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博客
收藏本站

沙曼翁弟子在巜中国书画》杂志发表学术文章

羿耿庵 最后编辑于 2022-11-05 13:33:48
2197 2 7

沙翁墨法通神韵

文/羿耿庵

林散之和沙曼翁是享誉当代中国书坛的用墨大家。林散之先生被誉为“当代草圣”,而我的恩师沙曼翁先生则被赞为“墨通神韵”。二老因为艺术观、价值观、书艺等方面的认同,晚年相识后互引为知音,两人的情谊弥足珍贵,在艺坛传为佳话。

林散之先生的用墨是有传承的,他的老师是我国著名中国画大师黄宾虹先生,因而林老深得黄宾虹先生用墨妙处。而曼翁师的用墨则源于自己的艺术观念、悟性。我随曼翁师学书近三十年,在各方面获益匪浅,尤其是老人家的用墨法令我印象深刻,也影响着我的书法艺术创作和鉴赏审美情趣。我见曼翁师作书时,书桌上除砚台外,还必备有水盂,里面盛满清水。墨是墨,水是水,作书时先用笔蘸少量墨,然后再蘸适量清水,这样挥毫运笔过程中使水墨交融,通于神明,从而使自己的书法创作通过用墨、用水的变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创作汉简牍书、古篆、汉隶书时,常常喜欢使用“涨墨法”,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墨色变幻莫测,虚实相间,神韵悠悠。所谓涨墨,就是用较多的墨水使其在宣纸上洇出笔画之外。涨墨是在保持笔画基本形态的基础上形成了“面”的效果,使之与线条产生对比,线面交融,增添了墨趣。尤其是使用宿墨书写,水分从点画中分离、渗化出来,有骨有肉,有神有韵,别有一番情趣。《易经》之“贲卦”中有“白贲”之美。有色达到无色。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书法用笔用墨,皆重一个“虚”字。不能够一味求实,古人说“文章书画,皆须于空处着眼”,佛家云“妙有不有,真空不空”。知白守黑,计白当黑,以虚观实,虚实相生,无笔墨处不求墨。此乃真经也。曼翁师非常重视“虚”处,他认为,实处虽然重要,但更应注重虚处、无墨处,用墨应有虚实变化,虚处有时比实处更重要,更难表达。曼翁师作书常以水破墨、墨破水,浓淡干湿,妙趣无穷。 他的许多传世作品,无论秦诏版、汉简牍书或者是行草书体,大都以墨趣见长。创作中他极讲究用墨干、湿、浓、淡的变化, 精彩处不让古人。他以辩证的关系来讲究用墨,他尝言:“在用笔、用墨上反映出提按、轻重、刚柔、粗细、浓淡、润燥等生动之变化,章法上须有大小、疏密、虚实之变化。尤其要懂虚实。虚实者,各段中用笔之详略也,有详处必有略处,详处笔实墨沉,略处用意在虚,起到“疏气”、“走马”之效果。”他又说:“近代爱好书法的,甚至书家,往往只用干墨,整幅作品,自首至尾,墨色浓淡不分,干枯呆滞,犹如印刷品,使人感到索然无味,毫无艺术趣味可言”。

沙曼翁先生擅长用墨,更注重用水,注重造白, 独辟虚静,开创出了现代视觉图式。在黑白造虚的墨调上,他古稀变法,融合草篆、草隶精神,以自己的体悟用墨、用水,追求淡墨、淡渴之笔,于无墨中求墨,似白非白,丝丝渴白入黑,一片浑茫如云烟。消解了黑白的界限,斑驳自然, 纵逸平淡,变幻无穷。

曼翁师常常给我言传身教。1982年初夏的一天,我带了好几张精心创作的汉隶《石门颂》临习作品去曼翁师府上请教,老人家看到我的隶书进步比较大,尤其是在用墨、用水上有了新的体会,就难得表扬了我几句,看到我要离开,对我说,耿庵,你今天先不要急着回去,我来写张作品给你看看,他边说着边领着我来到他房前小花园里的三友草堂书桌前坐下,然后掀开砚盖,里面还剩有少量的干墨,便倒入适量的一得阁墨汁,然后再放入一点水,再用墨块慢慢磨了几分钟,边磨墨边说着所要写的内容。书桌上除砚台外,还备有水盂,里面盛满清水。待墨、纸备好后,老人家拿起笔头干的笔,先放入清水盂中浸泡一下,拿出后再用手指捏一下,挤出里面多余的水分,然后蘸墨、蘸水,再用笔尖在砚盖面上舔几下,再蘸水,随后迅速大胆落墨,顿见宣纸上写出的字,墨色四溢,当时还看到水从墨色外溢出的痕迹,到第一次蘸墨写尽时,渐渐出现了淡墨和枯墨,然后又蘸水、蘸墨,舔舔笔,这样,很快一幅“涨墨法”的《石门颂》临习精品就出现在曼师神奇的手中!作品的内容是录的《石门颂》一段:“明㢤仁知,豫识难易,原度天道,安危所归,勤勤谒诚,荣名休丽。”边款文字内容为:“岁在玄默淹茂(1982年)初夏,良赓自兰陵来访,挟其所习诸体书见示,工力甚深,但须求活,此责多见多习,当可得变,变则更上一层楼矣。畅叙之余,书此赠行。曼翁居南园村舍。”让我目睹了老人家墨法的精妙。

古代书法世界里,宣纸与墨之间的媒介是水。水融合墨,与纸相呼应,出现“浓、淡、干、湿、焦”的层次时,墨法成为一种重要的书法艺术造型语言。在书法艺术创作中,与笔法、字法、章法相比较,墨法在书法造型语言上的独立性显然不如前三者,客观地讲,只有在前三者的基础上,墨法才能彰显其独特的意义。而沙曼翁先生的书法无论甲骨文、草篆、草隶或是行书,首先在笔法、字法和章法布局上达到了高峰,在此基础上再通过运用自己独特的墨法,使作品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也使墨法在当代书法创作上彰显出了独特的魅力和意义。我认为,沙曼翁先生积毕生之功夫,书心中之法,依靠自己的悟性和多年的实践,书艺在晚年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主要有三重因素,一是天时地利人和,在改革开放之初,书法热回归,曼翁师极具个性、赋予时代个性的书风赢得了人们的喜爱;二是曼翁师的传统功夫非常深厚,他的草隶、草篆等书体,笔画线条老辣,尤其晚年,以墨法破笔法;三是变化多端的墨法、点画线条以及空间组合的新奇关系营造了章法布局的时代性,赋予了书法的新境界。林散之、沙曼翁二老以不完全相同的手法和书体,使墨法在各自的书法作品中得到了最好的运用,可以说在用墨上都是当代的高手,立足千古,不同凡响。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泉水涓涓
  • 张秋生
  • 人参果
  • 羿耿庵
  • 西江月
  • 月满西楼
  • 陆吾
发送

2条评论

  • 认真拜读。
    2022-11-05 15:59:36 0回复
    0
  • 标题少写了“羿耿庵”三字👨🏻‍🏫👨🏻‍🏫👨🏻‍🏫😃😃😃
    2022-11-05 13:40:53 0回复
    0
  • 5927
    积分
  • 349
    博文
  • 1658
    被赞

个人介绍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