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平常语(原常言道) 2023年5月23日-2023年5月27日新话题

常言道 最后编辑于 2023-05-23 10:46:14
2996 24 8

“00后”是互联网元时代的一代,他们似乎生来就不需要太多的社会交往。于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走亲戚,跟亲戚也无话可说。“年轻人断亲”这一社会话题持续引发热议,也来说说您的看法吧。请注意,每周六晚截稿)

小启:本期起,《常言道》栏目更名为《平常语》

2023年,《文笔塔·观点》版每周二出版 

5月23日常言道刊发名单:

泉水涓涓、羽


A0520230523C.jpg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竹青
  • 泉水涓涓
  • 珍珠传奇
  • 顺其自然者
  • 文学院
  • 青岚
  • 西江月
  • 富贵吉祥
发送

24条评论

  • “断亲”是一种社会变迁中的现象
    近日,“为什么这届年轻人开始断亲了”这一社会话题持续引发热议,笔者认为“断亲”是一种社会变迁中的现象,它不是社会问题,而是社会进化的一个结果,“断亲”现象并不会给社会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
    “断亲”是指懒于、疏于、不屑于同二代以内的亲戚互动和交往的⼀种现象,简单讲就是基本不走亲戚,而不是⼀种正式声明的断绝亲戚关系。这种现象在主要出现在“90后”和 “00后”的青年群体中,笔者认为“断亲”现象的出现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社会生长环境的变化。传统社会虽然人口众多,但社会发展还处于落后阶段,传统社会的交通较为不便,信息也较为闭塞,人们大多被局限在自己的居住地,信息的交互、日常的娱乐、生活的需求等更需要以家族亲缘关系为纽带,因而亲戚之间交往密切。现在一代的年轻人以独生子女居多,父母的兄弟姐妹较少,亲缘关系简单。加上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条件明显比以往更优渥,每个家庭大多都能经济独立,交往娱乐等需求也有更多的选择,对于亲缘关系的依赖自然就减弱了 。当今社会同时也是个“内卷”的社会,年轻人的朋友、生活大都是在校园和教育机构里,亲缘关系就慢慢淡漠了。
    其次是互联网时代下生活方式的转变。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人与老一辈人的交往方式存有巨大差异,对于生长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年轻人来说,他们不愿在与亲戚交流互动中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他们更愿意与志同道合的人交往来拓展社交圈子,而非受制于家庭和亲戚之间的关系。在网络世界中,年轻人个体化的生活方式极大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和娱乐,亲缘关系被进一步边缘化。
    最后是亲戚交往中的负面影响。亲戚间的交流接触固然使人倍感亲切,但亲戚之间的攀比的行为只会让年轻人感到压力,进而化解一些原本应该被视为重要的亲情关系。催婚、说教、触碰隐私等行为也是一部分年轻人不愿与亲戚交往的原因之一,这些在长辈们眼中看似的“关心”,对于年轻人来说却是一种缺乏边界感的干涉。这不仅会让亲戚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肤浅,还会加重年轻人的压力。
    “断亲”是一种社会变迁中的现象,年轻人“断亲”不是因为他们认为亲情关系不重要,而是因为社会和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使人们有了不同的认知和互动方式。某一天年轻人觉得亲缘关系意义重大时,自然会承担起亲缘关系维系者的使命。
    2023-05-27 23:24:26 0回复
    1
  • “年轻人断亲” 需包容接纳

    00后”是互联网元时代的一代。他们似乎生来就不需要太多的社会交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乐意走亲戚。“年轻人断亲”话题在网上引起热议。

    笔者认为,这一现象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需多些包容与理解。社会由以往的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再向知识信息社会的层层越进式发展,导致人们生活方式,生活环境乃至生活重心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在信息大爆炸、社会竞争环境日益激烈的外部环境下,人们为了更好的生存,不得不改变自己,去终身学习,以适应多变汹涌的外部局势变迁,为生存、医疗、养老、婚嫁、育子等奔忙,因此很多人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在走亲访友的人际诸事中疲于奔命。生产力进步导致的生产关系的变化客观上改变了新一代的人际交往模式,同地域的人们分散到各地以求生存,疏离了人际情感,没有近距离的相处与交流,没有生活时空内容的交互,长久分离的状态下很难在情感上产生粘密度。同样过于激烈的社会竞争也压抑内心,人们不自觉得会产生比较心理,不自觉的产生种种内耗情绪。这些是“断亲”现象不可否认的外在动因。

    然而,向内寻源,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本能的具有生理到安全到归属和爱再到尊重及自我实现的这样一种金字塔式的需求层次变化。年轻人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对更高层次的生存及心理、情感素求的追逐,导致其本能自发的去趋利避害,逃脱不适区域的精神内耗与枷锁式捆绑,与其在毫无边界、尺度,空间、尊重的所谓的亲缘血缘关系圈内纠缠,他们更热衷于在内心情绪挣扎后,勇敢的进行自我突围,将自己包裹于品质更为纯粹的灵魂层面,在没有代际冲突的圈围内构建真实真爱的关系,以寻求真正能让自己找到归属感及精神共鸣,情感共振的群体中去,找寻自我意识层面中真正需要的情感温度。社会心理学、教育学的相关理论中,都有阐述到这样一种攀比意识形态,越是亲缘关系的人们之间,越是容易产生一种近乎病态的攀比心理,这种攀比心理会以一种表里不一的状态形成一种不健康的不适宜的人际关系,导致虽然在血缘上亲缘关系上亲近的人们,实际上的情感距离还不如陌生人。甚至因为亲缘血缘关系的缘故,很多亲友长辈会对晚辈产生无法妥协的道德绑架与束缚,让年轻一代痛苦不堪。由此,年轻人果敢的走出断亲这步,也是对这种不健康的心理态势的一种逃离和风险归避,以期寻求更为轻松愉悦而自由放飞的情感体验。俗话说,人与人之间,靠的太近,有时反而是场灾难。年轻人接受的各种信息和知识,都在警醒着他们,远离缠绕,活出一个自由自在灵魂自我。

