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平常语(原常言道) 2023年2月7日-2023年2月11日新话题

常言道 最后编辑于 2023-02-07 11:07:11
2581 20 8

近日,一名女子进入公共厕所,发现一名男孩站在女厕所坑位上,她下意识地说“男孩不能上女厕所”。男孩母亲听到后感到不满,说“6岁大的孩子为什么不能进女厕所”,并将其堵在厕所,要求她向孩子道歉,随后还将男孩父亲叫进厕所。该女子质疑男孩既然父亲在场,为什么还要和妈妈进入女厕所?她希望孩子父母和同行一起骂她的人向她道歉。到底谁应该向谁道歉?来说说你的看法吧。请注意,每周六晚截稿)

小启:本期起,《常言道》栏目更名为《平常语》

2023年,《文笔塔·观点》版每周二出版 

2月7日常言道刊发名单:

泉水涓涓、凡非凡


A0520230207C.jpg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泉水涓涓
  • 月满西楼
  • 珍珠传奇
  • 张秋生
  • 无所求
  • 陆吾
  • 顺其自然者
  • 文学院
发送

20条评论

  • 换个角度说“道歉”
    六龄童进异性厕所起争议,“该不该进?”之后是“要不要道歉?”事件本身还有当事人遭其父母辱骂后续,超出了争议范畴,好在警方已介入,静待调查结果。单就争议而言,各方声音此起彼伏。据央广网发起的投票,有36%的网友认为“可以理解,如果是妈妈单独带孩子的话”;有64%的网友认为“不应该啊,儿童3岁以后就开始有性别意识了”,网友的声音是对当事人是否要道歉的判断。
    真是各说各的理。暂且放下对此事评判,我想到了近年的热词:“厕所革命”。“如厕”问题看似生活小事,实则不仅关系个人卫生与健康,更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厕所伴随人类久矣,随着时代的进步,“厕所革命”来了。看到一则消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6年修订了《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城市中的一类固定式公共厕所,二级及以上医院的公共厕所,商业区、重要公共设施及重要交通客运设施区域的活动式公共厕所,均应设置第三卫生间。”
    第三卫生间是在厕所中专设的、为行为障碍者或协助行动不能自理的亲人(尤其是异性)使用。有了这个“中间体”,儿童进异性厕所这样的事情就可避免。据统计,当下全国已有近万座城市公厕中设置了第三卫生间,但只占城市全部公厕数量的6%,看来“补短板”任重道远。我们须面对这样的现实,在公共场所注意公序良俗,追求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一旦发生类似进异性厕所之事,应更多寻求温和解决的办法。
    在有了第三卫生间这个“面子”情形下,更要重视“里子”的物尽其用。不久前我陪父亲上医院,他因身体原因尽量上第三卫生间,无奈“使用中”挡道,看病前后两个多小时,门一直未开。总不会一直“使用中”吧?也许出了什么故障?哪料一个月后又去,那门依旧如故。这可能是特例,但“厕所革命”不应是“一锤子买卖”,公厕真正的“三分建七分管”,或为消解类似本话题事件的发生提供保证。
    2023-02-13 10:33:21 0回复
    0
  • 维持社会公序不应受到如此责难
    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发现一名6岁的小男孩上女厕,自己稍加制止却引来了男孩母亲的无故辱骂。更有甚者,男孩母亲还叫来了男孩父亲将该网友堵在厕所,表示不道歉不让出。该视频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小男孩能不能进入女厕所”也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归根结底,男孩母亲之所以和制止男孩上女厕所的网友产生冲突,是因为二者对社会公序的理解认知不同。
    社会公序是以规则的形式建立在每位公民的理性判断之上,从而维护社会一般利益。简单来说,社会公序就是大家公认的道德规范。网友“下意识”制止小男孩上女厕所,是因为网友认为6岁的小男孩应该有了基础的性别认知,既可以也需要上男厕所。而男孩母亲则是在听到孩子哭闹后,认为该网友太过苛责,自己孩子才6岁,是可以由自己带进女厕所如厕的。从冲突的焦点来看,网友的做法是通过理性判断来维持社会公序,男孩母亲则是基于现实生活来维护孩子的自由与安全感。
