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平常语(原常言道) 2022年12月27日-2023年1月7日新话题

常言道 最后编辑于 2023-01-03 11:52:37
1823 17 7

“妈妈为什么逼我学习?”“是为了你将来点餐的时候,可以不看价格”“是为了你在累的时候,随时可以打车回家”“为了你在外出旅游的时候可以住自己喜欢的酒店”“为了你将来给父母花钱的时候,不再犹豫”……2022年秋天,“清华妈妈语录”冲上热搜,赢得不少关注。您是如何看待“清华妈妈语录”的?请注意,每周六晚截稿)

小启:本期起,《常言道》栏目更名为《平常语》

2022年,《文笔塔·观点》版每周二出版 

12月27日常言道刊发名单:

龙城筱和、天地悠悠


A0520221227C.jpg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珍珠传奇
  • 泉水涓涓
  • 无所求
  • 张秋生
  • 顺其自然者
  • 人参果
  • 文学院
发送

17条评论

  • 学习,不要穿上“功利外衣”
    “妈妈为什么逼我学习?是为了你将来点餐的时候,可以不看价格。是为了你在累的时候,随时可以打车回家。为了你在外出旅游的时候可以住自己喜欢的酒店……”近日,“清华妈妈语录”走红网络,甚至成为电商平台销售的网红爆款,被制作成为墙纸、名片、摆件……被其他妈妈带回家中,用来激励自家孩子奋发向上。但是这些语录内容却引发热议,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碗“毒鸡汤”,是“以消费主义为基础的功利主义教育”,在这种教育下的孩子很难健康成长。也有人认为这就是现实生存的常态,需要孩子去拥有更好的物质条件。
    笔者认为,“清华妈妈语录”背后值得让我们反思的问题是,孩子究竟是为了什么学习?看语录内容,直白的点明学习是为了让孩子以后不会有金钱方面的压力,拥有更好的生活条件。这是每位家长的愿望,用自己的想法铺设好孩子未来的道路,是现实的。但是以这样的思想去给学习穿上“功利外衣”,对于人生来说,未免有些可悲。
    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不能用金钱去衡量。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人获取知识、产生认知、增长技能、开阔眼界,去接触拥抱这个世界。以前人们被问到为什么学习,回答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现在也经常能听到一句流行语说: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无论过程如何,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而不是成为一个物质条件优秀的人。越来越多的家长以财富作为教育目标,将学习的价值束缚在拥有好的物质条件,认为这是生存的必要。但是这是成年人的世界,我们没有设身处地的为孩子想,了解孩子的想法。孩子的世界是单纯的,学习只是因为对这个世界好奇,其本质是为了快乐。通过学习,可以了解这个世界,解答他们的疑惑,丰富精神世界,增长技能。在这个过程里,会学会很多,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判断事情的对错……归根到底,是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而不仅是物质条件的优秀。
    2023-01-07 23:51:14 0回复
    1
  • 金钱不是成功,教育不该功利
    近日,电商平台销售的“清华妈妈语录”走俏网络,引发关注。通过搜索发现,该商品有墙贴、挂画、相框摆件等形式,内容虽为激励孩子努力学习的励志标语,但却大多与钱相关。此类将教育与金钱划等的言论,也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认为这是“毒鸡汤”,扭曲了教育的意义,也有人认为这是“真鸡汤”,反映了社会现实。
    在笔者看来,当我们用世俗、市侩、浅显的眼光去消解读书的价值时,就是社会道德底线的失守之际。金钱也许是成功,但成功绝不等于金钱,教育一旦沦为以消费主义为基础的功利性工具,将会为我国青少年成长以及社会发展带来极大危害。
    “清华妈妈语录”之所以盛行热销,是因为它挑动公众情绪的元素实在太多。无论是代表着高学历的“清华”,还是象征着家庭教育的“妈妈”,以及意味着成功者经验的“语录”,这三个词都毋庸置疑凝聚了社会群体极为关注的话题——成功。而这也是无数家庭产生教育焦虑的原因。在市场有意营销下,很多人形成了只要好好读书,就能有高学历,就能收入百万,就是成功人士的逻辑链条,因此才会对“清华妈妈语录”奉为圭臬,成为了“唯金钱论”“唯名校论”的信徒。“清华妈妈语录”的流行,也表明对这种逻辑持认同态度的家长不在少数,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教育形势下许多家庭的目标追求——为了优越的生活而学习。
