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长沙一起停车纠纷案引发全网关注。刘女士的车位被唐女士占用两三个月,“五一”假期结束后要搬回来住,就联系车主挪车,没想到车主要看购买合同才同意挪车。双方从言语争执到报警、锁车,后来车位主人用铁桩将车位“焊死”,最后车主又遭受“人肉”。
众所周知,地面车位没有产证,要诉诸于法律需要产权证明,这给刘女士的维权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同时,笔者深入了解事件后发现,刘女士“焊死”车位后同意车主挪车的条件仅是一个“诚恳的道歉”。所以,笔者认为,在这件事件中,沟通才是最优解。
挪一挪车在现实中是一件小事,何至于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一句诚恳地“对不起”,不需要耗费太多心力,为何在车主口中迟迟难说出?在此事件中,车主并没有认为自己随意侵占别人车位是违法的,后续想让车位主人出示购买合同的行为是侵权的。她并没有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可取的,造成了双方之间的沟通困难。反观车位主人,在多次沟通无果的情况下进行了“焊死”行为,可以说是一种“自救”,但也不意外地造成了矛盾的激化。
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一点小事都会成为网络的热门话题。大多数人会对这种事件抱有很大的兴趣和很高的关注度,但这种参与并非都是积极的。
在此次事件中,双方的沟通因为网暴雪上加霜,给当事人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生活困扰,最后双方协商“让事缓缓”。当事人的沉默更拖延了事情的解决。作为网友,更需要的是“让子弹飞一会”的耐心,等真相大白,再发表言论也不迟。
近年来,霸占他人车位的新闻屡见不鲜,给车位主人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一方面,使用法律维权当然必不可少,另一方面,积极沟通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只有当事人、网络舆论都在法律的范围内解决问题,霸停车位事件才可能有一个较友善的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