    其实,社会公序的矛盾原本可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而和平解决。然而,男孩母亲情绪化的发言激化了矛盾,让网友拍摄了视频,使得事件在网络上持续发酵,这就是男孩母亲的错了。作为家长,男孩母亲确实可以为孩子打抱不平,可以为孩子“争口气”,但是不能通过辱骂的方式来维护孩子的健康成长。不然孩子长大后也有样学样,强词夺理,也用辱骂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利益,不就适得其反了吗?其次,男孩母亲难道不知道男女有别吗?她肯定是知道的。我想,她之所以这样强势,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她急于保护孩子。她的爱心值得肯定,但是其辱骂的行为不值得效仿。最后,如果下次男孩母亲也遇到了相类似的社会公序的问题,她会接受他人的责难吗?倘若每次想维持社会公序,就会遭遇责难,还会有谁会站出来维持社会公序呢?如果没有社会公序存在,一切大家默认的规矩就会逐渐消失,社会也就难以安宁了。因此,男孩母亲应该向该网友道歉,为用辱骂的方式责难维持社会公序的人而道歉。
    2023-02-11 23:29:21 0回复
    0
  • 性别意识需从小培养
    近日,一名女子进入公共厕所,发现一名男孩站在女厕所坑位上,出言劝阻却遭到男孩母亲辱骂并要求道歉,随后男孩父亲被叫进厕所,一同对该女子进行围堵,之后女子在网上发布了拍摄的现场视频,希望孩子父母和同行一起骂她的人向她道歉。此事随即引发网友热议。
    类似的事件近年来多有发生曝光,但生活中仍屡见不鲜,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家长对孩子性别意识的培养不够重视,而事件中女子对男孩进女厕的抗拒其实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她强烈的性别意识,双方在这方面的认知强弱不同便引发了矛盾。如今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但很多时候却仅仅关注对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对于性教育则因为羞于言说等原因经常缺位。但良好且及时的性教育能够潜移默化地帮助孩子健康成长,让孩子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和尊重他人。这样的性教育不仅存在于严谨的科学知识普及中,也包含在家长们的言传身教下。此次事件中的男孩母亲除把男孩带到女厕所外,还在遭人劝阻后对他人进行辱骂,极有可能给孩子带来错误的性别认知,让其模糊两性区别,同时争吵和围观也可能对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和伤害。
    此外我们能够理解一个母亲对年幼孩子独自上厕所的担忧,使得孩童屡屡出现在异性厕所,这就需要家长和社会双方的共同努力来解决。一方面,社会应该加强加快对第三卫生间的建设,给家长协助孩子上洗手间和其他行动不便的群体带来便利,也能给其他人足够的隐私空间和安全感;另一方面,在硬件设施未完善的情况下,家长应该尽可能地让孩子在同性别成年人的陪同下去往卫生间或者鼓励有能力的孩子独自上厕所,若确实出现特殊情况,也应尽量对孩子做好引导,对周围人做好解释。
    相信在社会和家庭的携手努力下,孩子的性别意识能够得到正确树立,各方能够在矛盾下逐渐达成共识,这将为孩子带来更文明、更和谐的成长净土。
    2023-02-11 23:05:04 0回复
    0
  • 愿你我被世界善良以待
    前几天,一年轻女生在地铁站上厕所,拉开一个隔间门时,她发现里面有一名五六岁大的男童,女生吓了一跳,于是下意识地提醒男孩:“你是男生,不能进女厕所。”

    一句善意的提醒掀起一场轩然大波,男童的妈妈如护雏的母鸡般张开羽翼把稚子护在身后,不堪入耳的一通输出外,她还喊来了男童的爸爸及另一名女性亲属。女生被骂怔了,男童被吓哭了,闹剧开始在网络上发酵。

    “温良恭俭让”是镌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品德,在教育深入人心的今天,“社会文明”更是大众普遍认可的标识,但这并不包括护雏的父母们。“他还是个孩子啊!”一句饱含委屈的呼声,叹出多少为人父母内心深处的柔软——下至嗷嗷待哺,上到两鬓微霜,只要父母尚在,儿女就是孩子——父母眼里的孩子,但也仅此而已。在大众的眼里,三岁的孩子便应该有明确的性别概念了,“年纪小”并不代表着可以扯破人类性别的遮羞布,六岁的男童进女厕,在母亲眼里“他还小”,但在如厕的女性、甚至是男童自己的眼里,他已经是个小男子汉了。被女生打开隔间门的那一刹那,男童还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女生提醒他的时候,男童没有回嘴;但当母亲疯狂输出污言秽语的时候,男生“哇”地哭了。母亲怪责女生吓哭了自己的孩子,但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他是用哭泣在发泄自己内心的矛盾:“我本不该出现在这里,阿姨说得对,妈妈你别吵了,你太凶了……”孩子的词汇量太少,他无助的哭泣反而助长了母亲的气焰,顺势喊来了家人,我方“人多势众”,女生自然“寡不敌众”,加上不明就里的吃瓜群众站在声高的一方,男童一家似乎是奏凯而归了。

