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陈德荣 最后编辑于 2023-02-04 15:52:23
8059 8 14

肖声

一说起床,率先跳进脑海的,便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这类千古名句,再稍加搜索,“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更携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宋·晁补之句)、“明玉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魏·曹丕句)、“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宋·秦观句)、“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宋·李重元句)、“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宋·蔡确句)等等古代骚人墨客们与床相关的佳句,便越忆越多,眼花缭乱,美不胜收。还有,《红楼梦》里那张见证焚稿的美人榻(也称美人靠),林黛玉春流到夏秋流到冬的泪水遗痕,点点滴滴,沾满榻上榻下,流转数百年,抹都抹不去。至于自古以来五花八门的传统中式老床,不管是红木的八架雕花,还是实木的六架镶玉,哪怕是四架简约,都是精雕细琢,满目生辉,各显神韵。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加工制作工艺更是日新月异,日益精湛。发展到明清时代的拔步床(亦称八步床),就像把架子床进了一幢独立的小屋,更显恢宏精巧。

可是,本文想写的,并不是故堆里的种种大床、小床、牙床、胡床、竹方床,也不想涉猎古宫里的龙床、临潼杨玉环的贵妃床、周庄同里等庄园里陈列的富豪大贾们的豪华床,更不敢妄论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埋在书海里的毛式伟人床,而只是想回顾老朽此生八十多个春秋所睡过的床,以及由此而想到的旧事偶忆。

1941年农历1018寅时,作为家里的第五个孩子,我来到了人世间。那个年代的困扼凄苦人家,没条件进医院产房,能请个产婆助产,就很幸运了。因此,我出世后睡的第一张床,就是家里那张用五块木板和两张加长了的长竹櫈拼搭起来的床。那张床上,睡几个人呢?爸、妈、大姐、大哥和二姐,连同裹在襁包里的我,大小6人。那种床,跟有钱人家真正意义上的床相较,就不应叫床;但我们全家六口人,却全要赖以在此歇息苟活,从这一意义上讲,它就是床。我在那床上,一睡就是五六个年头。

五年以后,我家又添了个弟弟末郎头,那张破床实在挤不下了,老爸狠狠心跺跺脚,花两个铜板买了一张竹床。从此,我和我爸两人就在竹床上度过十数个寒暑。其实,那竹床,倒还算真正意义上的床的一种。从古诗词中便可窥见,早在唐宋年代,就有“竹方床”之说了。这说明,我直到六岁以后,才睡过真正意义上的床。

而每逢赤日炎炎的暑夏,我家那由草屋改造出来的房间里,又闷又热似蒸笼。没办法,老爸就把大门探下来,用两张长櫈往麦场上一架,那不又是一张床?入夜,我们兄弟姐们都抢着睡这张野外床。

解放了,天亮了,穷人翻身了。土改时,我家分得一块宅基地。老爸就自打土坯盖了个猪圈屋。打那以后,我跟老爸两人在猪圈屋里睡了好多年。起初,没床,就用稻草打地铺;后来,又买了几块木板搭起一张比老屋的床还要简陋的小床。从那时起我跟家里喂的老母猪及猪崽们同睡一屋很多年。

初中毕业时,因品学兼优,我被保送了高中。可因家里没劳力,爸妈不让我上高中了,成了流生。后经母校市五中的师长们不惮其烦再三再四地上门动员,又特事特办,给我每月补助八元钱的特别助学金,我才得以复学。可功课拉下太多了,怎么才能补上去呢?幸亏住在母校旁边的好友孙天喜助人为乐,邀我住在他家,便于晚上补习功课。这么一来,我倒痴人有痴福,不但靠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很快补上了功课,还睡一个学期的正宗中式大床。那张大床有多考究呢?那是一张实木制作的大床,四周装有可挂蚊帐的六角床架,床的两端都有靠背,床架的正面上方和床里靠板上的镂空雕花栩栩如生,形象逼真,身下睡的可不是像我家的床那样的木板,而是富有弹性的棕棚,床前还铺了放鞋子用的踏板。睡到这样的床上,我才知道,竟有这么讲究的床文化。