    正如胡适所说,“教育是给人戴一副有光的眼镜,能明白观察,不是给人穿一件锦绣的衣服,在人前夸耀”,读书和学习是使人增长智慧而非增长财富,拓宽眼界而非限于金钱。天道酬勤,认真学习的确能为我们带来优越的物质生活,这是无可厚非的。但那只是教育的附赠品,我们可以开心接受,但却不能以此为最终归宿,否则就是颠倒始终。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而言,如果被过早地灌输名利观,被金钱裹挟,只知汲汲于名利,戚戚于富贵,教育成果有限不说,反而可能限制了其身心发育。而对于社会而言,以金钱为目的的教育观一旦泛滥,必然酿成灾祸。民族的未来眼里只有钱,还有谁会“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因此,笔者认为对于社会上的教育功利化现象,我们要加以矫正和遏制,尤其是家长们要放平心态,放弃“清华妈妈语录”,将教育侧重点从“金钱”上移开,让孩子多去看看金钱以外的世界,收获金钱以外的宝藏,让他们做金钱的主人而非奴隶。
    2023-01-07 16:14:18 0回复
    1
  • “望子成龙”式教育不可取
    近日“清华妈妈语录”冲上热搜,赢得不少关注。经典的语录:“妈妈为什么逼我学习?”“是为了你将来点餐的时候,可以不看价格”“是为了你在累的时候,随时可以打车回家”“为了你在外出旅游的时候可以住自己喜欢的酒店”“为了你将来给父母花钱的时候,不再犹豫”等等诸如此类言论引发了大众热议。
    这些经典台词,对于大多数中国家庭出身的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细数过往,我们是不是从小就被父母赋予巨大的期望,“你将来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才能出人头地”,面对这些话术,或许一部分孩子会为之努力,但大多数孩子的反应是听得耳朵起了茧子。
    其实这何尝不是一种“PUA”话术,父母用一种未实现的美好未来劝慰孩子努力学习,可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是努力了也未必能学习好,学习好了也未必能过上理想中优渥的生活。
    当然这些话之所以能引起热议,也是因为其头衔“清华妈妈”,冠上清华二字使她的话语被广大家长奉为圭臬。许多人认为她能教出这么优秀的孩子,她的教育观念肯定不会错。但这恰恰进入了一个误区,首先我们须知优秀的孩子和父母的教育观念并不存在因果关系,不是说孩子优秀,就能证明父母的教育观念完全正确。其次学历并非判断一个孩子优秀的唯一标准。学习好就一定能获得成功吗?学习不好就没有出路了吗?当然不是,我们应该摆正教育的畸形心态,不能因为学习的好坏来判定一个孩子的优秀与否,更不能将“望子成龙”式的教育理念当作金科玉律,这本应该是被批判的。
    生活中,有多少人本身没有清华母亲的优秀,自己就没有成功,他们不去反思自己的平庸,却将期望注入下一代,逼迫自己的下一代完成所谓的远大理想,这本就是一场道德绑架。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也绝非继承与被继承这样简单。生孩子不应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每个人都该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人生,如果一个人从出生就注定是完成父母梦想的机器,究其一生没有属于自己的路,岂不是十分可悲的?因为不能忍受自己的平庸,所以也不能接受自己孩子的平庸,给孩子上枷锁,自己也非龙凤却盼望子女成龙凤,将自己的困顿转移给子女,本就是一种错误的教育理念。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定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自是应该贯穿一生的。学习书本是学习,学习做饭、学习运动、学习跳舞就不算学习了吗?学习不该简单地为学校教育和课本知识所定型,学习是多样的,一个人对世界新鲜事物的摸索都是学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每一行的积累达到顶峰时,都会做出一番成就,成为一名优秀的厨师、运动员、舞蹈家也是努力学习获取成功的另一种途径,我们不必苛求自己和孩子,放弃“望子成龙”式的教育观念,或许我们都能如释重负,因材施教,也能让孩子在其他领域取得成功。
    2023-01-07 14:57:25 0回复
