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 | 微博 | 客户端 | 旧版茶楼
收藏本站

江苏常州,如何把这项产业做到了全国第一?

常小觅 最后编辑于 2022-09-27 09:36:08
1963 0 1

今年1—8月,常州动力电池行业产值增长108.9%、新能源整车制造业产值增长191.9%、光伏行业产值增长36.2%,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分别达48%、23.2%、19.3%。


常州,一座冉冉升起的新能源之都,引起了广泛关注。


一位颇具知名度的经济学家在社交平台发文:在常州我看到了中国经济的希望。


他在文章中提到:


“在这里,我看到了中国翻倍增长最具希望的产业;看到了开拓创新勇往直前的企业家精神;看到了励精图治力争上游的南方地方官员。”


“一届一届坚持干,形成产业链集聚效应,最后大爆发。”


“在常州我看到了中国经济的希望:一座冉冉升起的新能源之都。”


常州的新能源产业,如何让一位业内人士作出如此高的评价?


一、动力电池,常州新能源的一张“王牌”


十多年前,常州决定产业升级,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就已经把目光对准了新能源产业。行动早,布局快,动作准,出了几个大手笔。


● 2011年,常州溧阳引进当时国外先进动力电池企业波士顿电池。这成为常州最早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基础,带来十分明显的示范效应;


 ● 2015年,常州金坛引入中航锂电。此前,中航锂电的总部设在洛阳,是一家典型的河南企业。而随着股权关系的调整,中航锂电的大股东变更为金坛区政府,中航锂电也改名为中创新航,其产能和总部也随之迁入。


同样的事情,你比别人做得快、做得早,就会变得主动。

微信图片_20220927092641.png


目前,常州在新能源的发电、存储、输送以及新能源利用领域,形成了“发储送用”产业闭环,全力领跑新能源产业赛道。


赛道内,表现最为亮眼的,当属动力电池产业。


● 2022年1至6月,常州规模以上动力电池产业累计完成产值566.9亿元,同比增长91.8%;到了9月份,1—8月常州动力电池行业产值增长108.9%。这数据相当惊艳。


● 常州动力电池产销量占全国五分之一、全省二分之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游企业数量超过3400家。


坦白讲,在众多发力新能源赛道的城市中,常州在一开始并不具备先天优势。


常州既没有像“亚洲锂都”江西宜春的矿产资源优势;也没有诸如省会南京高校和科研院所云集的科研人才优势;甚至都没有安徽合肥的传统整车厂产业优势。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作为地级市的常州,将动力电池做到了全国第一。


二、常州,如何做到全国第一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常州的动力电池产业从0到1、再到全国第一的故事,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常州人常调侃:这座城市擅长“无中生有”。中华恐龙园,在缺少自然资源的加持下,把主题游乐场做到了5A级旅游景区,让“恐龙”成为常州“特产”。


如今的新能源产业,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常州“无中生有”的产物。


没有先天资源优势,那就为企业创造更好的政策条件和营商环境——


常州先后出台“创新政策20条”“产业政策30条”等重磅政策措施,将新能源先发态势转化为领跑优势。


没有云集的科研院所,那就广发“英雄帖”,用最大诚意招揽科技人才——


“龙城英才”计划实行了十多年,近年来常州更是在招才引智上动作频频:


— 出台《“青年人才生活居住双资助”实施细则》,从不同档位给予青年人才实打实的现金补助;


— 启动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面向国内外张榜招贤,张榜总额近1亿元;


— 筑巢引凤,大力推进人才公寓建设,目前已开工6万套(间),入住率超77%……统计显示,2021年常州引进人才10.6万人。

微信图片_20220927092659.jpg

没有传统整车产业优势,那就从零到一,先花大力气引进优质链主企业,再以点带面,吸引更多新能源企业入驻常州——


— 2015年,中创新航(原中航锂电)落户金坛,成为第一家入驻常州的大型动力电池企业;


— 2016年,宁德时代与溧阳合作,在溧阳成立全资子公司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2018年,蜂巢能源落户金坛。


短短数年,宁德时代稳居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榜首”,江苏时代已成为宁德时代总部以外最大的子公司。中创新航成为国内动力电池独角兽企业,稳居国内动力电池排行榜前三。


“一座城市和一个人一样,必须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有定位。”2022年5月,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在“两湖”创新区建设推进大会上说。


人们常说,一个产业可以决定一个城市的命运。事实上,一个城市的能力和态度,也决定着产业是否能在这片土地上发展壮大。常州用实绩证明,它有底气、也有决心,迎上时代风口,驭势前行。


三、押注产业链中游,务实而正确的选择


新能源浪潮中,全国一度涌现上百家“造车新势力”。其中不乏“PPT造车”公司,打着一个“汽车壳”忽悠人。


整车产业固然瞩目,但对于非一线城市而言,如果在毫无产业基底的情况下盲目押注整车制造,未必“撑得起”。


面对新能源风口,如何在借势发力的同时,避免成为好高骛远的空想者?常州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入局细分赛道,坚持苦干实干。


面对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风口,常州的战略选择是务实的: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游的锂电产业链作为破局之道,逐步延链、补链、强链,最终实现产业闭环。


前面提到,常州在锂电资源方面的先天条件相对匮乏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常州在产业基础和产业链建设方面拥有不小的优势:


常州拥有国内汽车零部件优势产业集群,同时也具备较强的产业链融合能力和交通区位优势,再加上地方政府极具前瞻性的战略决策,使得常州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占据了先发优势。


尽可能放大产业链优势、降低先天性劣势带来的影响,正是常州一直努力的方向。


后来的成绩大家都看到了:


● 常州成为动力电池出货量全国第一的城市,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度94%,产销量占全国五分之一、全省二分之一。


● 2021年全市产、销量(含出口)分别为65.9GWh和62.7GWh,国内占比分别为30%和33.7%,全国第一;国内销量为58.8GWh,全国第一。


常州,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中心。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整车从常州下线,走向全国。目前,理想汽车、比亚迪、东风、北汽、上汽大通等企业纷纷落地常州,从微轿、货车到重卡,基本形成了新能源汽车生态圈。


不止如此,在持续多年的深耕后,常州已汇聚了从整车制造、动力电池正负极材料、隔膜、电池管理系统到电池等3400多家产业链企业,成为长三角新能源汽车板块中产业链最长、涉及领域最全的城市。当前,新能源产业已经呈现“世界看中国,中国看常州”的格局。


一个产业要强大到什么程度,才足以成为一座城市的标签?常州,给出了答案。


冉冉升起的新能源之都,常州名副其实。

作者 | 三木

来源 | 觅渡新语


参考文章:

《谁是中国真正的“锂都”》中国新闻周刊

《不声不响的常州,正成为全球动力电池中心》上观新闻

《常州动力电池集聚区研究》顾国洪

《对话任泽平|势已成,金坛剑指“新能源之都”》泽平宏观

《常州市开展“532”发展战略重点项目(工作)三季度督查》常州日报

《发展新能源车,常州建长“链”》凤凰网

《常州:努力打造新能源之都》常州发布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嫳屑男子
发送

0条评论

  • 7026
    积分
  • 468
    博文
  • 1934
    被赞

个人介绍

中国常州网品牌栏目

未成年人举报专码
苏ICP备15046661号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0824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bbs_cz001@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2  业务联系: 0519-86189488
未成年人举报信箱:a82000682@163.com   举报电话:0519-82000684