    然而,真的奏凯了吗?孩子是父母的复刻版,父母用肢体、语言传达出的戾气,伴着厕所中的异味,会深深烙印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羞辱女生的二十分钟,难道不是更深切地在人前羞辱了自己?当网络评价汹汹如潮,“坚决抵制”和“妈妈不易”两派人马对峙,我只想说:作为女生,拉开隔间发现男童在内,立刻关上隔间是对男童最起码的礼貌,之后再善意提醒会更完美;作为父母,照顾孩子的同时多考虑周边人群的想法,尊重他人,其实也是尊重自己。如此,社会多一分祥和,孩子也多一分安全感。

    愿,你我皆可被这世界善良以待。
    2023-02-11 22:11:16 0回复
    0
  • 莫把善意之举当作理所应当
    近日,一名女子进入公共厕所,发现一名男孩站在女厕所坑位上,她下意识地说“男孩不能上女厕所”。男孩母亲听到后感到不满,说“6岁大的孩子为什么不能进女厕所”,并将其堵在厕所,要求她向孩子道歉,随后还将男孩父亲叫进厕所。该女子质疑男孩既然父亲在场,为什么还要和妈妈进入女厕所?她希望孩子父母和同行一起骂她的人向她道歉。这一新闻一经发布,迅速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
    一部分网友认为女子对6岁孩子说“男孩不能上女厕所”伤害了孩子的幼小心灵。绝大多数的网友则认为6岁的孩子已经具有男女意识了,即使没有,也该是建立起男女意识的年纪了,是家长没有尽到教育的义务。
    回到事件本身,首先男孩上女厕所这件事本身肯定是不对的,因为我们的文明社会明文规定男性去男厕所,女性去女厕所。但因为男孩的年龄小,许多女性给予包容并且在不影响自身的前提下适当放宽了规定,这是文明社会下的人情味,是女性对已育女性带孩子出行不便的关怀和照顾,但这种人情味的关怀不该被道德绑架。其次,在这场闹剧中,上厕所的女子,并没有口出恶言,仅是“男孩不可以上女厕所”的一句提醒,却被男孩的母亲回怼道:“6岁大的孩子为什么不能进女厕所?”为你行便利是情分,但不为你行便利也是本分,莫让人与人间的善意流失。
    除此之外,男孩母亲咄咄逼人的态度令人发指,男孩母亲将女子堵在厕所,让女子为孩子道歉,同时又叫来丈夫一同理论,后续这一系列做法无不冒犯该女子。且女子指出既然并非一人出行,父亲也在为,什么不能让父亲领着去男厕所,
    本是一件小事,她不仅没有处理好这件小事,还给孩子起了一个负面的示范作用。试想这次她的争论获胜了,这件事给孩子的反馈无疑是,男孩子可以进女厕所,等孩子迈过了敏感年龄期,到青春期的时候,还一如既往地进女厕所,这样真的合适吗?
    一件小事却折射出大问题,男女界限应该明晰,男孩母亲没有起到教育好孩子的正面作用,同时态度也极其恶劣,见其势单力薄,将女子堵在厕所,并叫来男孩父亲理论,强迫女子道歉的行为,这不该是文明社会该发生的事情。帮你是情分,不帮也是本分,不该对女子道德绑架。同时,性别教育问题更不容轻视,应从小抓起。最后,男孩父亲也在,孩子却坚持与母亲去上厕所,在一定程度上也向我们折射出潜在的问题,丧偶式教育,这些背后的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2023-02-11 17:58:55 0回复
    0
  • 退一步,海阔天空

    近日,一名女子进入公共厕所,发现一名男孩站在女厕所坑位上,她下意识地说“男孩不能上女厕所”。男孩母亲听到后感到不满,说“6岁大的孩子为什么不能进女厕所”,并将其堵在厕所,要求她向孩子道歉,随后还将男孩父亲叫进厕所。