    1
  • 金钱,真的是学习的尽头吗?
    最近,“清华妈妈语录”引起大众热议,语录中提到学习是为了将来点餐时不看价格,外出旅游时可以住自己喜欢的酒店,给父母花钱不再犹豫等等。不难发现,这个语录主要表达的意思是努力学习才能收获未来优渥的生活,直白一点,学习好的尽头是金钱,可是,难道我们现在认真学习,考上大学,努力找工作的目的就只是金钱吗?
    也许,金钱是目的,但绝对不是唯一的目的,追求富足的生活没有错,但不能忘记本心。努力学习是为了让我们提升各方面能力,树立良好品行,而所获得的物质优势,只能作为我们努力学习的附赠品。倘若以金钱为目的去学习,到最后只会慢慢沦为金钱的奴隶,永远不满足当下自己的经济条件。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经典的话语:“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往大方面说,学习是为了造福社会,奉献国家,我们可能大部分人都达不到这样的高度,但学习的目的一定不只是为了财富金钱。
    反观当下社会,有的大学生在毕业前就收到各种企业的聘请录用,为上位赚钱不择手段,制造噱头,引起大众关注,比如,这则“清华妈妈语录”有可能就是商家借名校作为噱头的一种推广方式,而有的大学生会选择去乡村支教,帮助受教育弱势群体,这便是学习目的的不同之处。这里不得不让人联想到选择北大冷门专业的鈡芳蓉,小小年纪成了留守儿童,出身贫寒的她知道读书是唯一的出路,但是当她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时,她却放弃其他热门专业而选择了考古学这一“六代单传”的冷门专业,不畏外界的冷嘲热讽,毅然坚持自己的梦想,通过努力坚守自己的初心。大学生趋利避害的选择专业,是考古学“六代单传”的原因,也是学习的本心丢失的体现。试想,如果每个人都是爲了钱而去学习,如果每个人都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将金钱作爲自己毕生的理想,那么祖国的千秋伟业由谁来发展?
    最后,我认为这则“清华妈妈语录”所阐述的内容是欠佳的,通过学习而获得金钱是可喜可贺的,但从头至尾将金钱作为学习的目的,或者将收获财富作为学习的动力是不可取的。
    2023-01-01 22:08:04 0回复
    1
  • 看留言,好文章精彩纷呈那
    2023-01-01 17:35:00 0回复
    1
  • 学习,也可雅俗共赏
    前段时间,“清华妈妈语录”走俏,很多人抨击它,认为最大的槽点是它把学习和金钱直接挂钩,显得太物质、太庸俗了,简直就是教育的悲哀。但也有人认为这就是现实。争论的背后,无非是理想与现实的对决,学习,究竟是看重眼前的物质还是诗意的远方?
    倘若我还是个高中生,这个问题我会毫不犹豫:诗意的远方。学习当然是文艺性、理想化的,功利性的学习不可取,也走不长远。但在成年之后,也渐渐明白当初的想法是多么单纯,理想固然重要,可谁又足以强大到能够不看现实?我们想视金钱如粪土,却又处处受它钳制。生活总是无可奈何,逼人迫不得已。
    提起学习,家长老师总爱把“崇高远大的理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字句挂在嘴边,可是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涉世未深的孩子来说,宏大的目标显得有些遥不可及,更谈不上能成为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要是本就缺乏自驱力,还总听到“为了实现高尚的目标”“为了社会可以更美好”这样的“激励”,那这个过程真的太枯燥、太艰难,很容易让人放弃。一些物质奖励,是努力过后就可尝到的甜,让孩子有动力学习,没必要唯恐避之不及。只有具备了“独善其身”的生存能力,才能怀有“兼济天下”的广阔胸襟。要想不被功利主义捆住手脚,就得比它强大。
    当然,能理解那些说毒鸡汤的,是怕孩子形成金钱至上的价值观。这种具象化的、和金钱挂钩的目标鼓励,最好只作为一种鼓励学习的手段,在成长中更长久、更重要、更深层次的依旧是三观的引导。如果把手段当做了目的,就本末倒置了。“好好学习,是为了点餐不看价格、可以打车回家”和“好好学习,你将会有更开阔的眼界”并不相同,这内在的逻辑,还是要捋清楚。
    “清华妈妈语录”既不是毒药也非神药,没有必要对它口诛笔伐。它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教育工具而已,用得好,皆大欢喜;用得不好,及时止损。
    学习,可以是美好的、雅致的,也可以接点“地气”,带点“俗气”。高尚的理想固然重要,但在走向远方之前,总得先有开始的动力。
    2022-12-31 01:10:43 0回复
    3
  • “贩卖”焦虑不可取,教育还需用对方法

