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平常语(原常言道) 2023年1月31日-2023年2月4日新话题

常言道 最后编辑于 2023-01-31 15:32:10
1580 12 10

这个春节又过去了,你回老家除了好好陪伴父母,走亲戚了吗?被问有女朋友了吗?被催早点结婚了吗?被问工资多少了吗?被问工作好不好吗?近日,“女孩走亲戚被催婚全程蒙头捂耳”“别人在过年,社恐在渡劫”“想在自己和亲戚之间,划一道银河互不打扰”“走亲戚会不会终止在00后”,一一上了热搜。下次春节回家,你还走亲戚吗?请注意,每周六晚截稿)

小启:本期起,《常言道》栏目更名为《平常语》

2023年,《文笔塔·观点》版每周二出版 

1月31日常言道刊发名单:

见青山、富贵吉祥


A0520230131C.jpg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珍珠传奇
  • 风清月朗
  • 人参果
  • 陆吾
  • 张秋生
  • 无所求
  • 西江月
  • 顺其自然者
  • 富贵吉祥
  • 文学院
发送

12条评论

  • 走亲戚也是一次走心
    要说过年的热闹活动,拜年走亲戚算得上一个佼佼者。然而,一些年轻人对于走亲戚这件事却颇为头疼。在社交媒体上,“女孩走亲戚被催婚全程蒙头捂耳”、“别人在过年,社恐在渡劫”等视频和文案引起了网友的热烈关注。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走亲戚俨然成为一项任务。“下次春节回家,你还走亲戚吗?”也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分析视频和文案,我们可以发现,走亲戚不是让年轻人感到头疼的关键因素,被长辈催婚和亲戚间的攀比才是年轻人感到恐惧的源头。谈对象了吗?结婚了吗?工资多少呀?亲戚们的你一句我一语把年轻人拉到了社交的焦点。面对着一年可能只见一面的亲戚们,一些年轻人自然有口难言。年轻人为何恐惧催婚?为何害怕攀比?说到底还是钱的缘故。在现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年代,有钱才有话语权,有钱才能谈婚论嫁,才能在亲戚间扬眉吐气。而经过疫情的洗礼后,年轻人这几年确实不太好过。一些年轻人可能找不到好工作,一些年轻人可能已经花光了存款。在亲戚间的谈论中,年轻人的价值瞬间缩水,只剩下催婚与攀比。因而一些年轻人的蒙头捂耳,有口难言也就情有可原了。
    过年,是旧年的结束,也是新年的开始。走亲戚,既是对过往的回首,也是对未来的展望。然而,亲戚们不知道来拜年的人过去过得怎么样,也不知道未来有什么样的规划,见了面也只能谈一谈身体状况和家庭琐事,故而把话题引向了家里的晚辈。晚辈们的学业、婚嫁和工作情况逐渐成为了亲戚谈论的主要话题。对于晚辈来说,亲戚们不仅有长辈的身份,也有“过来人”的经验。他们希望晚辈能听一听经验,从而生活过得更好,也可以谈论自己光彩或不光彩的过去,从而打开话匣子。我想,催婚与攀比也许只是亲戚们对家里的年轻人最朴素的期盼。只是这份期盼太过直接,因而让一些年轻人怕得喘不过气。其实,没有结婚也好,生活不如意也罢,走亲戚走的是关系,是家庭的羁绊,他们又不会把家里的晚辈给怎么样,不是么?
    今年贺岁电影《流浪地球2》有这么一句话:“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如果卸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束缚,不拜年不走亲戚,那么过年也许就没有了它本来的意味吧。
    2023-02-04 23:57:20 0回复
    1
  • 走亲戚有喜有悲
    春节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每逢春节,必要走亲访友。此时,便有一大批人呼之欲出,叫苦连天,有的面露喜色;然而,其实走亲戚本身就是有喜有悲,关键在于你如何去理解走亲戚的意义。
    喜在何处?快节奏的生活容不得我们慢下来,迫于生计的我们只能在一年的流水线停止的春节中才得以享受生活的惬意与久违的亲情。生活和家庭阻碍了父母辈与兄弟姐妹之间的情感交流,现在难得有闲暇时间来见面吃饭、谈心聊天,胡不喜?通过走亲戚这样的传统习俗,拉近了他们之间的亲情距离。