    6岁小男孩临时借用女厕其实不算是件值得评价的事,但从性别教育上来讲,6岁的小男孩确实不该进入女厕了,父母应该教育孩子学会自己去男厕所。该女子质疑男孩既然父亲在场,为什么还要和妈妈进入女厕所?她希望孩子父母和同行一起骂她的人向她道歉。到底谁应该向谁道歉呢?笔者认为男孩父母应该向该女子道歉,该女子也应该向男孩父母道歉。

    首先笔者了解到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1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未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处于无人看护状态。如果当时男孩一直是和母亲在一起逛商场,而男孩的父亲当时并不在二人身边的话,那从法律上来讲,母亲就不能让男孩脱离自己的视线,这是作为监护人的职责。并不是全国所有的商场都设置了低矮的小便池,同时谁也无法确保蹲便池都是空着的。而且6岁男孩的憋尿时间极为有限,他无法在短时间内作出判断的话,就容易尿裤子。该女子对一个急需上厕所小男孩说重话,孩子心里肯定难受。

    其次从女子的所述来看,男孩的母亲并不是无缘无故的辱骂了女子。女子称:从头到尾没有对男孩说侮辱性的词,至少没有像他妈妈对我那样。而男孩母亲在视频中说道:“我听见了,你很严厉的说他了,把他说哭了。” 如果女子确实用很严厉的语气说了男孩,虽然道理上站住了脚,但对于一个急需上厕所的小男孩来说,确实严厉了一点。既然如此,男孩的母亲也不算是无缘无故地去辱骂女子。

    最后,男孩的母亲维护孩子是可以理解的,但不管怎么说都不能侮辱人,更不能在孩子的面前说脏话,她这样的行为不但违法,同时也给孩子作出了错误的引导。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规定,公然侮辱他人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10日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视频中孩子的妈妈显然并不重视这一问题,她只知道自己儿子被别人说了,而在事实不清的情况下侮辱该女子,而该女子也不应该严厉斥责男孩,可以好好和男孩说。男孩妈妈有错,该女子也有错,退一步海阔天空,笔者认为男孩父母和该女子应该互相道歉。
    2023-02-11 13:38:28 0回复
    0
  • 别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





    近日,一名女子进入公共厕所,发现一名男孩站在女厕所坑位上,她下意识地说“男孩不能上女厕所”。男孩母亲听到后感到不满,说“6岁大的孩子为什么不能进女厕所”,并将其堵在厕所,要求她向孩子道歉,随后还将男孩父亲叫进厕所。该女子质疑男孩既然父亲在场,为什么还要和妈妈进入女厕所?她希望孩子父母和同行一起骂她的人向她道歉。到底谁应该向谁道歉?来说说你的看法吧。
    男孩的父母应向女子诚恳道歉。
    其一,常人都知道,男女有别,在如厕问题上更就如此。这位男孩子有父亲在场,为何不让父亲带了上男厕所,而偏要让母亲带着上女厕所,这是故意违规常理的错误做法。
    其二,6岁大的男孩已经有着清晰的性别认知,父母在无特殊情况下放任孩子进入异性卫生间,这本身就是一种无知。在被人提出意见后,非但不道歉还当着孩子的面与他人进行争吵和辱骂,这更是一种失德的行为,对于孩子的教育也百害而无一利。
    其三,男孩上女厕所被女人发现后,女子下意识地就说了句:这里是女厕所,你是男孩,不能上女厕所。可没想到自己的一句话没有激起孩子的不适,反倒惹怒了男孩的妈妈。这位妈妈见自己的儿子受了“天大的委屈”,便将该女子堵在了厕所的坑位里,甚至不让女子出门,坚持让女子给儿子道歉。还叫来孩子父亲一起谩骂她人近半小时,这种对错不分、黑白不辨的野蛮行为不能怂恿。
    其四,男孩父母上演的闹剧,在幼小的心灵上刻下了混淆是非的烙印,父母的激烈负面行为会给孩子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为了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孩子的父母必须公开赔礼道歉,取得舆论的谅解,取得对方的宽恕,让孩子确立正确的是非观。著名哲学家尼采说:孩子犹如一张白纸,他们的思想行为完全由环境和教育形成。身为孩子生活和教育的第一责任人,父母的行为是孩子未来与外界接触时最先模仿的对象。
    古话讲,愚妄人怒气全发,智慧人忍气含怒。
    2023-02-11 11:06:46 0回复
    1
  • 你以为的爱,对孩子或是伤害