    近日,“清华妈妈语录”登上热搜,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关于孩子为什么要学习,语录中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是为了你将来点餐的时候,可以不看价格”“是为了你在累的时候,随时可以打车回家”“为了你在外出旅游的时候可以住自己喜欢的酒店”“为了你将来给父母花钱的时候,不再犹豫……这些句子看似铿锵有力,好像是在为孩子的未来考虑,实际上这些围绕着“金钱”展开的答案,只是焦虑的产物,又怎能起到教化的作用呢?
    热搜词中的“清华妈妈语录”,这“清华”二字本身就带着鲜明的指向性,清华,中华名校,万千学子的梦想殿堂,不知道有多少望子成龙的父母从小就对孩子苦口婆心、满怀期待:要考清华,要上名校。然而真正考上清华的孩子又有多少呢?考不上名校也不等同于人生的失败。孩子从小在父母的期待中小心翼翼地长大,一朝梦碎,孩子们在面对这种落差的时候,第一个反应可能会是“我让父母失望了,我是一个失败者。”这样的结局可谓是教育的莫大悲哀。
    努力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我想并不仅仅是为了找个好工作、赚大钱,人生只有一次,成功也没有唯一的定义,应该让孩子自己在成长中寻找。父母能做的,就是在孩子的教育中做好正确的引导,培养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生活中追寻真正的意义,获得快乐,成为更好的自己。给孩子树立过高的目标,除了能带来焦虑外,并没有其他价值。如同泰戈尔所言:“功利主义的人生就像一把没有刀鞘的刀子,锋利但是不好看”,假如生活这盘菜要用这样的刀来切,便是一种让人难以释怀的悲哀。假如孩子从小就听信了这种“清华妈妈语录”,认为学习的目的只有赚钱,这种扭曲的金钱观大概率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教育没有“标准答案”,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应当是陪伴者、引导者的角色,对待孩子更要理解和尊重。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性格和秉性,常言道,没有最好的,只有合适的。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正确监督引导,让孩子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这才是父母最好的教育。
    2022-12-30 22:28:05 0回复
    3
  • “清华妈妈语录”冲上热搜,读了就能考进名校吗?
    “妈妈为什么逼我学习?”“是为了你将来点餐的时候,可以不看价格。是为了你累的时候,随时可以打车回家。为了你在外出旅游的时候,可以住自己喜欢的酒店……”2022年秋,电商平台销售的“清华妈妈语录”走俏网络,引发网友热议。
    笔者发现,现在在购物平台上以“妈妈语录”为关键字进行搜索,相关商品的销售量依旧居高不下,商品形式主要有墙纸贴画、相框挂件等,其价格在5~50元内上下浮动,内容均为激励孩子努力学习的话语。
    为什么“清华妈妈语录”可以在家长圈中成为爆款,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它迎合了部分家长的名校情节。这些家长往往对各大名校过于崇拜,甚至深深陷入在这个思想里,他们秉持着唯名校论,过度地将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此,任何产品只要被贴上“清华妈妈”或者“剑桥爸爸”的标签,他们就觉得找到了传说中的灵丹妙药,哪怕意识到这可能是“心灵鸡汤”也迫不及待地想要一饮而尽。在买“语录”的家长眼中,这些商品能在孩子不愿意学习时及时发挥鞭策作用,让孩子产生满满的负罪感,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在学习之中。
    近年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深入人心,“鸡娃”式教育大受追捧,消费主义正是瞅准了这样的商机,抓住了中国式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焦虑心理,推出了“清华妈妈语录”的有关商品并大肆宣传。在这样一个内卷成风的时代,家长很难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保持清醒的头脑,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他们的焦虑感成倍增加,于是乎,许许多多多的“我这样都是为你好”,最终都成为了孩子和家长互相伤害的武器。
    事实上,“妈妈语录”或是“爸爸心得”不是根本什么救命稻草,也不是什么灵丹妙药,它们只是消费主义催生焦虑、博人眼球的工具罢了,其真实性根本无法验证。作为家长,我们所要做的不是想方设法地“逼”着孩子学习,而是在孩子成长的不同时期提供正面的积极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所以,赶快放弃所谓的“清华妈妈语录”,多走进孩子的生活,多了解一些孩子们的纯真想法吧。
    2022-12-30 19:51:48 0回复
    3
  • “清华妈妈语录”的冷思考
    龙城筱和

