初心,他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敢为天下先的气概,完成了一段段磅礴澎湃的奋斗。五四运动、建立共产党、建立共青团、武装斗争……张太雷牺牲11年后,他的女儿张西蕾离开常州寻找党组织时,怀揣着的正是这封父亲生前留下的唯一家书。

他们身上,有文学青年的“硬气”。

这里的“硬气”指的是坚定、正直,是“常州三杰”百折不挠的斗争牺牲精神。比如恽代英出身官僚家庭,自幼饱读诗书,却在革命的大潮到来时,振臂高呼:“我当联合世界革命势力,共同打倒帝国主义。”恽代英文笔出众,博学多才。1918年11月,他发表《力行救国论》,指出救国不在空谈,“欲救国家,惟有力行二字”。

“留得豪情作楚囚”。恽代英被捕后,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始终坚贞不屈、严守党的秘密。他对狱友说:“我身上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只有一副近视眼镜,值几个钱?我身上的磷,只能做四盒洋火。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的热和光。我希望它燃烧起来,烧掉古老的中国,诞生一个新中国。”

“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这首荡气回肠的《狱中诗》,是这位《中国青年》主编革命生涯的写照和革命豪情的抒发。

二、电影「觅渡」

经过一代代人的传诵,“常州三杰”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不仅属于江苏、常州,更属于全党、全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拍好“三杰”故事,用光影再现他们的人生华章,是无数电影人的梦想。

灯光暗下,屏幕亮起。雨季、密林、奔跑,影片从一场慌乱、真实、充满危机感的大逃亡开始……影片中最催泪的一幕,是瞿秋白唱着自己翻译的《国际歌》身赴刑场。刑场之上,瞿秋白盘膝而坐,对刽子手说道: “此地甚好!”随后饮弹洒血,从容就义。

常州观众是“三杰”的核心粉丝,没有人比常州观众更懂《觅渡》。可以说,《觅渡》是“三杰”家乡常州各界对本土历史深入挖掘的结果,其本身就是常州的一次自我“觅渡”。

导演宁敬武花了三年时间创作剧本,前后修改了八次。他几乎阅览了所有现存的瞿秋白资料。在熟悉资料的过程中,他意外发现,瞿秋白是“懂”当代年轻人的,除去革命领导人的光环,他是熬夜大王,是码字狂人,他有卓越瞩目的革命成就,也有惊世骇俗的大胆爱情。

“饰演‘常州三杰’的年轻演员,演技在线:

像监狱这样狭小的空间十分考验演技,青年演员宋洋精准还原了瞿秋白先生文弱书生外表下,蕴藏的坚定而强大的信仰力量。

扮演张太雷的张桐,在拍摄前不仅细细研读了张太雷的传记,还专程到常州张太雷纪念馆参观。

恽代英的扮演者,是青年演员谷嘉诚,他饰演的恽代英是他太姥姥的堂哥。这份特殊的血缘,让谷嘉诚升腾起了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片讲“三杰”,电影《觅渡》让观众透过光影重温百年前三位中国青年的铮铮铁骨和家国情怀。三位先驱的故事,不再是教科书上遥远的历史,《觅渡》通过饱含温度的历史细节,诗意深情的演绎,展现出国家和个人命运血肉相连的波澜壮阔时代。

三、「觅渡」已渡

“一切都会过去的,惟有真理长存。”硝烟弥漫的年代早已远去,但真理和那些誓死守护真理的人在历史长河中永不湮灭。

通过《觅渡》,我们看到了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心系国家、一心为民的爱国精神;勤奋求知、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迎难而上、敢于斗争的担当精神;视死如归、忠诚于党的牺牲精神。

透过《觅渡》,我们也深刻感受到,常州的文脉不仅仅在博物馆、图书馆和资料库里,也在这方水土耳濡目染的环境里。大家日常在意的、谈论的、推崇的,都在一个很高的格局上。这里是江南文脉风骨深深扎根、蓬勃生长之处。

常州是南方城市中“南人北相”的城市。从这里走出了许多影响中国乃至世界近现代史的大家,这其中不仅有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还有李公仆、史良、华罗庚、赵元任、周有光、刘海粟、刘国钧……

当前,常州正紧扣“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深入推进“532”发展战略,大力建设“两湖”创新区,加快打造新能源之都,力争迈入“GDP万亿之城”,革命先烈为之奋斗的理想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常州三杰”的革命精神,不仅在历史天空中璀璨夺目,今天也必将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常州答卷。

瞿家祠堂前面有一条觅渡河,瞿秋白就是从这条河走出去寻找人生归宿的,他再也没有回来,“常州三杰”再也没有回来。觅渡、觅渡,他们“觅”的是救国救民之道,“渡”的是走出黑暗、走向光明的革命之路。大半个世纪过去了,今天我们迎来了《觅渡》,他询问观影者、探究者,走出去的“常州三杰”是否觅到了归处,我们深情地道一声:觅渡永渡,三杰不朽!

今天,曾经弯弯曲曲的觅渡河已经变成了宽敞的坦途。从这里出发,地铁高铁、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的航班,方便快捷。正在向上跃升的城市能级、民生“六个常有”名片、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无不彰显着常州正走在“永远幸福”的大道上。

参考文章:

觅渡,觅渡,渡何处?梁衡

秋之白华:杨之华心中的瞿秋白,《光明日报》(2020年4月24日 13版)

追求真理的探索者——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110周年,《人民日报》(2009年1月29日 要闻版)

电影《觅渡》8月28日全国公映,诗意讴歌“常州三杰”的热血与不朽青春,高桥

《觅渡》点映|梁衡:希望每一个年轻人都能去看一看

来源 | 觅渡新语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双桂女
  • 月满西楼
  • 龙潭清泉
  • 泉水涓涓
  • 顺其自然者
发送

2条评论

  • 觅渡,觅渡桥,觅渡精神。
    2023-09-01 14:42:53 0回复
    0
  • 同一个常州 两个世界 说的真好
    2023-08-29 14:07:08 0回复
    0
  • 7032
    积分
  • 469
    博文
  • 1936
    被赞

个人介绍

中国常州网品牌栏目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