    近日,一名女子发现一名六岁男孩在女厕所坑位上,她下意识的说"男孩不能上女厕所"。随后,男孩的家长认为该女子此举对孩子造成伤害,将其堵住要求道歉。其一系列后续的争执引来了不少家长的情绪共鸣。因为带娃如厕难这实在不是个案,转而参与到话题讨论中。
    其实,不少成年人对儿童的性别意识问题不够重视。很多家长总以为孩子还小,对男性女性没有概念,于是才闹出了不少带孩子进入异性厕所、浴室等的纠纷。殊不知,孩子在三岁以后就开始有性别意识了,家长如果总是以"孩子小"为借口,忽视在性别意识方面的引导,就真有可能模糊孩子的性别意识,对他们的成长和认知造成困扰。
    其次,一个城市的温度往往体现在细节之中;一个城市的公共服务提升,更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随着社会进步与舆论的呼吁,母婴间普及速度有了明显提升,可第三卫生间的配备问题却还没有引起全社会的足够重视。非男即女的厕所安排形式,让不少单独带儿子出门的妈妈或带女儿出门的爸爸很犯难,也给一些身体不便、需要家人陪同如厕的人是造成了困扰。
    当然,"第三卫生间"需要有,但也不能全"依靠"。不可否认,对待低龄的幼儿,父母带他们如厕是一种责任,而对于那些稍大些的孩子,父母也应该在生活中鼓励他们自己如厕,并在日常中注重性别教育和独立意识培养,让孩子们在日积月累中形成一种好习惯。
    古人云:"处事不分轻重,非丈夫也。"处事有分寸、知进退,是一个人最好的教养。而教养就是当你走到一群人中间,你的行为恰当得体,让人感到礼貌和愉悦。那么你带给孩子的爱,那就是如沐春风般的幸福和美。切莫让你以为的爱,对孩子或是伤害。
    2023-02-10 11:39:41 1回复
    1
  • 莫让父亲缺席
    近日一女子因母亲带六岁男童进女厕进行劝说却反遭羞辱,甚至被要求向孩子道歉。后男童母亲叫来丈夫撑腰,将女子围堵在卫生间长达半小时。事后女子将现场情况视频发布至互联网平台并要求对方向自己道歉,此事引发了极大反响。那么,究竟谁该向谁道歉呢?
    大部分群众的观点是支持女子,认为六岁孩子已经具备性别意识,进女厕所属实不妥。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男童母亲的做法情有可原,并举出自己的孩子为例,证明六岁孩子独立上厕所确实不太让人放心。在此之前我也看到很多男孩跟着妈妈进女厕、女更衣室,更有甚者还有被带到女浴室洗澡的。但此事与以往不同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点在于男童父亲也在场,却没有理所当然地领着孩子一起去男厕。这种现象的背后其实存在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那就是父亲角色在育儿过程中的缺失。
    前几年,“丧偶式育儿”一词在互联网中激起水花,人们讨论热烈。它具体指的是在家庭教育中一方的显著缺失,比如父母中的一方长期外出,或者父母均在子女身边,但是缺少其中一方的情感支持,主要表现为与子女鲜少见面、缺乏交流等,而这种情况中绝大多数是父亲角色的缺失。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思想一直讲究“男主外,女主内”,丈夫在外为了家庭生计奔波,妻子则专注相夫教子,这也就导致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总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可能偶尔突然出现关心几句便万事大吉。对于妻子来说,一个人照顾一个或几个孩子,总有力不从心的时候,与孩子的情感交流也有可能因为缺少第三方的润滑而摩擦不断。对于孩子来说,幼时父爱缺失的影响可能会伴随一生,导致心理问题或情感交流障碍的几率大大上升。
    在这件事情中,有很多人提出要加强公共场所的第三卫生间或家庭卫生间的建设,先不说这只能治标不治本,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极大,如何在全国范围内落实也是个难题,否则一旦哪个地方未能普及第三卫生间或家庭卫生间都会导致文首事件的再次发生,所以根本来看,还是从提倡父母双方积极参与育儿过程来得更加现实。
    2023-02-09 21:49:30 0回复
    1
  • 做好自己,再做孩子的标杆