    综上所述,“断亲”的盛行与本质上的“断情”无关,只是本能意义上的一种自我保护与自我解绑,与其说年轻人“断亲”甚或“断情”,不如接纳、包容他们主求真情、自然,寻求灵魂与身心自由的新的生活诉求,用尊重和真正意义上的温情、真情,使亲缘情感更加血浓于水。
    2023-05-27 22:32:20 0回复
    1
  • “年轻人断亲”是时代产物
    00后”是互联网元时代的一代。他们似乎生来就不需要太多的社会交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乐意走亲戚。“年轻人断亲”话题在网上引起热议。
    笔者认为,这一现象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需多些包容与理解。社会由以往的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再向知识信息社会的层层越进式发展,导致人们生活方式,生活环境乃至生活重心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在信息大爆炸、社会竞争环境日益激烈的外部环境下,人们为了更好的生存,不得不改变自己,去终身学习,以适应多变汹涌的外部局势变迁,为生存、医疗、养老、婚嫁、育子等奔忙,因此很多人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在走亲访友的人际诸事中疲于奔命。生产力进步导致的生产关系的变化客观上改变了新一代的人际交往模式,同地域的人们分散到各地以求生存,疏离了人际情感,没有近距离的相处与交流,没有生活时空内容的交互,长久分离的状态下很难在情感上产生粘密度。同样过于激烈的社会竞争也压抑内心,人们不自觉得会产生比较心理,不自觉的产生种种内耗情绪。这些是“断亲”现象不可否认的外在动因。
    然而,向内寻源,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本能的具有生理到安全到归属和爱再到尊重及自我实现的这样一种金字塔式的需求层次变化。年轻人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对更高层次的生存及心理、情感素求的追逐,导致其本能自发的去趋利避害,逃脱不适区域的精神内耗与枷锁式捆绑,与其在毫无边界、尺度,空间、尊重的所谓的亲缘血缘关系圈内纠缠,他们更热衷于在内心情绪挣扎后,勇敢的进行自我突围,将自己包裹于品质更为纯粹的灵魂层面,在没有代际冲突的圈围内构建真实真爱的关系,以寻求真正能让自己找到归属感及精神共鸣,情感共振的群体中去,找寻自我意识层面中真正需要的情感温度。社会心理学、教育学的相关理论中,都有阐述到这样一种攀比意识形态,越是亲缘关系的人们之间,越是容易产生一种近乎病态的攀比心理,这种攀比心理会以一种表里不一的状态形成一种不健康的不适宜的人际关系,导致虽然在血缘上亲缘关系上亲近的人们,实际上的情感距离还不如陌生人。甚至因为亲缘血缘关系的缘故,很多亲友长辈会对晚辈产生无法妥协的道德绑架与束缚,让年轻一代痛苦不堪。由此,年轻人果敢的走出断亲这步,也是对这种不健康的心理态势的一种逃离和风险归避,以期寻求更为轻松愉悦而自由放飞的情感体验。俗话说,人与人之间,靠的太近,有时反而是场灾难。年轻人接受的各种信息和知识,都在警醒着他们,远离缠绕,活出一个自由自在灵魂自我。
    综上所述,“断亲”的盛行与本质上的“断情”无关,只是本能意义上的一种自我保护与自我解绑,与其说年轻人“断亲”甚或“断情”,不如接纳、包容他们主求真情、自然,寻求灵魂与身心自由的新的生活诉求,用尊重和真正意义上的温情、真情,使亲缘情感更加血浓于水。
    2023-05-27 22:23:23 0回复
    0
  • “断亲”而非断情
    似乎对于年轻人来说,过去重要的社会联结、亲戚关系已经不再那么不可或缺了,其中的深层原因值得我们深入了解。
    何为“断亲”?是指中断同二代以外亲戚的互动与交往。这种中断可能是主动拒绝与亲戚见面,但更多体现为懒于、疏于、不屑于在亲戚之间走动,使得亲缘关系随着时间变得淡薄。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又处在一切都在快速变化的转型期,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代际之间有太多差异。差异一旦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随之变化,产生“断亲”想法也是有可能的。
    大众对于“断亲”行为的看法也各不相同,有人认为这样子难免伤人心,忽略了亲缘关系。也有人乐见其成,认为传统形态的家族结构早已过时,正应该被新一代人打破并重构。对于那些反对“断亲”的人来说,大概率是更加重视传统中国家族的亲属关系,那支持“断亲”的人又是基于哪些原因呢?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胡小武曾发表一篇论文《青年“断亲”:何以发生?何去何从?》,其中提供的调查数据显示:年龄越小,与亲戚联系越少。18岁以下的被调查者“基本不怎么与亲戚联系”,18~25岁、 26~30岁的“90后”年轻人大多数人只是“偶尔与亲戚有联系”,绝大多数的“90后”及“00后”的年轻人家里如果没有事情就几乎不与亲戚联系。
    现在“90后”及“00后”的生活里充斥着诸多挤压个人生活的事务,五天的工作日以及不定时的加班,空闲时可能还要继续学习以获取更多的发展机会,连时常回家看看都变得有些奢侈。所以年轻人不再接受无谓的评判,不再进行虚假的客套。他们更希望拥有自己的社交和“放空”时间,与同频共振的人在一起过更加自在的生活,不再满足于血缘层面的归属感而是盼望精神上的认知与爱。
    亲戚不会因为带个“亲”字就能收获年轻人的喜爱和信任,而是取决于双方有没有共同语言和真情实感。“断亲”从本质上来说并不会切断真正的亲情,反而有助于让亲缘关系剥去利益纠葛,回归为一种纯粹的情感联结。
    2023-05-27 18:21:38 0回复
    1
  • “断亲”,年轻人以新代旧的“解缚”
    近日,“年轻人断亲”这一话题引起了广泛讨论。各种相关的调查数据也显示,“断亲”也成了一种社会常态。一直以来,“贫贱亲戚离,富贵他人合”,演尽世态炎凉的亲缘关系网早已成为多数人扎在心头却不知如何处理的倒刺。而“断亲”,便是年轻人用以重新审视以长辈为核心建构出的人情网络的一种方式,这并不是00后的任性与冷漠,而是在时代与社会的发展下,年轻人对自我的“解缚”。