    悲在哪里?我想,大抵悲的较多的是晚辈。被问有女朋友了吗?被催早点结婚了吗?被问工资多少了吗?被问工作好不好吗?等等。其实,这只是长辈出于对晚辈的关心。长辈自然会以传统观念的方式去关心你,譬如到了结婚年龄了催你结婚,倘若你换个方式想一想,他其实在提醒我要把握好时间;倘若亲戚换给方式关心一下,是时候该结婚了,但是要慎重,要找情投意合的心上人。再譬如,被问工资多少了?对于这样的敏感问题可以隐晦回答:够日常开销或略有剩余。大多数亲戚也便不再细问具体数目。你也礼貌地回答了他的问题。遇到这样的尴尬处境,晚辈要理解这是来自长辈的关心,长辈也要尊重晚辈的想法,不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时双方的交谈询问对适度地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和切入,这样便减少了悲的来源和烦恼。
    如此想来,却是皆大欢喜。走亲戚的传统不会终止,相反是永不停息。一代人接过一代人的亲情棒,在时代的变迁中,两代人相互尊重和理解,共同奏响一首唱不完的歌。
    2023-02-04 22:57:00 0回复
    1
  • 莫让关心变成“枷锁”
    近日,“女孩走亲戚被催婚全程蒙头捂耳”“别人在过年,社恐在渡劫”“想在自己和亲戚之间,划一道银河互不打扰”“走亲戚会不会终止在00后”,一一上了热搜。
    有人在社交平台上发问“下次春节回家,你还走亲戚吗”,对此,不少年轻人表示“最讨厌没有边界感的亲戚”“下次过年,不会再走亲戚了”“就让走亲戚终止在我们这一代吧”。
    90后、00后年轻人出生在中国网络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开阔的视野让这代年轻人具有不同于“先辈们”的开放思想。在婚姻上,很多年轻人认为婚姻、恋爱已经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了。在工作上,年轻人敢于追求热爱,很多年轻人愿意从事短视频、直播、电竞等新兴工作,这和传统父辈们热衷从事的工作大相径庭。过年“走亲戚”这一活动,无疑是当代年轻人和“前辈们”的一次思想大碰撞,亲戚们不理解这一代年轻人的成长经历和个人想法,便一味质问年轻人一些敏感话题,例如“你结婚了吗”“你工作怎么样”,如果年轻人有“我是不婚族”“我的工作是新媒体”等类似回答,受传统观念影响的很多亲戚便会立刻给年轻人打上“叛逆”“不务正业”等标签,更有甚者,会以长辈口吻对年轻人进行思想教育,殊不知这样的行为在年轻人心目中已经“越界”了。
    事实上,很多95后、00后都是独生子女,因为缺少兄弟姐妹,不能够理解父母辈和亲戚们之间的特殊情感,也不能理解“过年走亲戚”的意义。多年的求学、工作经历,更是让很多年轻人心目中,“朋友”“同事”的分量比“不知名亲戚”的分量重得多。过年回家,年轻人甚至不能够准确称呼亲戚,亲戚在一些年轻人心目中已经和陌生人没有区别。这样一个“一年一见”的群体,在过年居然对自己进行教育,还肆意打听自己的个人生活,这在年轻人看来,是非常让人厌恶的。
    “走亲戚”本是过年联络感情的喜事,亲戚们过年关心久不见的小辈也是无可厚非的,体现了长辈对于小辈的在意关心。但是“关心”并不能成为绑架年轻人的枷锁,对于年轻人的个人隐私,亲戚们不能肆意窥探、过度打听。对于年轻人的想法,亲戚也应该持“尊重理解”态度。年轻人和亲戚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才能够让“过年走亲戚”这一活动越来越长久。
    2023-02-04 16:46:59 0回复
    1
  •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回家看望父母,走亲访友是千年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年轻人走亲访友,常被亲友们问及婚恋及工作等情况,尤其是未婚青年有无朋友成了亲友们最为关注的话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人的婚恋观发生变化,大齢未婚青年逐渐增多。许多老一代人,在结婚生子、养儿防老传统观念下,对未婚子女催婚现象比较普遍。春节期间走亲访友,亲友们见有未婚年轻人,“你谈朋友了吗?”“你什么时候请我们吃喜糖啊?”成为脱口而出的话语。这固然是亲友们的关心,但对年轻人产生了巨大心理压力。有的女孩为了避免尴尬的局面,不愿意走亲访友,有的甚至怕回家过年;有的男孩为了安慰年迈的父母,租女友回家过年。本小区有一位军人春节回家看望父母,亲友们介绍女孩来相亲的陆续不断,门庭若市,几天之内竟有20多位女孩来相亲,搞得男孩无所适从。