    女子在进入公共厕所后发现一名男孩在女厕坑位上便下意识出声“男孩不能上女厕所”,男孩母亲听到后不满,竟对女孩进行将近半小时的辱骂并要求女孩道歉。此事谁最应该道歉在网上引起热议。风波过后,舆论基本出现“一边倒”的现象,何以让一位宠爱孩子的母亲遭到众多网友的斥责,本着未知全貌,不予置评的原则,笔者找到了流传的视频,看后我只想说先做好自己,才能以身作则教导孩子。
    六岁的孩子已然具有性别意识,我们可以理解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害怕孩子走丢,但是在一家三口一起出行的情况下难道不是更应该让父亲带去男厕所吗?母亲将其带进女厕所本就不是值得推崇的做法,在女孩提出异议后,男孩母亲竟然要求女孩道歉并且歇斯底里的辱骂,张口闭口一些低俗恶毒的话语简直不堪入耳。嘴上喊着是女孩伤害了男孩的心灵,却丝毫不考虑自己任性妄为的爱才是会真正伤害到孩子,出口伤人,颠倒黑白不仅会混淆孩子的是非观,更会给孩子树立一个专横跋扈的“榜样”形象。试问,不加干预下孩子会长成一个什么样的人,这难道不是更大的伤害吗?
    有人认为这两个女性的争吵谁对谁错不重要,重要的是给社会管理提出建议,可优化基础设施,增加第三卫生间、母婴室、障碍卫生间等等。我对后者加以点赞,前者却不以为然,男孩母亲的错处不是可以忽略的地方,带着具有性别意识的男孩子进女卫生间这一错可就母亲对孩子的爱而弱化,但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在地铁站可以寻求工作人员的帮助,更何况孩子父亲在不远处,这个难处可轻松迎刃而解。被女孩提醒后出口伤人又是一错,言语中对农村人和广大基层民众的不屑更是令人气愤。据了解,这位母亲是一位幼儿园教师,她应该熟知公共厕所男女分区的存在就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序良俗和羞耻底线,应该了解幼儿园的小朋友是有性别意识的,应该改变对农村人、底层人、少数理想人群低人一等的看法,应该认清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歇斯底里的大吼大叫,要学会尊重别人。
    只有先改掉自己的恶习,做好自己,才能做一个合格的母亲,做孩子学习的榜样,这不仅是对这位母亲的忠告,更是对同样以自我为尊的人的警醒。
    2023-02-09 13:49:31 1回复
    2
  • 763
    别给孩子成长蒙上阴影
    6岁大的男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性别意识,在父亲在场的情况下,还要和妈妈进入女厕所,这本来已经是家长的不是,在他人提出异议的情况下,男孩母亲居然不认账不道歉,还要提出异议的女子向孩子道歉,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也许一声道歉并不难,但如果因此给孩子的成长蒙上了阴影,就有点因小失大,得不偿失了。
    这世界上母爱是伟大的,没有一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但如果六七岁的儿子还不掌握上厕所的“技术”,或者还不敢单独进入男厕如厕,作为孩子来说确实有点“妈宝”了。而妈妈带“半大儿子”上女厕,既有损他人的合法权益,对自家儿子的健康成长也并非好事。
    因此,这两个女性之间,谁应该向谁道歉,实在不是什么大的问题,如果多一些文明意识文明观念,如果从一切为了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不让这些无谓的争吵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产生心理阴影,双方互相换个角度理解一下,互道一声歉意,然后一走了之,并在以后的生活中重视孩子的性别教育,或者让社会关注到公共场所的家庭卫生间问题,就是这场闹剧最好的意义所在。
    其实,无论是妈妈带儿子如厕还是爸爸带女儿如厕,这样的话题由来已久,如果说孩子的性别意识可能模糊的话,我们社城市管理的超前意识不能模糊。公厕虽小却是城市人文关怀的“标尺”,细节体现着城市管理的温度。要让家长带异性孩子如厕的尴尬不再出现,最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让“第三卫生间”成为公厕的标配。只有这样,才能少一些剑拔弩张,多一些温馨从容。
    2023-02-08 22:42:35 0回复
    1
  • 这位母亲似在培养巨婴