    年轻人选择“断亲”,是对没有边界感的人情交际的远离。这里的没有边界感体现在部分亲戚借亲缘关系的道德绑定,进行不合理的利益侵占。谈及为何选择断亲,许多年轻人都说部分亲戚们会实施无休止的讨要。例如他们借生病、过生日等的名义进行讨要红包,“薅羊毛”,更有甚者直接打骚扰电话进行讨要。只是因为有了这层亲戚关系,让许多侵占者免除了“损人利己”的良心指摘。由此,亲缘的捆绑如同跌进机关重重的陷阱,加重个人精神内耗的同时,也让小家的发展毫无裨益。
    其次,边界感的逾越还体现在情绪的霸凌。有能够治好你精神内耗的二舅,就有能使你精神焦虑的二姨。一位网友留言“他们在我的人生里一毛不拔,却喜欢对着我的人生指点江山”。一些长辈喜欢借以关心之名冒犯小辈的隐私,或是在一家得势后委婉表达“望提携之意”,正如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所描绘的“熟人社会”,塑造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水波圆式人际关系网”,这让现代逐渐利用个体主义看待社会的年轻人毫不习惯,因而选择“断亲”。
    此外,年轻人选择“断亲”,也是对不合时宜的“亲缘说”捆绑的拒绝。在过去社会,扩大家庭有利于维护大家族的血脉联系并提升整个家族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同时进行各方资源的置换与整合。而随着社会形态的改变,今天的年轻人很难再直观地感受到这种好处,亲戚也不会只因为有个“亲”字就会收获年轻人的喜爱与信任。那些发自内心关心家人,善于交际的亲戚,年轻人自然喜欢,而对于那些以长辈自称却做出各种出格行为的“怀亲戚”,年轻人也不会容忍。从本质上看,这并不会摧毁亲缘关系,反而有利于亲缘关系剥去利益纠葛,让亲缘回归成一种纯粹的情感联结。
    年轻人从不合适的亲缘捆绑中抽身,会有更多的选择。可以围绕三观、趣缘、人品构建起更加灵活的交际圈,这未尝不是一种自我“解缚”,不是一种社会进步呢?
    2023-05-27 10:12:09 0回复
    1
  • 年轻人“断亲”可能不只是叛逆
    近日,“为什么这届年轻人开始断亲了”的话题冲上热搜。相关话题下,不少网友表示“因为亲戚太八卦”“没有共同经历,更没有共同语言,聊不到一起去”“因为太忙,亲戚太多,走不过来”……“断亲”的背后有观念的冲突,有亲情的淡薄,还有年轻人的无奈。
    传统观念里的“三十而立”“成家立业”等都是各类亲戚谈论的重要话题,伴随着亲戚高谈阔论他们年轻时的慷慨激昂的奋斗史,一大堆说教接踵而至。很多亲戚希望年轻一代完全按照她们的观念来做事,他们认为年轻人裸辞、创业、晚婚、晚育等行为都是叛逆行为,需要纠正,并不断说教。殊不知,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当下,年轻人的观念也发生了转变,有了更多元的想法。他们渴望接受认同,希望这个社会是更加包容的,但是与老一辈亲戚的观念冲突,成了亲情淡薄的加速器,他们开始逃避、开始回避与亲戚见面,长此以往,呈现出的就是“断亲”的现象。
    身为中国人,对于典型的“中国式家族”,多数人都有丰富的切身体会,因此,面对“断亲”这一趋势,有人忧心忡忡,但是我们的观念也是应该与时俱进的,与其认为是部分年轻人太过叛逆、忽略了亲缘关系的正面价值,不如看到其积极的一面,毕竟传统形态的家族结构早已过时,这种更为纯粹的情感关系,更符合时下的发展趋势,所以,对于选择“断亲”的年轻人,父母或长辈也不应该妄加指责批评。
    况且年轻人的生活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尤其是诸多难以被亲戚理解的压力。在青年的身上,很容易就可以看到工作的重压、生活琐事的繁杂、学习的抱负等等交织在一起,尤其是在大城市打拼的青年,他们在难得的空闲日子都想好好休息,而不是将这些宝贵的时间来维系所谓的亲戚关系。事实上,这完全不只是因为叛逆。因为亲情的维护从来不是单向的,事实上是需要的是双向奔赴的。所以对于这些亲戚而言,希望他们能够给年轻人多一些理解和共情,尝试包容接受。
    但是同样,年轻人也不可过度叛逆。凡事不应绝对,一方面,对于实在无法相处的亲戚,的确可以“断”,这在过去的中国,也都是存在这样的“断交”的,另一方面,也应该秉持一颗真诚的心,尝试打破一些固有观念,看到家里亲戚的诚心,并用自己的诚意相交,毕竟和谐的家庭关系,更是我们所向往的。
    2023-05-26 23:40:53 0回复
    1
  • 年轻人“断亲”可能不只是叛逆
    近日,“为什么这届年轻人开始断亲了”的话题冲上热搜。相关话题下,不少网友表示“因为亲戚太八卦”“没有共同经历,更没有共同语言,聊不到一起去”“因为太忙,亲戚太多,走不过来”……“断亲”的背后有观念的冲突,有亲情的淡薄,还有年轻人的无奈。
    传统观念里的“三十而立”“成家立业”等都是各类亲戚谈论的重要话题,伴随着亲戚高谈阔论他们年轻时的慷慨激昂的奋斗史,一大堆说教接踵而至。很多亲戚希望年轻一代完全按照她们的观念来做事,他们认为年轻人裸辞、创业、晚婚、晚育等行为都是叛逆行为,需要纠正,并不断说教。殊不知,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当下,年轻人的观念也发生了转变,有了更多元的想法。他们渴望接受认同,希望这个社会是更加包容的,但是与老一辈亲戚的观念冲突,成了亲情淡薄的加速器,他们开始逃避、开始回避与亲戚见面,长此以往,呈现出的就是“断亲”的现象。
    身为中国人,对于典型的“中国式家族”,多数人都有丰富的切身体会,因此,面对“断亲”这一趋势,有人忧心忡忡,但是我们的观念也是应该与时俱进的,与其认为是部分年轻人太过叛逆、忽略了亲缘关系的正面价值,不如看到其积极的一面,毕竟传统形态的家族结构早已过时,这种更为纯粹的情感关系,更符合时下的发展趋势,所以,对于选择“断亲”的年轻人,父母或长辈也不应该妄加指责批评。
    况且年轻人的生活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尤其是诸多难以被亲戚理解的压力。在青年的身上,很容易就可以看到工作的重压、生活琐事的繁杂、学习的抱负等等交织在一起,尤其是在大城市打拼的青年,他们在难得的空闲日子都想好好休息,而不是将这些宝贵的时间来维系所谓的亲戚关系。事实上,这完全不只是因为叛逆。因为亲情的维护从来不是单向的,事实上是需要的是双向奔赴的。所以对于这些亲戚而言,希望他们能够给年轻人多一些理解和共情,尝试包容接受。
    但是同样,年轻人也不可过度叛逆。凡事不应绝对,一方面,对于实在无法相处的亲戚,的确可以“断”,这在过去的中国,也都是存在这样的“断交”的,另一方面,也应该秉持一颗真诚的心,尝试打破一些固有观念,看到家里亲戚的诚心,并用自己的诚意相交,毕竟和谐的家庭关系,更是我们所向往的。
    2023-05-26 23:35:58 0回复
    1
  • “00”后“断亲”是社交模式的转型