    2022年秋,“清华妈妈语录”冲上热搜,引发了“学习是为了什么”的思考与热议。“清华妈妈”的头衔本身包含强大的诱惑力,足以吸引众人眼球。因而,“清华妈妈语录”得以成为电商销售的网红产品。妈妈逼你学习的原因“是为了你将来点餐时,可以不看价格;为了你累的时候,随时可以打车回家……”这份貌似“励志”的热门语录背后折射出的却是令人忧心忡忡的功利主义教育观,亟待国人进行冷思考。
    诚然,寒窗十载,金榜题名,是从古至今的中国人孜孜以求的人生一大乐事,也是普通家庭的少年鲤鱼跳龙门、改变个人命运的唯一途径。然而,学习仅仅是为了未来能够谋生、甚至可以挥金如土吗?周恩来少年时期曾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撰写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英国唯物主义创始人培根认为读书能使人成为完善的人……先贤哲人无不胸怀大志,为安邦定国、为造福人类、为修炼心性、完善人格而求学,方能成就一番伟业。而清华妈妈鸡娃的最高目标仅一己物欲之满足,实在是相形见绌,人生境界高下立判。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将纷繁复杂的人生归纳为四重境界,分别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仅遵从自己的生物属性,满足于口腹之欲;功利境界超越自然境界之处在于做事更有目的性,追求外在的功名利䘵,清华妈妈的教育观就局限于这一层面;道德境界处于更高级别,舍生取义,做事是为了实现心中的义;而臻于天地境界之人,则是进入精神自由、无拘无束、符合宇宙大道的人生圆满之境,与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相似。
    以人生四境界为尺度衡量“清华妈妈语录”,我们不禁想到鲁迅的呐喊声——“救救孩子”!
    2022-12-29 20:24:37 0回复
    1
  • 所谓读书,其志有三