    柏文学

      近日,黑龙江哈尔滨某地铁站,一名女子进入公共厕所时,发现一名男孩站在女厕所坑位上,便下意识地说了一声“男孩不能上女厕所”。

      在我看来,这是一句非常本分且善意的话语,也是对男孩合乎常识和情理的正确引导。作为男孩的母亲,应对自己把男孩带进女厕所给她人带来心理不适及如厕不便而感到抱歉;顺口说一声“对不起”也就万事大吉了。然而,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偏偏这位母亲却很不客气地回怼:“6岁大的孩子为什么不能进女厕所?”并将她人堵在厕所,要求她向孩子道歉,随后还将自己的丈夫叫进厕所合力围攻。如此不懂礼仪礼貌且蛮不讲理的母亲,难道想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不守公序良俗的巨婴?

      既然丈夫就在不远处,为什么不让丈夫把男孩带到男厕所进行方便?即使丈夫不在旁边,母亲也可在门口守着,让6岁男孩到男厕所自理小便。母亲究竟出于什么逻辑,让儿子到女厕所来占一个坑位?“男孩不能上女厕所”这句话错在哪里?凭什么要求讲这句话的人向自己的儿子道歉?道歉什么?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还把丈夫叫进厕所里,让更多人上厕所不方便。在公共场所,大闹厕所,会给儿子留下什么印象?6岁的孩子,应到幼儿园上小班或中班了,老师们日积月累对孩子谆谆诱导的礼仪礼貌,在这位母亲面前,简直是前功尽弃。

      近年来,“高铁霸座”类“巨婴”事件屡见不鲜。所谓巨婴,就是指心理滞留在婴儿阶段的成年人。这类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规则意识,没有道德约束,一旦地球不为自己运转,便情绪失控,行为过激,用哭闹、喊叫、甚至肢体冲突的婴儿般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巨婴思维的核心,是认为别人都该让着自己,不管自己是否有道理。这位男孩母亲所表现的,就是巨婴行为。自己错了,别人指出来,还要求别人向自己道歉,否则不放行。事实上,在我看来,是这位母亲及其丈夫应向受窘当事人道歉,向自己的孩子道歉。
    2023-02-08 11:19:28 0回复
    0
  • 6岁了,又不是婴儿了
    2023-02-08 09:13:09 0回复
    0
  • 正确引导孩子,家长应做好表率
    近日,一女子进入公共厕所,打开格子间的门发现一名男孩,女子下意识地说:“这里是女厕所,你是男孩儿不能上女厕所。”男孩母亲护犊心切,质问女子“6岁大的孩子为什么不能进女厕所”遂将该女子堵在厕所并要求其向孩子道歉,女子拒绝后男孩母亲喊来男孩父亲,对着女子恶语相向,进行长达30分钟的辱骂。

    近年来,关于男童进入女厕、女性试衣间等女性公共场所的新闻屡见不鲜。在公共场合,如何解决孩子如厕等涉及性别问题对家长而言是一个考验。而在这个问题上,一些家长觉得孩子还小,无需在意那么多,进而模糊性别带着孩子前往异性洗手间。事实上,孩子的性别意识觉醒得比人们的认知要早,有专家指出,幼儿从小便有识别男、女的能力,3到6岁时孩子性别角色确认的关键期。实在不方便的情况下,母亲带着男童去女洗手间的无奈之举可以被理解,但无论何时,家长们都不应忘记教会孩子树立正确的性别意识。新闻中的男孩母亲借着“孩子还小”的由头带着6岁男童前往女厕,模糊了性别意识,没有做到正确的引导。

    再者,新闻中的男童母亲因怀疑孩子被欺负便对女子恶语相向、歇斯底里,更是一次糟糕的教育示范。“熊家长”电影院内踢伤观影者;家长高铁上为“熊孩子”出头辱骂乘客;女顾客在厕所被男孩推门嘲笑等很多类似的冲突中,家长们拿“孩子还小”当作挡箭牌,将自己的权益无限放大,甚至公然辱骂、殴打他人,无视社会公德,触犯法律红线。父母是孩子门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中的言传身教,“身教”往往大于“言传”,男孩父母和同行当众辱骂他人,对于孩子幼小心灵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家长理应做好教育示范。