    时过境迁,结婚观念不断发展变化。旧社会,结婚生子为了传宗接代,父母包办婚姻居多,选择男孩的标准是老实本分、身体好;解放后,五十年代初识字、有文化的男孩最为看重;六十年代工厂的工人、部队的军人为首选;七十年代起,更看重男孩学历及工作单位。而今年轻人择偶更趋于个性化。有的看重男孩学历、工作单位性质及有无发展前途;有的看重金钱,正如网上有女孩所说“宁愿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也有的片面追求男孩“高富帅”、女孩“白富美”等等。子女未婚成了父母心病,急得睡不着觉到处找人,介绍人来回奔忙,但成效甚微。

    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 ,无缘对面不相逢”。婚姻是个人终身大事,强求不得。作为父母应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要操之过急;作为亲友可适度关心,不必过多追问。作为年轻人应正确理解父母心意和亲友的关爱,不应产生对立情绪。深信年轻人在茫茫人海中,能寻求到属于自己的真爱,能找到自己幸福。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2023-02-04 16:08:45 0回复
    1
  • 不要因为催婚与父母产生对立情绪







    这个春节又过去了,你回老家除了好好陪伴父母,走亲戚了吗?被问有女朋友了吗?被催早点结婚了吗?被问工资多少了吗?被问工作好不好吗?近日,“女孩走亲戚被催婚全程蒙头捂耳”“别人在过年,社恐在渡劫”“想在自己和亲戚之间,划一道银河互不打扰”“走亲戚会不会终止在00后”,一一上了热搜。下次春节回家,你还走亲戚吗?
    不但要走,而且要坚持走好。因为,春节走亲戚、回娘家,是中国人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习俗。它是亲戚间联络感情,互相慰问的一种亲情大交流。春节走亲戚的传统由来已久,是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必须发扬广大。
    春节难得见面,相互了解情况十分正常,如果双方无话可说,那就失去了走亲戚的意义。当然催婚成了重要话题,未婚大龄青年成了主要对象。
    从长辈的视角看,他们关心小辈的婚姻大事只是他们表达关心和爱护的一种方式。他们认为结婚了才有人照顾,结婚是一项人生大事。如果看着别人家的孩子陆续结婚生子,而自家孩子还单身,很多家长会觉得自己该负的责任没有完成。担心自己孩子年纪一年大一年,选择对象的余地会越来越小。难免会产生急躁情绪,这也可以理解。
    从晚辈的视角看,恋爱、婚姻问题被视为不宜讨论和过问的“个人隐私”,加之房价和生活成本过高、晚婚晚育的观念、高等教育的普及,女性独立意识的发展等原因,很多年轻人对于婚姻的选择更加慎重。
    由于两代人所经历的社会环境有很大不同,婚恋观念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出现很大的差别,于是便形成了这种“每逢佳节必催婚”的现象,各种层出不穷的花式应对催婚之法应运而出。
    笔者认为,作为子女,面对催婚不能选择一味的逃避和抗拒,试着站在父母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催婚只是家人担心和关心的一种方式,你明白了仍然可以保留自己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尤其是正处在30岁左右的年轻人,被催婚的频率会更高。
    年轻人都喜欢甜甜的恋爱,但更喜欢的是在合适的时候,遇见想结婚的人,而不是父母眼中“合适的”“工作稳定的”、“踏实的“就可以,当代年轻人对婚姻的判断,已经超出了长辈那一代的标准。其实,那些说不着急结婚的人,不是觉得婚姻不重要,而是觉得婚姻太重要,才不想勉强、将就。毕竟婚姻几十年,两个人要同睡一张床,同养一个孩子、同用一笔钱、同吃一锅饭,用几十年的生活将方方面面全都融合在一起。所以对婚姻很慎重,不是不想结婚,只是还没有遇见适合和自己过一辈子的那个人。