    近日,年轻人“断亲”这一社会话题持续引发热议。以“00后”为代表的中国年轻一代,他们似乎生来就不需要太多的社会交往。于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走亲戚,跟亲戚无话可说。笔者认为,00后“断亲”并非是人性的淡漠,而是时代发展洪流之下社交模式的转型。

    客观来看,年轻人“断亲”有以下三点原因。其一,城市化进程下产生的地理距离导致了人们生活的分散。上个世纪城市化发展水平低,有血缘关系的人们多以村落聚居。茶前饭后、走家串户都是习以为常的事。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年轻人外出求学、务工,也渐渐在不同的城市定居。亲戚之间住的越来越远、越来越分散,“走亲戚”也成了一件重大时刻才会有的稀奇事。由于生活缺少交集,交流越来越少,彼此之间的关系只停留在最浅的层面。每一次的见面都要经历一次艰难的寒暄,尴尬的气氛使得年轻人在这段关系拘局促不安,渐渐的自然也就不爱走这家亲戚。

    其二,“断亲”不能一概而论,“断亲”断的是一些不必要、不需要的亲戚关系。不是所有的亲戚都是和善亲人的,有一些亲戚自私冷漠,他们或许在你落难时冷眼旁观,或会在大庭广众之下戳你痛处、以此为乐,丝毫不考虑年轻人的感受……这些亲戚关系根本不值得他们去维系,“断亲”不是无情的表现,而是使自己远离给自己带来“内耗”的人。“00后”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一代,身上已经压着时代发展带来的就业压力和学业压力“两座大山”,已没有多余的时间与精力去刻意处理和维系一些不必要的亲戚关系。

    其三,对于“00后”一代而言,品性和三观才是他们择友的重要因素。老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血缘关系从来不是决定人与人之间亲属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只要志趣相同、互相尊重,有无血缘关系并不重要,两个陌生人也能因此话无不谈、亲密无间。“00后”一代不再把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圈子作为生活的中心,而是勇于“剥离”不健康的“纽带”,断弃不必要的亲戚关系,以品性和三观为纽扣建构属于他们的新型的社交模式。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00后”“断亲”不是新一代年轻人人性的淡漠,而是他们在社会发展洪流下融入社会,对社交模式作出的必要的符合时代发展的转变。这种多元化、精益化的新型社交模式不仅是“00后”寻求自身发展作出的改变,也是新世纪青年针对人际关系交往给时代的一份答卷。
    2023-05-26 19:30:41 0回复
    0
  • “00”后“断亲”是社交模式的转型

    近日,年轻人“断亲”这一社会话题持续引发热议。以“00后”为代表的中国年轻一代,他们似乎生来就不需要太多的社会交往。于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走亲戚,跟亲戚无话可说。笔者认为,00后“断亲”并非是人性的淡漠,而是时代发展洪流之下社交模式的转型。
    客观来看,年轻人“断亲”有以下三点原因。其一,城市化进程下产生的地理距离导致了人们生活的分散。上个世纪城市化发展水平低,有血缘关系的人们多以村落聚居。茶前饭后、走家串户都是习以为常的事。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年轻人外出求学、务工,也渐渐在不同的城市定居。亲戚之间住的越来越远、越来越分散,“走亲戚”也成了一件重大时刻才会有的稀奇事。由于生活缺少交集,交流越来越少,彼此之间的关系只停留在最浅的层面。每一次的见面都要经历一次艰难的寒暄,尴尬的气氛使得年轻人在这段关系拘局促不安,渐渐的自然也就不爱走这家亲戚。
    其二,“断亲”不能一概而论,“断亲”断的是一些不必要、不需要的亲戚关系。不是所有的亲戚都是和善亲人的,有一些亲戚自私冷漠,他们或许在你落难时冷眼旁观,或会在大庭广众之下戳你痛处、以此为乐,丝毫不考虑年轻人的感受……这些亲戚关系根本不值得他们去维系,“断亲”不是无情的表现,而是使自己远离给自己带来“内耗”的人。“00后”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一代,身上已经压着时代发展带来的就业压力和学业压力“两座大山”,已没有多余的时间与精力去刻意处理和维系一些不必要的亲戚关系。
    其三,对于“00后”一代而言,品性和三观才是他们择友的重要因素。老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血缘关系从来不是决定人与人之间亲属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只要志趣相同、互相尊重,有无血缘关系并不重要,两个陌生人也能因此话无不谈、亲密无间。“00后”一代不再把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圈子作为生活的中心,而是勇于“剥离”不健康的“纽带”,断弃不必要的亲戚关系,以品性和三观为纽扣建构属于他们的新型的社交模式。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00后”“断亲”不是新一代年轻人人性的淡漠,而是他们在社会发展洪流下融入社会,对社交模式作出的必要的符合时代发展的转变。这种多元化、精益化的新型社交模式不仅是“00后”寻求自身发展作出的改变,也是新世纪青年针对人际关系交往给时代的一份答卷。
    2023-05-26 19:21:36 0回复
    1
  • “00”后“断亲”是社交模式的转型