1961年,我考进了北师大,开启了大学五年的双层床生涯。所谓双层床,就是有上铺和下铺的两层木床。我上大学的那个年代,连睡上铺还是下铺都不是自己可以作主的。当时,大学文科班有调干生。这些调干生,就是从工作多年的干部队伍中好中选优的出类拔萃者,年纪比我们这些高中毕业生大得多。所以,分配床位时,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们要带头睡上铺,照顾调干生、年龄大的学生和非团员们睡下铺。我的五年大学生活,就基本上都是睡上铺的命。睡上铺主要是天天爬上爬下的比较麻烦,如疏忽大意,还会闯祸。大二时,有一次,我站在铺上迭被子,一不小心,身子往后一仰,一个倒栽葱,摔到地上了。吓得室友们七手八脚把我送进校医院抢救,还好,没大碍。不过,腰疼得厉害。后来,我患的腰椎尖盘突出症,据医生推断,跟那次腰伤有相当关系。

五年大学功德还算圆满。可临毕业分配前,受“史无前例”的影响,在大学校园又多待了近两年。所以,我的婚姻大事也是在母校的招待所里完成的。我喜结良缘用的婚床很别致,用师大招待所里最简陋的两张单人床拼在一起,把夫妻两人各自用了六年多的被子合起来往床上一放,就成了婚床。隆重不?特色鲜明不?

踏上工作岗位后,在娘子关里的十多年,我睡的床名目就更繁多了。

起初,在霍县中学和霍县革委会工作期间,是在办公室里放一张单人床,白天办公晚上睡觉,一室两用。后来逢调进山西日报后,才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家。那时候,房子不用买,住的是报社盖的一孔公共窑洞;连床也是公家配给我们的,两张单人床。本来可以拼在一起用的,可由于窑洞面积不大,如把两张单人床合成一张大床,房间里就几乎没有活动空间了。于是,我们仅用一张单人床再拼一块木板,我们夫妇外加小儿子三人,就在那样的床上度过了八个春秋。

在北方求学和工作期间,我还几度睡过土炕。第一次,是1964年到1965年在河北省衡水县参加四清工作队时;第二次,是在山西霍县工作期间。虽然都是土炕,两地的炕却略有不同。河北衡水地区农村的炕,是垒在平房里的,为保持居室的洁净,他们的炕和灶台不在同一室内。炕在里屋,灶台在外屋,有一墙相隔;而山西霍县的农村,因地处丘陵,农民都是依山坡挖窑洞当住房,窑洞面积有限,故炕和灶台紧相连,都在室内。不过,那种依山坡挖的窑洞,冬暖夏凉,很舒适。冬天不管外面有多冷,只要在睡觉前往炕洞里烧上一把硬柴,一夜睡到大天亮,炕上暖暖的,一点不冷; 到了夏天,不管外边多热,到夜晚,窑洞里还得盖被子睡觉呐。据当地老乡们说,住那样的窑洞,还能治疗关节炎。

1978年,我因工作调动,告别了北方,到南京工作后,才首次与现代西式床结缘。西式床跟我国古代的中式床相比,就简约得多了。其高低贵贱之分,除木料不同以外,主要的艺术梦幻,几乎就靠床头的靠板加减分,哪有我们中式老床那么多纷繁复杂的花头劲可挖掘?刚到南京的我,靠薪水养家,第一次买的西式床,当然是最普通的。不过,床虽普通,还来之不易。因为那个年代,只有新婚夫妻凭新结婚证才能买床。我已结婚十年之久,哪有那资格?好在我所在单位一位热心同仁原先曾供职于省委机关,大院里朋友多,她寻寻觅觅,总算帮我们借到一张结婚证。人家虽然是新婚,但家里有现成的婚床,才把结婚证借我们一用。别小看那张普通又普通的西式床,那是我有生以来拥有的第一张属于自己的床。那张暗红色的用杉木制作的2米宽的大床,我从南京用到常州,一用就用了30多年。直到2010年乔迁现在的新居时,才由儿子帮我们买了新床。现在睡的新床,跟老床相较,最大的不同在于,用了早已不时髦的席梦思。席梦思比棕棚更软更富有弹性,还可根据需要选择厚薄不同的席梦思床垫。我不是患有严重的腰椎病吗?就把席梦思翻过来反着用,几乎等同于睡硬板床了,感觉很好。最近几年,为换一种活法,我在海南的寓所则又回到了当年的双层床时代。当然,这双层床比大学生涯的双层床阔气多了,也不需要爬上爬下,我和老伴都下铺,上铺是用来堆放杂物的,并非要住人,而是为节约寓所空间罢了。