    作为家长,不要过度地去催促自己的孩子结婚生子,孩子的人生,要给孩子时间自己去选择;作为孩子,要打开自己的心扉和父母进行沟通,消除忧虑。
    2023-02-04 08:47:31 1回复
    1
  • 传统习俗不能丢,走亲戚不能终止
    假期临近尾声,这个春节除了好好陪父母,你走亲戚了吗?近期,关于“走亲戚”的话题频繁上热搜,对待走亲戚的态度也因人而异。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走到了亭亭玉立的青年。小时候每到寒假就盼着春节快到来,俗话说“年是孩子们的年”,这话一点都没错。天真烂漫的童年时代每个孩子一到寒假就按捺不住心情,因为寒假就意味着春节的到来,就意味着过年,意味着可以穿衣服,意味着可以拿到压岁钱。记忆中每年的大年初一堂姐都会带我和堂弟一起去村里拜年,尽管除夕夜睡得很晚,初一早上还是会早早起床去每家每户拜年,一声“叔叔婶婶过年好”就会得到压岁钱,有时运气好的时候还会得到平常很少吃的零食。初二就开始跟着长辈一起去亲戚家拜年,几乎每天都是喜洋洋乐呵呵地过新年。可是长大后走亲戚就会被问有女朋友了吗?结婚了吗?工资多少?工作好不好?长辈们的问候关心却让年轻人们手足无措。“催婚、问工作、问工资……”“女孩走亲戚被催婚全程蒙头捂耳”。“走亲戚会不会终止在00后”上了热搜。笔者认为,无论走亲戚是否会在未来消失,在当下,年轻人需要探索与亲戚的相处之道,而不是“在自己和亲戚之间,划一道银河互不打扰”。
    新春佳节走亲访友,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但为什么有年轻人“想在自己和亲戚之间,划一道银河互不打扰”? 那是因为会被长辈问多大了,结婚了没有,以及收入多少,很多年轻人都不想正面回答又不想让长辈难堪,对于年轻人来说那些亲戚只不过是有血缘关系的陌生人,没有共同语言。有心理学家研究得出结论:个体更倾向于信任那些经常出现在自己生活中的人,常年不见的亲戚因时空疏离,又因城市化分工带来的差异,让价值观、态度立场难以重合,以至于“无法深聊”“共同话题不多。
    其实一年一度的春节其实就是增进亲戚之间感情的机会,走亲访友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我们应该传承。几乎很多亲戚都是一年见一次,所以不要嫌走亲戚累,年轻人需要摸索与亲戚的交流方法,而不是被逼婚以及问工作时选择逃避。不想正面回答长辈的问题,可以委婉回答或者间接转移话题,总之,笔者认为走亲戚不会终止在00后,也不能终止在00后。
    2023-02-03 22:12:56 0回复
    1
  • 过年走亲戚
    当冬的尾巴逐渐变短,年,又将粉墨登场了。回家的车票,值班的年货,绚烂的烟花……正月走亲戚是构成年味儿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重温、延续亲情的纽带。
    小时候却最喜欢跟着大人走亲戚了,不仅可以得到压岁钱,还可以吃平时吃不到的零食,与表哥堂妹们满世界疯玩。而那时候走亲戚,是真走,一步一步的,十里八村,方圆几十里内,仿佛到处都有亲戚。土路小街,矮墙低瓦,厚厚的残雪,火红的炮仗皮...至于七姑八姨,拎着礼物,带着孩子,主家蒸好馒头,炸好丸子,掐好日子,扫净房子,大家坐一起喜气洋洋,好不热闹。
    过年所走的亲戚,都是于人们的生命有着或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人。走访看望他们,既是为存续的亲情添加动力,也是验证自己在这世上被注定的血缘宽度——走亲戚的“我”与被走的亲戚是一种什么关系,在这层关系里隐含着什么样的密码,从而构勒出各自的角色定位。由这个意义上说,过年走亲戚,走的是家族延伸的血脉,走的是亲情厚度的织补。
