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红色文化遍遵义,花繁叶茂惹乡愁 ——自动化学院“寻彩贵州”小队寻访遵义

启明星 最后编辑于 2023-08-01 17:41:35
1418 2 4

红色文化遍遵义,花繁叶茂惹乡愁

——自动化学院“寻彩贵州”小队寻访遵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继承和弘扬遵义会议精神、长征精神,南工程自动化学院“寻彩贵州”暑期社会实践队7月13日至7月19日前往贵州遵义,追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

 

初入遵义,传承红色文化

遵义会议纪念馆是为纪念遵义会议而建立,由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议陈列馆、遵义会议期间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住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等11个纪念场馆组成。“红”是铭记的历史,也是传承的精神。进入纪念馆,小队成员带着耳机,专心地看着听着,生怕错过任何一个部分。穿梭在展馆之间,历史的长河在脚下绵延,一个又一个决策,一场又一场战役、一批又一批遗物,小队成员经受着岁月的洗礼。

步入遵义烈士陵园,映入眼帘的先是无名英烈墙。英烈墙巍峨耸立,墙上的壁画栩栩如生,目光坚毅、手持步枪的战士让人瞬间回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这里纪念的是无数为千千万万人民美好生活牺牲,却没有留下姓名的英雄们。一路拾级而上,小队成员来到位于山顶的红军陵前,献花、默哀、敬香,小队成员神情肃穆地站在纪念碑前,感受烈士们的“碧海丹霞志士心”。先烈永不忘,立志更坚强。“墙上的名字不是一个个冰冷的文字,透过那些名字,我们能感受到他们为了新中国挺起自己的胸膛英勇赴死大无畏精神。”小队成员唐依帆不由感叹。

 

遇见白泥,寻访民族风情

7月15日,小队来到遵义市花茂村,寻访花茂村从贫困村蝶变为小康村的致富故事。晨曦已至,“母氏陶艺体验馆”老板母先才在门口搭好了陶艺的“舞台”,等待新的一批游客的到来。致富之根,源自创新。从传统土窑到现代电窑,从市场难觅到电商致富,在科技的助力下,今昔的生活摩擦出了乡愁。“寻彩贵州”实践小队来到现场,亲身感受母氏陶艺非遗文化的魅力。加水、和泥、塑形,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不一会,一个个作品从小队成员手中诞生。“我的家乡用紫砂做壶,当地人用白泥做罐,虽然相隔一千五百公里,一旦上手,却是同样的感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陶艺文化能跨越山海,给人以乡愁。”队长薛启辰如是说。

 

徜徉田间,科技助力振兴

7月,烈日骄阳,正是农作物旺盛生长的季节。实践小队在走访的同时,也关注着当地的田野。苞谷、烟草、水稻是当季的主要作物,长势茂盛,喜人的绿色背后是百姓的汗水和笑脸。通过自主在田间调研,团队成员分小组近距离观察不同作物的长势、采用的种植技术,探索自动化普及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苞谷的种植不择地势,山上也种,路边也种,收获时用镰刀在根部斩断,很容易想到高山作业的安全问题。烟草也很常见,有的地方采用了覆膜的种植技术,据调查,其对土壤肥力、湿度的要求较高,田间管理可以交给机器,节省人力也有助稳产。”实践小队一边观察,一边做好记录。

从学校小课堂走进乡村大课堂,小队成员感触良多。大家纷纷表示,当亲身走进乡村,才对乡村有了更真实立体的认识,才真正领悟到乡村振兴的深刻内涵。作为自动化学子,所学习的知识与乡村发展息息相关,“我将抓住大学时光,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发扬‘学以致用’的 校训,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添砖加瓦。”队长薛启辰如是说。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人参果
  • 泉水涓涓
  • 顺其自然者
  • 西江月
发送

2条评论

  • 大动作,有意义。
    2023-08-03 08:40:08 0回复
    0
  • 希望能到贫困山区支教,帮助大山里的孩子走出困境。
    2023-08-02 07:52:33 0回复
    0
  • 24
    积分
  • 1
    博文
  • 4
    被赞

个人介绍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