此生,除去家里的床,我还睡过数不胜数酒店旅馆招待所五花八门的床。在职的几十年,因工作性质需要,出差是家常便饭。凡出门在外,总要住宿。不过,因公出差,住宿报销额度是有明文规定的,像我这样的小记者,当然住不起豪华酒店。我当记者近四十个年头,出差住宿总是首选政府部门开的招待所,实在没有招待所的地方,也是只住能开具正式发票的快捷酒店,而且,从没住过单间,至少住双人间,甚至住过四人间、五人间。总之,怎么省钱怎么住。因为那时候,花的都是国家的钱,是布衣纳税人的钱,容不得大手大脚。但是,我退休以后,自己掏腰包出差或走亲访友时,就大手大脚起来了。从20年前起,我凡出门,必住五星级酒店;到没有五星酒店的城镇,也必下榻档次最高的旅馆。我的信条是,“己偌大岁数,潇洒一点,不必再苦自己!”只有一次例外,那就是2015年跟着朋友们去香港,住的酒店外表很豪华,但房间局促得除一张单人床和一张小桌以外,连一张櫈子都无处可放,而人,进房间就得上床,因为没有可活动的方寸天地。其价格倒不菲,比内地一般的四星级酒店还贵呢。到目前为止,我退休20多年来,睡过的最豪华的大床,莫过于太原湖滨国际大酒店的大床房。印象里约有四米宽,从床的这边滚到那边去取个物件,得翻好几个身哩。

怎么样?仅凭我谫陋人生所睡所见所闻之床的回顾,是不是百床百味,多彩多姿,变幻奇妙?

如今,情随事迁,老朽倒想起伟人的那一名句:人间正道是沧桑。

 

完稿于2023年元月29日(癸卯正月初八)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陈德荣
  • 珍珠传奇
  • 嫳屑男子
  • 月满西楼
  • 润边幽草
  • 顺其自然者
  • 章晓郁
  • 西江月
  • 双桂女
  • 人参果
  • 陆吾
  • 方块糖
  • 张秋生
  • 陈鹤芳
发送

8条评论

  • 见证时代变迁
    2023-02-03 11:02:04 0回复
    0
  • 人生的多半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谢谢分享床的变迁。
    2023-02-03 10:58:34 0回复
    0
  • 一字一句读完。床,见证了时代变迁。
    2023-02-03 09:53:56 0回复
    0
  • 记得在华西村参观,吴仁宝说过这么一句话,“家有黄金数吨,一天只吃三顿;房子豪华独占鳌头,一人也只能占一个床位。”
    2023-02-03 09:14:09 0回复
    0
  • 人间正道是沧桑
    2023-02-03 09:09:49 0回复
    0
  • 从穷到没床,到富得只住最高档酒店,这一段经历相当传奇。很厉害的人生!
    2023-02-03 09:03:34 0回复
    0
  • 百床百味,多彩多姿,变幻奇妙。
    2023-02-03 08:13:55 0回复
    0
  • 哈哈,床越睡越好,生活越过越美了
    2023-02-02 21:11:39 0回复
    0
  • 1207
    积分
  • 73
    博文
  • 296
    被赞

个人介绍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