    读书,能不能“为了你将来点餐的时候,可以不看价格”,还是仅仅是“为了你将来给父母花钱的时候,不再犹豫”……一个标榜为“清华妈妈语录”的网红产品对此选择了肯定的回答。然而,在我看来,这绝不是对“为何读书”的完美解读。
    古人认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所以要去读书,以博取功名,获得利益。当今的“清华妈妈语录”与之相对照,一脉相承,而且更具有功利性,充满了消费主义的躁动。尽管如此,我们不能否认,孩子们在这类言辞的鼓动之下,会产生读书学习的原始冲动。几乎每一个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祭起过物质奖励的法宝——在短期内,它的确管用。但是,管用并不代表能够一直用,更不能意味着读书的真谛就在于此。无论是从人类个体成长的过程来讲,还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去考量,读书的目的并不是一成不变和可以一言以蔽之的,而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所谓读书,其志应有“三”。
    一则是为自己。这是一种满足人的原始需求的诱惑,或为果腹,或为权利,或为生理需求。这也就是前文所提及的,以及“清华妈妈语录”所要表达的。不能称其为错,但其仅仅是读书之志的起步阶段,是一个浅显而狭隘的初时代。
    二则是为他人。它包括了为亲人,为大众,为民族,为国家,不管是谋福利,还是求解放,已经不再是为了一己一人考虑,是要通过读书所掌握的知识,去为更多的别人服务了。112年前,周恩来所立下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可谓是对此作出的最好的注解。
    三则是为真理。读书的目的除了掌握学识,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探究真理,这才是读书的终极之志。孔子是把读书称之为“明道”的,《论语·里仁篇》中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就是对读书求真的绝妙概括。读书应有志于追求真理,由此,人们才能辨明读书的价值追求,读书才有取舍尺度,不会无所适从;确立了读书与真理之间的脉络关系,人类才能远行,不会止于半途。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读书是个人一辈子的事,也是人类发展贯穿始终的事。读书之志可以起于微末,可以起于切肤感受,但绝不应只止于此。“清华妈妈语录”作为一个快销商品,登上热搜只是迎合了大众的消费心理而已。如果父母们由此就把它当成教育孩子好好读书的座右铭,那就谬以千里了,在读书征途上不仅行不稳,更是走不远的。
    2022-12-29 14:28:53 0回复
    1
  • “清华妈妈语录”走红背后的思考
    最近,“清华妈妈语录”在网上掀起热烈讨论,印有其语录的相框摆件、墙纸更是在部分电商平台销量不菲。有家长评价称,送给孩子有激励作用;但也有评论者表示,在孩子年龄尚小、心智不成熟的情况下,灌输以财富作为教育目标的焦虑情绪和价值观念,对孩子的成长并无太多益处。
    细究这份“育儿宝典”,看似将受教育的益处归结为多个维度,但实际都指向同一个终点,纯粹以财富为教育目标的功利化思维,将学习的目的等同于赚钱,将“考上清华”等同于“赚大钱”,而后者就是幸福人生的“平替”。
    实际上,这些打着“教育语录”旗号的“宝典”并不新鲜。早在“清华妈妈语录”走俏网络之前,“名校父母”输出“鸡娃”理念,就已经在各大网络平台收获关注。所谓“清华妈妈推荐的教材”“哈佛爸爸总结的十大育儿心得”层出不穷。无论是教育界人士真心分享育儿心得,还是商家打着“名校父母”旗号兜售育儿经验,无论是贩卖育儿焦虑,还是疏解育儿困惑,每每出现,总能引起一些家长的效仿,催生出家长和孩子的重重焦虑。但其更大的危害在于对家庭教育的错误引导。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于家长而言,为自己的孩子规划美好未来是人之常情,有些焦虑情绪也是难以避免的,但不能病急乱投医,将这些鸡汤奉为圭臬,尤其是不能本末倒置,简单将“努力学习”与“收获成功”画等号。个体的独特性让教育方式的差异化成为一种必然。其实家长们不必过于羡慕“别人家孩子”,每个孩子的兴趣、特长、经验各不相同,教育的意义恰恰是要带给孩子更多的可能性,引导他们认识自己,探索内心,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而不是偏执地追求单一的人生目标,将“上不了名校”等同于“人生失败”。
    这些“语录”成为爆款,也反映了家长跟风“下单”时的心态,仿佛将“语录”在孩子书桌前“糊弄”一贴,就能替代家长的“在场”。实际上,教育是一门需要真诚和认真对待的学问,绝不是随便贴一张万能的“清华妈妈语录”就能“大功告成”的,更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教育需要家长的“在场”,只有真正“看到”孩子,用心引导孩子,陪伴他们成长,帮助他们形成理性、成熟的财富观和人生观,建成独立、完整的人格,展开属于自己的人生。