    近日,年轻人“断亲”这一社会话题持续引发热议。以“00后”为代表的中国年轻一代,他们似乎生来就不需要太多的社会交往。于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走亲戚,跟亲戚无话可说。笔者认为,00后“断亲”并非是人性的淡漠,而是时代发展洪流之下社交模式的转型。
    客观来看,年轻人“断亲”有以下三点原因。其一,城市化进程下产生的地理距离导致了人们生活的分散。上个世纪城市化发展水平低,有血缘关系的人们多以村落聚居。茶前饭后、走家串户都是习以为常的事。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年轻人外出求学、务工,也渐渐在不同的城市定居。亲戚之间住的越来越远、越来越分散,“走亲戚”也成了一件重大时刻才会有的稀奇事。由于生活缺少交集,交流越来越少,彼此之间的关系只停留在最浅的层面。每一次的见面都要经历一次艰难的寒暄,尴尬的气氛使得年轻人在这段关系拘局促不安,渐渐的自然也就不爱走这家亲戚。
    其二,“断亲”不能一概而论,“断亲”断的是一些不必要、不需要的亲戚关系。不是所有的亲戚都是和善亲人的,有一些亲戚自私冷漠,他们或许在你落难时冷眼旁观,或会在大庭广众之下戳你痛处、以此为乐,丝毫不考虑年轻人的感受……这些亲戚关系根本不值得他们去维系,“断亲”不是无情的表现,而是使自己远离给自己带来“内耗”的人。“00后”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一代,身上已经压着时代发展带来的就业压力和学业压力“两座大山”,已没有多余的时间与精力去刻意处理和维系一些不必要的亲戚关系。
    其三,对于“00后”一代而言,品性和三观才是他们择友的重要因素。老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血缘关系从来不是决定人与人之间亲属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只要志趣相同、互相尊重,有无血缘关系并不重要,两个陌生人也能因此话无不谈、亲密无间。“00后”一代不再把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圈子作为生活的中心,而是勇于“剥离”不健康的“纽带”,断弃不必要的亲戚关系,以品性和三观为纽扣建构属于他们的新型的社交模式。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00后”“断亲”不是新一代年轻人人性的淡漠,而是他们在社会发展洪流下融入社会,对社交模式作出的必要的符合时代发展的转变。这种多元化、精益化的新型社交模式不仅是“00后”寻求自身发展作出的改变,也是新世纪青年针对人际关系交往给时代的一份答卷。
    2023-05-26 19:20:23 0回复
    1
  • 00后断亲成为趋势
    近日,“年轻人断亲”这一话题引发热议,00后是互联网元时代的一代,似乎生来就不需要太多的社会交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走亲戚,也许老一辈的人会不理解,但作为00后的我,认为这是未来的一种趋势。
    “年轻人断亲”指的是年轻人忙着自己的事情,而减少与亲戚的走动,但这并不是漠视亲戚关系或者不懂礼貌,而是迫于自身原因和社会发展的趋势。
    首先,我认为需要知道走亲戚的理由:为的是联系家人之间的感情,聊一聊这段没有见面的日子所发生的事情,分享趣事或者对有困难的亲戚伸出援助之手……走亲戚并不是简单的形式,聚在一起吃饭,打牌,只是联络感情的方式,而不是最终目的。见到面寒暄几句,提前购买大批量的礼物,每家一份地赠送,附加一家子的笑脸,其实有时候并不是真正联络了感情,而更像是一个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反观曾经,比我们年长的几辈人为何走亲戚那么频繁?因为信息闭塞,电话都没有全部普及,想了解关心别人的生活,需要通过见面去联系,在田里忙完了,走访亲戚乃是常事,其次,以前的生活并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无非就是家里人聚在一起吃顿饭,小孩子一起玩耍,况且,农耕时,更是需要互相帮忙,这样,亲戚之间的交流自然而然就多了起来。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进步飞快,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逐渐发生改变,互联网的发达,想关心亲戚过得怎么样,我们随时可以给亲戚打一通视频电话;疫情封控期间,口罩阻碍了过年的走亲戚环节,但微信红包的存在让“发红包”这一习俗更加方便有趣,这些不仅方便了亲戚之间的交流,而且也在以一种新兴的方式联络感情。
    年轻人正迎接着新时代的发展浪潮,思想观念方面也有所进步,在考虑他人的同时,也会顾及自己的情绪,我们正接纳新的交流方式进行“走亲戚”,从而避免浮于表面的假关心。“断亲”断的并不是真诚的亲情,而是不必要的人情世故。
    2023-05-26 15:29:16 0回复
    1
  • “断亲”是社会发展的结果

    “00后”是互联网元时代的一代。他们似乎生来就不需要太多的社会交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乐意走亲戚。“年轻人断亲”话题在网上引起热议。本人认为,年轻人断亲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主要是因经济、时空关系、生活等方面发生变化而形成的。

    传统的社交圈子以血缘为主,老一辈普遍居住在相对较集中的地域。由于生活物资匮乏,个体能力抗衡生存有困难,于是就自然以血缘形成了一家有难,大家相助“一家人”式的亲密关系。红白喜事,人情往来,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构成了浓浓的亲情关系。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每个家庭都已成为经济自主的单元,传统的家族亲缘经济依赖性已不存在。出生于互联网元时代的“00后”,大多为独生子女,无需太多的社交,依靠父母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而逐渐淡化了亲情关系。

    “00后”出生后从幼儿园开始,小学、中学到大学,全部时间都在教育机构里,社交圈子基本都是在学校、培训机构里结识的同学、朋友。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加快,社会流动加速,农村年轻人离开家乡向城市集聚,与亲戚因地域距离拉远,亲戚之间少有联系,即使逢年过节走访,从城里到故乡也不太适应,少有共同话语,故乡似成异乡,从而不太乐意走亲戚。

    “00后”成长于较为开放、自由的环境,形成了具有较强个性化特点。他们是互联网主力军,通过手机移动网络,参与各类拥有共同兴趣和爱好的社交圈,活跃于点赞、评论、转发等互动活动,通过网聊摆脱时间和空间限制,进行虚拟社交活动,从而淡化了亲情血缘关系。

