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茶楼
收藏本站

含新量高 向绿而行,高质量发展的常州实践①

常小觅 最后编辑于 2023-03-15 08:39:13
4830 5 8

3月11日,来自常州各个区域的志愿者来到魏村德胜岛,在长江常州段、常州城市饮用水水源地附近,共同栽植树苗,呵护长江大保护的“绿色屏障”。

德胜岛是长江与大运河相汇形成的生态岛,位于长江常州段附近。早春3月,这里柳枝抽条、油菜花灿烂成片,处处绿意盎然。

摄影:Bolshevik

然而在十多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各类码头杂乱不堪、固废堆场随处可见,空气中时常能闻到浓浓的异味。德胜岛附近的新华村,也深受污染之害。

从人人唯恐避之而不及的污染村,到处处绿意盎然的生态绿岛,何以出现如此改变?

一、“破”:停止“竭泽而渔” 破除“化工围江”

长江常州段岸线上游至孢子洲西头,下游至老桃花港河江阴界,总长25.8公里,全省最短。

过去,这里是全省沿江城市中生态负荷最重、化工企业最密集的区域之一。短短岸线,曾密布84家化工生产企业,无序发展问题突出。

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不可持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并不可取。“绿水青山”,才是真正的“金山银山”。保护长江,刻不容缓。

为治好“长江病”,常州举全市之力投身长江大保护工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做好“常州减法”,奋力打造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常州样板”。

还江于民、还岸于民,破除“化工围江”是第一步。

为提高化工企业清退的安全性,常州大胆改革探索,依法制定并发布有关地方标准。

2021年6月,常州在全国率先发布《化工企业安全关闭基本要求》《化工企业安全关闭现场监督管理服务规范》2项地方标准,为探索破解“化工围江”的常州路径、以“常州标准”助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建设提供了成熟经验和技术支撑。

2022年5月,随着江苏常州亚邦化学有限公司生产设备被拆除,万里长江沿岸“化工围江”“最”中之“最”区段化工企业被“清零”。

“铁腕”治江,成效显著。数年以来,常州安全拆除化工企业47家,实现沿江1公里范围内低质低效化工企业全部“清零”,且拆除过程中,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截至目前,长江常州段生态岸线建成比例达80.6%,居全省第一。

在常州沿江拆除的第一家化工企业常隆化工的旧址处,已改造建成一座崭新的展示馆——长江大保护展示馆,记录展示了这片土地从“生产锈带”到“生态绣带”的华美蝶变。

二、“立”:腾笼换绿 以生态绿色为立身之本

破除“化工围江”的减法做完了,还得做好增绿添景的“加法”。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为确保长江大保护工作有序推进,常州研究编制《长江经济带(常州沿江地区)生态优先绿色转型发展规划(2018-2035年)》,并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出台《关于促进和保障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转型发展的决定》,为沿江绿色转型提供法治保障。

难得的是,除了精准对标对表中央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决策部署的各项要求,常州在长江大保护的地方实践中,还做到了结合本土实际力求突破和创新,以更高效的方式优化“腾笼换绿”工作。

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常州积极探索沿江关闭腾退化工企业用地资源整合利用工作,大胆试行“用地腾退”制度改革——在对腾退土地进行绿化的同时,实行腾退土地“等量易地整合利用”,同时明确腾退标准、补偿政策,并对专家评估、方案设计、土壤修复等作出规定。

资金方面,常州更是不吝投入。常州市和新北区两级财政按1:1比例分别配套5亿元资金,用于长江大保护专项支出,同时积极与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开展资金贷款合作,积极向上申报政府专项债和中央、省级资金支持,全力破解资金难题。

人才方面,常州还从全市范围内抽调80余名精兵强将,周督查、月调度,充实了长江大保护指挥部一线作战力量。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一项项生态项目保质保量完成,为沿江景致增绿添彩:

 ◆ 对水源地进行综合整治提升,在沿江5公里生态廊道范围内进行芦苇试种工程;

 ◆ 对港区南北河和临江化工园区排水沟进行生态清淤;