    “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不如花更多时间去了解自己的孩子吧,让陪伴成为最好的家庭教育。
    2022-12-29 11:35:50 0回复
    2
  • 莫被“清华妈妈语录”引入“育儿歧途”
    “妈妈为什么逼我学习?”“是为了你将来点餐的时候,可以不看价格”“是为了你在累的时候,随时可以打车回家”…… 2022年秋,“清华妈妈语录”走俏网络,引发热议。一部分家长认为这很有道理,是“大实话”,但也有家长认为这般极具功利性的观点实际上就是一场以爱为名的“绑架”。
    其实这场论争的背后总绕不开一个核心的问题,“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作家龙应台在和儿子安德烈的家书中写过:“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你跟别人攀比,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会拥有选择的权力,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会给你快乐。"这与“清华妈妈语录”中功利主义大不相同,读前者让人有深度的体会和思考,后者倒像是一碗思想偏颇的"毒鸡汤”。当然,我并不否认学习确是可以带让我们一些生活上的改善,但学习的目的及其价值所在是绝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每个孩子都有他与生俱来的、独一无二的气质,不同的家庭和生长环境造就了他们不一样的人生。“清华妈妈语录”引发的更多是人们对于教育问题的关注,“如何教育一个孩子?”,这是一个极深奥且极具哲理意味的问题。当孩子对学习抱有疑惑时,最好不要用金钱来解释学习的真正目的,因为学习不仅仅是一种生存本能,也是人的需求本能。被金钱裹挟的名利观并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在教育中,家长更应该做孩子兴趣的引导者,孩子毅力和坚持的监督者和陪伴者,要知道我们并不能以身代劳,更不应急功近利。家长们也不必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每个人成功的模板都是不同的,从来没有一种通用于所有孩子的教育模式,与其用“逼迫”的手段像骑马一样鞭笞孩子,不如陪着孩子一起向前,克服一个又一个难关。因为学习的意义不仅要解决眼前的苟且,还需追求诗意的远方。
    2022-12-29 10:25:46 0回复
    1
  • 教育切勿被“毒鸡汤”绑架
    “妈妈为什么逼我学习?”“是为了你将来点餐的时候,可以不看价格”“是为了你在累的时候,随时可以打车回家”“为了你在外出旅游的时候可以住自己喜欢的酒店”“为了你将来给父母花钱的时候,不再犹豫”…… “清华妈妈语录”在2022年的秋天悄然走红,引发不少人的关注。仔细想想“清华妈妈语录”传达的价值观,不难发现语录的内里和当年的“哈佛大学语录”一样,都是披着名校外衣的毒鸡汤罢了。
    从“清华妈妈语录”的观点来看,好好学习就是为了“将来点餐可以不看价格”、“可以打车回家”、“住自己喜欢的酒店”……这些看似激励的话语传达的观念就是“努力学习就是为了上名校,赚大钱,花费时可以无所忌惮。”读书的动力之一确实是为了拥有更好的物质条件,但教育的目的不能只局限于“赚钱”。给尚未形成稳定价值观的学生输送“学习是为了考名校,赚大钱,过物质丰沛的生活”这种功利主义思想,容易造成学生价值观的错位。著名哲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说到:“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可见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莫将上名校与成功人生划等号,也别将“赚大钱”当作学习的最终追求。
    从家喻户晓的“鸡娃”手册《哈佛女孩刘亦婷》到 畅销全网“清华妈妈语录”,似乎只要带上名校的标签,任何的教育类的产品都能掀起一股风,卷进每一个学生的生活里。“教育”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精明商家利用家长们对于学霸的仰慕,对名校的向往出版此类“毒鸡汤”。毒鸡汤并不能助子成才,恰恰相反,它们只会将人们心中的“名校情结”越拴越紧,加剧教育焦虑。
    在琳琅满目的教育书籍前,不妨去掉“清华妈妈”“哈佛”这些前缀,冷静看待这些“名言警句”和书籍传达的价值观和育儿方法,分析这些“语录”能催人奋进还是造成价值观的扭曲。孩子的价值观别给“毒鸡汤”污染,家长也切勿被“毒鸡汤”迷惑。
    2022-12-29 02:19:48 0回复
    2
  • 行胜于言
    韦菊仙
    不可否认,这位清华妈妈的语录是成年人在生活锤炼后的惨痛领悟,是对现实世界无可奈何的低头认同。成年人的世界,哪有那么多的浪漫和闲暇?我们虽然可以嘴上不谈物质,但我们吃喝拉撒衣食住行,哪一样能离开经济的支撑?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没有基本的物质保障,一切的浪漫都是浮云。