    综上所述,“00后”疏离亲戚的行为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具有时代性、合理性的一面。笔者认为,俗话说“血浓于水”,断亲不要断情。远离成熟、规范的熟人社交圈子,投入社交伦理规范尚未建立、具有流动性的网络社交,必然伴生一系列风险,这是值得“00后”注意防范的。
    2023-05-26 15:12:40 0回复
    0
  • 00后断亲,实属无可奈何
    “00后”是互联网元时代的一代,他们似乎生来就不需要太多的社会交往。于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走亲戚,跟亲戚也无话可说。“年轻人断亲”这一社会话题持续引发热议,很多网民都发出自己的呼声,笔者认为不是年轻人不懂人情世故,而是他们无可奈何。
    “断亲”是指年轻人因为各种原因而与自己的亲人断绝联系、拒绝走亲戚的现象。在如今这个快速发展的“亚历山大“现代社会,很多00后忙于学业和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维护亲戚关系,加上现在的年轻人春节放假不愿意返乡,更不愿意走亲戚,他们想利用节假日提升自己。曾在网上看到一句话:走亲戚80后偶尔走,90后不想走,00后根本不走。笔者认为00后是无可奈何才“断亲”。
    一方面,对于不少00后来讲,从小就生活在城市中,老家的亲戚也就春节见一次,没有在一起相处过,也没有什么印象,有的甚至父母不提醒就不知道叫什么,春节转亲戚时,00后最害怕被亲戚盘问“考了多少分”“有没有考到重点高中”“考了什么大学”“有没有拿到奖学金”“工作找到了没”等等,似乎除了这些话题就没有什么可说的,让人很无奈也很反感,所以00后根本不喜欢走亲戚。虽然春节转亲戚会收到过年红包,但是对于00后来说压岁钱已经见怪不怪了。面对亲戚的攀问,00后的孩子不想回答,更不愿意回答,似乎是在和自己家的孩子攀比一样,所以为了避免被亲戚盘问,很多00后无可奈何地选择了“断亲”。
    另一方面,春节转亲戚时,亲戚之间攀比心越来越严重,有的亲戚像吹牛大王一样吹自己有多厉害,挣了多少钱,夸自己孩子有多优秀等等,面对这样的肆意挖苦,00后的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自然而然越来越抵制和讨厌转亲戚。在00后眼中,这样的走亲访友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与其听亲戚吹嘘还不如自己在家刷手机。还有现在很多的亲戚普遍都戴着一张“面具”,互相串门的时候,装得很热情,但是一涉及利益方面的事情立即变脸,支支吾吾一直转换话题。其实,笔者认为关键时刻翻脸比翻书还快的亲戚已经没有了人情味,对于这样的亲戚,00后自然不愿意再打交道,更不愿意转亲戚,所以无可奈何地选择了“断亲”。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00后不是不懂人情世故,而是无可奈何,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00后“断亲”是大势所趋。
    2023-05-26 12:32:33 0回复
    1
  • 断亲实属情理之中
           00后”是互联网元时代的一代,似乎生来就不需要太多的社会交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走亲戚,跟亲戚也无话可说。“年轻人断亲”这一社会话题也持续引发热议,笔者看来,年轻人断亲,原因众多,实属情理之中。
          首先,亲情重在情,人与人只有相处才有感情。如今我们正处于网络时代,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使亲戚间鲜有交流,不参与甚至不了解彼此生活,只逢年过节短暂一聚而后又相隔甚远,即便存在血缘关系,没有好好维护经营也不一定就存在亲情,从而渐渐与点头之交没有差别。且大多90后00后为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那么在家庭中除直系亲属外对其他亲属都有一定的陌生感。根据调查显示,当代年轻人有着更高的情感需求,远亲不如近亲,近亲不如知心,对于年轻人来说,朋友能提供更多的情绪价值,自然怎么舒心怎么来。
         其次,所谓断亲,一定程度上断的是无用社交。良好的社会关系建立在相互理解体谅之上,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亲戚都将年轻人作为一种谈资,常与自己的子女进行攀比拉踩,言语中都给年轻人带来无尽压力与不适,真正的关心与理解少之又少,作为自我意识觉醒的一代,自然会摒弃这种关系。且社交关系的质量不是由血缘关系决定的,而且由性格,价值观等,与亲戚之间这些条件都无法契合,自然无法相处。都说爱自己是终生浪漫的开始,年轻人精力有限,时间有限,不把生命消耗在感受不好的关系上也不失为一种自爱。
           再者,人是社会的产物,必然受到社会的影响。生产力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年轻人的发展更加独立自主,经济独立,人格独立,所以当代年轻人的情感观更加注重自我价值和个性化,更加追求交往的自由和随心,由此面对社会关系时会保持一种冷静客观的思考,这也是值得尊重的。且现在各行各业竞争激烈,年轻人压力都很重,精力都投射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没有利益往来又没有共情吸引力的关系基本不会主动维系。
    总而言之,断亲现象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实属情理之中,无法阻止但也未必不好。
    2023-05-25 18:12:14 0回复
    2
  • “年轻人断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00后”是互联网元时代的一代,他们似乎生来就不需要太多的社会交往。于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走亲戚,跟亲戚也无话可说。“年轻人断亲”这一社会话题持续引发热议,也来说说您的看法吧。
    “年轻人断亲”与时代快速发展有很大关系。过去为什么亲戚之间走动比较频繁,上了年纪的人都曾经经历过。一是那个年代,交通不便,信息不通,亲戚之间交流的最好办法就是相互走动;二是亲戚之间走动是相互的,来而不往非礼也,你来看我了,我必须得回访;三是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平时在家吃得比较清苦,走亲戚成了改善生活的机会,这次你好酒好菜请我,下次我也不会亏待你,如此往返亲情不断;四是乡间流传的“四时八节”为走亲戚提出了要求,提供了机遇,即使生活困难,到时咬咬牙也得摆个面子;五是中国传统社会重视血缘纽带联系着的群体关系,兄弟姐妹多,四大姑八大姨十分普遍,凡事都找亲戚商量,有困难或者有矛盾都将通过亲戚寻求解决办法;六是社会条件落后、人们生计不易、社会动荡不安的特质,也不得不让人们选择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抱团”而取暖,互相扶持生活。
    然而时代在变化,过去亲戚间互动的的缘由基本不存在了,现代交通发达,通讯便捷,不出门就可通过网络交流,生活方式和家庭观念与之发生变化。同时,伴随着互联网交流给现实交往带来的惰性,人们日常分别在自己的轨道上各奔前程,于是不自觉地与本就疏离的亲戚更加疏远了。还有少数人,可能因为代际冲突,与一些亲戚的观念有所出入,日常相处有所分歧。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内耗”,这部分人也有意地减少了与亲戚的来往,开始了所谓的“断亲”。
    年轻人,看重的是人际交往的空间和边界,这种看似不近人情的做法,实际却能帮助其达成与自己、与社会、与生活的和解。他们不再墨守成规,勇敢对传统亲缘结构关系进行解构,重构起属于自己的个人空间和社交体系。这也体现了年轻人对更高需求层次的追求,他们不再满足于血缘层面的归属感,而开始热切盼望精神上的认知与爱。
    我们不必对年轻人的“断亲”现象过于忧心忡忡,随着年轻人逐渐成家立业,血缘传递及认同会发生一种天然的诉求,届时,年轻人必定会重构起属于他们自己的亲缘关系网络。不同于传统亲缘关系,这种轻松、包容的新亲缘关系会让年轻人更有空间、更有归属,“断亲”后的“认亲”也会更有温度。
    2023-05-25 07:21:47 0回复
    1
  • 亲戚家的吸引力在哪里?
    2023-05-24 23:56:45 0回复
    0
  • 断亲没有好坏之分,少些批判,多点宽容,时间会给出答案
    2023-05-24 19:01:28 0回复
    0
  • “断亲”的背后或许是更适合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中国的年轻世代,特别是“00后”群体,已经疏于与亲戚发生情感联系和日常交往,进而形成了日益普遍的年轻人“断亲”现象,并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引发热议。
    中国有句古话:“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不走了”,就很形象地表达了这种亲戚关系的客观弱化现象。当代中国发展的变迁,改变并催生了新一代青年群体的亲戚关系认识方法。抛却血缘,这种“断亲”现象和利益关系是分不开的。上几辈人,仍处于农业传统社会,一家一户很难抵御天灾人祸地侵袭。因此,依托亲戚这个社会关系网络,在有限的地域范围内,亲族之间抱团互助就是抵御风险的最好机制。再加上,在那个年代,亲戚之间的地域阻隔并不大,离得近,大家生活水平也都差不多,很多亲戚是从小一起长大的,积累了很深的感情。而现代社会,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经济富足并且国家制度相对完善,个体家庭也足以在社会上独立生存。既然自己就能处理生活中90%左右的事,那自然不需要依托亲族来抱团取暖。同时随着中国城市的建设,许多人分流到各大城市安家落户,这种社会流动和居住地分离,导致人们和一些亲戚分开,从小就缺乏对亲戚的交往。更何况中国的“90后”“00后”又多为独生子女,生活中最常接触的还是同学、同事,而和那些住在乡村或者另一个城市的亲戚们从小接触就不多,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感情基础。久而久之,朋友也就代替了亲戚,“断亲”也就成为了必然。
    相比起来,面对这些不熟悉的亲戚,上一代人或许会演得很热情,他们更懂人情世故,更懂如何维持表面的关系,而“0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们则更加具有边界感,他们拒绝无效社交,拒绝处理冗杂的亲戚关系。亲戚是天定的,有天然的血缘关系在,可血缘不等于亲情。比起血缘,自己选择的朋友相比一些惹人烦的亲戚反而更能体现“亲”。当代年轻人的孤独感与日俱增,他们也很无奈,社会应当对年轻人少些偏见和指责,不要过于苛刻,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知道什么是最适合他们的。“断亲”不是“无亲”,他们只是将上一代人与亲戚之间的“亲”转移到了与朋友的相处之中,对自己的人际关系做“减法”。
    2023-05-24 18:24:42 0回复
    1
  • “断亲”的背后或许是更适合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中国的年轻世代,特别是“00后”群体,已经疏于与亲戚发生情感联系和日常交往,进而形成了日益普遍的年轻人“断亲”现象,并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引发热议。
    中国有句古话:“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不走了”,就很形象地表达了这种亲戚关系的客观弱化现象。当代中国发展的变迁,改变并催生了新一代青年群体的亲戚关系认识方法。抛却血缘,这种“断亲”现象和利益关系是分不开的。上几辈人,仍处于农业传统社会,一家一户很难抵御天灾人祸地侵袭。因此,依托亲戚这个社会关系网络,在有限的地域范围内,亲族之间抱团互助就是抵御风险的最好机制。再加上,在那个年代,亲戚之间的地域阻隔并不大,离得近,大家生活水平也都差不多,很多亲戚是从小一起长大的,积累了很深的感情。而现代社会,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经济富足并且国家制度相对完善,个体家庭也足以在社会上独立生存。既然自己就能处理生活中90%左右的事,那自然不需要依托亲族来抱团取暖。同时随着中国城市的建设,许多人分流到各大城市安家落户,这种社会流动和居住地分离,导致人们和一些亲戚分开,从小就缺乏对亲戚的交往。更何况中国的“90后”“00后”又多为独生子女,生活中最常接触的还是同学、同事,而和那些住在乡村或者另一个城市的亲戚们从小接触就不多,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感情基础。久而久之,朋友也就代替了亲戚,“断亲”也就成为了必然。
    相比起来,面对这些不熟悉的亲戚,上一代人或许会演得很热情,他们更懂人情世故,更懂如何维持表面的关系,而“0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们则更加具有边界感,他们拒绝无效社交,拒绝处理冗杂的亲戚关系。亲戚是天定的,有天然的血缘关系在,可血缘不等于亲情。比起血缘,自己选择的朋友相比一些惹人烦的亲戚反而更能体现“亲”。当代年轻人的孤独感与日俱增,他们也很无奈,社会应当对年轻人少些偏见和指责,不要过于苛刻,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知道什么是最适合他们的。“断亲”不是“无亲”,他们只是将上一代人与亲戚之间的“亲”转移到了与朋友的相处之中,对自己的人际关系做“减法”。
    2023-05-24 18:23:05 0回复
    0
  • 断的不是亲,是鸡肋的交往

