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盛世中华何以中国】坚定文化自信,有五千年的底气,有新时代的使命

无所求 最后编辑于 2023-07-10 08:26:18
4789 4 14

【盛世中华何以中国】坚定文化自信,有五千年的底气,有新时代的使命


无所求


  什么叫文明?什么叫文化?曾经仔细揣摩多路学者专家给出的精准、周密但很冗长的定义,终于没能区分开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我姑且认为,文明,涵有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前者是文明的骨骼,后者是文明的血脉。文化,是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是主动脉。


  说中华文明,那是涵盖了中华文化。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就是让精神文明主动脉,跳动得更加健康、稳实,促进物质文明发展得更加蓬勃、活跃。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大家知道,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是精神。人类的物质活动,始终与精神活动联系在一起。两者互相作用,互相影响。迈步新时代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精神文明、推动文化繁荣必须同步进行。坚定文化自信,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前提和基础。


  我们有底气坚定文化自信。五千年中华文明,不是随口说说的,是有真金真银真货色的。略举两例,可见一斑。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评选世界四大文化名人,我国爱国诗人屈原,与法国人文主义作家拉伯雷、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和英国悲剧家莎士比亚,入选。


  195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我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和生物学家达尔文及哲学家培根、意大利哲学家阿奎纳、法国文学家伏尔泰、德国哲学家康德,入选。

微信图片_202307061358501.jpg

  孔子,凭什么居于人类十大思想家之首?他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理念,被作为世界人权的基础。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想,被认为是全世界人生理念的榜样。


  当然,孔子的思想和文化,也是继承、发展前人的精神成果。孔子就非常推崇尧、舜、周公。为了黎民,尧、舜禅让;舜要求禹等辅臣“你们要帮助我为百姓造福。如果我有什么邪僻不正当的行为,你们应该向我指出、匡正我”。禹作“九韶”乐曲,一边用以祭祀山川神主,一边警喻掌权的大臣和天子,“天子明哲啊!大臣贤良啊!众事安定啊!”“天子细碎无大略啊!大臣懈弛不进取啊!这样万事就要败坏啊!”


  五千年来,千万贤达,万千能人,包括医药、天文、数学、制造、教育、艺术、……以其阔远境界,经典言论,巨大功绩,不断充实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


  自信,是立足的根本,是奋斗的力量,是成功的保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


  当然,坚定文化自信,并非天下唯我独尊,而是既不妄自菲薄,又能兼收并蓄;既是独立自主,又尚交流互鉴;既能站稳脚跟,又欲阔步向前。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成果,都有自己的特色,都体现了自己发展历程的价值。中华传统文化也是这样。


  坚定文化自信,有着新时代的使命。新时代物质文明的活动成果,需要提炼出相应的精神文明结晶。新时代富有成效的群众实践,需要提升到文化理论的高度来解释和认知。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搞,需要文化和理论来明确。


  时不我待,任重道远。让我们一起努力,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继承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建设丰富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竹青
  • 嫳屑男子
  • 泉水涓涓
  • 人参果
  • 青山绿水
  • 常州小城
  • 月满西楼
  • 六塘一柳
  • 顺其自然者
  • 实事求是
  • 珍珠传奇
  • 八月小龙
  • 徐永固.
  • 戚菊珍
发送

4条评论

  • 新时代 新使命
    2023-07-07 08:55:15 0回复
    0
  • 坚信5000年文化自信,不折不扣完成新时代使命。
    2023-07-06 14:40:27 0回复
    0
  • 有五千年的底气,有新时代的使命!
    2023-07-06 14:23:20 0回复
    0
  • 担当使命,奋发有为
    2023-07-06 14:13:38 0回复
    0
  • 40845
    积分
  • 2890
    博文
  • 11053
    被赞

个人介绍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