    但不知何时,“熟悉的陌生人”“亲近又疏离”,成为笔者对这些年年见面的亲戚最大的感受。年复一年,亲戚还是那些亲戚,只是你从当年的不知愁苦的顽童变成了现在被“一连三问”的主力军,“工资多少啊?”“有女朋友了吗?”“什么时候结婚啊?”...“修罗场”层出不穷,屡屡上演,成了过年的固定“节目”,家中有地位、有话语权的长辈,往往扮演着社交话题设置者的角色,“95后”、“00后”小辈要被迫“答题”。有“00后”戏谑地称,走亲戚这件事,就是“孩子在过年,年轻人在渡劫”。
    年轻人其实都明白,长辈们作为“过来人”的好意,现代社会压力巨大,房子、车子...又要有里子,还要顾及面子,而“结婚”更是意味着更多的压力与责任.通过催婚故意恶心人的长辈有,是少数,大多数催婚的长辈,多少出发点还是为晚辈好,只是很多讲话不够艺术,也有很多把当代年轻人的困境想得太简单了,包括经济压力,包括现在年轻人远超长辈年轻时候的择偶和情感世界复杂性,甚至包括人天生的复杂性。
    “血浓于水”,亲情依然是不可取代的。父母长辈与年轻人,两种不同文化圈层差异的碰撞,消化和理解总归需要一些时间。人们终究会找到一种新的亲情存在形式,在当前城市化的语境下,找到家庭成员之间最舒服的相处状态。
    2023-02-02 14:54:27 0回复
    1
  • 婚姻讲究的是缘份
    故事从我奶奶开始,我的奶奶在她小的时候那是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小姐,听我爸讲过他的外公是入赘到我奶奶家门里的,太公也非常有本领,据说家里用的筷子都是象牙的,碗底都刻有名讳,只知道太公随身都是戴佩枪的,太公的父亲去世时都是扛枪的卫兵一路鸣枪上路的,听我爸讲这些我都惊呆了,后来嘛就是历史的原因了,太公去世后家道中落,奶奶和姨奶奶两位千金小姐日子不好过,后来听人建议,说家里需要一个属虎的属相来来镇宅,所以我爷爷才入赘到奶奶家的,爷爷家兄弟四个,穷得叮当响,所以说缘分这个东西真的是不可不信的。爷爷奶奶生了六个孩子,但由于历史原因没法读书,便都早早辍学学手艺去了。大孃孃从小就被送到上海去做工,后来遇到了大姑父就在上海结婚成家了,我爸和我妈也是我三孃孃工作时介绍认识的,那时候的人哪有那么多浪漫的故事啊,双方家庭都差不多么就结婚了,我叔叔的婚姻呢,又是我爸工作时介绍的,就看中我婶婶能干了,我叔叔也很英俊的,双方一见面也就成了。我的三孃孃当时工作时认识了一个,自己喜欢想嫁给他,可是我奶奶死活不同意,后来就作罢嫁给了我姑父,这个姑父做事非常的勤恳,有个木工的好手艺,现在生活也非常的幸福。五孃孃和六孃孃长得最好看,最漂亮,五孃孃也跟着大孃孃去到了上海,那时候我五姑父是有名的不服管教的人,见过我孃孃之后就非要娶她,上海人嘛,你们也知道的,是非常排外的,而且五姑父家庭是很优越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他父亲是老牌复旦大学生,出生名门,很是瞧不起我家这个乡下长大的又没有文凭的姑娘,当时大孃孃和大姑父也反对这门亲事,可我五姑父跪在我大孃孃大姑父面前发誓,说只要我有一口饭吃就绝不会饿着**芳,就这样才打动了家里人,只是结婚时男方父母兄弟姐妹都没到场,我当时还小,和姐姐一起做的花童,我们小孩子只要有得吃有得玩就行了,哪会去管结婚为什么没见到男方家长的事啊?现在想来是挺不可思议的,不过我五姑父还真是兑现了自己的承诺,现在他们生活得非常幸福,在上海已经换了第三套房子了,前年刚搬进了位于闵行的新家,家里非常漂亮,我觉得他们很了不起。最是小孃孃可惜了点,生得如花似玉,美貌过人,是锡剧演员,只是没有坚持走这条路,遇到我姑父结婚后,姑父却迷上了赌博,后来离婚了,不过我这位小孃孃经过多年等待也终于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人了,恭喜她。