    近日,“年轻人断亲”这一社会话题持续引发热议,社会学研究者将懒于、疏于、不屑于同二代以内的亲戚互动和交往称为“断亲”。其中00后群体尤为明显。

    用更浅显的话说是不再“走亲戚”。长辈们逢年过节总要走亲戚,寒暄,送礼,还礼。这像是他们的任务般,必须完成。即使自身也疲于无聊的对话和毫无诚意的礼物,却还要摆上笑脸应对。而年轻人则更勇于表达自己并且付诸于行动。他们认为人际交往应当有分寸感和彼此尊重。于是不再去应付一年见不到两面的七大姑八大姨的盘问,而且现在的“走亲戚”也变得畸形,有些亲戚他们表面关心你的人生大事,实则并不希望你过得比他们好。他们似乎借着这个机会就为了得到这样的信息——你不如他好。更有甚者,背后中伤你,而你却因为他是亲戚要顾全脸面而忍让。此类种种令年轻人感到冒犯,渐渐地便淡于交往了。

    造成“断亲”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空间因素。在以前,十里八户的亲戚都住一起,平时便常走动,邻里之间互助,感情自然好。“走亲戚”也合情合理,多双筷子的事而已。而现在,一道门便隔绝了交流,亲戚更是遍布四海。不亲近的,不遇事不见面,不过节不见面,早已脱离亲戚二字该有的内涵。此时“走亲戚”就显得滑稽了,要面对甚至不如朋友亲近的人互相“关心”。另一方面,代际交往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不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得以快速传播,年轻人们接收到多元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更注重个人发展与自我感受。不再以家族为第一位,不似长辈那般,因顾全面子而花费时间精力金钱去笼络家族关系,而是更多地关心家庭,关心自身。并不想被扰人的言语影响到。