    但从教育的原理来看,妈妈的语言教育,对孩子来说只是外在的教育功能。她只是感动了自己,感动了成人,轻易无法感动孩子,说多了,反而在了孩子耳中的老茧。
    周恩来之所以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想法,也并不仅仅是伯父跟他讲“中华不振”这不争的事实。更重要的是他亲眼在靠近租界的警局门口看到一个中国的妇女家人被外国人车子撞死了,警察都不给她伸张正义,还劝她不要闹。围观的路人也都是敢怒而不敢言。那个可怜的女人不幸的遭遇才深深触动了小恩来的内心,让他看到了“中华不振,百姓如奴”的可悲可恨,才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担当。
    动人心者,莫先乎情。我是一个教师,三十几年从教,很少发现劝告能够改变孩子的意志。真正能改变的,常常是某一次的触动心扉,某一次的惨痛领悟。
    记得读初二的暑假,我依然浑浑噩噩,虽然成绩还过得去,考一个普通高中没什么问题,但绝对算不得拔尖。初二的一个暑期日,父亲自留地里来不及插秧,叫我一起去。我去了,秧插得不错,速度也还可以,没想到田里的蚂蟥惊人地多。我一趟田插完,脚踝处一个口子叮了五六条吸满血的蚂蟥。我扯也扯不下来,吓得又蹦又跳地大哭。父亲走过来,啪啪几巴掌,蚂蟥脱落了。父亲说,哪个种田的不被蚂蟥叮,多大点事。我愣住了,突然明白,不想种田,只剩下读书一条路了。那个暑假,我就开始了疯狂读书、疯狂地刷题。初三,我的成绩一下子遥遥领先成为年级第一,并考取了师范,摆脱了被蚂蟥吸血的命运。
    与其说教,不如让孩子亲身体验。行胜于言。
    2022-12-28 23:59:50 0回复
    0
  • 公平和合理,没有绝对,不要比较。为了赚钱而认真生活,为了所谓的高级生活而赚钱
    2022-12-27 21:30:55 0回复
    0
  • 这也许就是小时候不懂 长大了却变成了小时候眼里不懂得那个样子
    2022-12-27 13:48:49 0回复
    0
  • 成年人的世界有多少无奈 但愿孩子们的未来多一些选择的权利 少一些无奈
    2022-12-27 10:44:24 0回复
    0
  • 6383
    积分
  • 178
    博文
  • 1216
    被赞

个人介绍

平常语(原常言道)栏目沿用“常州三人谈”和“博客周话题”的采编风格,每周在报纸版面及常州网博客发布话题,刊发围绕该话题从不同视角撰写的评论文章,面向社会各界征集稿件。欢迎某一领域有专长的研究者、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业界精英、评论爱好者等赐稿,请勿一稿多投。一经录用,稿酬从优。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