    好了,接下来就是我们自己这辈的人啦,大姐嘛自己毕业后谈过一个男朋友,双方都还满意,都快谈婚论嫁了,不知道这个男的哪门子脑抽筋,把自己公务员的工作给辞掉了,这下好了,我大孃孃便不同意我姐姐再嫁给他了,当年为了这个事情,我姐姐哭了好久求父母答应,姑父心软舍不得女儿,可我孃孃就是硬拦着,后来作罢了,我姐姐非常的漂亮,有上海女人特有的时髦洋气和精致,自然也不缺追求者,就这样和我姐夫结婚了,只是稍微可惜了一点,现在离异了。我嘛和我老公就是学校毕业后工作中认识的,其实我老公父母是反对的,当时我一无编制,二无学历,公婆是上海人,上海人的眼光真的是.....他们也百般阻挠啊,我们还分手过一次,我去了上海工作,家里人也给我介绍更好的,可是爱上了一个人,其他人便再难入眼了,真爱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我们最终还是走在了一起,所以你说婚姻是不是靠的缘分呢?有缘千里来相会 无缘对面不相逢。我的三妹和妹婿是经过介绍认识的,第一次见面互相没看上眼,有缘的人兜兜转转还是会走到一起,现在他们生活得也非常好。四弟呢非常优秀,本来高中时的女朋友都快结婚了,不知道啥原因女方居然提出分手,当时我弟弟伤心了很长一段时间,去了德国游学去了,回来之后经过家里人介绍认识了我现在的弟媳妇,只见过一面,我弟媳妇就把南京的工作给辞了,跑上海去找我弟弟去了,哈哈哈,我都佩服她的勇气的,算是倒追成功的典型了,现在他们的婚姻也非常的幸福。家里还剩两个最小的弟弟妹妹了,一位在南京,一位也是上海人,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才能让他们走进婚姻的殿堂,这都需要缘分的,家里介绍肯定都介绍过的,但是无缘啊,这有什么办法?反正我就见我孃孃姑父们都不催的,因为他们知道催是没有用的呀,催得不好反而让孩子们陷入痛苦中,为什么要去催他们的,我反而觉得他们都活得潇洒坦然,所以我以后也不会去催自己的孩子结婚。
    当然了,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孩子幸福,希望有生之年能看见孩子步入婚姻的殿堂,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希望孩子的婚姻幸福,能有人互相照应,毕竟父母只能陪伴我度过前半生,孩子也只能陪伴我们一段路程,最终能相伴终身的是伴侣啊,对吧?父母们的苦心作为年轻人要理解,但是我们做父母的也只能给孩子们提点建议,过多的干预只会适得其反。我想没有哪个年轻人不渴望美好的爱情和婚姻吧?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遇到那个合适的而已……
    2023-02-02 14:16:30 0回复
    0
  • 如果是普遍现象,是不是不是年轻人的问题,为了生活工作和为了工作生活?
    2023-02-01 22:17:40 0回复
    0
  • 催婚?那是不可能的
    催婚,催个锤子催啊?哎呦喂,想结婚的,恨不得初中毕业就给你抱孙子回来的,不想结婚的,一到过节早就躲天涯海角去啦,你想催连个门缝缝都不给你留呢,我以后我儿子我才不催了,有那催的功夫还不如我和同学们出去玩开心的勒。催就有用啦?万一不好哭都来不及的,催个毛线催的.....
    交个作业,凑个数,写不了长篇大论。
    2023-02-01 16:41:48 0回复
    0
  • 不走亲戚,不过是想展示自己所谓的优越和所谓个性。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社会将会越来越冷漠。
    2023-02-01 10:37:58 0回复
    0
  • 说真的 我也不喜欢走亲戚 更不喜欢七大姑八大姨的聚在我家打麻将侃大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安全距离和自我空间 心近就好 为什么非要闹腾
    2023-02-01 09:42:20 0回复
    0
  • 6383
    积分
  • 178
    博文
  • 1216
    被赞

个人介绍

平常语(原常言道)栏目沿用“常州三人谈”和“博客周话题”的采编风格,每周在报纸版面及常州网博客发布话题,刊发围绕该话题从不同视角撰写的评论文章,面向社会各界征集稿件。欢迎某一领域有专长的研究者、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业界精英、评论爱好者等赐稿,请勿一稿多投。一经录用,稿酬从优。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