    笔者认为,真正的亲不是只浮于表面而并未给出真心的假关怀。它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亲近,是彼此交往时能感到舒服,是平常日子里的互帮互助,而非一年一面的相互消耗。所以,比起用“懒于,疏于,不屑于”来表达,我认为用拒绝鸡肋的交往来表示更贴切。我们断的不是亲,而是鸡肋的交往。
    2023-05-24 09:49:22 0回复
    1
  • 拒绝无用社交,断亲并非断情

    “年轻人断亲”现象正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爱走亲戚,即使走了也无话可说,似乎他们天生就无需太多的社会交往。
    需要明白的是,“年轻人断亲”现象并不是年轻人刻意为之。如今的年轻人刚步入社会不久,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加上日益增快的生活节奏,让年轻人不得不以效率致上,拒绝那些无用的社交。如此种种,都使得年轻人在亲戚间的走动变少,造成所谓的“断亲”现象。
    “00后”生于互联网时代,生来就感受着网络的便利。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年轻人的亲情依赖。其次,老一辈人过年过节时因通讯不便,只能选择通过“走亲戚”的方式来维系感情,互通有无。而如今,电话手机的广泛普及、互联网的全面覆盖、社交平台的大量推广,让人们隔着屏幕就可以见到想见的人,抒发想说的话。“走亲戚”的形式变得更加多样。毕竟“走亲戚”的目的不是非要坐在一起,吃吃饭,唠唠家常,根本目的是要沟通感情,保持联系。更多的年轻人也在选择以网络为媒介的方式去送出祝福,表达情感,不让那一份情感断绝。
    再者,“断亲”现象也和亲戚有着很大关系。对于有些亲戚,张口就直戳隐私,涉及金钱利益,让年轻人不舒服的同时也就消除了下次再来拜访的欲望。而有些亲戚见面甚少,血缘关系也是十分疏远,年轻人自然不想花费过多的时间、金钱与精力来寒暄客套。
    时代在变,人们的观念也在变。“断亲”是年轻人现阶段的一种外在表象,是他们拒绝无用社交的一种外在体现,而并不是证明他们淡漠亲情的表现。
    当然,我们也呼吁年轻人多抬抬头,动动脚,维持亲戚间的联系,而那些亲戚也能多些理解,体会他们的压力与处境。如此,人际关系才会更加和谐,社会也才会更富有人情味。
    2023-05-24 07:52:16 0回复
    1
  • “断亲”并不意味绝情

    近日,“年轻人断亲”这一社会话题持续引发热议。“断亲”简单来说就是懒于、疏于、不愿意走亲戚。的确,以血缘为纽带的亲情关系,随着“熟人社会”逐渐转型为“陌生人社会”、人情社会走向契约社会以及年轻人开始不再把家族当作“最后退路”,当下有逐渐淡化的趋势;在年轻人群体里,“断亲”成为一种社会常态。“一代亲、二代表、三代了”“亲而不熟”的发展趋势早已模糊了“亲戚”在个体生活中的存在感。虽然在“血浓于水”的传统观念和社会语境之下,许多人就算对维持亲戚圈子感到疲倦,也未必敢于绝情,但“断亲”这种现象具有一种不可抗拒性,有学者甚至认为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因为今天人际的亲疏关系早以不再以血缘为要素,而是看人品和三观。最近,一种叫搭子的新型社交关系在当代年轻人中流行。似乎只要志趣相投,万物皆可搭。这种新型的垂直社交关系,浅于朋友,重于同事,并不逊于亲戚,主打精准陪伴。一个靠谱的“搭子”,距离感强、负担小、交情浅,但彼此尊重,有分寸感,并乐于分享,是互联网时代的快餐式友谊、碎片化的友情,是亲密关系的平替版本。年轻人在这个新圈子里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寻求生活和工作上的帮扶,而不是面向遥远而散落的亲戚。这是新的社会形态的塑造,所以“断亲”的另一头,是更多的“连接”,而不是真正的“绝情”。
    此外。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之所以重视亲缘关系,是因为它最容易把人结成共同体,但是,今天的亲戚不会只因为带个“亲”字就能收获年轻人的喜爱和信任。一个亲戚到底是“真亲”还是“假亲”,取决于双方有没有共同语言和真情实感。现在的年轻人现实压力都很大,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和经营不需要和不必要的亲密关系。也许在未来,“恰当的的边界感”“真诚对待内心的感受”“互不打扰”等会成为新的亲戚关系行为准则。从现实案例来看,那些决然“断亲”的年轻人,大都有一个糟糕的家庭,从惯常的亲缘关系中得不到正向的情感关系和实际价值,因此做出断舍离的选择,也是可以理解的。而更多的家庭关系并没有那么糟糕,相信明天的我们依然能从亲近关系中获得真诚与爱,“断亲”后的“认亲”也许会更有温度。
    2023-05-24 06:56:54 0回复
    0
  • 即使到了亲戚家也是玩手机。
    2023-05-23 12:11:24 0回复
    0
  • 我觉得这个事情不能一概而论 不能说应该走亲戚还是不应该走 哪怕是亲戚 也要分辨一个善恶好坏 有些亲戚虽然和我们流着相近的血 但是自私冷漠、尖酸刻薄、见不得你过得好 那走不走的又何妨 有些人哪怕不是亲戚 如果热情善良 相处融洽多走动也很温暖 要不怎么有远亲不如近邻一说呢 我觉得年轻人根本不是生活在互联网元时代 而是不被无营养的关系所束缚 毕竟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怎么可能真的活得遗世而独立呢
    2023-05-23 10:50:17 0回复
    0
  • 6415
    积分
  • 179
    博文
  • 1220
    被赞

个人介绍

平常语(原常言道)栏目沿用“常州三人谈”和“博客周话题”的采编风格,每周在报纸版面及常州网博客发布话题,刊发围绕该话题从不同视角撰写的评论文章,面向社会各界征集稿件。欢迎某一领域有专长的研究者、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业界精英、评论爱好者等赐稿,请勿一稿多投。一经录用,稿酬从优。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