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舌尖上的冬至

戚思翠 最后编辑于 2022-12-23 08:34:14
2076 3 6

                                 舌尖上的冬至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身居异地,咀嚼着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时,诗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浓浓亲情深深触动了我……油然想起过往的冬至和冬至美食。

 

     冬至亦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人列其首位。它始于汉代,盛行唐宋,绵延至今,亘古不变。《汉书》中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后汉书》里亦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生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清嘉录》有“冬至大如年”之说,道出了冬至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可见,冬至不仅是节气,更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节日。

 

冬至节作为民俗节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饮食文化,但因地域不同,风俗也各异。

 

北方民间有“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之说。相传,在1800多年前,张仲景在长沙为官,告老还乡那天正是冬至。大雪飘飞,寒风刺骨,却挡不住老百姓的盛大送行。腿脚麻木,耳朵冻烂,他们全然不顾。张医圣随即停行,召唤手下立刻搭建医棚,用羊肉、辣椒等一些驱寒药材做馅,面皮包裹成“耳”状,谓之“驱寒娇耳汤”,发放给百姓吃,食后不仅驱寒,还治好了耳朵。后来,还因此留下了民间谚语“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江南一带有冬至吃馄饨的习惯。春秋时期,吴王沉湎于歌舞酒色。某年冬至歌宴,因嫌肉食肥腻,夫差不悦。西施便用面粉与水擀成面皮,内裹少许肉糜,滚水一汆,随即捞起,敬献夫差。夫差食之大加赞赏,随问为何物。西施信口说“馄饨”作答。此后,“馄饨”这一美味逐渐传至民间,不但是纪念西施的创造,还为了庆贺冬至的“一阳出生”。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述当时杭州冬至习俗:“三日之内,店肆皆罢市,垂帘饮博,谓之作节。享先则用馄饨。贵家求奇,一器凡十余色,谓之百味馄饨。”

 

记得儿时,在我们苏北盐城农村,每到冬至,既不吃饺子,也不食馄饨。但父母要筹备一些好吃的,以满足我们一群小馋猫舌尖上的味蕾。头一天小冬,中午会有“三碗荤、三碗素”来祭奠祖先,实质是让我们“大鱼大肉”饱腹一顿。翌日早,像大年初一早上那样,吃白白胖胖的“大圆子”。那种圆子面可是人工碓臼舂的,原汁原味的糯米香,不含一丝杂味。搓出来的大圆子,粉粉白白,糯香宜人,久闻不够。煮熟了的大圆子,黏而不腻,香糯可口,百吃不厌,我们小孩子吃得很开心。那种香甜至今流连颊齿间。

 

后来条件越来越好,饺子、馄饨、汤圆随时可吃,但那个“实心”圆子基本没人吃了。如今,移居常州,入乡随俗。常州老话:“冬至隔夜吃胡葱笃(烧煮)豆腐,有吃吃一夜,无吃冻一夜,吃了热一冬,不吃冻一冬。”

 

常州人过冬至,不仅吃饺子、馄饨、汤圆等,最重要的是冬至头一天晚上必定要吃胡葱烧豆腐。至于为何吃胡葱烧豆腐,据说跟朱元璋查刘伯温的账有关。刘伯温在冬至前一天,一手提账本,一手提瓦罐,上殿见君。朱元璋好奇揭开瓦罐,见是满满的胡葱烧豆腐。他看刘伯温很是清净,明白了此意。刘伯温递上账本笑道:“陛下冬至前一天吃胡葱烧豆腐,不仅一清二白,还能一个冬天不冷。”自此,每逢冬至前一天,家家都吃胡葱烧豆腐。另一层意思:“富”与“腐”谐音,“若要富,冬至隔夜胡葱烧豆腐”这一民间谚语,正迎合百姓无比向往美好生活的热切愿望。

 

 

 

 

作者:戚思翠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月满西楼
  • 泉水涓涓
  • 张秋生
  • 西江月
  • 菊满南山
  • 陆吾
发送

3条评论

  • 若要富,冬至隔夜胡葱烧豆腐
    2022-12-26 10:16:01 0回复
    0
  • 各种传说,传来传去就变了样了。
    2022-12-22 08:35:40 0回复
    0
  • 原来馄饨是西施创造的。
    2022-12-21 14:59:36 0回复
    0
  • 561
    积分
  • 20
    博文
  • 154
    被赞

个人介绍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