    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理应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在 “言行”和“举止”方面都应做好表率,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2023-02-08 04:52:10 0回复
    1
  • 6岁有点大了,有性别意识了。人性本善,常州人的样子,常州城的气质。跳开去看看:车有轻微碰擦,有多少人是坦然面对,多少人又是强词夺理,下意识逃避。路见不平危险,有多少人可以一声吼,或者默默地管一下闲事。抽烟,二手烟影响了别人,有多少人会觉得困扰了他人。外卖小哥不熟悉门牌,看到了我可以主动问一下,引导一下,你会么。
    2023-02-08 01:23:12 0回复
    1
  • 这位母亲在培养巨婴

    柏文学

      近日,黑龙江哈尔滨某地铁站,一名女子进入公共厕所时,发现一名男孩站在女厕所坑位上,便下意识地说了一声“男孩不能上女厕所”。

      在我看来,这是一句非常本分且善意的话语,也是对男孩合乎情理和常识的正确引导。作为带男孩进入女厕所的母亲,应当对自己在公共厕所的作为给别人带来的心理不适或不方便而感到抱歉,顺口说一声“对不起”也就不了了之了。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偏偏这位母亲却很不客气地回怼:“6岁大的孩子为什么不能进女厕所?”并将她人堵在厕所,要求她向孩子道歉,随后还将男孩父亲叫进厕所。如此不懂礼仪礼貌且蛮不讲理的母亲,想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不守人情事理的巨婴吗?

      既然男孩的父亲就在旁边,为什么不让父亲把男孩带到男厕所进行方便?即使丈夫不在旁边,母亲也可在门口守着,让6岁男孩自己到男厕所自理小便。母亲究竟出于什么原因作这样的安排,让丈夫在厕所外面等着,让儿子到女厕所来占一个坑位?“男孩不能上女厕所”这句话错在哪里?凭什么要讲这句话的人向自己的孩子道歉?道歉什么?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还把丈夫叫进厕所里,让更多人上厕所感到不方便。在公共场所,大闹厕所,会给儿子留下什么印象?6岁的孩子,应上幼儿园的小班或中班了,老师们日积月累对孩子谆谆诱导的礼仪礼貌,在这位母亲面前不堪一击。

      近年来,“高铁霸座”类“巨婴”事件屡见不鲜。“巨婴”一词,也曾入选2018年的网络流行语。所谓“巨婴”,就是指心理滞留在婴儿阶段的成年人。这类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规则意识,没有道德约束,一旦地球不为自己转,便情绪失控,行为过激,用哭闹、喊叫、甚至肢体冲突的婴儿般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巨婴”思维的核心,是认为别人都该让着自己,不管自己是否有道理。这位男孩母亲所表现的,就是这样的行为。自己错了,别人指出来,还要求别人向自己道歉,否则不让走。事实上,在我看来,是这位母亲及其丈夫应当向受窘当事人道歉。
    2023-02-07 20:03:11 0回复
    0
  • PAL
    我连续仔细看了几个有关此事的视频,男孩他妈是边骂边打电话的,估计是在搬救兵(老公)吧。老公当时不在现场,临近尾声时才一见其尊容的。
    从儿童心理学来讲:
    不论男孩女孩,三周岁已有初步的性意识了,六岁时对两性之别更是清晰。
    六岁的孩子至少上幼儿园了吧,况且他还是个"城里人"呢?而幼儿园是分男女厕所的。
    这个宝妈其实是在无意中害她儿子了:
    1:易导致他性早熟,或者无所谓……
    2:如此剧烈的争吵,六岁的孩子是有记忆了,"凡事留一线,以后好见面",很可能不是他人生的选项。
    老话说:三岁看老,此言不虚。
    但愿他长大成人后,不要成个易怒族之一员,就是烧高香了。
    2023-02-07 17:21:05 0回复
    0
  • 爸爸在,绝对应去男厕所。
    2023-02-07 16:38:10 0回复
    0
  • 物质丰富了,精神追求更高了,更在乎细节了。
    2023-02-07 15:44:24 0回复
    0
  • 爸爸在,还是去男厕好一点
    2023-02-07 15:36:40 0回复
    0
  • 6400
    积分
  • 179
    博文
  • 1219
    被赞

个人介绍

平常语(原常言道)栏目沿用“常州三人谈”和“博客周话题”的采编风格,每周在报纸版面及常州网博客发布话题,刊发围绕该话题从不同视角撰写的评论文章,面向社会各界征集稿件。欢迎某一领域有专长的研究者、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业界精英、评论爱好者等赐稿,请勿一稿多投。一经录用,稿酬从优。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