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横山桥回来路上,等红灯,就看到地方文化群里大船汪老师发的一段话
龙城张伯走了,他是肝癌晚期,愿秋生兄弟一路走好,愿天堂没有伤痛。
有点猝不及防。
过红灯后,翻看群聊,消息来源是忠良兄问候张伯,回复的是她女儿,才知道他已经在2023年7月10号离世,从3月检查发现肝癌,到去世,仅仅才3个多月,享年75岁。
刹那之间,张伯那敦厚的笑容就浮现在了眼前。
我认识张伯还是常州公益助学联合会刚刚成立,忠良介绍他认识,他是导游,但表态,只要裴会长你这里组织青少年的常州旅游活动,他愿意纯义务帮忙。
那两年我们组织常州外来农民工子弟在寒假行走常州,了解常州的文化遗存、人文故事和名人故居,我和他说到这活动,他第一时间就表示他可以来做讲解,策划了从怀德桥到东坡公园这条线,三个小时里面,他洪亮的嗓门,挥动的小旗就是一条风景线,牢牢的吸引着孩子们。
后来,我们和常州文明办在雷锋广场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我和地方文化研究会忠良会长商议,是不是可以将常州地区非遗文化做成介绍和实演形式,让更多的常州人和外地来常人员了解常州,当时,忠良会长和张伯等已经筹资做了一套很全面的展板,于是不谋而合,这个也成为地方文化研究会的保留项目,连续多年在人民公园举行,而张伯,总是最积极的搬运,布置,用特有的洪亮嗓门来为市民讲述的一位。
有一次我去一加爱心社德林那里,也遇到他,才知道他九十年代末就加入一加爱心社,他的微信签名也许就完整的诠释退休后要做的事情。
退休不退岗、继续当导游、热心公益事、要当文明人。
他多次来我办公室,目的就是要领任务,而我,当时更多考虑的是表面繁华,还没有真正沉到底层,就有些敷衍,三年疫情,见得更少,但等我深刻领悟到公益慈善的价值所在,他却不在了。
写这篇纪念文章的时候,我翻看他在龙博上的一篇篇博文,感受他积极践行微信20字座右铭的一幕幕,可以说,这几十年,他是完完全全遵从自己内心的使命价值去做的。
他去世前叮嘱女儿,丧事从简,除了邻居至亲,如果,这次如忠良不去关心,我们还不知道他已经离开我们一个月,他的遗嘱也是符合他一贯做人的,就是可以付出,奉献,但尽量不去麻烦人。
8月9号,立秋的第二天,张伯的名字叫张秋生,冥冥之中有天意吧,就是要到秋天,他出生的时候,才让我们得悉他的离开,生在秋天,那,就如秋叶盘旋,落泥滋养根系,然后,敦厚的笑着,用洪亮的大嗓门说,此生,我很充实!此去,彼此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