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闪而过微篇小说】
小暑,黄鳝赛人参的味道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小暑吃黄鳝。此时的黄鳝,肉嫩味美,营养丰富补性大,民间自古就有“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
菱溪街上有好几家做红烧鳝段的店家,做得最好吃的要数“卞家”。
“卞家”的红烧鳝段,色泽红润,味道醇厚,闻着香气扑鼻,吃后回味无穷。红烧鳝段好吃,再加上用祖传秘方自酿的“卞家”米酒,生意好得不得了,吃货们不嫌路远,方圆几十里都过来品尝。
赚了钱,脱了贫,“卞家”店主卞小暑却有了心事。帮扶卞小暑脱贫致富的菱溪街委主任成秋收,自开张那天来说了些祝贺开业之类的场面上话,连坐也没坐就告辞走了,一年多过去了,问询生意做得怎么样的电话倒是打来过好几次,人却再也没来过。卞小暑记住老辈人说的话,人要有感恩之心。过年时,他想到要给成主任送个红包什么的,想想又不敢,从小学到高中同学,卞小暑熟知成秋收那脾气,弄得不好,秋收一翻脸,以后还怎么见面。趁着端阳、中秋传统节日,卞小暑也打电话请秋收过来坐坐,喝喝茶,吃点自家酿的米酒,秋收都说忙,婉言谢绝了。
就在卞小暑心事重重时,这天中午饭口,成秋收突然来到“卞家”,卞小暑赶紧迎了上去,寒喧一番,又是让坐,又是喊服务员上茶。
成秋收摇了摇手说,不用不用,今天我是来请你去吃饭的。
卞小暑愣了一愣,哈哈一笑,说成主任请客,在下亲自下厨,让主任大人见识见识“卞家”的手艺。
成秋收打趣说知道“卞家”手艺好,但别忘记了山外有山。
卞小暑摸着耳朵,说那是那是,只是饭口上,委屈就在这将就将就……
那能将就。成秋收认真地说,今天跟我去吃不将就的!
沿着菱溪街向南走了十来分钟路,就到了戚家塘。进了一间平房,成秋收把卞小暑推到一个坐着轮椅的中年男人跟前,说土根,贵客请来了,红烧鳝段煨好了吗?
卞小暑心里一个咯噔,成秋收到土根家来请吃“卞家”拿手的红烧鳝段,八仙桌上还摆着“卞家”米酒,几个意思啊!
土根忙不迭地说,就好,就好了,内人说贵客一到就出锅哩。
说着话,土根的“内人”,也就是他的妻子,端出满满一大碗红烧鳝段摆放到了桌子上。一时间,屋里弥漫起鳝鱼香、药香和豆香融和着的一种无法言说的异香,沁人心脾。
成秋收一声开吃,卞小暑也不客气,搛起一段浓油赤酱的鳝鱼,略略一嚼,不由眉毛一挑,端起酒碗喝一口“卞家”米酒,又搛起一段鳝鱼,细细品咂起来,还不时微闭着眼睛。成秋收在一边不咸不淡地问,老同学,土嫂做的红烧鳝段,和你“卞家”做的红烧鳝段,哪个更有味?
卞小暑满脸陶醉,连连夸绝。
成秋收追问,说谁家的绝呢?
卞小暑咂吧着嘴,感叹道,都说“卞家”红烧鳝段好吃,今天吃下来,说实在的,土嫂做的是特好吃,齿颊生香,醇厚鲜美,正是应了“此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尝”啊!
一直坐在轮椅上的土根,长长舒了口气,说卞老板过奖了,自家做的,能吃得下就好。
土根你不用谦虚的,好是就好。成秋收说,土嫂,给卞老板说说你做红烧鳝段的招数。
土嫂笑盈盈地说,也没什么特别的,用一条斤把重的黄鳝,因为再大的黄鳝肉就发硬了,稍小的黄鳝肉发腻,只有这斤把的黄鳝,肉质鲜而细嫩,生杀再用大米酿酒洌出的糟浸个把小时,鱼肉就不腥,做时再加进广西的桂皮、四川的胡椒、云南的八角等等佐料,煨时掌握火候,就成了。
卞小暑感叹不已,直点头说难怪土嫂做得出特好吃的红烧鳝段,原来有这般的讲究啊!
成秋收说,吃也吃了,说也说了,讲正经事。土根在城里打工工地上伤了腰,干不了重活,一家的生计都落到了土嫂身上。前些日子听戚家塘人说土嫂做的红烧鳝段特好吃,就来请她做了一回,果然名不虚传,就动了心思,想介绍土嫂去“卞家”帮厨,也好有份稳定的收入……
没等成秋收话说完,卞小暑腾地站起身来说,土嫂有这等厨艺,求还求不来呢,可不许反侮,下午就过去上班。
成秋收笑了,土哥土嫂,还不谢谢卞老板。
土哥土嫂异口同声说出谢谢卞老板!谢谢卞老板!
卞小暑赶紧摇头,说别谢别谢,要谢就谢成主任牵线搭桥,我们“卞家”米酒技艺搭土嫂红烧鳝段技艺,最佳合作,齐心合力赚钱,双赢,脱贫致富再上台阶!
成秋收哈哈大笑,连说好咧!好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