 ◆ 系统建设沿江生态绿地和景观湿地,累计种植乔木灌木5万余棵,新增绿地超3000亩……

如今,滨江渔港码头,早已没有了往日船舶机械的轰鸣声;江堤上下,是一片水清岸绿的旖旎风光。

“小时候,我们都住在岛上,白天在长江边游泳摸虾,晚上听着江水声入睡。后来,一家家化工厂来了,最严重的时候,住在岛上的我们都不敢开窗。幸好,我们的绿岛如今又回来了!” “守岛人”石厚林说。

三、“转”:产业转型升级 经济“向绿而行”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如何在转型中找准新的发展方向,成为高污染化工企业的一道必答题。

作为沿江拆除的第一家化工生产企业,常隆化工的选择,是摈弃以往高能耗、高污染的低效发展方式,在新的历史机遇中谋求产业转型。

工厂腾退搬迁后,常隆化工瞄准半导体材料、电子化学品等高端材料项目,优化产业结构,让产业“减碳”,为发展“增绿” 。

为了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常州编制实施《化工园区转型发展规划》,在做好“企业腾退、低端产能”减法的同时,做好“高端产业、绿色产业”的加法,明确“新材料、新医药”两条主线,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重点招引培育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创新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经济要“向绿而行”,就要求地方能够抵得住短期诱惑,把目光放长远。令人欣慰的是,在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常州用实际行动守住了产业发展的生态“底线”。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在招引项目时,常州的环保“门槛”显著提高。

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是常州唯一的临江板块,拥有常州最珍贵的长江岸线资源。滨开区近年来在产业转型方面的实践,可以作为一个较有说服力的佐证。

在长江大保护工作开始后,常州市滨江经济开发区开始明确“升级”新招引项目的准入标准:新进项目,要从产业政策的相符性、工艺装备的先进性、安全环保的友好性、能源资源的节约性以及未来的可持续性等6个维度进行项目评估,不仅考虑引进多少投资,还要更多考虑项目对地方经济和社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曾有一家品牌实力、产业政策、工艺设备等各方面综合实力较强的世界500强企业有意落户滨开区,计划注册资金6000万欧元。但由于该项目对天然气和蒸汽的综合能耗极大,没能通过环保评估,最终被滨开区商务部门婉拒。

发展绿色产业、谋求产业转型升级,成为从常州政府治理主体,到企业经营主体的心理共识和现实选择。中简科技、新阳科技、德国朗盛、合全药业等一批优质项目逐渐形成产业链条,进一步提高沿江区域发展“含新量”。

以高污染高能耗为代价的低质量发展已成为过去式,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正在成为常州产业发展的主旋律。

在当年常州“化工围江”地段不远的江面上,建设中的常泰长江大桥已进入主航道桥钢梁架设全面展开阶段。建成以后,这里将成为长江上首座集高速公路、城际铁路、一级公路“三位一体”的过江通道,为常州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拓宽空间。

过去,常州曾走过一条依靠资源大量投入的粗放式发展道路。而现在,曾经的工业锈带早已不见踪影,常州的城市发展正在翻开崭新的一页:生态返璞归真,经济向“绿”而行。

来源 | 觅渡新语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竹青
  • 珍珠传奇
  • 徐永林
  • 陆吾
  • 双桂女
  • 月满西楼
  • 泉水涓涓
  • 西江月
发送

5条评论

  • 为何不追究当时开发沿江化工区的领导的责任。
    2023-03-15 14:22:40 1回复
    0
  • 生态返璞归真 经济向“绿”而行
    2023-03-14 15:37:30 0回复
    0
  • 高质量发展
    2023-03-14 09:31:13 0回复
    0
  • 不错哦,江边恢复了绿意
    2023-03-13 15:25:49 0回复
    0
  • 向“绿”而行
    2023-03-13 15:18:48 0回复
    0
  • 6985
    积分
  • 463
    博文
  • 1916
    被赞

个人介绍

中国常州网品牌栏目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